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整风运动对当前党的建设的启示

2012-04-02 14:04徐晓风彭金冶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整风延安党员干部

徐晓风,彭金冶,2

(1.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150001; 2.哈尔滨学院 ,黑龙江 哈尔滨150001)

延安整风运动是我党在抗日战争进入最困难的时期进行的一次马克思主义教育运动,也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教育的成功实践。通过延安整风,使广大党员掌握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和方法,树立并发扬了实事求是和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作风,大大提高了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进而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重要的思想政治基础。在世情、国情、党情都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征途上,还面临着执政、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和外部环境的考验,同时也存在着“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和“消极腐败”四大危险。[1]因此,我们应该认真总结延安整风运动的历史经验,深刻领悟延安整风精神,切实加强党的建设,应对“四大危险”。

一、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和党性修养,克服“精神懈怠”的危险

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武装全党,是党的思想建设的永恒主题。因此,在延安整风运动中,我们党开展了大规模的马克思主义学习运动,要求党员干部认真学习马列原著和党的文献。除了学习《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和《反对党八股》这些纲领性文献之外,党中央还规定了包括恩格斯的《社会主义由空想发展为科学》,列宁的《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社会民主党在民主革命中的两个策略》、《国家与革命》等必读的22篇学习文件,并成立了学习研究组,颁发学习组织条例,规定学习的内容、要求和方法等,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因为“学风问题是领导机关、全体干部、全体党员的思想方法问题,是我们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问题”[2]813。而当前的学习,出现了只学习马列主义的抽象原则,不注意领会其实质及如何应用于具体实际的现象。“这种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是非常有害的,特别是对于中级以上的干部,害处更大。”[2]797于是,中共中央决定对理论学习来“一个大的改造”,以“彻底打破目前党内教学方法与思想方法上的主观主义与形式主义”[3]324。党通过改革与创新理论学习制度和方法,适应改造理论学习的需要。[4]

在延安整风运动中,我们党还注意了提高党员的党性修养问题,将理论学习与党性修养相结合。为此,党中央发布了《关于加强党性的决定》,要求全体党员干部认真学习《整顿党的作风》、《在陕甘宁边区参议会上的演说》、《反对自由主义》、《论共产党员的修养》、《论党内斗争》和《怎样做一个共产党员》等重要文件和文章,以全面提高党员的党性修养,用无产阶级的思想意识同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意识作斗争,用共产主义世界观同各种非共产主义世界观进行斗争。

通过延安整风,“真正地提高了大批干部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觉悟水平和对党内是非的辨别能力。大批干部认识了同实际脱节的教条主义的错误,也认识了同理论脱节的经验主义的错误。养成了联系群众、调查研究和实事求是的作风”[5]267-268,增强了党员干部思想改造的自觉性,大批干部实现了思想上的一次巨大飞跃和世界观的重大转变,从而为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胡锦涛在建党90周年的讲话中,讲到中国共产党面临着“精神懈怠的危险”,精神上的懈怠是人之百般懈怠中最根本、最可怕的一种懈怠。精神懈怠了,理想信念自然会缺失,党性就会不强,服务意识也将减弱,工作能力必然会下降,长期下去,党员干部就会在发展过程中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当前,由于受思想观念多变、价值取向多元、生活方式多样的影响,在我们的党员干部中出现了理想信念不强、信仰缺失、精神不振等现象。因此,我们要借鉴延安整风的经验,在全党范围内进行一次马克思主义学习教育运动,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首先,学习要有领导、有组织、有制度。各地区各部门党员干部要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以提高全体党员干部的思想理论水平和道德素养。其次,要有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态度。发扬求真务实的学风,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深刻领会其精髓,破除教条主义,力戒形式主义,增强学习的实效性,提高“全党思想政治水平”,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正确的政治观、权力观和事业观,达到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致用的目的,以克服“精神懈怠”的危险。

