多元化译论对实用文体翻译文本的解读

2012-02-14 21:44刘著妍
关键词:文体译者学科

刘著妍

(天津大学文法学院,天津300072)

伴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实用文本翻译的重大应用价值不言而喻。Jean Delisle在《翻译学辞典》中指出:当今世界中有90% 的翻译属于实用文本翻译[1]。文体翻译研究的相关界面涉及到多类学科,多重领域的交叉。同时由于近年来国内外译论发展迅速,翻译理论全球性的学术思潮不断发展,新的翻译视角与理论应运而生,其对文本翻译的解读与指导将更加多元化,翻译实践的研究视角也随之拓展,这已经成为一种共识与趋势。文体翻译理论的研究也将随着与各学科的融合、交叉、互补而向纵深推进,文体翻译理论体系的创立与发展见证着其他学科及领域的科研的同步发展与创新。如何把握时代的脉动,继承并发展现有理论、不断跟踪国内外翻译理论的动态,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建立文体翻译的理论框架成为当务之急。

一、译论的多元化趋势

Mary Snell-Hornby在2006年出版的新作《翻译研究的转向——新范式还是新视角?》中梳理了20世纪的翻译学科的动向,其中包括对翻译学科研究的回顾,现状的阐述、前景的思考,值得深思。书中提出了翻译研究的阶段性论述,指出第一阶段(20世纪60至70年代)的翻译研究几乎完全依赖语言学的概念、理论体系与方法论;20世纪80年代的文化转向标志着第二阶段的到来,并将操纵学派的描述性翻译研究、目的学派的功能途径以及解构主义视角等视为文化转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20世纪90年代的翻译研究回顾中其提到了经验转向、全球化转向等。Hornby指出全球化对翻译活动和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翻译文本和文本类型的概念发生了改变[2]。翻译研究从经验走向科学,从文化转向到全球化转向、从结构主义到解构主义,从顺应到生态翻译理论,其中不乏其他学科的概念、模式、方法论的输入。翻译作为一个具有跨学科性质的学科从完全依赖其他学科到逐渐自成体系要经历一个过程,正如德国学者kluas Kaindle所指出的三个阶段:附庸式、选择性输入式、互惠式。[2]75如何引进、吸收、创新国外翻译理论,如何系统化,规范化地研究不断变化的翻译的内涵、对象、外部环境等给翻译理论构建提出挑战。翻译学科的发展离不开大量来源各异的观点、视角、流派,这种情况有助于学科的丰富发展,但同时有必要对主要的理论进行梳理、审视与重构。一个学科中,出现多元化理论共同描述研究的对象,那么其中一种理论如果要胜出,这种理论一定更加有针对性、包容性、传承力。翻译理论之间的溶合与互补成为翻译界和谐发展的趋势。共同构建一个规范化的文体翻译理论体系是重要的目标,用统一的术语来解释不同翻译理论中的核心成分,使寻求不同术语和主张的各种译论相得益彰,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实现跨学科发展,优势互补。

1.多元化译论的产生

应用文体翻译体系的论述必须追本求原。随着翻译思潮的转向,热点频出,新译论层出不穷,令人目不暇接。研究中可以发现近年来学者们试图用不同的翻译理论来解读文本,而且获得了一些成果。这些成果的产生与其他学科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关联。如20世纪70年代初认知语言学作为主流语言学派的迅速崛起,使翻译过程中的认知活动得到重视。传统意义上,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对各种文本翻译实践的阐释已不胜数;但认知语言学心理空间和概念整合论所构建的翻译认知模式打破了原来的二维对等空间。认知翻译观的形成不仅为翻译中译者主体性的研究明确了方向而且为系统性辩证地分析翻译理论提供了空间。20世纪70年代,语用学已经作为独立的学科得以确立并得到迅猛发展。2007年国内学者何自然等完成了《语用三论:关联论·顺应论·模因论》的编写,此书将当前语用的三种理论以一脉络贯穿,力图让读者对“三论”有一个清晰的印象。[3]实际上此“三论”已经成为语用翻译观的一部分,并逐渐发挥其对不同文本的阐释力。德国功能派的目的论对翻译的诠释反映了翻译理论与翻译观念的转变,由于功能、形式对等论已无法满足对实用性语篇的翻译,Hans Vermeer提出了功能派的核心理论——目的论,目的论的提出使译者不再一味遵循传统意义上的“对等理论”,而让“目的决定手段”,这使文体翻译理论更富有针对性。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在西方学术界兴起了文化批评与文化研究,随之Susan Bassnet与André Lefevere提出了翻译的文化学转向。“文化转向”的提出使翻译理论研究作为更加独立的学科的步伐又向前迈进了,从某种程度上摆脱了对语言学与文学的依附。多元译论的产生有着翻译学科发展自身的需要,也受益于其他多学科的发展。

