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头鹰与狮子
——鲁迅与森欧外小说创作之比较

2012-04-11 06:32杨剑龙
关键词:鲁迅小说历史

杨剑龙

(上海师范大学 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上海200234)

猫头鹰与狮子
——鲁迅与森欧外小说创作之比较

杨剑龙

(上海师范大学 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上海200234)

鲁迅的小说创作受到日本作家森欧外的影响,森欧外的文化启蒙思想影响了鲁迅,使鲁迅的小说充满了反封建精神,并深刻揭露心理病态,他们常以知识者第一人称的角度叙写故事。鲁迅的历史小说采取“言必有据”与“随意点染”的写法,与森欧外的尊重历史与摆脱历史的两种倾向类似。森欧外成为日本现代文学史上浪漫主义文学的先驱,鲁迅则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现实主义的开拓者。

鲁迅;森欧外;小说;比较

在鲁迅人生经历、思想发展、文学创作轨迹中,日本成为研究鲁迅极为重要的领域。鲁迅在日本7年多的留学生涯中,不仅受到了日本文化与文学的影响,也在日本接受了近代西方的思想与文化,从而为其成长与成熟起到了极为关键性的作用。“鲁迅如果没有留学日本的经历,没有受到过日本文化的熏陶,是不会产生后来的作品和思想的。”①鲁迅在对日本文学的翻译中,从1919年翻译武者小路实笃的《一个青年的梦》之后,其翻译的日本文学作品涉及夏目漱石、森欧外、有岛武郎、二叶亭四迷、江口涣、菊池宽、厨川白村、鹤见祐辅、岛崎藤村、芥川龙之介等数十位日本作家,鲁迅在谈到自己的小说创作时说当时他最喜欢读的作家“日本的,是夏目漱石和森欧外”②。在1923年出版的《现代日本小说集》中,收有鲁迅翻译的森欧外的《游戏》《沉默之塔》。在鲁迅与日本文学的比较研究中,鲜见鲁迅与森欧外作品比较研究的成果。鲁迅的小说创作与其喜欢读的森欧外作品有什么关系,鲁迅到底受到森欧外哪些影响?

沈尹默在回忆鲁迅时说:“他在大庭广众中,有时会凝然冷坐,不言不笑,衣冠又一向不甚修饰。毛发蓬蓬然,有人替他起了个绰号,叫作猫头鹰。”③这是鲁迅疾恶如仇,执著地与一切恶势力作斗争特征的形象写照。森欧外的女儿森茉莉说,父亲身上有一头狮子,意思是森欧外独立不羁,具有一种勇猛的叛逆精神④。

在人生经历上,鲁迅与森欧外有颇多相似之处,他们都有留学国外弃医从文的经历。鲁迅曾经介绍森欧外:“森欧外(Mori Ogai,1860)名林太郎,医学博士又是文学博士,曾任军医总监,现为东京博物馆长。他与坪内逍遥、上田敏诸人最初介绍欧洲文艺,很有功绩。后又从事创作,著有小说戏剧甚多。”⑤祖上历代是藩王侍医的森欧外,1881年毕业于东京大学医学部,先入陆军部军医学校任教,1884年赴德国莱比锡大学留学研究卫生学,1888年归国后,历任军医学校教官、校长、陆军军医总监、陆军省医务局长等职。1890年发表处女作短篇小说《舞姬》,后接连发表《泡沫记》《信使》,构成其“留学三部曲”,被认为是日本浪漫主义文学的先驱。此后他近15年未从事文学创作,至1909年重返文坛,现代题材的《青年》《游戏》《沉默之塔》《雁》和历史题材的《阿部家族》《山椒大夫》《鱼玄机》《高濑舟》等是其代表作。1916年,森欧外辞去军职,翌年任宫内省皇室博物馆总长,1922年因病逝世。

