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理念下的高校新生入学教育

2012-04-07 15:54王莲花
关键词:入学以人为本新生

王莲花, 陈 琦

(江西农业大学,江西南昌 330045)

“以人为本”理念下的高校新生入学教育

王莲花, 陈 琦

(江西农业大学,江西南昌 330045)

分析了“以人为本”理念与新生入学教育的关系,提出了“以人为本”为高校新生入学教育提供指导作用,是适应时代发展和提高时效性的需要,就如何完善“以人为本”理念下的高校新生入学教育展开探讨,提出要强化“以人为本”的新生入学教育理念和构建“以人为本”的入学教育新体系。

“以人为本”;高校 ;新生入学教育

新生入学教育是大学新生的第一堂课,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近些年来,我国各大高校均提高了对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视程度,并对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方法、路径展开了积极探索,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实效性。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传统的教育理念受到严峻挑战,实施素质教育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阶段。因此,高校教育管理者要在“以人为本”理念指导下开展新生入学教育,这既是对“大学新生”这个主体的尊重,也是对新生的人文关怀。所以,高校必须进一步改进新生入学教育工作,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原则,以帮助大学生健康成长,顺利成材。

一、“以人为本”理念与新生入学教育的关系

(一)“以人为本”理念为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提供指导

江泽民同志指出,当代大学生要做到“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1]。现在,社会经济的发展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成为各个高校教育工作的重点。这不仅要求高校教师和辅导员帮助新生尽快树立奋斗目标,而且要求高校在入学教育实践中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因为,“以人为本”理念不仅对高校教师在进行新生入学教育工作有着方向性的指导作用,而且对提高大学新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他们的价值导向、保证新生的身心健康和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人才,均有着重要指导意义。因此,高校新生入学教育应该把着力点放在“以人为本”理念,充分发挥、利用“以人为本”理念的导向性作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促使入学教育达到应有效果。

(二)“以人为本”是高校新生入学教育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以人为本”是高等教育的核心要求,是遵循教育发展规律的体现。“以人为本”的高校新生入学教育最终目标就是要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全面成才。因此,各高校必须将一年一度的大学新生入学教育作为重要的工作开展,并且在这个工作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从新生的发展需要出发,立足新生实际情况,充分尊重新生的主体地位,通过转变入学教育理念,合理组织新生入学教育工作,进行师生关系、工作方法等方面的改革与创新,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实践。

(三)“以人为本”是提高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实效性的需要

高校新生入学教育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就是必须在入学教育中全面落实以新生为中心这个基本点,贯彻以新生为根本这个基本原则,所有的教育工作都必须为新生全面的、科学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不断创造条件满足大学新生发展的需求。否则,如果在新生入学教育过程中忽略了“以人为本”的理念,不去充分理解“以人为本”基本含义,新生入学教育就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二、“以人为本”理念下的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的完善措施

目前,面对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出现的新情况,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努力提高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才能将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工作真正落到实处,真正促进新生全面发展。因此,大学新生入学教育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应当注意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完善。

(一)强化“以人为本”的新生入学教育理念

强化“以人为本”的新生入学教育理念不仅体现人文化关怀,也达到科学规范指导新生的作用。从高校入学教育的实际情况来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符合大学新生入学教育要求。首先,在高校入学教育工作中,新生是最核心的因素。强调“以人为本”就是要在进行入学教育工作中重视大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动作用,要尊重、理解、关心新生。如此下来,就能充分调动大学新生的积极性,有利于入学教育工作取得实效。其次,坚持以“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新时期做好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基本要求,有了“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也就能够从本质上准确把握大学新生的特征,增强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及实效性。

(二)构建“以人为本”的入学教育新体系

1.拓展入学教育的新途径

(1)构建多方参与、齐抓共管的工作机构。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是个系统工程,几乎涉及到学校的各个工作部门和全体师生,入学教育效果的好坏取决于学校能否有效地调动各部门的和所有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高校要建立由校长统一指挥、学工部门、教务部门牵头组织,后勤、保卫等部门积极配合,各院系具体执行的入学教育工作机构。在入学教育队伍方面,坚持以学工部门为主要力量,以各院系领导、辅导员、后勤管理服务人员、学生骨干等为重要力量,杰出校友及新生家长积极参与,相互配合,发挥整体合力。

(2)适当延长入学教育时间。对大多数新生来讲,大学生活、学习都需要一个适应过程。研究表明,新生适应大学生活、学习的时间一般为1个月。

新生入学教育时间应该适当向前延伸及向后延长,大约1个学期,即从录取通知书的寄发开始到第一学期末结束。主要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寄发录取通知书到入学报到前。这个阶段是在寄发通知书的同时一并寄发入学教育的相关资料,并对新生及家长提出一些教育要求,共同对学生进行入学预备教育;第二阶段是从学生入学后一个月时间的集中教育,包括20天左右的军训;第三阶段从正式上课开始到学期结束,这个阶段主要是结合日常教学和社团活动对学生适应大学学习生活的一系列适应性教育。

(3)建立入学教育工作考评机制。首先,要把入学教育工作纳入相关部门、各个院系的年度工作计划,加强对各院系入学教育工作的指导和监控,并将入学教育工作一并纳入年度工作考核指标体系,切实改变入学教育工作常常“无果而终”的尴尬现状。其次,运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式由新生对自己所接受入学教育情况、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由新生对入学教育工作的效果进行评分,并以此作为入学教育工作的重要评定标准,以此保证学生在入学教育过程中的主题地位,促进入学教育工作的健康发展,有效地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2.构建适应性教育新内容