2.宏观与微观的辩证考察

翻译理论的研究过程中,应该坚持宏观与微观兼顾的原则:目前一些翻译理论的确立得益于一些学科的宏观研究的微观应用如:翻译生态学、顺应理论、模因论等,其对实用文体翻译理论的贡献只是其微观应用的一部分。胡庚申的《翻译适应选择论》“借用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中‘适应/选择’学说的基本原理和思想,从‘自然选择’、‘适者生存’理论的视角出发,探讨翻译活动中译者适应与译者选择的相互关系、相关机理、基本特征和规律”[4]。正如自然生态环境中的“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等生态平衡现象一样,大量的“适应”、“选择”存在于翻译过程中,自然界与翻译活动的类似性形成了微观与宏观的同构性。“翻译选择适应论”产生在全球的生态趋势和学术思潮的时代背景下,宏观上是由认识论到生存论,微观上来看是把整个翻译过程看成是一个翻译生态系统。从一个侧面可以看到,微观层面是以总结翻译经验及解决翻译技术层面的具体问题为目的的。因此,对于实用文体翻译的理论来说,将会是一个艰巨的跨学科研究问题,其深度与广度会随着各学科的发展而深入,其构建还处于起步阶段。

提出顺应理论的比利时国际语用学秘书长Verschueren认为,语言使用“是一个连续不断的选择过程,它可以是有意识的或无意识的,也可以是出于语言内部和语言外部的原因”[5]。翻译作为一种语际转换活动,同一切言语交际活动一样,也是一个连续选择的过程。宏观层次的选择要顺应于语言外部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微观层次的顺应则是为了顺应每个翻译目的而做出的。

英国著名科学家Richard Dawkins在其1976年所著的《自私的基因》一书中首次使用了模因一词,并指出“模因是文化传递单位,或者说是文化复制因子,它的核心是模仿”[6]。以模因为核心的模因论认为,理想的翻译过程是把源语模因移植到目的语中去。作为新兴翻译理论的宏观基础,模因论已经用于指导各类文体翻译实践。

由此看来宏观研究已经成为翻译理论的框架、基石,同时微观研究补充、丰富了宏观研究的各个不同层面,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刘宓庆曾明确提出了应该加强翻译研究中的宏观研究,他认为翻译学的特点是金字塔形,很大程度上靠外围学科为之提供建设的基础,由于宏观研究具有相对的指导性,“因此在各层级的整体规划上应该更重视宏观课题,将微观研究提升到宏观的层面审视,完成翻译研究的全程性辩证考察”[7]。

二、多元化翻译理论对文本的阐释

1.文本类型划分的意义

明确文本分类是实用文体翻译的第一步,因其将直接传导到翻译理论的确立。文本类型的划分对译文质量的提高与翻译策略的选取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目前文本类型的划分有不同的方法,不同的分类标准导致不同的分类结果。文本类型的划分可以根据篇章题材、结构和语体划分,也可以根据功能进行分类。国内学者陈望道,王佐良、丁往道,刘宓庆,方梦之,毛忠明等都对文体的分类提出了各自的表述。传统上文本可分为两大类,实用类与文学类即非文学文体和文学文体,非文学文体也称作实用文体或应用文体,其可覆盖几乎各类应用文学,涉及非文学等各类文本。非文学文体通常分为新闻报刊、广告、科技、法律、政论、经贸、旅游等。但传统的分类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一些具有鲜明文体特色的内容不能得到体现,新的文本类型不断的诞生,有待规划整理。同时篇章的划分类型不是绝对的,以功能划分为例,同一篇章在不同的历史、文化、社会背景中常有不同的功能意义,译者应善于切入最重要的功能,主导型篇章类型应成为翻译决策的重心。