“文化是人类的共同财产,一个民族的文化生成后在其传播过程中必然对其他民族产生一定的影响。”⑥森欧外的文化启蒙思想影响了鲁迅。自称为“留洋归来的保守派”的森欧外,留学德国期间广泛涉猎欧美文学、文学名著,他研究叔本华和尼采等人的哲学思想,并深受哈特曼美学理论的影响。归国后,有感于国内的因循守旧、闭塞落后,森欧外以“战斗的启蒙家”姿态进行了独特的文化启蒙工作。首先,他开始翻译欧美文学作品,他翻译了卢梭的《忏悔录》、安徒生的《即兴诗人》、歌德的《浮士德》、豪普特曼的《寂寞的人》,其翻译作品涉及易卜生、王尔德、邓南遮、都德、福楼拜、爱伦·坡、萧伯纳等。其次,他创办文学评论刊物《栅草纸》《目不醉草》等刊物,发表《论栅草纸之本领》,提出以西方美学与诗学为基础,“以审美之眼光评论天下之文章,明其真伪,晓其优劣,以助自然之力,加速荡涤之功”⑦,在《栅草纸》上开展了为期8个月的关于文学理想的论争。再次,他创作文学作品,在反对封建传统、揭露社会黑暗、追求个性解放中呈现出强烈的启蒙精神。鲁迅的翻译、办刊、创作与森欧外十分相似,都意在进行文化启蒙。

森欧外的“留学三部曲”洋溢着反封建精神:《舞姬》中留学柏林的丰太郎救助无钱为父亲下葬的女子爱丽丝,他们俩日久生情,他却为人谗言结交舞女而被断绝了经济支助,丰太郎在走投无路中离开了怀孕后精神失常的爱丽丝回国。《泡沫记》中日本画家巨势在酒吧买下受人欺凌的卖花女全部的花,六年后巨势邂逅已当模特的卖花女,她诉说因国王钟情其母导致父逝母病的窘境,他们俩情投意合,少女却因邂逅国王受惊落入湖中而死。《信使》中的日本军官小林随德国军队演习住宿于毕劳伯爵府,伯爵小姐伊达委托小林带信给姑母国务大臣夫人,为了摆脱随波逐流平庸的未婚夫,伊达小姐决定进宫当宫女终老一生。三篇作品都是爱情悲剧,在封建势力和传统习惯的左右下,女主人公都落入了悲剧境地。《信使》中伊达小姐说“虽生为贵族之女,但我也是人”,“我想冲破这习惯势力,有谁会支持我呢”?作品中的主人公都为获得自身的独立而抗争。

鲁迅的小说充满了反封建精神:《伤逝》中的子君受到启蒙而背叛家庭与涓生结合,却由于生存的压力而最终离开,在封建家族的压力下走向死亡。《离婚》中的爱姑因丈夫姘上小寡妇而遭遗弃,她奋力抗拒离婚,却在乡绅的调停中屈服。《祝福》中的祥林嫂为抗拒守寡后被迫再嫁而出门帮佣,却被婆婆劫走强行嫁给深山岙的贺老六。《明天》中的单四嫂子一心守寡带大儿子宝儿,宝儿的病逝让她失去了明天。在鲁迅笔下,这些女性也都在封建势力的左右下难以摆脱悲剧命运。《伤逝》中的子君说:“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鲁迅作品中的这些悲剧女性为自身的独立而抗争,最终却难以摆脱封建势力的摧残。

在文化启蒙中,森欧外的小说努力揭露人们的心理病态:《沉默之塔》中派西族认为“当今全世界的文艺中只要稍有价值的作品,只要不是平庸至极的作品,没有一篇是不危险的”,因此他们杀掉读危险的洋书之人,将尸首运上高塔,揭露了愚昧的精神状态。《游戏》中的文学家木村在衙门里办着乏味的公事,他对于一切事抱“游戏”的态度,报纸上批评他的作品“无一篇有情调”,并说他的坏乱风俗的艺术和官吏服务的规则“并无调和的方法”,他的使女躬行舌战,“一遇主人出门,便跑到四近各处去饶舌”;同事小川是“衙门里的饶舌家”,他将政治与艺术混为一谈;甚至木村家附近店铺主人也以“冷淡的装着不相干的脸”对待他,认为“做小说的人是一种古怪人”,揭露出文学家木村生存的麻木氛围。《半日》中的大学教授高山峻藏的夫人与婆婆不共戴天,曾带孩子出走,高山峻藏特意取消了重要的约会守在家中,以防夫人带孩子再度出走,揭示出人与人之间的隔膜。《催眠》中的矶贝医生,将求医的女病人催眠行不轨之事,大学教授大川涉君却叮嘱夫人“这种事泄露出去,浑身是嘴也说不清楚”,而容忍了矶贝的恶行。《青年》中的小泉纯一,立志当一名作家,他从乡村来到都市东京,却险些沉沦于都市,终于“牢牢守住自己的精神自由”。《杯子》中“有七个姑娘各拿了一只雕着‘自然’两字的银杯,舀泉水喝。第八个姑娘拿出一个熔岩色的小杯,也来舀水。七个人见了很讶怪,由污蔑而转为怜悯”⑧,她却说“我的杯子虽不大,但我用自己的杯子喝”,赞赏其独立的个性。森欧外的小说在揭示人们心理病态中期望人们警醒,期望改变这种病态心理和麻木人生。

