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重点绿化工程油松成活状况调查

2012-02-20 05:21张鹏
山西农业科学 2012年9期
关键词:滨河标段油松

张鹏

(太原市园林植物保护站,山西 太原 030001)

油松是山西省最主要的造林树种之一[1]。油松为阳性树,幼树耐侧阴,抗寒能力强,喜微酸及中性土壤,不耐盐碱,为深根性树种。在山区生长的油松长势好[2],且多在阴坡和半阴坡以及土壤湿润和较肥沃的地方生长。油松对土壤养分和水分的要求并不严格,但要求土壤通气状况良好。如土壤黏结或水分过多,通气不良,则油松生长不好,表现为早期干梢、根系腐烂。在太原市重点绿化工程上,油松应用较多,由于各种原因其出现黄化、长势衰弱、死亡的问题,直接影响树木生态效益的发挥。

本研究通过调查太原市主要城区重点绿化工程路段油松成活状况,分析上述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对城市绿化成果保护、生态文明建设有重大意义。

1 调查与分析方法

调查采取随机取样的方法,在太原市主城区重点工程路段抽取50个样地,每块样地2000m2。采取逐株调查的方法,共调查25036 株油松。

2 结果与分析

2.1 调查结果

由表1可知,调查共抽查油松25036 株,其中,成活状况良好及以上的有15066 株,占总数的60.18%;较差的有3133 株,占总数的12.51%;死亡的有330株,占总数的1.32%。成活状况总体良好,但有个别地段集中发生连片枯黄现象。

从现有成活状况看,解放南路、迎泽大街、迎泽西大街、长风大街、太榆路、龙城大街、长风大街东延、滨河东路北延9标段、滨河东路(路西)柴村桥到南内环桥油松的成活情况非常好,成活率均达到100%。滨河西路南延11标段、滨河西路南延6标段的油松死亡率较高,其中,滨河西路南延6标段死亡率最高,达到了17.16%。南中环互通、滨河西路南延18标段、滨河西路南延17标段、滨河西路南延13标段、滨河西路南延9标段、滨河东路柴村桥东北的油松成活状况不好,生长不良的株数接近或超过10%,其中,滨河西路南延18标段、滨河西路南延11标段更是超过了20%;10a以下的圃地苗均生长良好;同一路段,因采光条件的差异,油松的生长状况也有不同,如迎泽大街北侧油松比南侧油松长势较好。从图1可以清晰地看出太原市油松的成活状况。

表1 太原市主城区公共绿地油松成活状况汇总

新栽油松发病死亡率远大于栽种3 a以上的老树。如解放南路、迎泽大街、迎泽西大街、长风大街、长风大街东延、滨河东路(路西)柴村桥至南内环桥段、龙城大街、太榆路等的油松均为栽植3 a以上的老树;而几个死亡率较高路段的油松均为2011年新栽的苗木。

2.2 原因分析

2.2.1 反季节植树对油松生长不利[3-4]滨河西路许多标段的油松均为“中博会”前反季节所栽。虽然油松大苗四季均可移栽,但以春季3—4月份、秋季10—11月份为宜。因为此时新梢停止生长,组织充实,新栽油松容易成活;在新梢旺长期不宜移栽,主要是此时树体需要大量的养分及水分供应,若此时移栽,因根系受损,水分吸收大大减弱,导致树体失水严重,新梢灼伤,树势自然降低,增加了树木的养护难度。一旦养护管理不到位,成活率必然降低。从表2可以看出,反季节栽植油松无论从成活率和良好率上均低于常规栽植的苗木,且死亡率较高。

表2 栽植季节对油松成活状况的影响

2.2.2 选苗不适宜 由于工期紧张,滨河西路南延许多标段在圃地苗供应不足的情况下,选用山地苗或丘陵地的造林苗进行栽植。由于山地苗原产地空气湿度大、气温低,而栽植地空气湿度小、气温高,树木蒸发快,远远满足不了行道树水分的大量蒸发,造成苗木水分代谢失衡,导致严重的生理干旱甚至死亡;且立地条件差异较大,严重影响成活[5];再者山地苗都是直根系,未经移栽断根,须根少,吸收力差,移栽成活率低。而圃地苗无论苗龄大小,因经过移栽断根,所以,根系发育完整,成活状况均较好。

2.2.3 夏季降雨过于集中 油松不耐水涝,对土壤排水和通气性要求较高。太原市全年降水量极不均匀,雨水主要集中在夏、秋季节。2011年5—7月,太原市降雨明显偏多,且多为短时暴雨,容易形成内涝,使新栽油松根系窒息,甚至死亡。

2.2.4 异常天气导致新栽植的油松树势降低2011年入冬以来,太原市气温明显偏高,尤其11月全月,气温异常偏高,降水量明显偏多。异常天气使新栽油松未能正常进入休眠,导致生理紊乱、树势降低,易被害虫侵染。2.2.5 栽植土壤未进行改良 油松喜微酸及中性疏松土壤,不耐盐碱、水涝,根系多集中于土壤表层。而重点工程油松的栽植土多为非耕作层表土,土壤结构致密,透气性差,且多为黏土,养分含量低,易造成油松根部无氧呼吸,导致呼吸代谢失衡,树势较低,引发病虫侵害[6]。

3 讨论

油松的栽植应选在适宜季节[7-8],以春季3—4月、秋季10—11月为宜。选苗时苗源地选择是关键:圃地苗适应性强,比山地苗成活率高。根据油松的生物学特性,新栽苗的养护管理尤为重要,及时排水、土壤通气、改良土质、保持树势平衡是提高油松成活率的必要手段。反季节栽植则要处理好水与树木的关系。

[1]刘天慰,张云峰,梁和印,等.太原植物志[M].北京:学术书刊出版社,1990.

[2]马钦彦.油松分布区气候区划 [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89,11(2):1-9.

[3]王广.公路绿化中油松移栽成活状况调查与分析[J].林业经济,2008(10):55-57.

[4]王广.五角枫在公路绿化中移栽成活状况调查及分析[J].湖北林业科技,2010(2):43-44.

[5]杨连喜.北京地区绿地内油松生长势弱的原因与复壮措施[J].北京农业,2011(30):122-123.

[6]纪芬,接庆.油松移栽防治病虫害的几点意见[J].中国森林病虫,2001(增刊):53-54.

[7]魏邦庆,独军.油松大苗移植技术研究 [J].甘肃林业科技,2011,36(3):55-57.

[8]曹自梁.油松大苗移植管理技术 [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21(11):201-204.

猜你喜欢
滨河标段油松
观赏草研究概况及其在太原市滨河两路的应用
油松容器育苗技术
城市滨河湿地生态景观营造探索
北方油松育苗技术
滨河湿地在城市河道治理中的价值探索
等待候鸟——第五山城步道滨河区灯光设计
恩亿梯中标嫩丹高速公路两个标段的机电工程
西安地铁5号线5标段
油松种植技术及主要病虫害的防治对策
黑龙江省三江治理工程23个标段开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