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设东北地区新型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为实现中心高质量持续快速发展而努力奋斗
——2008年以来地质调查工作回顾与展望

2012-03-31 21:09单海平
地质与资源 2012年1期
关键词:东北地区中心工作

单海平

(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辽宁沈阳110034)

全面建设东北地区新型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为实现中心高质量持续快速发展而努力奋斗
——2008年以来地质调查工作回顾与展望

单海平

(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辽宁沈阳110034)

1 过去三年的工作情况

2008年以来,在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广大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大干苦干,全面完成了各年确定的工作任务.领导班子团结,职工队伍稳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在地质调查、人才培养、职工生活和为地方服务等各方面均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三年来,领导班子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一切从实际出发,依据每一年的具体情况,逐年确定了工作重点.

2009年是中心的改革之年,我们提出了构建新体制的任务.调整结构,完善机制,加强了研究室建设;调整内部结构,完善了地质调查项目管理体制,成立了东北项目办;加强了制度建设.2010年是中心的发展之年,我们提出了努力实现承担项目经费的数量在2009年基础上翻一番,职工生活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的目标.2011年是中心的管理之年,我们提出要在2010年各项工作成果基础上再上一个新台阶,努力实现中心高质量持续快速发展.为此,我们开展了“四查找、四整改、四提高”管理活动,为中心实现2011年高质量持续快速发展,各项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目标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保障.

1.1 主要成绩

1.1.1 各项经济指标显著增长

2008年沈阳地调中心总收入为4549万元,其中财政拨款4045.52万元;2009年总收入为7018.82万元,其中财政拨款5696.88万元,总收入较2008年增长了54.29%;2010年中心总收入为13161.1万元,其中财政拨款11890.72万元,总收入较2009年增长了87.5%;2011年财务尚未进行决算,总量已突破13000万元,实现了经济总量持续发展.

1.1.2 地质调查业务工作取得了新成果

(1)承担地调科研项目能力显著增强

2009年至2011年的三年期间,中心共承担国家各类地调科研项目80项.其中:地质调查计划项目6项,工作项目67项,其他国家部委地质科技类项目13项,各类地调科研项目总经费达到26287万元(年度平均经费为8762万元).与2008年中心只有各类项目22项,经费仅为4605万元(包括外协经费)相比,2010年实现地调科研总经费10673万元,承担各类地调科研项目53项,夺取了经济翻身仗的全面胜利,实现了货币工作总量的跨越式快速增长.2011年获得地调科研总经费11482万元,承担各类地调科研项目57项,成功实现了中心地调科研工作高质量持续快速发展的工作目标.

(2)高质量全面完成了地调科研任务

三年来,我们高质量地全面完成了各年度地调科研任务.累计完成的主要工作量有:钻探11334m,槽探92880.14m3,1∶5万区域地质调查8288km2(24幅正规1∶5万地质图),1∶5万矿产远景调查地质填图6190km2(18幅 1∶5 万地质图),1∶5 万化探 8300km2(24幅1∶5万图幅),1∶5万重力1030km2(3幅1∶5万图幅),1∶25万区域地质调查(修测)9000km2(1幅1∶25万地质图),1∶10万石油地质测量 10600km2(7.5幅1∶10万地质图),1∶5万区域水文地质调查9398km2(相当于27幅1∶5万水文地质图),1∶10万区域水文地质调查11000km2(相当于8幅1∶10万水文地质图),1∶5万地下水污染调查1800km2(相当于5幅1∶5万水文地质图).

(3)地调科研成果丰硕

2009年以来,中心始终坚持“翔实调查、深入研究、科学管理、优质服务”的质量方针,精心组织中心承担的地质调查和科研工作,地调科研项目质量和成果水平不断提高,各项野外调查与综合研究工作进展顺利,地调科研成果丰硕.

①项目设计优良率100%

已完成的各年度项目设计,经局评审,优良率均为100%.其中,2009年“松辽外围中新生代盆地群油气地质综合调查”等6个项目,2010年“大兴安岭成矿带北段基础地质综合研究”等15个项目,2011年“长吉图地质环境调查评价与区划专题和综合研究”等8个项目经局评审为优秀设计.