受到森欧外的影响,鲁迅创作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⑨。在鲁迅的小说中,落魄的孔乙己遭到咸亨酒店里人们的哄笑奚落(《孔乙己》),守寡的单四嫂子遭到红鼻子老拱、蓝皮阿五的欺凌(《明天》),祥林嫂再嫁家破人亡的苦痛成为鲁镇人奚落的谈资(《祝福》),首善之区的示众引来诸多麻木的看客(《示众》),都揭露出病态社会中的病态心理。鲁迅说他的创作“要画出这样沉默的国民的灵魂来”⑩,因此鲁迅勾画了为进城被剪去辫子而烦恼的七斤,为皇帝坐龙庭要辫子而忧心忡忡(《风波》);为生活折磨得麻木落魄的闰土,将希望寄托在烛台香炉中(《故乡》);为生计问题折磨而精神胜利的阿Q,永远处于恃强凌弱、麻木健忘的境地(《阿Q正传》);为儿子的病费尽心机的华老栓,却将蘸革命者鲜血的馒头治病(《药》)。“从某种角度说,历史越悠久的国度,文化越灿烂的民族,也有着更为沉重的历史承载。”⑪鲁迅在对于病态社会中不幸人们的人生与心态的描写中,期望改变老中国儿女的精神状态。

森欧外常将其人生经历放到作品中,他的“留学三部曲”是以其留学德国的生活为素材,其中其与德国女郎爱丽丝的不幸恋情,成为《舞姬》素材的来源。鲁迅的小说以其故乡生活为基础,以其人生经历为素材,如其与许广平的恋爱经历,成为《伤逝》素材的基础。森欧外创作以“战斗的启蒙家”姿态开展文化启蒙,鲁迅的创作“不过想利用他的力量,来改良社会”⑫。受到森欧外启蒙精神的影响,鲁迅在1933年写的《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中,仍然说:“……说到‘为什么’做小说罢,我仍抱着十多年前的‘启蒙主义’,以为必须是‘为人生’,而且要改良这人生。”⑬

也许是鲁迅与森欧外的经历相近、气味相投,在鲁迅留学日本的生涯中,他对森欧外的作品特别喜爱。在小说创作中,森欧外作品常常采取知识者的叙事视角,这影响了鲁迅小说的构思与叙事。

森欧外的小说中常常以知识者第一人称的角度叙写故事:《舞姬》以留学生丰太郎“我”的角度叙写一幕爱情悲剧。《追傩》叙写“舞文弄墨”的“我”被邀请去“新喜乐”会馆观赏“撒豆驱鬼”的仪式。《沉默之塔》以强调“艺术的价值在于打破因袭”的“我”的角度,叙写派西族杀掉读危险洋书之人并运进塔里的故事,在荒诞的色彩里见出对于当局取缔言论自由的愤懑。《妄想》以思索生死问题的主人公对于留学生涯的回忆构成线索,他读外国小说,读哈特曼、叔本华、施蒂纳、尼采,他回国后所要追求的生活却不见任何踪影。《殉情》以作家“我”的口吻,讲述菜馆半夜里,神经衰弱的佐野杀死女侍阿蝶以后自尽的故事。《百鬼物语》中,“我”接受朋友摄影爱好者蔀君的邀请,参加磨屋在寺岛主办的讲鬼故事的“百鬼物语”晚会。《奇妙的镜子》中,作家“我”讲述梦中灵魂出壳,被定在阎魔厅的镜子中的故事。《雁》以不善于交际的学生“我”回忆的方式,讲述出身贫苦的小玉成了放高利贷者的外室,她暗恋每天散步走过她窗前的大学生冈田而难以表白的故事。森欧外的这些小说中的叙事者都为第一人称的知识者,他们或是作家,或为学生,从他们的视角常常叙说人世间不平的事、悲哀的人生。

