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角色扮演中的应用

2012-04-07 09:37
河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2年5期
关键词:角色扮演阶段语言

丁 琪

(南京工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0)

我国目前的英语教学中“哑巴英语”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为使学生们开口说话,教师们想了种种的办法,其中之一就是利用原版电影设计角色扮演,让学生在课堂上参与其中。原版英语电影较单一的课本更加生动、形象,从视觉和听觉上给学生以强烈的冲击,最大限度地提供了真实鲜活的语言场景,有助于学生很快融入角色,从而激发学生用英语交流的热情,帮助他们提高口语能力,学到地道的英语,在利用英语原版电影提高学生英语口语的过程中,角色扮演是最具挑战性和效果最为明显的方法之一。本文拟就大学英语课堂上,教师如何利用原版电影通过角色扮演教授口语展开探讨。

一、相关理论回顾

1.语境理论

语言学家Krashen指出:语境(Context)是人们运用自然语言进行言语交际的言语环境。学生们在学习外语时,只有从不同的语境中去理解、体会和掌握各种语言现象和知识点,才能真正实现掌握这种语言,实现使用外语进行沟通的目的。电影题材多样,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学生们在欣赏电影和体验异国文化的同时,更是置身于近似自然的语言环境中,弥补了缺乏英语学习环境的不足。同时,观赏不同风格的英文原版电影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而且对学生在纠正语音、语调,扩充词汇、习语,乃至培养语感等方面都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2.输入—输出理论

美国语言学家Krashen(1982)提出了语言输入假说,他认为输入必须能让学习者理解,人们是通过接触并理解略高于自己目前已经习得的语言能力的材料输入而习得语言的,即i+1理论。同样,Long(1983)指出学生不能理解的输入对他们来说就是噪音,对他们的学习毫无用处,他认为可理解的语言输入是语言学习的必要条件;后来Swain(1995)提出了“输出理论”,她认为仅有语言的输入是不够的,可以理解的输出对语言学习更为重要。通过观赏英文原版电影,学生们从感官上得到了刺激,鲜活的语言和生动的场景都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是很好的信息输入阶段。同时,学生们根据对电影的理解,自己组织编排的角色扮演活动是有效的输出阶段。这样,输入输出环环相扣,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效率。

3.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又称结构主义,是由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J.Piage)提出,他认为一定的刺激只有在被个体同化于认知结构之中,才能对刺激作出反应。建构主义者认为,学习者是学习的主体、中心,不应该被动地成为外部刺激的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而应该主动地成为发现信息、加工信息的知识建构者。有效的学习不是由教师传授的,而是学习者在适宜的情境下,借助教师适当的引导,参照必需的学习资料,将新知识整合归纳,最后转化为自己知识体系中的一部分。教师通过提供直观具体的多感官刺激,安排学生根据剧情展开活动,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发现和吸收信息,并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有利于学习者建立新的认知结构。

二、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role play)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对各种人物的表演,加深对内容情节的记忆和理解。外语教学中采用角色扮演法,能够起到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最大限度地提供真实的语言环境,将书本知识还原于生活;有利于学生提高听说技能,真正实现语言学习的交际性功能。

在针对某部电影进行角色扮演的准备过程中,学生们一方面获得了大量的原汁原味的可理解输入;另一方面通过生动有趣的人物表演,不知不觉地进行了有效的输出,加强了对语言的掌握。师生之间的角色也产生了变化,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导,而转变为引导者、促进者和组织者;学生们成为了课堂活动的主体,根据教师提供的线索,自己搜集材料,划分角色,设计场景,整理台词。教师可以给出参考意见并随时提供帮助,但是学生此时则成了“导演”、“演员”和“舞台设计师”,完全占据了学习的主导地位,在顺利完成口头表演的同时,还要兼顾表演效果。因此通过角色扮演,真正调动起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其自身语言知识的建构。

三、通过角色扮演进行口语教学的课堂设计

1.明确教学目标

设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的是整个教学活动的起点,决定着后续课程活动的展开。教学目标要清晰、具体,不宜将过多、过泛的知识点作简单的罗列,以便在角色扮演过程中使学生容易掌握,也为最后检查、提高奠定基础。

2.选择原版电影

选择题材适宜、角色恰当、对白较多、内容与教学目的匹配的电影是英语口语课上角色扮演成败的关键。适宜的电影能够激起学生的兴趣,将教师想让学生掌握的知识融入其中,在愉快的气氛中完成教学目标。

3.学生准备阶段

教学实践证明,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互相竞争,互相评估是切实可行的方法。在了解剧情、文化介绍、分配角色、模拟对话、脱稿试演阶段,教师要及时给予指导;帮助他们认识到语言的难点和重点的同时,在道具和场景的布置上还可以提出建议,鼓励他们大胆实践,更加生动形象的完成对话,以增强其学习的自信心和培养学习的主动性。

4.课堂表演阶段

这个阶段是体现学生才能、展现成果、将角色通过内化、用英语在模拟的场景中实现交流的过程,是教学目标的集中体现,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教师要精心组织,尽可能创造轻松的环境,让学生们消除紧张和焦虑,全身心地投入到剧情当中,以放松的心情充分享受用英语演电影的感觉。

5.回顾提高阶段

这是对照教学目标,对整个教学活动进行评估和修正的重要阶段,可以分为两个步骤。首先由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评分标准,采取小组之间互评、打分的形式。然后由教师将原版电影中的有关情节在课堂上重放,对口语发音、语言的的驾驭以及表情方面等交际要素进行对比,指出优点和有待改进的地方。值得注意的是,这一阶段的进行一定要求使用英语,必要时,教师可以提供常用的词汇和表达方式,从而对学生的口语表达又进行了锻炼和提高。

[1]Krashen,S.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Oxford:Pergamon,1982.

[2]Swain,M.Three functions of output in the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A].In G.Cook and B.Seidlhofer.(eds.)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Applied Linguistics[C].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

[3]Jean.Piaget.The Principles Of Genetic Epistemology[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4]蔡敏.“角色扮演式教学”的原理与评价[J].教育科学,2004,(12).

猜你喜欢
角色扮演阶段语言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角色扮演游戏
语言是刀
“角色扮演”拯救荷兰舰队
在学前教育阶段,提前抢跑,只能跑得快一时,却跑不快一生。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剖析角色扮演在初中英语会话教学中的应用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我有我语言
大热的O2O三个阶段,你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