提到文本类型的划分就要提及德国功能语言学派及篇章语言学的影响,随着语言研究的重心由句子转向语篇,以句子为翻译基本单位的研究方法开始转向了关注篇章翻译。文本类型理论就此应运而生,并提供了科学化、可操作性、具体化的文本划分依据。德国功能主义学派的代表人Reiss(1987)和英国翻译家Peter Newmark(1988)[8]将文本分成信息型文本、表达型文本和呼唤型文本。文本类型的划分与确定,凸显了文本功能,对翻译理论的进一步探讨给予了更大的空间。

2.多元化译论对广告文本的解读

通过回顾翻译学历史上具有代表性的翻译流派对广告文本的各自解读,不仅可以追寻国内外译论发展的脉络与进程也可以审视翻译论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各流派之间的传承关系。

“对等、等值”理念对译界的影响可谓巨大,奈达的动态对等理论在译界影响深远。功能对等的翻译要求的不但是信息内容的对等,而且尽可能的要求形式对等。在翻译广告文字时,无论是英译汉还是汉译英,原广告的效果被不断强调。从这一角度来说,在广告翻译中,我们既要能准确的传达原广告的内容和意图,还要尽可能的再现原文的形式,使读者在阅读广告后与原语读者产生相同或相似的购买欲。

目的论强调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了翻译应采取的方法策略。目的论认为原文只起到“信息供源”的作用,为使译文达到其预设目的,译者可对原文信息进行有效处理,其中包括:保留、改变、删除、添加等,对于广告文体的翻译来说,翻译目的是宣传商品、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Reiss认为“商业广告是一个相当突出的语言劝说功能的典型,因而翻译中必须充分认识到,它的劝说功能要优先于描写功能”[9]。目的论对交际目的明确的广告文体翻译是相当有针对性的。为了从根本上体现广告的诉求功能,在进行广告翻译之前应该首先拟定翻译具体要件,其涉及译文的功能、接受者、时间、地点、承载媒体、目的等。

关联-顺应论为广告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从已经发表的文章可以看到起初关联理论与顺应论是被分开使用的,接下来因二者皆出自语用与认知层面的研究,契合之处被发现,二者就结合到一起作为理论基础部分。顺应论的翻译观强调译者一方面是在进行语码选择与转换,另一方面,译者的选择过程受到了思维、认识、社会、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其核心点就是语言具有变异性、商讨性和顺应性,此三属性使翻译活动的灵活性大大增强,译者从不同语言项目中选择来达到推销商品的目的。广告翻译实际上是一个语言选择和顺应的过程。基本体现在以下方面:顺应消费者的语言语境;顺应广告读者的价值取向以及文化心理因素等。关联理论作为认知语用学的部分,其最大贡献是译者如何从原文所明示的交际行为中寻求最佳关联并将此传递给译语受体(读者),最佳关联所要达到的目的就是可以使译文读者以最小的努力获取最大的语境效果。正如August Gutt所述:“译文质量取决于相关因素间的趋同度”[10]。为了传递广告的信息意图与交际意图,译者更要寻求原语与译入语认知环境的相关趋同度,以期达到最佳关联。

综上所述,在文本翻译的实践中,研究者试图使用多元化的译论来阐释不同的文本,开启新的翻译视角并推陈出新。毋庸置疑,新译论的每一次诞生都为译学研究注入了活力,使翻译研究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但同时应该注意到目前的研究现状喜忧参半,每有新译论出现,在一些概念的宏观与微观层面尚未理清的情况下便仓促应用,缺乏严谨的态度,追求热点的同时忽略了自身体系的梳理与完善。有些理论的论述与文本的结合过于空泛,结果流于形式,形成了译论与翻译策略的仓促结合,而忽略了对篇章的对比分析。每一种理论对文本的阐释力既有其优势又有其局限性。敏锐地挖掘表象后存在的问题的本质,辩证地反思与展望,才能产生质的飞跃。

