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竞技体操教练员的能力结构

2012-03-20 01:43王凤杰焦万芹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12期
关键词:竞技体操体操教练员

王凤杰,焦万芹

(郑州华信学院,河南新郑451150)

现代竞技体育竞争的加剧,运动员技能与战术水平的较量,科学训练的比拼都是人们关注的话题,然而对于教练员能力水平的研究较为薄弱.竞技体操教练员的能力是竞技体操教练员的基本素质之一.竞技体操教练员的素质是指教练员在先天禀赋的基础上经后天努力,所具有的训练品质和训练才能,包括:品德、知识、能力、性格、心理和作用[1].目前,竞技体操呈现多极化发展的趋势,技术动作难度高,规则更加科学化,这对竞技体操教练员的要求越来越高.通过检索文献发现,有关竞技体操教练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的研究共有12篇,而对竞技体操教练员能力的研究仅1篇[2],教练员的基本素质包括很多方面:知识、技术水平、涵养、道德品质等,可真正对于竞技体操训练实践发挥作用的恰恰是能力,所以对教练员必备能力结构的研究分析很有必要.

1 竞技体操运动员训练特征

把握住现代体操训练的主要特征,就把握住了现代体操训练的基本方向.课程教学的原则、规律要求教师上好课必须备好课,备好课必须“备学生”,即了解学生情况,这一教育原理同样适用于训练.竞技体操教练员的工作对象是竞技体操运动员,所以对竞技体操运动员及其训练特征的掌握很有必要.

有人认为,现代竞技体操运动训练的主要特征是:运动训练的个体化与多年训练的程序化;训练的综合同步化与单项化;女子训练“男性”化;动作难度与运动负荷强度的超级化;运动训练的多周期化;注重心理训练与运动后的恢复等[3].

现代竞技体操训练的另一个特征就是训练的科学化,就是以运动人体科学理论为指导,在遵循人体生理学原理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研究成果,采用先进的运动技术手段,对运动训练的全过程实施科学调控,更加有效地提高训练水平,以达到理想的训练效果和运动成绩.这就需要具有较高科学文化素质的教练员及其训练辅助人员.

2 当前竞技体操特有的发展趋势

传统体操强国的水平进一步提高和一批来自非传统体操强国的高水平体操选手在国际体坛的出现,使得体操奖牌的分布更加分散,竞争更趋激烈;比赛成套动作的难度不断提高,并且呈日趋集中的趋势;专项身体训练在训练中的作用和比重不断加大;技术水平的精雕细刻,新难度动作的不断追求与探索,几近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训练方式的不断完善,使得高难度动作和连接的独特性快速贬值,训练过程急速简化;先进的新技术动作因不可能保密所以在国际大赛上占据明显优势,故而得到迅速推广,使得高水平体操运动员在训练技术方面也得到了基本统一;高水平运动成绩的含金量提高,运动技术亦日趋完善,因而奖牌争夺日益激烈.

3 竞技体操教练员必备的能力结构

有关竞技体操教练员应具备的能力见仁见智.吕万刚、顾家明认为:竞技体操教练员的能力构成因素有:创造性思维能力、创新设计能力、预测能力、观察能力和获取信息和分析利用信息能力[4];董春华认为:中国体操保持腾飞的关键在于拥有一大批高素质的教练员人才,实践操作、知识、创新、合作、信息、终生学习、教育与管理的能力,是未来优秀体操教练员人才素质构成的重要因素.未来的体操竞争也就是教练员人才的竞争[5].笔者认为作为竞技体操教练员的能力结构还应该有以下几个方面:

3.1 思想教育能力

竞技体操是一项要求运动员身体素质全面发展(包括心理、智力和运动技术)的竞技运动项目,其训练过程是一个特殊的教育过程.运动员是否成才的关键在于思想教育,没有良好的思想教育很难培养出一支高水平的体操队伍.教练员既是运动员训练的技术指导者,也是思想教育的导师和各项工作的管理者,其教育与管理工作的成效不仅取决于教练员是否精于教育的方法,还取决于教练员自身的个性特征对训练过程所产生的内在影响.

随着训练强度与比赛竞争力的加剧,运动员生活、学习、训练、比赛压力逐日加大,教练员要善于做好运动员的思想教育工作,减缓运动员成长过程中的种种问题,搞好运动员思想教育工作,维护运动员心理健康发展,发挥正常训练水平.

