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体验与高师教育类课程教学改革

2012-04-08 19:01
关键词:高师体验式教学方式

蔡 俊

(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教育系,江苏 泰州 225300)

主题体验与高师教育类课程教学改革

蔡 俊

(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教育系,江苏 泰州 225300)

教育类课程是高师院校教师教育的主要载体,随着教师教育的发展,教育类课程的教学改革成为必然。主题体验因契合这种教学改革的需要而受到重视。为此,我们必须审慎地确定体验的主题,关注学生的个体体验,并引导学生自主拓展体验主题。

主题体验;高师;教育类课程;教学改革

教育类课程是高师院校开展教师教育的主要课程,体现了师范性的特色。但是,它们距离“显学”的要求仍很远,主要原因在于这些课程的教学在某种意义上否定了自身所规约的要求,其课程价值也难以得到课程学习者的认同,呈现出价值虚无的状态。主题体验式教学针对当前教育类课程不能有效适应教师教育要求的实际,有意识地将“他者知识”转化为学习者的个体知识,有利于高师学生的反思,对于他们教师职业素质的形成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一 高师教育类课程的教学困境

当前,高师教育类课程的结构正在发生改变,由以往的教育学、心理学以及学科课程教学论等“老三门”拓展到包括教育科研方法、教育政策法规、班队管理以及见习与实习等课程在内的更为广泛的课程体系。这些课程就其目的而言,是指向学生教育科学素质的形成与发展的,并进而构成高师学生未来从事教师职业的“条件性知识”。但是,教育类课程应然的价值并没有实现,在其背后面临着诸多困境,其中涉及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评价等方面的问题,但在高师院校的范围之内,这些课程的困境更多地体现在教师的课程实施,换句话说,教育类课程面临的困境更多地是教学方面出现问题,因为良好的教学可以有效地弥补其他方面的不足。

高师教育类课程的教学困境首先表现在将知识作为唯一的内容,关注现有的知识,而不是包括知识在内的整个文化。[1]应当说,知识教育本身无所谓对与错之分,但一旦将教育类课程仅当作严密的知识体系加以传授,就会泯灭其课程特性,易使高师学生将理论视为固定不变的教条,在未来的教师职业生涯中生硬地搬用。例如,课程与教学论是关于学科课程教学的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较强的高师教育类课程,其知识往往是公共性的知识,即使将这些知识压缩打包传授给学生,也未必能够帮助学生“转识成智”。[2]也就是说,课程与教学论更多地要求将知识转化为教学的智慧,而不是机械式记忆的对象。

其次,教育类课程所倡导的规律、原则、方法等并未在自身的教学中得到体现,这种形式与实质分离的悖论必然引起学生反向的思考:这些规律、原则、方法效用如何?为何不能在教育类课程教学中首先自觉得到运用?举例来说,教育学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而教育学的教学,恰恰容易照本宣科,课程实施中主体性的缺位使学生成为教育学课程中被动吸收知识的容器。[3]教育类课程的内容如果是正确的话,对这些内容的教学偏偏不符合课程内容所积极提倡的要求,教学对课程的损害就不可避免的了。

再次,教育类课程的教学忽视高师学生的独特属性。高师学生不同于其他专业的学生之处在于,他们是未来基础教育的教师,他们的工作对象不只是知识,还包括具有鲜活生命的、具有能动性的学生。高师学生的知识也因此有“本体性知识”与“条件性知识”之分。因此,高师学生同时拥有高校学生与准教师两种角色,这就是其独特属性的具体表征。显然,高师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异于其他院校的,这就决定了在教学时,高师院校的教师更应注重教学方式的科学与严整。因为教学方式是一种隐性课程,对高师学生的影响必将沉淀并在他们成为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师时,进而对他们的教学方式产生影响。一旦无视高师学生的属性,高师的教学方式可能就会与教育类课程相冲突,结果是学生无法领略教育类课程的学术魅力。

二 主题体验的内涵与价值

教育类课程教学的困境迫使教师思考有效的教学方式,主题体验式教学正是这种思考的结果。

1.主题体验的内涵。

体验是主体对客体产生的一种内在反映,而不是凭空的主观臆造或先验存在。应当说,体验是一个比较泛化的范畴,包括教学活动在内的各种活动都伴随着体验的存在。由此可知,学生的学习过程其实就是一种体验过程,例如,依据课程目标所进行的认知过程必然伴有体验过程。但是,作为一种教学方式,体验式教学却又具备自己独特的品性,更强调以身体之,以心验之。体验的特征之一是体验的情感性,体验的同时伴有情感产生,情感是体验的核心。[4]体验的特征之二是体验的亲历性,可以积累直接经验,从而为学习间接经验提供基础。

客观地说,在教学过程中,体验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但是,追求体验教学的有效性就应当有选择地提取一些体验的主题,师生共同参与,以实现教学目的。否则,无目的的体验只能使学生失去方向感,教学的有效性也因之成为一句空话。在这里,体验主题是指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客观存在着的特定任务模块。在教师教育的论域,就是要在科学分析教师职业素质培养与发展需要的基础上,密切联系地方基础教育的发展态势,将教育类课程的部分教学内容设计成可操作的具体的主题,围绕这些主题开展课程的体验教学。例如,自主、合作、探究是教育学课程中“教学”章节的重要内容,如何实现自主、合作、探究?这不是仅凭枯燥的理论记诵所能解决的,此时,教师可以设计特定的场景,让学生体验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再返回教材品味原理的内涵与意韵,不仅有助于对原理的记忆,也有助于高师学生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时,准确合理地运用这些原理。