②野外验收和质量检查成绩优秀

已完成的5个项目的野外验收和质量检查,经局评审和检查,获得优秀等级.其中,内蒙古1∶5万南木等4幅区域地质调查项目野外验收取得1幅优秀、3幅良好的成绩,并取得较好的找矿成果;“东北地区地方病严重区地下水勘查及供水安全示范”项目连续2年取得了野外验收优秀成绩;2011年“内蒙古1∶5万孟恩套勒盖、马家窑、敖兰敖日格、科尔沁右翼中旗、哈日道布幅区域地质调查”项目在局组织的野外验收中取得了3幅优秀2幅良好的优异成绩.

③提交了一批高质量的地调科研成果报告

已提交评审的17项成果报告中,“松辽外围中新生代盆地群油气地质综合调查”、“中南蒙古—大兴安岭成矿带地质背景和成矿规律对比与找矿方法组合研究”等11项成果报告获得优秀成绩.

④科技论文数量和质量稳步提升

以第一单位发表学术论文155篇,包括SCI检索1篇,EI检索2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58篇,出版“松嫩平原地下水资源及其环境问题调查评价”等专著3部.其中:2009年发表论文38篇(核心期刊论文7篇),2010年发表论文50篇(核心期刊论文24篇)、2011年发表论文68篇(核心期刊论文27篇).与2008年发表论文30篇(核心期刊论文4篇)比较,发表论文在数量上以年均30%的速度增长,核心期刊论文数量已经达到近50%的比例,论文数量和质量稳步提升.

⑤荣获各类科学技术成果奖励10项

2009年,“辽西四合屯—后燕子沟早白垩世火山机构及火山喷发作用的演化”论文获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三等奖.2010年,“松嫩平原地下水资源及其环境问题调查评价”项目获国土资源部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二等奖,“辽西中生代珍稀化石及主要生物群地质环境图集”“辽宁省西部地区珍稀化石精细分布与产出层位”“辽宁省中东部战略性矿产靶区评价研究”等3个项目获辽宁省国土资源厅科学技术成果奖一等奖.2011年“基于GIS的沈阳市浅层地下水脆弱性评价研究”论文获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二等奖,“沈阳铁西新区浅层地下水有机污染物化学迁移规律”等4篇论文获得三等奖.

⑥获得国家技术专利3项

“钯饰品标准样品”“等离子体质谱仪混合标准溶液及制备方法”“铅箔标准样品”等3项研究获得国家技术专利.

总之,三年来已经形成了基础地质调查、油气地质调查、矿产资源调查评价、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物化遥技术方法应用等5个方面承担项目能力和长白山火山活动、东北亚构造地质与成矿规律、马达加斯加中部成矿规律与优势矿产资源潜力评价、东北晚古生代地层、沈阳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等5个重要研究领域.

1.1.3 建立了中心新的体制机制

中心2008年以前是由总工办负责地调项目的人员组成、经费使用、奖励分配、项目进度、项目质量等的全部管理工作,研究室主任只负责本室义务劳动、捐款等非项目管理工作.工作动力主要是岗位工资系数,它与技术人员在项目中的职位有关,而技术人员在项目中的职位则由总工办决定,如组长、各种名目的副组长等等.新体制是由中心领导班子管二级单位领导班子,赋予了基层单位领导班子权利,研究室主任负责地调项目的人员组成、经费使用、奖励分配、项目进度、项目质量等的全部管理工作,工作动力为完成项目任务情况与绩效工资挂钩,岗位工资系数由行政和技术职务决定.

1.1.4 人才队伍不断壮大

根据地质调查工作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事制度改革和创新激励机制为动力,紧紧抓住培养、引进、用好人才三个环节,大力加强了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局竞争性选聘上岗,朱群和张泉两位同志先后担任了中心的总工程师和行政副主任,充实了领导班子力量.职工队伍的学历层次得到了提高,2008年底有博士20名、硕士34名,2011年底有博士36名、硕士46名.