3.2 心理诊断和心理干预能力

运动员心理能力是指运动员与训练竞赛有关的个性心理特征,以及依训练竞赛的需要把握和调整心理过程的能力,是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运动员的个性心理特征,在其从事竞技体育活动时起着重要作用.竞技体操教练员对运动员的心理诊断和调节能力是运动员在比赛时取得好成绩的重要因素.

人体的所有行为活动和灵感均源于脑,竞技体操也是同样的道理,心理因素对运动成绩表现出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如果我们将竞技体操能力视为一个车轮的话,那么,那些对竞技体操能力具有重要作用的因素,例如天赋、体质、解剖、器械、社会环境、训练和心理等,就是支持这个车轮的“辐条”.如果这些“辐条”中的任何一个出现损坏,包括“心理”的因素,其后果均会直接影响或破坏整个车轮的正常运转.由此可见,运动员的心理活动是竞技能力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在于将已具有的能力在某一特定时刻表现出来.竞技体操教练员在对学生的心理诊断和心理干预上有其他人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3.3 诊断错误动作的能力

竞技体操作为竞技体育难美项群项目之一,其最大特点就是技术发展追求难度大和新颖,主要通过难度动作的编排和创新,高标准的动作规格和良好的稳定性等因素表现出来.竞技体操的技术动作是由非周期运动的各个技术环节构成的,同时又要在身体处于较高的运动速度中去完成这一系列的连贯动作.因此,在训练过程中,要求教练员对队员的技术动作必须做出及时、准确的诊断,并加以及时指导,纠正队员存在的严重性错误,使队员能够迅速建立起正确的技术结构.这对提高竞技体操训练效果,预防运动员运动损伤的发生起着积极作用.

3.4 保护和帮助能力

教练员对运动员的保护与帮助是体操训练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当代竞技体操动作结构日趋复杂,追求高、难、险、美,运动员在训练伊始有一定的畏惧心理,教练员在训练中保护与帮助是克服运动员心理障碍很有效的方法.教练员在保护与帮助时手法要熟练,方法要恰当,并不时给予鼓励,使学生安全感倍增,从而放开胆子练习.但帮助一定要掌握度,应不影响学生单独完成动作为前提,由全力以赴到安全放手,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启发、诱导、鼓励队员,教会队员自我保护的方法.

3.5 乐于奉献,富有牺牲精神

处于青春发育期的运动员在训练和生活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教练员要像家长一样关心、呵护运动员,使队员感受到家庭般的温暖,化挫折为力量,克服一个又一个难关,这就需要教练员要有奉献、牺牲精神,对队员的教育与关心渗透到队员生活的点滴,充分发挥教育的超时空性特点.

3.6 充沛的体能

现代竞技体操训练科学化,首先表现为有效地控制训练过程,体操运动员训练过程是一个多年体能训练的控制过程,要想取得好成绩,必须监控训练.竞技体操的训练是个又苦又累的体力活,教练员在带队训练时必须具有充沛的体能,才能以充沛的精力去讲解、示范,才能在比赛中运筹帷幄,正确谋划与决策管理.

3.7 钻研精神与终身学习能力

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是现代教育哲学的最强音,体操教练员作为一名教育者,应该具有终身学习的思想观念和终身钻研业务的精神.因为教练员在训练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对教练员在知识更新、科学研究等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教练员必须不断学习新的学科知识,了解科学研究的前沿动态,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和方法,并结合实践应用这些先进技术手段和方法去训练,充分发挥运动员的运动能力,挖掘潜能,挑战极限,创造奇迹.作为优秀的教练员对新知识要有高度的敏锐性及对新技术、新训练方法的创新实践能力.

3.8 创新能力

创新是当今时代的最强音.竞技体操教练员的创新表现为在竞技体操训练过程中,善于运用已有的经验和知识,敏锐地观察事物的缺陷和不足,准确地应用新的科研成果和高科技,提出大胆新颖的推测和设想,即创意,继而进行周密的科学论证,并拿出可行的方案来付诸实施.