受到森欧外小说的影响,鲁迅的许多小说也采取了第一人称知识者的视角叙写故事:《一件小事》以到京城谋生的“我”叙写黄包车夫带倒了老女人,车夫扶着她走向巡警分驻所的故事。《故乡》以阔别故乡的“我”回到故乡所见所闻叙写故事,突出了少年伙伴闰土的落魄、家乡的颓败。《社戏》以难以忍耐京戏乏味的“我”回忆在儿时摇船看社戏的趣味。《祝福》以回归故土的“我”的视角,叙写祥林嫂守寡被卖、儿子被狼吞噬、丈夫病逝的苦难故事。《在酒楼上》以绕道访问家乡“我”的角度,叙说了曾经热心中国改革的吕纬甫,成为了教“子曰诗云”落魄者的故事。《孤独者》以回归故乡的“我”的口吻,讲述原先是“新党”的魏连殳堕落为军阀的顾问,“躬行我先前所憎恶,所反对的一切”。《伤逝》以涓生手记的形式,用第一人称的叙事方式,叙写了涓生与子君交往、相恋至分手的全过程,袒述了涓生内心的愧疚。《头发的故事》以曾留学国外“我”的视角,叙说了中国人与头发相关的故事,发出了“他们忘却了纪念,纪念也忘却了他们”的感慨。鲁迅的这些小说中的叙事者也大多为第一人称的知识者,或为教师,或为学生,从他们的视角叙说落魄的人生、悲惨的境遇。

这些小说第一人称叙事者的身上,往往有着作家自身的影子,森欧外小说中的留学生、作家形象常常有着森欧外自己的光与影;鲁迅小说中的归乡者、谋生者形象常常有着鲁迅自身的神与色。第一人称知识者叙事视角的采用,使他们的小说读来流畅真切,具有生动感人的魅力。

森欧外曾谈到他的历史小说创作具有尊重历史与摆脱历史的两种倾向:“我这样做的动机很简单。首先是我在查阅历史资料的过程中,产生了尊重历史‘本来面目’的思想,并且开始讨厌那种任意篡改历史的做法。”⑭森欧外写了一些尊重历史的历史小说:《阿部家族》描述1614年春,左近卫少将兼越守中细川忠利病逝,其亲信十八卫士为其殉死,弥一右门卫未获准而殉死,其嫡子权兵卫不能直接继承父业,在忠利忌日时权兵卫当场削发并指桑骂槐,被继承忠利之业的光尚监禁。阿部家族在权兵卫的山崎公馆闭门固守,竹内数马被光尚派去讨伐,阿部家族或战死或剖腹。《佐桥甚五郎》叙写德川家康的侍童佐桥甚五郎,因与侍童蜂谷为能否击中白鹭而打赌,并允诺随身携带物品皆可下注,甚五郎击中白鹭而蜂谷不兑现诺言,甚五郎杀死蜂谷夺其宝刀隐遁而去。后甚五郎戴罪立功杀死敌军首领,因德川家康发话“此人不可放手任用”,甚五郎从此不知去向,后竟然成为朝鲜的使节。《安井夫人》叙说黑矮独眼仲平的人生,其兄文治白净俊俏,却早逝,仲平勤奋苦读,被任用为藩主的侍读,30岁时娶16岁的表妹佐代为妻,夫人勤俭持家孜孜劳作,仲平任职于书院部和侍读部,70岁时引退。

