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浅阅读时代“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的转向

2012-04-08 19:01
关键词:毛泽东思想概论理论

(罗定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罗定 527200)

论浅阅读时代“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的转向

黄海锋

(罗定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罗定 527200)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进步以及人们工作学习压力的增大,人们进入了“浅阅读”时代。受浅阅读的影响,当今的大学生缺乏深度思考能力和辨别、批判意识,进而影响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的教学实效。为此,“概论”课教学务必实行改革,做到“四个转向”。

浅阅读;“概论”课;转向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信息量呈现几何级数增长,获取信息的渠道也日趋多元化。人们的阅读习惯从以获取知识为主的书斋式文字阅读转向以娱乐为主的视觉阅读。对此,有人使用了“浅阅读”这一概念来概括这种信息膨胀时代的阅读现象。浅阅读时代的到来,对人们工作和学习等方面影响巨大。“浅阅读”对高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以下简称“概论”课)教学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一 浅阅读时代大学生的阅读特点

浅阅读与传统阅读最大的差异就是在阅读方式和阅读对象与内容的“浅”。从阅读方式来说,就是随意的、无序的、肤浅的、片面的不带任何思考的阅读方式,如浏览、翻阅和读图等形式。所谓阅读对象与内容的“浅”,是指人们现在更倾向选择休闲的而非学术的、娱乐的而非知识的、缩略的而非经典的书籍。对于浅阅读现象出现的原因,学者们归结为三个方面:第一,社会因素。工业社会和科学技术进步带来了媒介信息的大批量生产,信息的量增和质降并存。人类工作和生活的快节奏,增加人们的信息需求量。海量信息增加了人们搜寻信息的难度,而人们迫于生活工作的压力却又需要迅速获取大量的信息,若人们继续采用传统的阅读方式就会增加获取信息的机会成本和时间成本从而不利于他们发展。第二,媒介因素。信息量膨胀的同时,信息的获取渠道也越发多样。网络和手机的兴起,彰显传播媒介的多样化,人们可以自由选择获取信息的方式。报纸、网络和手机阅读的浏览方式和视频媒介的读图方式助长了浅阅读现象,而这些媒体传播的低俗化、娱乐化、虚假性和重复性的信息也致使人们养成了浅阅读的习惯。第三,个人心理因素。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学习和工作之余人们更倾向选择一些消遣性的阅读内容和方便快捷的信息获取方式,只有自己非常有兴趣,或是在某些需要的制约下才进行深度的阅读。[1]

浅阅读现象的泛滥致大学校园也不能幸免。浅阅读时代大学生的阅读习惯也别于传统阅读。第一,不读经典原著全文,只读缩略本、导读本。学习和就业的压力使得学生把更多的课余时间用来学习专业知识和参加社会实践,不可能拥有大量的时间来阅读经典著作的全文,一些意识到读经典著作好处的学生也只能选择阅读“缩水”的经典名著。[2]第二,不追求作品的深刻性,只限于休闲轻松的内容。对于阅读内容的选择,学生很多时候是倾向于内容直白以娱乐消遣为主的书刊,如水煮系列书籍。第三,重工具理性轻人文素养。现在学生阅读的书籍中,绝大部分是与学习和工作关系密切的书籍。他们的阅读目的非常明确,就是希望通过阅读这些书,收到立竿见影的良好效果,对那些扩展视野健全人格的人文性质的书刊则兴趣不大。第四,重网络轻书刊。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和手机的普及,海量信息触手可及,作品的电子版与纸质版并存,使得当下很多大学生倾向于网络阅读而极少去图书馆借书阅读,购书阅读的就更少。第五,重图像轻文字。当前大学生受到大环境的影响,习惯用眼睛来思维,懒动大脑,以致他们更喜欢图像和视频所展示的信息,而非文字信息。所以,当今以图为主或者图文并茂的书刊就很受学生欢迎。

二 浅阅读对“概论”课教学的影响

当浅阅读成为当下大学生的主要阅读形式后,“快速”、“形象”、“轻松”和“有用”是他们的阅读追求。正是如此,当下大学生缺乏以前那些受传统阅读影响的大学生所具有的深度思考能力和辨别、批判意识。同时,当下大学生以浏览替代品读的阅读方式,以及重工具理性轻人文素养的阅读特性,使他们缺乏对知识的全面认知。这些由浅阅读泛滥带来的不良后果对高校“概论”课教学也产生很大影响。