1.2 三年来开展的主要工作

1.2.1 完善制度、强化管理

三年来,坚持靠制度管理和分层次进行管理的原则,修改完善各种规章制度54项,规范了项目实施、经济管理、人事管理、后勤服务和机关办公秩序,实现了有章可循.为了使各项管理工作有序进行,防止出现管理混乱,坚持了一级管一级,逐层管理,充分发挥每一名管理者作用的方法.不断加强了财务、资产、设备和车辆的集中统一管理,还加强了安全生产、合同管理和质量管理工作.以争取项目为前提,中心主要领导主动向局领导汇报情况提出请求,并与局积极沟通;总工程师会同项目办领导和全体人员共同谋划组织项目申报;各研究室领导和业务骨干积极编写项目立项申报材料;各管理和服务部门积极主动为项目申报做好服务工作,保证了打翻身仗对项目数量的需要.以进度和质量监控为保证,根据有关规定和技术标准,对地质调查项目的立项、设计、施工、质量检查、验收、成果资料汇交、经费使用、终结等全过程,加强了监督和管理.中心主要领导每年多次带队深入野外各项目组,检查指导工作,督促加强野外工作进度、质量和保证安全生产.总工办、项目办积极配合,加大了项目实施监管力度,加强了设计和成果报告的初审,聘请专家参与项目实施监管;各研究室和项目组负责人认真负责,严格把关,保证项目实物工作量的完成和成果质量.同时较好地坚持了对项目进行年度考核.

1.2.2 以人为本,持续加强人才和职工队伍建设

三年来,我们始终能够坚持尊重、理解、关心职工,把不断满足职工的各方面需要、促进职工的全面发展,作为推进沈阳地调中心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重视人才队伍建设.一是为加快实施人才强所战略,促进青年人才成长,强化中心发展后劲,与吉林大学地学院联合举办了工程硕士研究生班及课程进修班.42名青年技术人员参加了课程学习,较好地完成了学业.二是继续加大支持、鼓励专业技术人员报考研究生,为提升学历创造条件.三是积极开展业务培训.中心大力支持专业技术人员参加部局和其他单位组织的各类技术业务培训;中心业务管理部门、各研究室也结合工作需要,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学术讲座和业务交流培训活动,起到了知识更新、相互促进、提升理论素质和工作技能的作用.四是选拔优秀青年业务骨干担任项目负责人,一批年轻人走上了项目负责人、副负责人岗位.五是组织申报地调局首批青年地质英才人选推荐工作,促进人才成长.陈江、李永飞两同志的项目已经入围公示.六是接收我们需要的相关专业不同学历层次的应届毕业生,缓解了不同项目、不同岗位的人员需要.对新参加工作的同志开展了培训,使他们尽早地溶入了集体,更好更快地熟悉了本职工作.七是引进外部高技术职务、高学历层次人才及优秀管理干部.三年来引进各类人才5名,壮大了人才队伍,如尤洪喜同志在实际工作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八是返聘一些身体健康具有一定专业特长的老同志参加项目工作.

加强了干部队伍建设.重点是加强干部的培养教育,利用中心召开的各种会议对干部职工进行教育和引导,使各级领导干部、科技骨干和职工代表的政治素质、语言文字能力以及分析问题、查找原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工作主动性、自觉性和责任心,以及道德水平都有了显著的提高.目前,大多数各级干部都心胸开阔,不计较个人得失,团结一致,共同为推动中心高质量持续快速增长贡献着力量.

1.2.3 加强了对外交流与合作

主办了中俄蒙毗邻地区地质及成矿对比研讨会,扩大了我中心在东北亚地学界的影响;与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分院构造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签订了关于开展《东北亚地区深部构造、地球动力学及成矿学》项目研究合作协议;对俄罗斯后贝加尔自然资源局的工作访问,收集到了俄罗斯1∶20万深部地质调查规范和1∶5万深部地质调查工作方法及与中国毗邻地区1∶100万深部地质图等资料和图件,并与俄罗斯后贝加尔自然资源局达成了开展深部地质调查工作的合作意向;继续开展了马达加斯加中部成矿规律和优势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项目工作.

1.2.4 全面履行了东北大区地质工作职责

(1)加强了项目管理工作

三年来,按照局的统一部署完成了东北地区地质调查项目的立项论证及任务书的编制、设计审查、质量检查、年度会计报表的审核、汇总等工作.两次召开东北地区地质调查工作会议,进一步加强了与地方的联系,就推进地质找矿新机制与省部合作,以及矿权的设立和争取项目、改善工作环境等事项与内蒙古自治区国土资源厅、阿荣旗政府、呼伦贝尔国土资源局、黑龙江省国土资源厅、黑龙江省地勘局、黑龙江省有色地质局及安达市国土资源局和火石山乡、吉林省长白县、大庆油田等政府部门和单位进行了沟通联系,密切了关系,统一了思想认识,解决了实际问题.积极为省级国土厅作为地质找矿第一责任人、省级地勘局作为地质找矿主力军做好统一规划部署、提供地质资料和技术支撑服务,组织开展了区调、矿调技术方法培训等活动,为东北地区地质找矿突破充分发挥了大区中心的重要作用.

