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工作综述

2012-04-07 09:37张林静
河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2年5期
关键词:工具报告样本

张林静

(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 评价部,河北 石家庄 050061)

一、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工作背景

基础教育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公民素质,人才质量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世界各国政府及国际组织都高度重视基础教育,并通过国际测评项目来了解各国的基础教育质量情况,如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简称OECD),为了监控各成员国的基础教育质量实施的国际学生评价项目(简称PISA);国际教育成就评价协会(IEA)主持的“国际数学与科学研究趋势”简称TIMSS。世界各国和地区也将建立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体系作为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如美国、日本、法国、加拿大、新西兰、芬兰、中国香港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得到快速发展,“两基”攻坚的基本完成,基础教育进入内涵发展阶段,由注重规模转向注重质量,教育质量在我国引起了高度重视,胡锦涛总书记在2010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讲到“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对建设教育强国、人力资源强国意义重大。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核心任务……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核心任务”被正式写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07年9月,由中央编办批准,教育部依托北京师范大学,成立了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以下简称中心),负责我国的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工作。中心依靠北京师范大学的优势资源,整合全国各优秀师范院校、科研机构的知名专家和专业技术力量,组成了一支包括心理学、课程与教学、管理与评价、教育与心理测量等众多国际、国内专家组成的专兼职相结合的专家团队,在全国开展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工作。

二、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主要内容与程序

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工作依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依法监测、服务决策,科学评价、重在导向,准确诊断、探求规律的原则,对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学习质量和身心健康状况以及影响学生发展的相关因素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的监测,准确地向国家报告基础教育质量的现状,为教育决策提供信息、依据和建议。现阶段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和公民素养、身体和心理健康水平、学业水平和学习素养、艺术素养、实践精神、创新能力六个方面进行监测。

监测工作的主要程序包括:监测标准研制、监测工具研发、抽样、监测实施、评卷与数据分析、撰写发布报告。

1.监测标准研制

监测标准的制定依据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法律;义务教育阶段各科课程标准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国际、国内在学科成就和心理健康监测方面的成功经验与先进技术;考虑不同版本教材、各地师资水平、教学条件、学生个体差异、家庭状况等因素;符合教育与心理测量学的专业要求。

2.监测工具研发

监测工具研发包括监测工具目标的制定、监测工具设计、监测内容确定(即题目开发)、监测工具的技术分析。监测标准的研制和监测工具的研发均需经过严谨、科学的程序和方法,以保证工具的权威性与代表性。监测工具包括试卷和问卷两种类型。试卷即各学科知识测试卷,衡量学生学习的结果,用分数来表示。调查问卷用于了解与学生学习相关的、有意义的、稳定的影响因素,以进行不同群体学生的特点分析。每份监测工具均由指导手册、测试卷、答题卷组成。组卷采取矩阵取样技术,将一套完整的测试划分为几套测试卷,每个学生完成一个测试卷即可。

3.抽样设计

对被试学生样本采取分阶段、分层不等概率随机抽取。以2010年八省基础教育质量监测抽样方案为例,确定八省四年级、八年级学生为样本总量。第一阶段,将八省的所有区县城市学生所占比例作为分层PPS进行抽样;第二阶段,将各区县的学校以教学条件综合指标为分层PPS进行抽样;第三阶段,在各学校内简单随机抽样。

4.监测实施

监测实施也称现场数据采集,是整个监测工作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要求监测数据真实客观、监测工具严格保密、实施程序规范标准。全国统一测试时间,并由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向每个样本县派出国家视导员,负责督察和指导测试工作。

5.评卷与数据分析

各样本县的监测工具全部汇总至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进行统一的数据清理与阅卷,阅卷结束后将对结果进行数据分析。数据分析密切跟踪世界测评理论和技术发展,充分利用新的技术手段和方法,提高数据的利用率和科学性。数据呈现包括统计图、统计表两种方式。

6.监测报告

监测报告以文字、图表等形式把监测的过程、方法与结果表现出来。监测报告要求格式规范、数据准确、结果推论慎重,文字表述通俗、严格遵守监测保密要求。根据阅读监测报告者的需求不同,可以将监测报告分为综合性报告、专题类报告和基础类报告。综合性报告包括学科报告、结果摘要报告,例如,《2008年学生数学学习质量报告》。专题类报告包括专项报告、专项结果简报、咨询报告,例如《学生课业负担报告》。基础类报告包括基础数据报告、论证报告、技术报告,例如《学生数学学习质量监测工具论证报告》。