1.对理论不感兴趣,“概论”课不受欢迎。

浅阅读时代学生阅读的追求也影响着学生对课程教学的态度,凡是他们认为轻松的、对其工作和生活有直接显著帮助的课程就受到欢迎。所以现在的大学生比较喜欢专业技能课、职业辅导课、实践课。对于那些专业基础课、公共政治课、人文素质课则比较冷淡,他们认为这些课程比较“理论”,不像电脑课等技能课“实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既是公共政治课,又是一门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教育的要求学生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和基本观点的“理论”课。浅阅读时代的大学生对这门课程具有相当大的抵触情绪,先入为主地认为这门课没有用,不乐意授受教育。正是如此,“概论”课与计算机课等其他公共课相比就显得不太受欢迎,其受欢迎程度甚至要比同属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还要低。

2.历史知识不丰富,对理论缺乏认同。

马克思说过,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是人类“文明的活的灵魂”。哲学总是程度不等、形式不同地反映和揭示时代的各种矛盾,关注和回答时代提出的各种问题,并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变革自身的形态。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分别是各个时代精神的精华。要对这些理论产生认同,必须对这些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和时代条件有足够的认识和了解。只有这样,人们才能对理论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历史作用有清醒的认识,才能认同这些理论,才不会质疑这些理论的有用性。也只有对中国近现代史的充分了解,人们才能深刻理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各组成部分之间是一脉相承的。但是,重工具理性轻人文价值的阅读特点,使得当前大学生对近现代史知识掌握得不扎实。高考指挥棒下,高中生除了中学历史教科书以外极少看其他历史书籍,理科学生就更是连中学历史教科书都不看。一些地方初中历史教育甚至是只发教科书不上课。这就使得当前大学生的历史知识不丰富,甚至缺乏。历史知识不丰富,导致大学生缺乏对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同与理解。

3.政治与经济知识薄弱,对理论理解有困难。

在重图像轻文字、重浏览轻品读的阅读习惯的影响下,当前大学生读书变得不求甚解,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这使得学生的知识碎片化,阅读时容易断章取义,其影响相当不好。学生知识碎片化现象对“概论”课教学的影响,主要是学生政治和经济常识的缺乏使他们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理解有一定的困难。无论是新民主主义时期的三大纲领,还是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总路线,无论是邓小平理论中改革开放理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还是江泽民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胡锦涛的科学发展观,要深刻理解其精神实质就要具备比较系统的政治和经济知识。譬如说,如果学生对“中等收入国家陷阱”有一定的了解,那他就不难理解当前我国必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不会认为学习科学发展观对学生无用。然而,正是学生的政治和经济知识薄弱,他们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等理论的理解是有一定困难。

三 实行“四个转向”,应对浅阅读对“概论”课教学的挑战

浅阅读现象的泛滥已是不可逆转的事实,很难要求当前的大学生能像其父辈那样精读经典。学生的不足,浅阅读现象的挑战,只能通过“概论”课的教学改革来应对。根据笔者的教学实践经验,“概论”课教学实行“四个转向”才能有效应对浅阅读给“概论”课教学带来的挑战。

1.课堂教育从单一的理论教育转向方法论教育与理论教育相结合。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指出:“立足于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进一步推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大学生头脑工作,帮助学生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和基本观点,指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去认识和分析问题。”当下的“概论”教学更多地只是做到了“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推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大学生头脑”,但在“指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去认识和分析问题”方面还做得不够。这也许就是学生觉得“概论”课没有用的原因。因为就算“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了学生头脑,学生也觉得这些理论对于他们的专业学习以及日后的工作和学习毫无用处。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必须在“概论”课教学中从原来单一的理论教育转向理论教育与方法论教育相结合。方法论,就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一般方法,是人们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来观察事物和处理问题。概括地说,世界观主要解决世界“是什么”的问题,方法论主要解决“怎么办”的问题。方法论是普遍适用于各门具体社会科学并起指导作用的范畴、原则、理论、方法和手段的总和,通常指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作为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既是一切社会科学的理论基础,又是认识和改造社会的根本方法。在“概论”课教学过程中,我们既要讲授理论内容,又要从方法论角度讲透这些理论是怎么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并迁移性地告诉学生这些方法论怎么运用到学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落实“05方案”。

