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我们的导师
——张滂院士

2012-03-31 22:33李良助王道全张雅文王学勤袁谷朱轶强焦玉国肖军华付滨
大学化学 2012年2期
关键词:研究

李良助 王道全 张雅文 王学勤 袁谷 朱轶强 焦玉国 肖军华 付滨

(1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北京 100871;2中国农业大学理学院 北京 100193;3苏州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 江苏苏州 215123;4淮海工学院化学工程系 江苏连云港 222005;5北京大学校产办 北京 100871;6中央民族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北京 100081)

2011年11月29日,我们敬爱的导师张滂院士与世长辞。噩耗传来,作为学生的我们悲痛万分。师恩难忘,谨以此文作为对先生的纪念,并表达我们对先生的感谢与怀念之情。

张滂先生早年就读于西南联大,毕业后曾作为老一辈有机化学家吴学周先生的助手开展研究工作。1945年留学英国,先后就读于利兹大学和剑桥大学,1949年7月获得有机化学博士学位。据了解,张滂先生是第一位获得剑桥大学博士学位的中国人。张先生于新中国成立之际回国效力,投身于祖国的教育和科技事业,先后任教于燕京大学和北京大学。我们是慕名投到先生名下的研究生和博士后研究人员,都在北京大学有一段与先生共处的美好时光。先生给我们的印象是共通的:高大、挺拔,或中式对襟、或西装革履,透着学者的儒雅、长辈的慈祥、导师的威严。我们这些学生总在背后谈论先生把英国的“绅士”风度带回了北大。

先生的研究工作定位于有机合成的基础研究,涉及的化合物类型包括糖类化合物、杂环化合物、天然苝醌等,重点是对合成方法的探索、合成路线的构建等。我们参与其中,受益匪浅。先生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往往能通过对异常现象的分析,最大限度地挖掘实验的价值,使我们领悟到有机合成的潜在魅力和从事研究工作的乐趣。例如,在天然苝醌的合成研究中,一位同学按照先生设计的合成路线,意外发现了1,2-邻萘二醌在三氯化铁存在下发生双偶联反应形成苝醌骨架,从而促进了苝醌类天然产物的全合成研究。该方法一经发表,便引起世界关注。另一位同学在天然产物柳珊瑚酸的合成研究中,意外发现了一个重排反应,后来在先生指导下,经过详细的研究和系统的探索,开辟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先生在研究工作中体现出来的团队精神,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我们的思想境界。例如,多肽合成曾是北京大学化学系的重要研究方向,但不是先生的研究领域。为了全面提升这一研究领域的水平,先生曾开展水溶性氨基保护基和油水双溶性碳二亚胺的合成研究,并取得实质性成果。这种舍弃个人熟悉的研究领域,配合整个学科工作的大局观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先生指导研究生从不假手他人,这是我们的幸运,使我们得以直接聆听先生的教诲。先生总是按计划到实验室听取每一位研究生的工作汇报,仔细了解我们的工作进展,与我们一起推敲每一个方案,并提出他的建议。在遇到不同见解时,先生总是以理服人,平等地讨论,从不专断;此外,还常常辅以书面形式进行指导,开头均是“XXX同志:有关近期课题……”。先生在资料整理上的严谨作风,也给我们树立了榜样。平时的科研资料和各种研究札记,先生均亲自用白线按古籍样式装订,有序地存放在不同书柜中,以便于查阅。由于先生在有机合成研究领域取得的卓越成就,1991年当之无愧地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先生在从事研究工作的同时,不忘自己作为一名教师的责任,在三尺讲台上将自己高超的讲课艺术和才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先生曾多次主讲基础有机化学、高等有机化学等课程。先生对化学知识的深刻理解,使他的教学深入浅出,极富启发性。先生每次讲课前总是闭门谢客、心无旁骛地认真准备,因而讲课从来都是神态从容、语言简练、逻辑严密、控时精确,深受学生欢迎。尤其使我们感动的是,在讲授高等有机化学时,先生曾自编讲义。那时,没有个人电脑,讲义的制作过程包括刻写蜡纸和油印,这通常应在誊印社完成,但非专业人员刻写极易出现错误,如专业词汇、化学结构、外文片段等。为避免出现错误,先生不厌其烦,亲自刻写。当我们拿到散发着油墨味的讲义,看着先生工整的文字,其感受是难以言表的。这是先生心血的结晶和对学生爱的奉献。先生曾作为主讲人之一参加了国家教委主办的基础有机化学示范教学,为全国的有机化学教师示范授课,对提高全国高等院校有机化学的教学水平起了很好的作用。1959年,先生曾翻译由L.Fieser和M.Fieser夫妇合著的有机化学教材名著《有机化学》,该书译文准确、流畅,深受同行和学生的欢迎。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各种思潮泛起,其中“一切向钱看”成为一些人的行为准则,他们将自己的地位、威望看成资本,与金钱进行交换。先生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后,曾有一地方研究所试图利用先生的威望,许以名誉所长的地位和丰厚的报酬,但被先生断然拒绝,给我们树立了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榜样。

先生的一生,与祖国同呼吸,共患难。他于新中国成立前夕回国,曾在天安门广场亲眼目睹了开国大典的盛况,并激情满怀地投入到祖国的教育和科研事业中。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先生的科研工作时断时续,尤其是在“文革”期间,先生被下放到江西农村插队劳动,身心受到很大摧残。所幸的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科技界迎来生机勃勃的春天,先生的才能再次得到发挥,带领的课题组取得了卓越的成就。目前,先生的大部分学生仍然活跃在国内外有机化学各个领域,他的谆谆教诲仍在鞭策着我们为祖国的化学事业努力奋斗。

先生身前曾留下遗嘱,遗体捐献供医学研究。先生不能与青山融为一体,精神却长留人间。作为先生的学生,我们幸运,我们自豪,我们感恩,我们怀念。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猜你喜欢
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2020年国内翻译研究述评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关于辽朝“一国两制”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基于声、光、磁、触摸多功能控制的研究
新版C-NCAP侧面碰撞假人损伤研究
关于反倾销会计研究的思考
焊接膜层脱落的攻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