竞技体操归属技能类中的难美竞技项群项目,“难”与“美”也正是项目本身最显著的特点.因此,竞技体操教练必须具有一种全新的思想,应该不断地去创造新的技术、新的难度动作、新的连接和新颖的成套编排,以达到难度和动作质量全面提升,从而取得优异的成绩.不断创新就是竞技体操发展的生命,创新推动了竞技体操运动不断向前发展.竞技体操的创新具体是指技术和动作内容的创新,训练方法和手段的创新,辅助器械和保护设施的创新,教育方法和管理手段的创新,其中技术和动作内容创新是核心,其他是创新的保障.教学训练方法的不断革新,充分利用科学技术成果,加强科研,大量采用辅助训练,使安全保护设施不断完善.

3.9 较高的文化知识水平及其信息技术运用

竞技体操高度的竞争力要求教练员有较全面的能力和素质,一方面要有较好的运动技术和训练水平,另外还应具备深厚的相关体育学科知识和竞技体操专业知识.知识是人才在社会中成长和发挥的必要条件,作为竞技体操教练员,应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运动训练学知识、体育生物学科知识如运动医学、生物化学、生物力学、生理学、运动解剖学等.[6]运动心理学知识前面已经论述到,教练员要有对学生心理问题的诊断和干预能力,这要求教练员要有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和应用能力,一定的外语和计算机知识.随着改革开放的全面深入,我国竞技体操教练员在许多洲际、国际大赛等大型运动会比赛及外事活动中,需要进行一些必要的交流,取长补短,这就要求教练要有一定的外语知识和能力.另外还要会操作计算机,教练员在训练和比赛中对运动员的管理、训练计划的制定等均需现代手段,更为重要的是,计算机已成为当今社会获取信息资源的重要渠道.不会利用计算机的教练,单凭经验进行训练的教练员将会被社会淘汰.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1)现代竞技体操训练的科学化,教练员角色的突出化将竞技体操教练员推向了历史的前台,教练员不仅需要丰富的个人知识经验与履历,更需要具备复合型的能力结构.

(2)现代竞技体操训练与比赛需要大量的复合型能力结构的教练员,这是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也是时代的呼唤.

(3)未来的竞技体操的竞争也就是教练员人才的竞争.中国竞技体操保持腾飞的关键在于拥有一大批高素质的教练员人才.思想教育能力、心理诊断和心理干预能力、诊断错误动作能力、保护和帮助能力、奉献牺牲精神、充沛体能、终身学习能力与钻研精神、创新能力、较高的文化知识水平及其运用能力等,都是未来优秀体操教练员能力构成的重要因素.

4.2 建议

(1)各级部门要重视竞技体操教练员的选拔与任命工作,根据竞技体操训练与比赛的发展趋势,筛选标准要多元化,从综合素质的各个方面严格把关,尤其要注重教练员的能力水平.

(2)加强竞技体操教练员队伍建设,提高教练员的思想教育能力、心理诊断和心理干预能力、诊断错误动作能力、保护和帮助能力、充沛体能、终身学习能力与钻研精神、创新能力、较高的文化知识水平及其运用能力,培养他们乐于奉献的牺牲精神,提高竞技体操训练与比赛水平,培养大批竞技体操后备人才,向国家输送更多的高水平竞技体操健将.

[1]冯瑞,刘俊伟.2008年奥运会我国竞技体操国家级教练员应具素质的模糊分析[J].湖北体育科技,2004,23(3):327-329.

[2]吕万刚,顾家明.试论竞技体操创新型教练员的知识、能力及培养[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37(4):152-155.

[3]郑玉霞,肖光来,姜桂萍,等.新规则下的艺术体操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分析与训练[J].中国体育科技,2008,44(1):93-96.

[4]董春华.优秀体操教练员人才素质的构成要素[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13(4):91-93.

[5]孙爱景.论竞技体操教练员的素质[J].科技信息,2006,(1):128.

[6]陈瑞琴,汪康乐.江苏省业余体校竞技体操教练员继续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J].苏州大学学报,2003,19(4):106-110.

猜你喜欢
竞技体操体操教练员
东京奥运会女子竞技体操发展态势研究
青少年竞技体操的培养现状与发展策略
竞技体操在我国学校开展的策略研究
四川省竞技体操后备人才培养制约因素及对策
体操
论足球教练员的角色定位
体育教练员面临的新挑战
思维体操
思维体操
头脑体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