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资本理论及其当下的社会适用性

2012-04-12 02:55郑剑
河南社会科学 2012年6期
关键词:资本主体因素

郑剑

(华中科技大学 人文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社会资本理论及其当下的社会适用性

郑剑

(华中科技大学 人文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社会资本是继实物资本、人力资本之后发展起来的一个综合性的资本形态,是资本社会化的结果。社会资本具有更大的包容性和解释力。在我国当前,运用马克思主义对象化理论对社会资本进行解释,并以主客体相互建构、彼此渗透的机制原理来考量主体的社会资本运行的内在机制,对我们理解“以人为本”和我国正在实施的和谐社会构建以及提升我国综合国力等都具有启发作用。

社会资本;规定性;积累;启示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社会资本(socialcapital)就逐渐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人们从不同的学科、采用各异的视角考量社会资本,产生了许多的社会资本规定性。以往的社会资本学说尽管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存在的偏颇也很明显,主要的是它们没有采用整体的、系统的、动态的视角来审视社会资本,没有从哲学的高度考量社会资本运作的内在机制。本文就是在扬弃以往社会资本学说的基础上,对社会资本理论进行深度考量与审视的又一次探索。

一、社会资本理论的追溯

20世纪5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和贝克尔率先在实物资本的基础上,提出了“人力资本”概念[1]。随后,西方社会学家布迪厄、科尔曼等人于20世纪70年代,又继续扩大了资本的内涵与作用的领域,他们把人们惯于忽视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纳入了资本分析的范畴,从而提出了社会资本的概念。后来,人们陆续把社会资本运用于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管理学和哲学等研究领域中,社会资本表现出强大的适应性与解释力,以至武考克说:“在社会资本身上,历史学家、政治学家、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和决策者以及各个领域内的各个阵营,又一次找到了一种存在于公开的和建设性的争论中的共同语言,一种以过去的150年中受到狭隘的学科主义的严重压制的语言。”[2]

由于不同学者从不同学科和各异的视角来审视社会资本,学术界对于社会资本的理解与阐释就具有很大的差异性,从而产生了许多的社会资本规定性。正如斯蒂格利茨(J. Stiglitz)所言:“社会资本是一个非常有用的概念,但却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概念,不同的观点很多,促成了这种复杂性。”[3]

审视国内外学者对社会资本的界定和阐释,有代表性的观点有:资源说、能力说、特征说、优势说、网络结构说、文化说、方法说。

这些理论绝大多数都把社会资本作为一种资源和能力来考量,从而扩大了资本的范围和内涵,把社会结构与社会网络以及一些文化元素纳入了社会资本的行列,克服了唯实物资本论的窠臼和教条,而且,他们注重人的社会属性,充分考虑到人的社会存在状态和精神状况对人发展的作用,因而更具有人文主义的精神,社会资本理论对人审视的层次要比人力资本理论更高、更接近人本身具有的主体生存状态,体现了对于人的特性的更全面的把握(方竹兰,2003)。

尽管以往众学者对社会资本理论的发展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探索,但是,我们只能说,他们的研究只是片面的深刻,他们没有抓住社会资本理论的内核和本质,没有厘清社会资本存在的维度和社会资本规定性的多种层面。

尽管以往各社会资本学说存在的片面和肤浅之处不尽相同,但是,它们共同的缺陷就是:没有从哲学的高度来概括和整合社会资本的规定性,没有采取全面的、系统的和动态的方法考量社会资本存在、发展的内在逻辑。

二、社会资本的规定性

从社会资本发展演化的内在逻辑来考量,社会资本是实物资本和人力资本的社会化,它们是内在统一的。

为此,我们认为社会资本的规定性是多层面、综合因素的集合体。“社会资本若要成为一个科学概念,并用以解释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制度绩效,就必须被适当地定义,因为科学开始于描述世界的概念的形成。”[4]因而,我们认为:社会资本是确保主体良性发展、促进其社会化的资源总和。

(一)社会资本的内涵

社会资本作为一个客观的社会存在,自然有其自身的内在结构和本质特点。具体来说,我们认为社会资本的内涵主要由以下部分组成:

1.主体的存在样态。主体的存在样态泛指主体的综合素养和存在状况,主要由主体的能力、主体的品格、主体的境界、主体的社会地位、主体的修养和心态、主体的情感和意志、主体的实践方式和思维方式、主体的约束机制、主体的爱好兴趣、主体的权威等元素组成。

