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麦新品系临糯7387的选育

2012-02-20 05:21张风琴王向东郑海泽王玉平
山西农业科学 2012年9期
关键词:旱地品系籽粒

张风琴,王向东,郑海泽,王玉平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山西 临汾 041000)

糯小麦品种选育的理论基础,缘于Sano[1]在水稻淀粉性状研究中的发现和Mc Donald等[2]对控制玉米直链淀粉合成的淀粉合成酶(Granule bound starch synthase,GBSS)的研究,也称 Waxy蛋白的研究。Sano发现了水稻的Waxy蛋白,而McDonald明确了Waxy蛋白控制着玉米直链淀粉的合成。随后,日本和澳大利亚学者们在小麦籽粒的胚乳中发现了Waxy蛋白[3-4],并逐步明晰控制小麦Waxy蛋白合成的3对等位基因和位点,即 7AS 的 Waxy-A1,4AL 的 Waxy-B1,7DS 的Waxy-D1[5]。小麦Waxy蛋白亚基结构和含量决定着小麦淀粉的组成结构,在普通6倍体小麦材料中没有找到同时缺失3个Waxy蛋白亚基的类型,这种类型理论上不能合成直链淀粉,属全糯质突变体,即糯小麦[6]。全糯淀粉的糯小麦资源必须靠人工合成分离才能获得,其核心资源为关东107和内乡白火麦,中国农业大学小麦遗传育种实验室利用内乡白火麦×关东107于2006年选育出我国第1个全糯小麦品种农大糯麦1号,而后陆续选育出宁糯1号、白糯17和华糯1号等全糯小麦品种。

糯小麦是一种新型小麦[7],支链淀粉含量≥99%(全淀粉)。糯小麦的突出特点是:黏度高,糊化温度低,有很强的抗回生能力[8],在一些领域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1)新型食品开发。一方面,糯麦籽粒可以直接加工成麦仁、麦片或其他膨化食品;另一方面,糯麦粉可以替代糯米粉等开发相应的新型食品。(2)丰富面粉品种。糯麦淀粉的抗回生能力可以延长面包等烘烤食品的货架寿命[9],其独特的糊化特性可大大改善面条、馒头等蒸煮食品的食用品质性状,因此,糯麦可以作为特殊的制粉原料,生产更丰富的面粉品种[10],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3)增加淀粉工业原料来源。淀粉是黏合剂、制药、农业化学、清洁剂、生物可降解塑料等行业中的重要原料[11]。糯小麦具有小麦的面筋蛋白和特有的淀粉结构,集糯淀粉的黏性、麦粉容易揉和成型的加工品质于一身,营养价值高、口感品质好,是很好的开发新型食品的原料,是改良现有食品品质的绝好添加材料,可解决速冻食品的保鲜问题,有延长烘烤面食货架时间的特性[11],具有极高的食品工业、轻工业利用价值和产业化开发前景[12-14]。

糯小麦资源的成功构建,使得利用弱冬性糯质小麦资源与当前广泛种植的优质、高产冬性小麦品种杂交[15],采用回交转育的办法,结合糯性淀粉特有的生化标记技术、保护地快繁加代技术,筛选新型的优质冬性糯小麦种质,选育适宜北方冬麦区种植的优质、高产、多抗的强筋糯性冬小麦品种成为一种便捷可行的商业化育种途径。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糯小麦种质材料BN012000年引自中国农业大学小麦品质育种实验室,遗传背景为wx-A1,wx-B1,wx-D1这3个基因型,表现全糯性,植株高大,分蘖力强,茎秆较软,抗寒、抗旱力较差;晋麦47号引自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小麦旱地育种室,为山西省南部旱地主推品种,同时也作为旱地区域试验的对照品种。

1.2 方法

(1)以晋麦47号为母本、BN01为父本进行常规杂交;选择F2全糯性籽粒的优良单株回交晋麦47号。(2)点播回交世代种子,最大限度地繁殖分离世代的种子。(3)破损籽粒毛冠,采用KI-I2溶液染色,鉴定全糯籽粒;破损籽粒用无菌土育苗,三叶期定植,选优良单株保留全部种子。(4)混合保留F3~F4种子,在旱地生产条件下点播,连续筛选2代,选择后代株的抗冻性与耐旱性。(5)选择优良单株籽粒,F5~F6按株系种植选择,选择后代株的农艺性状、综合抗病能力、群体生产特性。(6)优良株系进行多点鉴定,获得具有生产利用价值的新型全糯品系。

2 结果与分析

2.1 品种选育

2.1.1 杂交组合 临糯7387的杂交组合为(晋麦47号/BN01)F2/晋麦47号。

2.1.2 杂交方式 常规杂交,F2与普通小麦进行回交。

2.1.3 选育过程 2003年选择全糯优良单株,2004—2005年连续旱地单株选择2代,2006—2007年株系系选,2008年鉴定株系(图1)。

2.2 品比试验及区域试验结果

2009年进行品比试验,该品系为全糯性冬小麦新品系。冬性,幼苗半匍匐,长势较强,叶色呈深绿,株高为98~103 cm,旗叶上举,公顷成穗408.0万穗,穗长纺锤状,穗长9~12 cm,长芒,穗粒数34~52粒,黄粒。千粒质量41.8 g,一般公顷产4275 ~5475 kg,具有6750 kg/hm2以上丰产潜力。抗锈病、白粉病,综合抗性较好。