三、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主要特点

1.管、办分离的方式

建立了政府支持、独立运转的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实施机制。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工作具有很强的专业性、独立性,借鉴国外经验结合我国国情,确立了国家教育督导团行政联系、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具体实施的方式,监测中心享有较独立的专业自主权。

2.基于标准的评价

监测标准的重要依据即义务教育阶段各科课程标准,课程标准就是对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应该知道什么和能做什么的界定和描述,是国家对学生学习结果的统一的、基本的要求,是学生学业成就评价的依据。

3.重视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考察

测试目的即评估学生获得的学习能力,诊断其长处和弱点。因此在学科领域测评中不仅重视学科课程目标的达成,更重视学生对学科知识与现实的联系与应用能力。

4.监测内容涵盖学生的全面发展

包括学业成绩、德智体美发展以及相关影响因素等内容,不仅注重对学业成绩的分析,更重视对影响学业成绩的各因素进行归因分析、相关分析。

5.量化评价与质性分析相结合

在参照国际知名评价项目PISA、TIMSS和世界各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的基础上,遵循教育与心理测量学专业要求,采用试卷与问卷相结合的方式,既重视测试结果的呈现方式,又重视结果背后的归因分析。

6.大规模抽样调查

质量监测不是统考统测,而是通过对全国所有目标学生进行科学抽样,随机抽取学生样本,以获得有代表性的结果。由前几年的工作经验看,每个省约有10个样本县,每个样本县有720名学生参加测试,以此标准,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参加测试,样本学生量将达到22.32万人。

7.以大规模纸笔测试为主,小样本现场测试为辅的形式进行

一般的学科均以学生纸笔测试的形式进行,部分学科会有小样本现场测试。如2011年的英语有小样本的口语测试,体育有小样本的学生体质健康和体育学力现场测试。

8.国家统一管理与实施、各省配合

从监测标准的制定、监测工具的研发、抽样、实施到数据分析与报告撰写,均由国家监测中心负责,在监测实施阶段,各省负责协助、配合中心做好本省的具体组织管理工作,包括前期的各类数据报送和现场数据采集。现场数据采集时中心派出国家级视导员到样本县负责监测工作的实施。

9.监测结果坚持“四不”原则:不排名排序、不评优评级、不公布公开、不操练应对

目前对监测结果只在一定层面进行反馈,不对社会公布,即使公布也只会是全国整体情况和一些热点难点问题,不会根据监测结果对省、县的教育工作进行排名排序、评优评级,不允许学校在监测前进行操练和应对。以此来解除参加监测工作单位的顾虑,获得真实数据。

10.保密性强

监测工具的开发动用了大量国家资源,开发成本很高,同时为了保证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客观性,监测工具被定为国家“机密”,在监测工具启用前和使用后均为保密文件,数据采集过程严格控制。

四、基础教育质量监测的意义

通过对前期的试点监测研究发现:

第一,为国家评估基础教育质量进行教育决策提供信息、依据和建议。如在课程标准达成度方面,监测发现:大部分学生在学科学习上达到了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但优秀学生的比例不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比较弱。第二,为促进教育公平、制定教育政策提供科学依据。如监测结果发现:流动和留守儿童学业成绩落后、学校感受和自我感受消极、欺负行为和网络成瘾严重、人际关系差。其中,随单亲流动的儿童和母亲外出的留守儿童以上问题尤为突出。第三,可以揭示影响学生发展的相关因素,为探寻促进教育发展的途径提供参考,为精细化的内涵管理提供依据。如监测结果发现:课程、师资状况及学校的硬件设施是影响学生学业表现的重要因素。第四,为教育督导提供依据,为教育决策提供参考。如对课业负担的监测发现:课程及考试内容过深、过广,学校和学生加班加点、周末补课、作业量超标现象普遍。

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作为的一项新举措,已经初步显示了它对国家教育管理和改革发挥的重要作用,尽管还有一些需要不断完善和改进的地方,但不可否认,它已成为改善与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

[1]胡锦涛.在2010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2-09-08.

[2]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网站[EB/OL].http://www.eachina.org.cn/eac/zxjj.htm.

[3]张爱兰.构建政府支持、独立运转的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与保障机制[J].学校管理与发展,2010,(8).

[4]辛涛,李峰,李凌艳.基础教育质量监测的国际比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

[5]陈效民.基础教育质量监测的实践要素探析[J].考试研究,2011,(6).

[6]张斌.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和评价解决方案[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1,(18).

猜你喜欢
工具报告样本
用样本估计总体复习点拨
波比的工具
波比的工具
准备工具:步骤:
推动医改的“直销样本”
“巧用”工具
随机微分方程的样本Lyapunov二次型估计
报告
村企共赢的样本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