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道连·格雷的画像》看王尔德生活中的古希腊式爱情*

2012-04-02 13:44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2年12期
关键词:少男道格拉斯王尔德

柯 卉

(湖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湘潭411201)

古希腊式爱情(pederasty in ancient Greece),也就是成年男子与美丽少男的爱情,在古希腊社会是很重要的文化现象。男子与少男之间的感情相当炽烈,并不亚于异性之间的爱恋。古希腊人以爱美而著称,对美的认识和崇尚使他们在哲学、文学、艺术等多个领域都取得了叹为观止的成就,对美的热爱也使他们对人体之美十分关注。在古希腊的神话、戏剧、诗歌、陶瓶画等文艺作品中,也不乏出现男人与少男之间的同性恋现象。古希腊人认为美丽不分性别,无论年轻男子还是女子,都具有不可抗拒的魅力。在《会饮篇》中,柏拉图描写道:“陷入爱情中的男人们愿意为他们所迷恋的少年做任何事情,不惜一切代价。”(裔昭印,72)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古希腊人把他们的同性恋关系看成是自然的事,同时也发展出一套男人与少男之间的行为规范,而且并没有把它与异性恋对立起来。也就是说同性恋者在爱慕少男的同时,也并不排斥异性的恋爱。

唯美主义大师奥斯卡·王尔德于1891年4月发表了他的唯一一部长篇小说《道连·格雷的画像》。小说刚发表即遭到批评界的非议,在《每日纪事报》中,这本小说就被称作“麻风怪物的产物”,书中“充满了道德与精神沦丧的臭气”(贺兰,68)。书中的同性之爱也被看成伤风败俗的毒素,遭到了强烈的谴责。当然,当时十九世纪的维多利亚社会严肃保守,这样的尝试未免的确大胆了些。小说中的同性之爱也同样被王尔德实践于他的生活中,这样《道连·格雷的画像》成为研究他古希腊式爱情的必读小说,并且从中我们也更能理解他对唯美主义美学思想的激情与热爱。

从根源上讲,王尔德无疑与同性恋文化发达的古希腊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古希腊哲学中有丰富的爱与美的思想。哲学家认为爱美是人的天性,而身体美是爱的基础,于是由此美学思想发展出的爱情观更强调精神上对美的追求,同性之间的爱情也建立在对美丽人体的喜爱上。正如柏拉图所强调的“爱”是审美的唯一动力,王尔德一生都为追求美而努力。

然而,早在王尔德在都柏林三一学院求学期间,他便对古希腊的人文事物和美学思想表现出浓厚的兴趣。1873年,他得到了三一学院大学部学生最高学术荣誉,也就是古典文学方面的奖学金。1874年,他又以一篇论文获得了伯克莱金质奖章的希腊文学奖,这也是三一学院在古典文学方面的最高奖励。王尔德在此就读三年,深深为学校的马哈菲教授所吸引。马哈菲教授对希腊的文化有深刻的理解和认识,王尔德“从马哈菲与泰瑞尔那里培养了对希腊文的热爱与知识”(贺兰,13)。马哈菲教授曾将古希腊的同性之爱介绍给大众,并进一步说明在古希腊人看来,同性之间的爱情比异性之间的爱情要更加高尚(Ellmann,28)。而这些都在王尔德的心里种下了对唯美主义与希腊美学浓厚兴趣的种子。

对古希腊美学的崇尚使王尔德对美丽男子也更加欣赏。《道连·格雷的画像》中的道连无疑是王尔德塑造的一位美男子形象。他“俊美出奇”“风姿秀逸”,在王尔德的笔下,道连“的确美得出奇”。他有轮廓雅致的的嘴唇,湛蓝的眼睛,金色的卷发,眉宇间还有一股“叫人一下子就信得过的吸引力”(王尔德,20)。于是,在亨利勋爵最初未见其人只见其画像的时候,就把他比作希腊神话中的美丽少年,一是比作“用象牙和玫瑰花瓣做成的阿多尼斯”,再是比成顾影自怜死后变作水仙花的那喀索斯。自恋的那喀索斯热爱自己的美貌,道连其实也是如此。他迷恋着画上的自己,可以孩子气地模仿那喀索斯,调皮地吻了一下“画上那两片正在对他坏笑的嘴唇”,他甚至“天天早晨坐在肖像前欣赏它的风采”。