(1)加强学习上的导向作用。学生从高中一下进入到大学学习,学习上的自主性增加了,授课教师的监督减少了,于是,一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始消退,不再主动地进行课业学习;或者在学习过程中找不到正确的方法。在入学教育阶段,教师和辅导员应顺应新生的学习需求,及时加强学习指导,帮助学生认识大学教育与高中教育在教育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管理方面的不同之处,掌握大学的学习方法和规律,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

(2)帮助新生确定学习、生活目标。调查显示,相当一部分大学新生在进校之初不能对大学成才准确定位。主要表现为学习上的茫无头绪和生活上的彷徨,或者有了自己的学习目标,因定力不足而无法付诸实践,造成学业上的被动局面。因此,帮助学生及时准确地树立学习、生活目标是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要内容。

现在的大学新生大多是90后,网络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的组成部分。一般来说,部分新生缺乏自控力及正确引导,极易在网络中迷失自己,沉迷网络而荒废了学业的追求。针对此种情况,高校在进行入学教育的时候,以院系座谈会、班级班会等方式对新生如何正确运用网络进行正确指导,防止一些意志薄弱的新生走上网络歧途。

(3)加强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应该成为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重点。大学新生从高中到大学的角色调整或多或少的都会出现不适应的问题。比如说,陌生环境的不舒服感、同学交往之间的障碍,新课程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的不适应等问题,很容易导致新生产生心理波动出现心理问题。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列为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要内容抓紧抓好:一是在全校范围内营造一个充满关爱、和谐的校园文化和校园环境,营造一种师生和谐共处的教育氛围;二是注意要未雨绸缪,在入学教育中普及心理卫生知识,加强心理咨询的指导,从教育预防到咨询登峰造极方面培养新生的健康心理。

(4)加强班集体活动和学长(学姐)指导。大学新生一般都来自不同的省市,大家一起聚首在一个大集体中,培养融洽集体关系很重要。因此,在入学教育过程中,一是要多组织班级、团组织、社团等集体活动,让学生在集体氛围中培养集体归属感和集体荣誉感。二是加强同专业、跨专业,以及不同年级之间同学的交流活动。同辈之间的交流往往可以更好地解开新生心中深藏的不惑、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寻求到信息上的正确评价,有利于建立同学之间的友谊,为未来大学生活建立和谐人际关系奠定感情基础。

3.完善入学教育方式与方法 入学教育方式方法是实现教育目标、实施教育内容的基本途径。在入学教育目标、内容已经确定的情况下,方式方法的运用往往成为决定入学教育成败的关键因素。为此,应围绕入学教育目标,根据入学教育的内容,针对大学新生特点,创新教育方式方法,增强入学教育的实效性。可从以下两方面完善入学教育的方式与方法。

(1)丰富入学教育形式,寓教于乐。“教育的目的一旦隐藏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学生就会通过活动产生各种情感体验,从而在不知不觉中走进教育者预先设计的境地”[2]。也就是说,把教育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结合起来,紧扣入学教育目标,寓教育于活动之中。精心设计系列化校园活动,鼓励新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类活动,让新生在趣味性、互动性、体验性的活动中认识大学、融入集体、开阔视野、锻炼自我。

(2)拓宽入学教育平台和载体,发挥新生主观能动性。在入学教育过程中,新生是主体,只有充分尊重其主体地位,发挥其主体性,促进新生主动投入和参与到入学教育活动中来,入学教育才能产生实际效果。学校要做的就是给学生提供主动参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平台。美国新泽西大学的新生头年计划值得借鉴,该校通过新生研讨会、跨学科的核心课程、服务学习计划、居住生活计划等,新生作为主体置身入学教育活动之中,学生十分欢迎,在实施中取得了较好效果[3]。

总之,“以人为本”教育理念作为新生入学教育理念的核心理念,其内涵丰富,不仅顺应时代要求,更有利于高等教育发展,是大学新生全面发展的必然需求。在新生入学教育工作中,“以人为本”理念能促使新生积极主动的融入入学教育活动中,更快完成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变,更好的适应大学生活,更健康的成长。“以人为本”理念是对大学新生的人文关怀和真正尊重,在新生全面、自由发展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大学新生入学教育过程中积极贯彻实施“以人为本”理念,提高入学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促使大学新生实现全面发展。

[1] 江泽民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1998-05-05.

[2] 张峰林.大学校园活动与创新教育的互动关系[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

[3] 夏坤.新生头年计划:美国高校入学教育的有效途径——新泽西大学的个案分析[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1).

Brief analysis of college entrance education under the concept“People Oriented”

WANG Lian-hua,CHEN Qi
(Jiang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Nanchang 330045,China)

This essay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trance education for freshmen and the people-oriented concept,indicating that the idea of“People Oriented”as guidance in college entrance education can meet the demands of the developing society as well as the improvement of education efficiency.This essay also explores how to better the freshmen orientation education under the concept of“people oriented”,suggesting that this new education system should be reinforced.

people oriented;university;college entrance education

G641

A

1008-6927(2012)03-0007-03

2012-04-10

王莲花(1980-),女,江西省婺源县人,硕士,讲师,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编辑:刘雪春)

猜你喜欢
入学以人为本新生
重获新生 庇佑
无纸化入学报名值得推广
无纸化入学报名值得提倡
入学面试
坚守,让百年非遗焕新生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理念在幼儿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入学第一天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
新生娃萌萌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