二、大兴调查研究及理论联系实际之风,提升党的执政能力

延安整风运动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党内存在着严重的教条主义倾向,党员同志缺乏实事求是的态度,部分同志把马克思主义的个别词句和结论奉为圣经,思想保守、僵化、照抄照搬,完全不考虑中国的实际和国情,给中国革命带来了严重的危害。为了消除这种“左”倾教条主义错误的消极影响,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毛泽东号召调查研究,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早在1941年3月,毛泽东就指出:“要了解情况,唯一的方法是向社会作调查,调查社会各阶级的生动情况。对于担负指导工作的人来说,有计划地抓住几个城市、几个乡村,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即阶级分析的方法,做几次周密的调查,乃是了解情况的最基本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具有对中国社会问题的最基础的知识。”[2]789同年8月,中央发出了《关于调查研究的决定》和《关于实施调查研究的决定》两个重要的文件,随后在各抗日根据地和在延安的中共中央直属机关,组织了众多的调查团和考察团,掀起了党内高级干部调查研究的热潮。调查研究要求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从敌友我三方的政治、经济等各方面进行调查与分析,立足于从实践调查研究上升到理论。其中以张闻天带领的调查团在陕北、晋西北的调查研究活动最具代表性。他们通过调查,深入了解了农村的基本情况,提出了农村经济政策,完成了《陕甘宁边区神府县直属乡八个自然村的调查》等诸多调查报告,实现了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不再空谈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了[6]317。在整风运动中,还培育和发扬了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针对党内出现的理论脱离实际的现象,毛泽东进行了尖锐地批评。强调要做到有的放矢,“不应当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当成死教条。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要能够精通它、应用它,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2]318。要从根本上克服理论脱离实际的主观主义。正是经过调查研究和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的实际情况有了更加充分的了解,也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达到了学习、精通、应用马克思主义的目的,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革命的进程。

今天,面对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局势,中国共产党更应学习延安整风运动中的调查研究和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切实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走基层,深入农村、深入企业、深入群众调查,了解国情,知晓民意。在实际调查研究的工作中,切忌主观主义,做到“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要从调查实践中找到科学的对策,从调查实践中找到理论的依据,在实践中丰富党的方针政策,在调查实践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同时,能够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将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1]。把提高能力作为加强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的主要内容和重要目标,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提升理论水平,提高综合素质,增强执政能力。

三、坚持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及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以防“脱离群众”

在延安整风运动中,我们党非常重视对党员干部进行党的宗旨教育,要求党员干部树立群众观点,坚持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毛泽东讲道:“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2]857要求广大文艺工作者要站在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立场,为人民大众服务。“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2]1094-1095是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我党没有人民,便等于鱼没有水,便没有生存的必要条件。”[7]379为此,1943年3月,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讨论工作方针时提议:“方针要增加一条,我们的领导要联系群众,方法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或者说集中起来,坚持下去。中央各部门的工作要实行彻底的转变,肃清一切脱离群众的作风。”[7]430“我们不要有一时一刻脱离群众。只要我们不脱离群众,我们就一定会胜利。”[7]442因此,“所有的共产党员要替人民着想”[7]71,真正认识到“历史是人民创造的”[7]88,“群众是真正的英雄”[2]790。

通过整风学习和自我教育,使广大党员充分认识到: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人民的利益,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只有坚持群众路线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才能有效地克服命令主义、尾巴主义、官僚主义、主观主义,集中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见,党的方针政策才能最大限度地体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愿望和要求。

中国共产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十五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将脱离群众的表现和原因概括为:教条主义、本本主义滋长,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盛行,弄虚作假、虚报浮夸严重,独断专行、软弱涣散问题突出,以权谋私、贪污享乐现象蔓延。十七大通过的党章进一步将脱离群众称为“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在建党90周年之际,胡锦涛又将脱离群众作为我们党面临的“四大危险”之一提出来了,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注意。因此,我们要借鉴延安整风的经验,在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中,教育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认真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深刻认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真正的英雄,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能不能做到密切联系群众,执政为民,最根本的一点就是看有没有群众立场,知否“为了谁”的问题。有了群众立场,才能把群众赞成不赞成、满意不满意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有了群众立场,才能问需于民,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才能把群众的需要作为第一选择和根本标准;有了群众立场,才能真正为人民谋利益,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因此,我们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这样,才能使我们党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同时,我们还要认识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明确“相信谁、依靠谁”的问题。深入群众,倾听群众的呼声,做到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重大决策“必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努力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营养。