道连的美貌就像一朵罂粟花,诱惑着周边所有爱美的人。给道连画肖像画的贝泽尔对道连的欣赏远不是仅仅当他是自己作画的模特,在第一眼见到道连时,他就无法控制自己:“当我们的视线碰在一起的时候,我发觉自己的脸色在变白。一阵莫名奇妙的恐惧向我袭来”,他明白这个人美丽得“单是他的容貌就有那么大的魅力”(王尔德,10)。并且,画家倾注了自己所有的情感给道连画了那副肖像画,而这成为画家“最好的作品之一”。或许作为画家,贝泽尔本来对美的事物便特别敏感,但他对道连的爱却超出了普通范围,他还承认“我活着一天,道连就永远是我的主宰。”(王尔德,16)故而也能想象,当贝泽尔后来发现了道连的秘密,知道不管是道连还是自己给道连画的肖像画都变得面目全非,他还是充满希望地对道连进行劝解,不料却给自己带来了悲剧结果。

可想而知,如此明显的同性恋情节自然不可能被当时的维多利亚社会所接受。批判的声音此起彼伏,之前已有很多年没有一本小说可以引起如此大的反响了(Ellemann,323)。当然在众多的讨伐声中,也不乏对其大加赞赏之人,艾尔佛瑞·道格拉斯便是其中一位。道格拉斯出身于贵族家庭,当时21岁,正值青春年少,又长得貌美英俊。家里母亲的溺爱,父亲的暴戾让他一直都十分叛逆。王尔德的小说虽被评论界批判,但他却完全被小说所吸引。

在小说出版的同年,1891年的某日,他被介绍认识了王尔德,两人一见如故。王尔德或许从道格拉斯的身上看到了道连的影子,因为年轻的道格拉斯确实长得美丽。他的皮肤白皙光滑,嘴唇线条优美,他也有一头金色的头发,他所有的朋友都认为他非常有魅力(Ellemann,324)。自然,王尔德被道格拉斯所吸引,并很快喜欢上了他,陷入了“一种不能言说的爱”。

在王尔德和道格拉斯交往期间,他们对他们之间的关系也从不隐瞒。他们租住在一起,空闲之余一起外出度假,也双双出席一些公共场合。哪怕是短暂的分离,他们也互通信件倾诉衷肠,在其中的一封信上王尔德如此写道:你的十四行诗写得非常动人,你那红玫瑰一样的嘴唇不独为疯狂的热吻,也为歌声的音乐所造,这真是一个奇迹(Miller,16)。在这封信中,王尔德对道格拉斯的赞美和爱恋不言而喻。

道格拉斯在王尔德的一生中扮演着特殊的角色,他带给王尔德的其实远不止感情这一个方面。当然,他在王尔德众多俊男美女中的确是首屈一指的一位,但更重要的是在他陪伴王尔德的几年时间内,王尔德接连创作出了他脍炙人口的作品,其中包括《温夫人的扇子》、《无足轻重的女人》、《理想丈夫》,以及他无可比拟的最后一部《认真的重要性》。这不得不让人联想到在小说中,画家贝泽尔也承认,他平生最好的作品与道连有关,并且当他创作的时候,“道连坐在我身旁”(王尔德,14)。看来,他和道格拉斯之间的这种情感对于他的艺术创作是有一定积极作用的,连王尔德本人也赞成这种观点,还将其写进了他的小说。

另一方面,道格拉斯也带给了王尔德灾难般的结局,虽然这样的结局并不是他的本意。道格拉斯的父亲昆斯伯瑞侯爵早已对王尔德与他儿子之间的大胆行为忍无可忍。在《认真的重要性》首演后第4天,侯爵给王尔德留了一张便条,上面写着辱骂王尔德的语言。而当时的王尔德名气如日中天,他天真地以为自己的地位已高于法律,再加上道格拉斯本就不满他的父亲。于是,在道格拉斯的怂恿下,王尔德将侯爵以诽谤罪告上法庭。然而伦敦中央刑事法庭两次审理后,侯爵无罪释放,王尔德却因同性恋被判两年监禁,一代巨星也就此陨落。