2.教学过程从只讲理论转向讲历史与讲理论相结合。

理论是指人们对自然、社会现象,按照已知的知识或者认知,经由一般化与演绎推理等方法,进行合乎逻辑的推论性总结。“概论”课要讲授的理论包括两个层次:一是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它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把中国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而形成的适合中国情况的科学的指导思想。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适合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系统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实际问题。这些理论,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大理论观点、重大战略思想,在新的实践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无论是毛泽东思想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都和一般的理论一样,是现实问题的抽象回答,是现象的抽象提升,具有逻辑严密性,但缺乏形象具体。正是理论的这些特点,如果我们在“概论”课教学的时候还就理论而谈理论,难以让在浅阅读时代下成长起来的当今大学生接受。既然,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那么我们讲授这些理论的时候,就通过活讲那个时代的现象来突出精神精华的必然性和重要意义,就是讲历史的基础上讲理论,史论结合。

3.教学方法与手段从单一性转向多元化。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教学手段是师生教学相互传递信息的工具、媒体或设备。“概论”课教学是理论教学,讲授法是其经典的教学方法,能把理论讲明讲透。此外,一张嘴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教学手段也基本能满足理论教学的需要。但是再好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单一反复地使用,都会让人厌倦。何况我们的教育对象是在浅阅读影响下喜欢形象而不善于抽象的喜欢读图而不是文字的大学生。因而,“概论”课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要改变以往的单一性向多元化转变。针对浅阅读时代大学生的特点,教学方法可以从传统的讲授法转向情景教学法、探究法、问题研究法、读书指导法等教学法综合考虑交替使用,以此消解学生对“概论”课教学的审美疲劳。传统教学手段由于重视师生的互动,所以在品德、情感、审美教育以及具体的技能、技巧的培养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使师生之间缺乏人际交往、情感交往,学生难以从教师那里受到思想、情感、人格、审美方面的熏陶和感染,因而品德、情感、审美教育以及具体的技能、技巧的培养方面不如传统的教学手段。但是,现代化教学手段在知识的传授和促进学生智力发展方面的作用则比传统教学手段要大。“概论”课教学既是理论知识和方法论的教育,又是思想道德和情感的养成教育。因而,应当使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化教学手段协调使用。譬如说,优秀纪录片的使用,符合浅阅读时代学生的读图习惯,增强课堂的吸引力,有利学生获得较为全面的理论背景知识。

4.教学内容从政治理论转向政治学、经济学知识与政治理论相结合。

“概论”课的教学目标是非常明确的,就是要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因而,政治学和经济学的基本知识不属于“概论”课教学内容。但是,要深刻全面地理解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却又少不了政治学和经济学知识的支持。受浅阅读习惯的影响,当今大学生的政治学和经济学的基本知识缺乏难以支持其全面理解“概论”课所讲授的理论。为此,我们只能通过“老师读书,学生读老师”的办法来解决这个矛盾。具体做法就是“概论”课教师研读政治学及经济学书籍——因为由于学科背景的不一样,不见得每一个教师教学对历史、政治、经济知识全懂——然后,教师在“概论”课课堂中教授给学生,即“概论”课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做到讲政治学、经济学的基本知识与讲政治理论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全面深刻地理解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陈龙.媒介素养通论[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7:252.

[2]袁珍英.“浅阅读”时代大学生文学阅读倾向的调查与对策———以江苏科技大学为例[J].山东图书馆学刊,2010(1).

ClassNo.:G640.0DocumentMark:A

(责任编辑:郑英玲)

ReformoftheIntroductionCourseTeachingUndertheCircumstanceofShallowReading

Hunag Haife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increasing working pressures , people has been accustomed to the shallow reading .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shallow reading , the college students has become deficient in ability to think and criticize something , which has influenced the efficiency of the socialist theor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 Course teaching . So, the course itself has to be reformed.

shallow reading;“the Introduction Course”;reform

黄海锋,硕士,讲师,罗定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

第四批广东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优质课程建设研究成果

1672-6758(2012)07-0012-2

G640.0

A

猜你喜欢
毛泽东思想概论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现代思想的启蒙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青铜器辨伪概论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速勒合儿鼐传》(Sulqarnai-yin tuguji)研究概论
电冰箱节能与发展概论
毛泽东思想的永恒价值
关于给水排水工程设计的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