总之,“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只有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1]。 我们要按照胡锦涛总书记的要求,把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发扬起来、传承下去,始终牢记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始终把群众工作作为党的基础性、经常性、全局性、根本性工作,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四、从领导干部做起,始终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时刻敲响“消极腐败”的警钟

延安整风的重点始终是党的高级干部。毛泽东在给聂荣臻的电报中强调指出,“此次整风是全党的,包括各部门各级干部在内,而主要首先的对象是高级干部,只要把他们教育好了,下级干部的进步就快了”。重点抓好对高层领导干部的思想教育,是延安整风给我们留下的一条宝贵经验。

延安整风在整顿“三风”的同时,还开展了反对个人主义、自由主义、极端民主化、官僚主义、命令主义、贪污腐化等不良倾向的斗争。这些歪风和不良倾向的存在,是小资产阶级思想在党内的反映。因此,党的思想建设的主要任务,就是开展一场无产阶级思想对非无产阶级思想的斗争,就是以无产阶级的科学思想去教育改造党员。在延安整风运动中,除了用无产阶级的科学思想去教育改造党员外,还在党内开展了批评与自我批评,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上,从团结的愿望出发,用民主的方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法,开展党内的思想斗争。当时,全党同志都对照整风文件的精神,从思想原则、政治原则、党性原则上自觉进行了自我批评,肯定正确的方面,批评错误的地方,并本着“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开展了互相批评和互相帮助。认真贯彻“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达到了既弄清思想,又团结同志的目的。

当前,针对党内存在的“消极腐败的危险”,胡锦涛告诫全党: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如果腐败得不到有效惩治,党就会丧失人民信任和支持。全党必须警钟长鸣。化解“消极腐败的危险”,我们要像延安整风那样,从党的领导干部抓起;要从加强道德理念教育入手,强化党员干部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的培育,注重道德行为的养成,努力使党的道德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并善于运用社会舆论和道德评价,促使党员干部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切实增强道德上的自我管理能力。越是高层领导干部越要严格要求,从严治党。只有领导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从自己做起,带头实践,自觉地维护党的威望和形象,才能纠正党内存在的以权谋私、官僚主义、奢侈浪费等消极腐败的现象,才能使广大群众增强信心,使党的廉政建设有明显的进步。

同时,要在党内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延安整风时期,我们党通过采取“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彻底地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纠正了党内的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当今,随着执政时间的增加和执政环境的变化,我们党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政治灰尘和政治微生物的侵蚀。如果放弃了批评与自我批评,就等于放弃了清扫灰尘和纠正错误的机会,影响党的肌体健康。因此,我们党要始终坚持批评与自我批评,对偏离正确思想路线和不实事求是的做法保持应有的警惕,对存在的以权谋私、官僚主义、奢侈浪费等腐败现象及时采取措施,这样才能带动全党形成健康的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大气候,才能充分发扬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防止贪腐等不良风气的蔓延,防止腐败侵蚀我们党的机体,才能消除党内“消极腐败”的危险。

[参考文献]

[1] 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2]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中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4] 黎晓岚.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制度的构建与评价[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7).

[5] 刘少奇.刘少奇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6] 张闻天.张闻天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7] 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猜你喜欢
整风延安党员干部
党员干部要“心强身壮”
晋陕调查:行动上的整风
人大党员干部要当好“四个表率”
从延安整风运动说起
Body languages in English teaching
党员干部怎样用好微信群
用整风精神学习讲话
党员干部要姓“党”
走进延安
《保卫延安》震撼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