(2)重视和发挥杂志和地质资料的作用,不断提高地质资料服务水平

接收东北地区完成的全部地质调查项目成果资料和各类测绘成果资料,共计55份,认真完成登记入库等相关保管工作.完成中心馆藏地质资料借阅服务工作.加强了《地质与资源》杂志及期刊、图书的编辑出版,将《地质与资源》由原来的季刊改为双月刊,为东北地区地质工作提供了方法技术、理论研究和信息服务,并获得辽宁省新闻出版局批准.努力提高地质资料社会化服务水平,不断完善服务工作,更新服务内容及网络信息.开展了实物地质资料清查工作,对馆藏实物地质资料目录信息进行清理.完成了成果地质资料向全国地质资料馆、辽宁省地质资料馆送交工作.进一步探索了地质资料社会化服务工作,出色地完成了吉林省长白地区地质资料成果综合集成服务项目,为全国地质资料社会化服务树立了典范.

(3)较好地完成了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和中央地质勘查基金项目监理工作

按照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全国项目办的要求,认真开展了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项目工作,全面完成了年度任务.根据中央地质勘查基金中心要求,组织有关监理工程师,积极主动开展了中央地质勘查基金项目监理工作,东北项目监理部全面完成了中央地质勘查基金中心下达的监理任务.

2 今后三年及2012年工作目标、任务与措施

我们在前三年的工作中已经确立了把不断满足东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地质资源和环境的需要,持续提高职工生活水平作为工作的基本方针;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强化管理,全面加快中心发展为目标的工作思路,并且一直在朝着这个目标前进,为今后三年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当前,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及历届中央全会精神的关键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谋划好今后三年全面建设东北地区新型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实现沈阳地调中心高质量持续快速发展的蓝图,制定并组织落实好2012年中心工作方案.

2.1 今后三年全面建设东北地区新型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的新要求

2012~2014年是沈阳地调中心发展的重要时期,按照党的十七大及历届中央全会精神,我们建设东北地区新型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必须明确具体目标要求,包括队伍规模适应东北地区地质调查工作任务量的需要,拥有一批各领域优秀学科带头人;良好的内外关系;掌握最先进的地质工作方法;从事高知识高技术含量的项目工作;配置精良的装备;严格规范的管理;更加充分的民主;较高的职工文明素质;较高的个人收入和福利水平;优雅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等.

2.1.1 队伍规模适应地质调查任务量需要,同时造就一批各领域优秀学科带头人

由于历史和自然因素影响,东北地区地质调查工作在全国处于相对滞后状态,没有一支实力较强的地质调查队伍是不可能赶上全国进度、完成任务的.受三定方案约束,沈阳地调中心不可能无限增加人员,出路之一就是与东北地区各地调总院、分院实行联合,在现有行政隶属关系不变的条件下,组成东北地区新型基础性、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共同申报实施东北地区地质调查项目工作.同时,我们沈阳地调中心要通过本单位培养和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方式,尽快造就一批东北地区基础地质、油气地质、矿产地质、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及物化遥方法应用等领域的优秀学科带头人.

2.1.2 具有良好的内外关系

一是正确处理中心发展与国家和主管部门的关系,要按照上级指示精神把握好沈阳地调中心业务工作方向,把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开展好东北地区地质调查工作作为全中心工作的重点.二是单位发展与东北地区地方的关系,积极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用我们的专业特长为地方服务,执行好地方政府的规章,支持地方党政机关的工作,不与联合体内地调单位争利,携手共同发展,共同提高.三是中心领导班子与职工群众的关系,领导班子要全心全意为职工群众服务,要象对待父母和兄弟姐妹一样对待职工群众,改善工作和生活条件,提高生活水平;关心弱势群体,防止收入差距过大;调整分配政策,调动职工积极性;职工群众要积极主动做好本职工作,毫无保留地支持领导班子的工作.四是中心内各部门各单位的关系,要克服分工不同的障碍,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用己之长为大家服务.五是职工之间的关系,生活上互相关心,工作上互相支持.

2.1.3 掌握最先进的地质工作方法

当今世界科学和技术正在迅猛发展,地质工作的技术方法,也在日新月异地变化.我们作为大区中心,必须在东北地区地质工作中,系统全面学习和应用最先进的地质工作技术方法,始终保持在技术方法方面处于东北地区各地勘单位的领先地位.