森欧外说:“我反对篡改‘历史的本来面目’,却又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历史的束缚,在这种束缚之下,我苦闷、挣扎,并且决意挣脱出来。”⑮《山椒大夫》中的三品官正氏获罪被流放,其妻携子女和女仆去探夫,路上为人贩子所骗,儿女被卖,由良为奴,母亲被卖到佐渡,姐安寿策划让弟弟厨子王上山砍柴时出逃,安寿投水自尽。厨子王出家后,患病的皇太后借厨子王的护身符而痊愈,还俗后的厨子王被任命为丹后国守,终于找到已瞎了的母亲。森欧外说“我为摆脱历史的束缚,创作了《山椒大夫》”⑯,他按照传说展开叙写,“凭着想象,构思成文”⑰。《鱼玄机》因读到《唐女郎鱼玄机诗》及附录鱼玄机传略,而查阅诸多中国古籍而创作。小说采取倒叙的方式,先说“鱼玄机杀人,给下了大狱”,再回叙能诗善艺的鱼玄机结识声名显赫的温庭筠,后成为通晓诗赋的富人李亿之妾,却因李亿夫人问罪而被送进咸宜观为女道士。鱼玄机却因好客名声在外,结交诸多骚人墨客,鱼玄机与伟岸少年陈某来往密切,鱼玄机因怀疑陈某与其女婢绿翘关系暧昧而将绿翘掐死,被判处斩。《高濑舟》叙写被判刑发配去小岛的犯人喜助,在小船高濑舟上没有丝毫的伤感,庄卫兵了解到,喜助父母双亡,其与弟弟相依为命,弟弟却因生病让哥哥养活而不安,他割喉自尽,当喜助将刀从弟弟颈上拔下时,被街坊老太太看见,喜助因杀人罪而被判刑,他却因进监狱不用干活就能吃饱而欣喜。这些由历史故事或传说想象成篇的作品,努力摆脱历史的束缚,在想象中谋篇布局,并塑造历史人物形象,使其历史小说创作有了更大的自由度。

鲁迅在谈到历史小说创作时将其分为两类:“博考文献,言必有据者”与“只取一点因由,随意点染,铺成一篇”⑱。剔除鲁迅历史小说中某些“油滑”因素,鲁迅的历史小说创作大致可以分为“言必有据”与“随意点染”两类。鲁迅的《铸剑》《采薇》《非攻》等呈现出“言必有据”的特点。鲁迅自认为“《故事新编》中的《铸剑》,却是写得较为认真”⑲,“只给铺排,没有改动的”⑳。该小说的故事出自汉朝袁康的《越绝外传记宝剑》、刘向的《孝子传》、赵晔的《吴越春秋·阖闾内传》、晋朝干宝《搜神记》、曹丕《列异传》等,以干将莫邪之子以剑与头颅报杀父之仇的故事,黑衣人以眉间尺的头颅向楚王复仇的情节,礼赞执著的抗争与复仇精神。《采薇》出自司马迁的《史记·伯夷列传》、庄周的《庄子·让王》、韩非的《韩非子·姦劫弑臣》、刘向的《列士传》、韩愈的《昌黎集·伯夷颂》等,鲁迅以伯夷、叔齐兄弟逃到首阳山上不食周粟而饿死的故事,针砭了逃避现实、不思反抗的隐士姿态。《非攻》出自墨翟的《墨子·公输》、吕不韦的《吕氏春秋·慎大览》、刘安的《淮南子·佾务训》等,鲁迅以墨子为民请命舍身求法的故事,歌颂反对侵略、苦干实干的精神。

鲁迅的历史小说“叙事有时也有一点旧书上的根据,有时却不过信口开河”㉒,这便是“只取一点因由,随意点染”的作品。《奔月》以《淮南子·览冥训》关于嫦娥盗不死之药得仙奔月的因由,铺成对于背信弃义者逢蒙、成仙奔月的嫦娥的贬斥。《理水》以《史记·夏本记》《孟子·滕文公上》等大禹治水的因由,点染成对于中国的脊梁——埋头苦干大禹的歌颂,对于文化山上的高谈阔论学者们的针砭。《起死》以《庄子·至乐》中庄子至楚为因由,点染出庄子请司命大神让一骷髅起死回生的故事,当起死后的骷髅拖住庄子要他陪衣物和包裹时,作者从束手无策的庄子身上批判了无生死、无是非、无利害的思想。《出关》以《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孔子问礼于老子的因由,点染成老子出关在关上讲学的故事,针砭了老子消极无为的思想。