王尔德在认识道格拉斯以前已有了自己的妻子与两个儿子,这说明他并不是天生的同性恋者。其实早在1886年,当时的王尔德已有了两个儿子,但当他认识了年轻的加拿大男子罗伯特·罗斯之后,也双双陷入同性恋恋情。但不得不说,这段恋情并不像他跟道格拉斯的恋情那样轰轰烈烈,甜蜜也好,怪罪也罢,甚至最后道格拉斯的背叛也不能让王尔德真正撇下他。在王尔德出狱后,也是道格拉斯陪伴他走完最后几年时光。这当中,小说《道连·格雷的画像》应该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其实,在王尔德看来,艺术是不受道德约束的,艺术就是艺术,它与道德属于两个不同范畴。小说的引言中,王尔德写道:“书无所谓道德的或不道德的。书有写得好的或写得糟的。仅此而已。”(王尔德,3)他一直认为艺术与道德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世上没有不道德的艺术。艺术家对于美和艺术的追求,也不应受到传统道德的约束。在法庭上,面对法官的控诉,王尔德也这样回答:“我在写剧本或书的时候只关心文学。也就是说我只关心艺术。”(贺兰,71)。王尔德对于美的热爱,迷恋上人体的美,让他可以不在乎性别,不在乎是否违背了当时社会的道德标准。他在作品以及生活中,都极力地想使艺术摆脱道德的束缚,为了艺术而艺术,这也是他追求艺术和美的唯美主义核心思想。

其次,在王尔德心中,“生活模仿艺术远胜于艺术模仿生活”(Wilde,45)。生活与艺术的关系不再是后者反映前者,而是前者模仿后者。王尔德还将二者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将“生活模仿艺术”的美学思想实践到现实生活中,他要把生活中的每一天都创造为一件艺术品。在学校时,他的衣着便十分大胆,穿颜色鲜亮的衣服,带上鲜花,套上丝袜,语言和谈吐也力求精益求精。在文学上,他的语言更是机智俏皮,耐人寻味,精雕细琢以致妙语连珠,字字珠玑。将生活塑造成艺术,生活模仿艺术,是他的唯美主义思想中的另一重点。

于是小说《道连·格雷的画像》,便成了影响王尔德一生的重要作品,如同小说中亨利勋爵送给道连的那一本“黄皮书”一样。小说中,因为受黄皮书的影响,道连成了只重享乐的纨绔子弟,他关注着自己的主观感受,强调着精致生活的艺术追求,“生活模仿艺术”成为道连的行为准则。和道连一样,王尔德也做着同样的事,《道连·格雷的画像》也成为了王尔德的“黄皮书”。他先在小说中创造了道连和画家,道连和亨利勋爵之间古希腊式的爱情,然后在现实生活中模仿自己创作的艺术,再与道格拉斯上演了那段不可言说的爱恋。

王尔德也曾经这样评价小说中的三位男士:“贝泽尔是我认为的我个人的写照;亨利勋爵是外界看起来的我;道连是我愿意成为的那类人——或许在别的时代。”(王尔德,10)这样看来,王尔德生活中古希腊式的爱情与小说中三位男士之间的故事同出一脉,不仅反映了王尔德本人对美和艺术的崇拜及追求,也暗示了他对“生活模仿艺术”这一重要唯美主义思想的肯定和实践。

[1]Ellmann,Richard.Oscar Wilde.London:Penguin,1988.

[2]Miller K Robert.Oscar Wilde[M].New York:Frederick Ungar Publishing Co.1984.

[3]Wilde,Oscar.Complete Works of Oscar Wilde[M].London:HarperCollins,1994.

[4]方 珊.美学的开端:走进古希腊罗马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5]贺 兰(Holland,Vyvyan).王尔德[M].李芬芳译.上海:百家出版社,2001.

[6]裔昭印.论古希腊男人与少男之爱[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7(1):69-79.

[7]王尔德.道连·格雷的画像[M].荣如德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责任编校 谢宜辰)

猜你喜欢
少男道格拉斯王尔德
为何我们今天必须听听弗雷德里克·道格拉斯在《合众国的危险源头》演说中发出的警告 精读
最后一秒的冠军
史蒂文森的唯美主义:从王尔德的三种美学谈起
没有过错并不等于是对的
为自己
为自己
哭什么哭呀(外1题)
只有你
超越与反叛——论王尔德唯美主义中“恶”的因素
科技短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