2.1.4 从事高知识高技术含量的项目工作

逐步将沈阳地调中心建成在国内外有影响的,具有较强地质调查和科技创新能力的,地质调查研究和大区项目管理相结合的地质调查研究机构.要根据中心人才队伍发展阶段的变化,逐步减少面积性地质调查项目数量的比例.增加高知识、高技术含量地质调查研究项目数量的比例.运用高知识高技术开展技术攻关,破解难题,进一步加强东北地区基础地质、油气地质、成矿规律、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及物化遥方法应用等研究,使之达到国内先进、东北地区领先水平.

2.1.5 配置精良的装备

在保持经济总量不断增长的同时,每年投入千万元资金,增添新型仪器设备,更新常规装备,尽快实现装备精良化.

2.1.6 严格规范的管理

加强管理工作,逐步实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全员参与,全面覆盖的严格规范化管理.

2.2 2012年工作设想

2012年是新的三年的开局之年,全面开展好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必须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执行国土资源部、地调局关于2012年工作的各项部署,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从实际情况出发,深化改革,调整组织机构,完善规章制度,加强管理,继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改善职工生活,推动科技创新,加大地方项目工作力度.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解决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实现高质量持续快速发展.

2.2.1 主要工作任务

(1)积极推进业务建设,全面开展地质调查项目工作,努力取得好成果;(2)严格执行财政预算制度,组织好经济活动,实现总收入13000万元;(3)广泛听取意见,实现民主、科学决策;(4)保证安全生产,加强综合治理.

2.2.2 完成任务的措施

(1)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为了促进高质量持续快速发展目标的实现,避免各单位、各部门工作出现偏差,我们要始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全中心各级领导干部,要善于把党中央国务院的路线、方针、政策,国土资源部的总体要求和地调局的指示,中心领导班子的部署,紧密地结合本单位、本部门的实际情况,从实际出发,制定具体的措施和办法,用来指导和推动工作.做任何事情都不能忘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加强与地方的沟通与衔接,建立并保持与地方政府部门及地勘单位的良好关系.要在地质调查项目规划部署、申报立项等方面将地调总院、分院视为我们自己的队伍.确保中心经济总量平稳、协调增长.

(2)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地方项目工作

我国东北大兴安岭等地区是重要的成矿带,由于森林茂密和岩石风化层等潜覆盖因素的影响,地质找矿始终没有实现重大突破,资源和环境问题成为影响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首先就是要把解决我国东北地区资源和环境问题,作为我们沈阳地调中心技术、业务工作的主导方向.其次是充分认识和解决我们沈阳地调中心自身的科学发展问题,要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中心管理和服务工作的重点落实到营造好的地质调查环境上,把以人为本体现到各项具体工作中去,把培养和造就优秀人才,调动科技人员努力承担地调项目任务、积极创新作为中心管理工作的基本目标,把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地质调查环境作为中心管理工作的优先任务,要进一步完善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的各种措施、办法,加强工作和生活环境、条件建设.第三是职工个人,要自觉做好本职工作,用实际行动促进沈阳地调中心高质量持续快速发展.第四要调整开展地方项目的相关政策,各研究室和地方项目主管部门,要采用新思路,加大工作力度,全面深入开展好中心地方项目工作,提高地方项目收入在中心总经济收入中的比例,使之逐步达到占中心年总收入的1/3比例.

(3)加强党的建设

当前加强党的建设的关键是充分发挥好党组织的作用.党组织是全面建设东北地区新型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的核心,要切实通过广大党员的努力把职工群众都吸引到党组织的周围.要用十七大精神、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党员和职工群众,把全中心职工的认识和行动统一到建设东北地区新型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目标上来,使全中心职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块使,共同推进沈阳地调中心高质量持续快速发展,实现和谐共赢;广大党员是全面加强新型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建设的骨干力量,要进一步发展党员,特别要吸收优秀的管理和业务骨干加入党组织,壮大党的力量.要发挥好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每一名共产党员都必须成为合格的共产党员,每一名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都应该用共产党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共产党员和积极分子,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把个人利益无条件地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服从全中心职工利益,服从工作需要,全心全意为职工群众服务,为人民服务,做新型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建设的模范.凡是有利于中心发展,有利于队伍团结,有利于地质调查事业的事情要带头做;凡是党组织号召职工群众做的事情,要率先响应,保证做到;要加快地质调查文化建设步伐,落实各项措施,注重树立和养成以地调事业为重、积极向上、团结互助的价值观念、群体意识和行为方式;要消除不利于团结的抵触情绪,把团结和增强队伍的凝聚力放在首位.每一名职工都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做到: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说,不利于团结的事不做,珍惜和维护中心的团结和谐.要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开展好各种有益于队伍团结、和谐与统一的集体活动,使全中心职工在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加强职工队伍的理想、道德教育,不断增强职工做好工作的责任心、事业心,增强工作主动性、自觉性,努力为单位发展做贡献.