2.主题体验的价值。

体验式教学对于高师教育类课程比较匹配,原因在于教育类课程的内容虽然是高师学生学习的对象,但不同于学科专业课程,其本身不是高师学生在从事教职时可以直接传递的,而只是包含了如何更好地传递其他知识所凭借的知识,这些知识往往是难以言传的知识,具有鲜明的隐性知识的特性。

显然,通过主题体验的过程,能够促进高师学生顺利地掌握教育类课程的实质与精髓,这是由主题体验教学的特点所决定了的。第一,主题体验是这样一种教学方式,即以一个或多个主题作为体验的载体,将学生置于一定的情境,通过合理的观察和联想,进入所期望的主题状态。第二,主题体验的终极目标就在于充分发展高师学生的自主性,积极培养学生具有独立、自主、创新等主体精神,借助于恰当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正向的情感,使学生体验过程、体验成功,切实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第三,主题体验也有利于学生对课程的认知水平的发展,加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与衔接,引导学生开展反思与内省,为教育类课程的学习创造良好条件。

三 教育类课程主题体验式教学的现实路径

高师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对教学工作提出新的要求,为此,在教育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构建符合这些要求的主题体验式教学的路径是十分迫切的选择。

1.依据课程内容设定主题。

教育类课程在开展体验教学时,必须确立相应的载体,这个载体就是体验的主题。体验教学强调学生的参与和实践,并不是所有的学习领域和学习主题都需要用体验学习方式来进行。体验要先设定主题,教学就要从这些主题出发并且围绕这些主题进行,这些可供体验的主题是由教师依据教育类课程的教学大纲要求设计出来的,需要经过严密的计划、科学的实施和有效的控制等环节。教育类课程一般来说,可以确定几个最为主要的主题,以及能够强化与诠释它们的小主题,共同组成主题资源。值得提及的是,设定体验的主题要充分考虑到体验的互动性特点,因为教学不是教师“单向度”的自说自话,相反,体验是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作用的结果,学生完全有必要全程参与其中。教师应当对体验过程有高度的认识,一方面教师必须针对教育类课程的特性作充分、准确的体验识别,另一方面教师还要对学生的需求与当前的水平加以体验识别。

2.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体验具有个体性与主观性,因而又具有不确定性。对于同一客体,不同主体会产生不同的体验。即使是同一个主体,同一客体,在不同的情境下也会产生不同的体验。因此,教学要实现以生为本,就是要承认学生的差异,采取差异化的策略来满足学生的需求,充分体现主题体验式教学的优越性,以不同的主题来达到上述目的。为此,教师必须深刻把握教育类课程的学科内涵,理解学生的思索与感悟的特点,将对学生的尊重凝结在体验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到被尊重、被理解和被体贴。良好的主题体验需要以系列化的线索作为纽带,而且每个线索都必须支持主题,与主题相一致。满足学生个性化的主题体验还必须具有开放性,不断地及时调整体验主题,以使其在总体上保持与课程的匹配。

3.引导学生自主开拓体验主题。

任何教师的教学都不可能穷尽所有的课程内容,在教师主导下的主题体验也是有限度的。因此,引导学生依据自己对教育类课程的理解,亲身经历寻求体验主题的过程,从而有利于深化学生对课程的认识,促进学生自主性的发展。在此过程中,要实现学生个体发展与学生学习共同体发展的同一,既要强调学生个体的独特理解与体验,鼓励学生对教育类课程的深入解读,也要发挥学生学习共同体的作用,合作交流,互相促进,分享主题体验的成果。教师的引导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学生自主性的发展才是终极目的。自主性的发展包括学生对体验主题自觉的思考与尝试。这既是理性的探险,也是感性的积聚。

[1]孟建伟.从知识教育到文化教育[J].教育研究,2007(1):14.

[2]蔡春.个人知识:教育实现“转识成智”的关键[J].教育研究,2006(1):10.

[3]蔡俊.从教育学的危机看教育学教师的使命[J].教育探索,2008(8):28-29.

[4]陈佑清.体验及其生成[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2(2):11-16.

ClassNo.:G640DocumentMark:A

(责任编辑:蔡雪岚)

ThemeExperienceandtheTeachingReformofCurriculumfor
EducationalMajorsinNormalUniversities

Cai Jun

Curriculum for educational majors is the main carrier for teachers education in normal universitie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education ,the teaching reform of courses of educational majors has become inevitable. Theme experience has been pai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because it meet the need of the teaching reform. We must determine the experience theme cautiously, pay more attention to students’ individual experience and guide them to expand the theme of experience autonomously.

theme experience;normal universities;curriculum for educational majors;teaching reform

蔡俊,硕士,讲师,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理论等。

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学改革课题的研究成果(项目批准号:2010401)

1672-6758(2012)07-0008-2

G640

A

猜你喜欢
高师体验式教学方式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体验式教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体验式作文教学之我见
除法竖式的体验式学习
体验式学习,让快乐充盈高中地理课堂
对高师钢琴教学模式创新问题的思考
高中数学高效教学方式与方法优选例谈
高中化学教学方式探析
探索不同教学方式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以专业技能为核心的高师音乐教育课程改革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