2010—2011年参加山西省南部旱地区域试验,结果列于表1、表2。

由表1,2可知,临糯7387的生育期较对照品种晋麦47号长0~6 d,株高略高于对照,分蘖能力较对照低5.0%,有效分蘖率比对照高3.2%。临糯7387的穗粒数、千粒质量与对照晋麦47号相当,公顷穗数较对照晋麦47号减少5.3%,而公顷穗数变异较大,主要是受试验点环境影响,各试点产量变幅为1927 .5~4299 .0kg/hm2。结合试验点生产生态条件分析,临糯7387品系比较适合在山西省南部肥旱地种植,不适应瘠薄旱地的强烈逆境压力。

表1 临糯7387的农艺性状

表2 临糯7387的产量性状

2.3 籽粒和面粉品质

临糯7387籽粒表现蜡质、红皮,是品质优良的糯麦粉生产原料。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测试,基本参数:硬度44.3,出粉率68.4%,容重804 g/L,粗蛋白(干基)13.69%,支链淀粉(占淀粉)99.32%,湿面筋27.5%,Zeleny沉淀值9.5 mL;粉质仪分析:吸水量66.5 mL/100g,面团形成时间2.2 min、稳定时间0.9 min,弱化度204 F.U,粉质质量指数27 mm,评价值31;拉伸仪分析:最大拉伸阻力70E.U,延伸性191 mm,能量17.5 cm2,R/E值为0.37。另外,硒含量0.039 mg/kg,锌含量29.5 mg/kg。

3 讨论

(1)临糯7387选育中,母本采用了当地大面积生产的骨干品种晋麦47号,父本选用糯性较好的全糯种质BN01,将F2分离的糯小麦植株回交晋麦47号(晋麦47号占75%的遗传基因)有效保证了后代对干旱胁迫的适应能力;选择过程中,F3~F4世代旱地混合选择,较大程度取得当代群体,有意识地增加选择压,有效保留了后代品系的抗旱、抗寒性;F5~F6世代采用水地株系选择,进一步加快了稳定系群体数量,适当保留了品系的丰产潜力。

(2)临糯7387植株较开张,旗叶略大,穗下节长度较大,主茎穗下节生长正常时可达30~33 cm,主茎穗较晋麦47号高5~8 cm,一级分蘖穗与晋麦47号相等,次级分蘖穗较晋麦47号低2~3 cm,从外观看,穗层厚,较好地改善了群体的光、气通透能力;茎秆粗壮,韧性好,抗倒力较强。

(3)临糯7387与普通小麦品质相比,粗蛋白含量较低,湿面筋含量、沉降值与普通麦粉大体相当,但其吸水量大、面团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较短、粉质质量指数较高、面粉评价较好,偏弱筋。临糯7387籽粒较软,面粉最大拉伸阻力、延伸性、能量指标明显优于普通麦粉。

(4)临糯7387选育实践证明,采用优良普通小麦品种与糯麦资源杂交,并通过糯性选择后进行有限回交,能快速改善糯麦农艺性状、提高糯小麦品种产量能力,从而加快糯小麦市场化发展的速度。

[1]Sano Y.Differential regulation of waxy gene expression in rice endosperm[J].Theor Appl Genet,1984,68:467-473.

[2]Mc Donald F D,Preiss J.Partial pur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granule bound starch syntheses from normal and waxy maize[J].Plant Physical,1985,78:849-852.

[3]Clark J R,Robertson M,Ainsworth C C.Nucleotide sequence of a wheat cDNA clone encoding the waxy protein[J].Plant Mol Biol,1991,16:1099-1100.

[4]Nakamura J,Yamamori M.Nodak,size variation of Wx genes in wheat mutants lacking waxy protein (in Japanese)[J].Jpn J of Breed,1994,44:259-262.

[5]Zhao X C,Shapp P J.An improved ID-SDS-PAGE methed for the identification of three breed wheat waxy protein[J].J Cereal Sci,1996,23:191-193.

[6]姚大年,张文明,王昌初,等.小麦推广品种与糯性系杂交后代糯小麦材料选择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2):3514-3528.

[7]张风琴,郑海泽,张红芳,等.优质冬性糯小麦转育研究[J].山西农业科学,2008,36(3):19-20.

[8]陈新民.糯小麦(Waxy Wheat)研究进展[J].麦类作物学报,2000,20(3):82-85.

[9]李中安.糯小麦研究初报 [J].麦类作物学报,2001,21(2):95-96.

[10]何中虎.糯小麦的研究概况[J].作物杂志,1999(2):7-9.

[11]李继刚,梁荣奇.糯性普通小麦的产生及其淀粉特性研究[J].麦类作物学报,2001,21(2):10-13.

[12]郑海泽,张风琴,姬虎太,等.糯质麦粉理化加工特性及配粉研究[J].山西农业科学,2009,37(5):72-74.

猜你喜欢
旱地品系籽粒
10个团豆新品系在绥阳县的田间性状及产量表现
旱地麦田夏闲期复种绿肥 保持土壤的可持续生产力
籽粒苋的饲用价值和高产栽培技术
籽粒苋的特性和种植技术
旱地冰球运动开展价值的研究
4个地被菊新品系对湿热胁迫的耐受性研究
旱地冰球运动推广及发展策略
山东地区茶用元宝枫品系的比较与筛选
玉米机械脱粒籽粒含水量与破碎率的相关研究
牡丹籽粒发育特性与营养成分动态变化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