(4)不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

按照国家关于设立地质调查事业单位的要求和全面建设东北地区新型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的目标,全力推进以绩效考评为重点的新一轮人事制度改革,目的是创造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的体制机制.我们要紧密结合国家需求和我中心业务工作发展的实际情况,以学科领域和项目为依托,以研究室为基础,完善队伍结构,调整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进一步明确和界定各研究室的业务范围;坚持按需设岗,按岗聘用,及时补充,合同管理的方针.

(5)加强业务建设推进科技创新

要加强业务建设,努力提高职工的业务素质,不断增强野外调查工作能力.要深入开展东北地区资源环境有关的科技创新活动,要制定并落实好全年学术活动计划,鼓励各研究室定期进行内部业务交流、学术交流.中心将聘请各领域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中心讲学,2012年出野外工作前,不少于6次.要认真开展地质工作新技术新方法的培训,提高科技人员解决疑难问题的能力.认真研究东北地区地质业务工作的历史积累和现有能力,在此基础上不断提出东北地区地质调查和科学研究立项建议.要开展好与东北地区地质调查和研究有关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吸收国外地质调查和研究的先进经验,为建设东北地区新型的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打下雄厚的基础.进一步抽调骨干力量,重点开展好大兴安岭成矿带、辽吉成矿带和沈阳市浅层地温能调查评价等地质调查研究和攻关.要按照完成任务与培养人才相结合原则组织完成好地质调查研究任务.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管理工作.要认真落实中心已经制定的培养人才的各项政策,加快人才队伍建设的步伐,尽快引进和培养造就各领域有影响的优秀科学家.同时,要加强科研项目实施过程中与科研院校的合作.为推动科技创新,决定从中心事业基金中拿出适当经费,支持科技创新,设立若干项目,开展重要项目申报前期的预研究工作.

(6)加强管理

要加强财经人员教育培训,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工作能力和做好工作的责任心、事业心;要不断完善财务制度,认真执行财经法规,依法理财.要严格执行预算,加强内部审计监督;加强辅助单位管理,控制成本,提高效益,确保完成责任制目标;要增添实验测试设备,增加实验测试用房,提高测试效率和速度,尽可能早出数据,以满足地调项目野外工作需要.要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确保不发生重大责任事故.要加强设备管理,清理和收回多占的设备;要抓好成果检查、验收和出版工作;进一步调整加强项目办力量,全面履行好东北大区地质调查、矿产资源潜力评价、中央地质勘查基金项目监督管理职能.开展好地质资料社会化服务的探索工作,广泛收集积累地质资料和地形图,逐步实现库存地质资料和地形图对东北地区的全覆盖.要熟练掌握馆存地质资料情况,提高地质资料服务的效率和质量.要加强地质资料的整理和集成,为东北地区资源管理、保护、规划和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要广泛宣传吉林省长白地区地质成果资料综合集成服务成果,以此为典范,积极争取地方项目.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A NEW STYLE GEOLOGICAL SURVEYING INSTITUTION FOR PUBLIC WELFARE IN NORTHEAST CHINA:Retrospect and prospect of the geological survey work since 2008

SHAN Hai-ping

(Shenyang Institute of Geology and Mineral Resources,CGS,Shenyang 110034,China)

1671-1947(2012)01-0001-06

P5

C

2012-03-20.编辑:张哲.

单海平(1954—),男,博士,研究员,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所长,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质调查中心主任,国家地质勘查基金东北地区项目监理部主任,中国地质调查局东北地区项目管理办公室主任,通信地址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黄河北大街1号.

猜你喜欢
东北地区中心工作
剪掉和中心无关的
在打造“两个中心”中彰显统战担当作为
为什么人参喜欢长在我国东北地区
为什么人参喜欢长在我国东北地区
不工作,爽飞了?
别让托养中心成“死亡中心”
东北地区2016年第三季度ML≥3.0级地震目录
北上广操心“副中心”
选工作
Brand Value: Excavating and Management of Tourism in the Rural and Village Reg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