鲁迅历史小说创作受到过森欧外的影响,其历史小说的“言必有据”与“随意点染”两类,与森欧外关于历史小说的“尊重历史”与“挣脱历史”的说法类似。只不过鲁迅所说的“随意点染”更为自由罢了,而森欧外的“挣脱历史”类的小说,他自己说对于历史的束缚“总感到摆脱得还不够”㉒。鲁迅的历史小说中加入了诸多现代生活的细节,“从认真陷入了油滑的开端”,“所以仍不免时有油滑之处”㉓,“因此那些古代的故事经他改作之后,都注进新的生命去,使与现代人生出干系来了”㉔,在油滑中呈现出独特现代批判色彩,成为鲁迅此类历史小说与森欧外的迥异处。

鲁迅于1902年3月赴日本留学,至1909年8月回国,在日本7年多的岁月里,受到了诸多日本作家的影响,森欧外是其中重要的一位,成为鲁迅的启蒙老师之一。他从森欧外那里接受叔本华、尼采等人的哲学思想,他从森欧外作品学习文学创作。鲁迅评说森欧外的创作说:“他的作品,批评家都说是透明的智的产物,他的态度里是没有‘热’的。”㉕这种态度也或多或少影响了鲁迅的创作,因此有人评说鲁迅的创作“就是纯客观的态度,仿佛冰冷冷地,把见到的,就写出来,一点也没动声色”㉖。同为中日文学的巨擘,森欧外成为日本现代文学史上浪漫主义文学的先驱,鲁迅则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现实主义的开拓者。被描绘成猫头鹰的鲁迅,与被评说为狮子的森欧外,在他们身上独立不羁的个性、与黑暗抗争的叛逆姿态,是如出一辙的。

注释

①张梦阳:《鲁迅学在中国在东亚》,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457页。

②⑨⑫⑬鲁迅:《我怎么做起小说来》,见山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文艺理论教研室编:《中国现代作家谈创作经验》(上册),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21页,第22页,第21页,第22页。

③沈尹默:《鲁迅生活中的一节》,见鲁迅博物馆、鲁迅研究室、鲁迅研究月刊编:《鲁迅回忆录》(散篇上册),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第248页。

④⑦转引自高慧勤编选《森欧外精选集》,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5年,第3页,第553页。

⑤⑧㉔㉕鲁迅:《现代日本小说集·附录·关于作者的说明》,见《鲁迅全集》(第1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第576页,第577页,第582页,第576页。

⑥杨剑龙:《世界格局中都市文化比较研究的意义与方法》,《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⑩鲁迅:《俄文译本〈阿Q正传〉序》,见山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文艺理论教研室编:《中国现代作家谈创作经验》(上册),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7页。

⑪杨剑龙:《白玉兰与大苹果:上海、纽约都市文化之比较》,《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5期。

⑭⑮ ⑯⑰㉒森欧外:《尊重历史与摆脱历史束缚》,见高慧勤编选:《森欧外精选集》,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5年,第543页,第543页,第546页,第544页,第546页。

⑱㉓鲁迅:《〈故事新编〉序言》,见《故事新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

⑲鲁迅:《致增田涉》,1936年3月28日,见《鲁迅书信集》(下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6年,第1246页。

⑳鲁迅:《致徐懋庸》,1936年2月17日,见《鲁迅书信集》(下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6年,第949页。

㉒鲁迅:《南腔北调集·〈自选集〉自序》,见《鲁迅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456页。

㉖李长之:《鲁迅作品之艺术的考察》,见李宗英、张梦阳编:《六十年来鲁迅研究论文选》(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第151页。

2011-09-07

国家重点学科上海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项目;上海市高校创新团队中外文学关系研究项目

责任编辑 王雪松

猜你喜欢
鲁迅小说历史
鲁迅,好可爱一爹
那些小说教我的事
鲁迅《自嘲》句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
她曾经来到鲁迅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