三、文体翻译观的建立

文体翻译实际上摆脱了以句为单位的研究对象,文体翻译活动所处理的不是一个个独立的词句,而是有相互关联又相互制约的词语和句子,按一定格式,为实现一定的交际目的有机组合在一起的篇章,文本翻译从更大的篇章的视角,揭示翻译的内在规律。篇章翻译法更加注重篇章的连贯性、系统性以及整体语境的因素,从而增强翻译活动的整体性、有效性。如果译文未达到信息传递效果那么可能由于译者依然停留在词、句的分析与研究上,文体作为独立篇章的研究单位的理念未能建立。

传统文体学对文本的分析重点在词汇、句法和语义的分析上,对文本篇章的研究有所缺失,不能更有针对性地对文本特色进行有效解读与分析,这将对理论架构的支撑造成影响。以新闻篇章中导语为例,汉语导语的篇章推进方式是由新闻背景推向新闻事实,而英文导语则从新闻事实推向新闻背景。两种语篇推进模式大相径庭。翻译过程中译者要发挥其灵活变译能力,根据译语环境新闻语篇的价值取向,摄取原文中有价值的信息,“择优录用”(生态翻译学理论恰如其分地对此进行了阐释),并对原文进行重组、加工或增删以期突出新闻事实,此类操作是在翻译目的论的指导下进行的动态对等性操作。中英文广告的语篇特点更能够说明具有针对性的翻译理论应该建立在语篇的对比与分析上,其决定了译文的优劣。汉语广告偏爱凸显“官本位”理念,文风华丽,读后有居高临下之感,倾向于突出企业至上,以卖家为核心理念,习惯用第三人称表述。广告词中充满“国优、部优、免检、金奖、银奖”之类的词语以期树立良好的品牌、质量形象。相比之下,英文广告文风质朴,更加立足于消费者,崇尚事实,第一人称的使用更便于与读者的交流。因此,翻译时要分清广告的文本类型、文本功能,采用适当的翻译策略,顺应译入语广告的创作传统,整合篇章,突出商品的“诱”性,彰显广告的商业价值。为此译者可以转换叙述视角,突出译文的诉求点。通过上述例证,两种文体语篇特点的对比分析对文体翻译观的建立有积极的作用。

四、结 语

目前,国内外翻译理论的研究相对发展比较快,其得益于各学科的共同创新与发展,同时给翻译研究带来很大挑战,译论的多元化趋势敦促我们认真思考翻译理论研究与翻译活动关系,重新审视翻译活动的本质与规律,了解翻译与外部学科之间的互动关系,构建翻译学的体系,追求高水平的翻译研究成果。

[1] Delisle Jean.Translation Terminology[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4.

[2] Snell-Hornby Mary.The Turns of Translation Studies:New Paradigms or Shifting Viewpoints?[M].Amsterdam: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2006:133.

[3] 何自然,谢朝群,陈新仁.语用三论:关联论·顺应论·模因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2.

[4] 胡庚申.翻译适应选择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9-10.

[5] Verschueren J.Understanding Pragmatics[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55-56.

[6] Dawkins R.The Selfish Gene[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9:192.

[7] 刘宓庆.中西翻译思想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6.17-18.

[8] Newmark Peter.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M].Oxford: Pergamon Press,1981:21.

[9] Reiss Katharina.Translation Criticism:The Potentials and limitations[M].American:Bible Society,2000:25.

[10]Ernest August Gutt.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Cognition and Context[M].Brookland:St.Jerome Publishing,2000:384.

猜你喜欢
文体译者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论中国文体发生与早期发展的途径
轻松掌握“冷门”文体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文从字顺,紧扣文体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超学科”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