2.主体的场域。场域(champ;field)是布迪厄社会学中的一个概念,布迪厄用场域表达主体所多面向的社会关系网络。“场域概念所要表达的,主要是在某一个社会空间中,由特定的行动者相互关系网络所表现的各种社会力量和因素的综合体。”[5]我们借用场域来表示主体的社会化程度,表示主体所在的社会关系(网络)和社会结构的状况。

3.主体外部的资源。主体外部的资源主要涉及主体所依靠的背景、主体所处在的环境、社会形势和发展趋势、时代主题、社会时尚、时代潮流等因素。这些因素对于主体的社会实践起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和价值,因而,这些外部资源是主体的社会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

4.主体的机遇和运气等不确定性因素。这些不确定性因素也是主体潜在的社会资本,在某特定的时空能发挥巨大的作用。

(二)社会资本的类型

由于考量社会资本的视域不同,侧重点各异,我们可以采用多个标准来划分社会资本。

根据社会资本组成元素的类型,我们可以把社会资本分为物质因素的社会资本,精神因素的社会资本,实践因素的社会资本,情感、意志因素的社会资本,场域因素的社会资本,环境、形势因素的社会资本,以及机遇、运气等偶然性因素的社会资本。

物质因素的社会资本主要包括主体的经济实力、主体存在的形态(方式)、主体的权威;精神因素的社会资本主要包括主体的精神状况、品格与心态、价值取向、规范约束体系、信仰、文化修养;实践因素的社会资本主要包括主体的行为习惯、思维方式、实践能力等;情感、意志因素的社会资本包括诚实、忠诚、宽容、善良、谦虚、勤奋、顽强、执著、坚毅等主体的优良品格;场域因素的社会资本包括主体存在、发展的社会空间;环境、形势因素的社会资本主要包括主体所在的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人文社会环境、自然物质环境、生态环境,以及主体所处在的社会发展趋势、社会形势、时代风尚;机遇、运气等偶然性因素的社会资本主要包括一些不确定因素造成的对主体的社会实践有价值的资源。

根据社会资本主体的结构特点,我们可以把社会资本划分为微观维度的社会资本、中观维度的社会资本和宏观维度的社会资本。

根据组成社会资本的要素成分,我们可以把社会资本划分为权威社会资本、品格社会资本、规范社会资本、关系(网络)社会资本、认同社会资本、信念社会资本、制度社会资本、诚信社会资本等。

同时,依据社会资本存在样式的特点,我们可以把社会资本分为显性的社会资本和隐性的社会资本、有形的社会资本和无形的社会资本。另外,依据社会资本产生机制的特点,我们也可以把社会资本划分为外发型社会资本和内生型社会资本、确定性社会资本和非确定性社会资本。

三、社会资本的积累

关于社会资本的理论,不仅仅关涉社会资本是什么、是谁的社会资本这样的问题,而且还包括社会资本如何积累的问题。

所谓社会资本的积累就是指主体的社会资本在质和量上的增加,具体包括主体性的提高、主体社会场域的优化、主体外部性因素的改善以及主体应对非确定性因素能力的加强。主体的社会资本的积累有着内在的发展逻辑。

(一)社会资本积累的人性根源

我们认为社会资本的积累首先有着必然的人性根源。社会资本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其本身就具有存在和发展的客观依据和可能性。

实践性、社会性和超越性是人的本质属性,它们是社会资本积累的直接的人性根源。从发生学的角度来说,实践性是确保主体存在、发展的根据,马克思和恩格斯曾指出:“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即: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6]同时,在主体的社会实践中,随着主体总体能力的不断提升,社会资本存量也不断积累。

人不仅仅是实践存在者,也是社会存在者。人类的社会实践在本质上是社会性的活动,孤立的个人无法进行社会实践活动。人们只有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互相交换自己的活动,才能进行生产,“只有在社会中,人的自然的存在对他说来才是他的人的存在,而自然界对他说来才成为人。因此,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7]。

人类社会作为一个自组织系统,有着内在的运行规律和发展逻辑。在人类社会中,人的社会需要是多方面、多层次的,人类行为不仅有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需要,而且还有寻求社会性慰藉、社会归属、社会理解、社会认同、社会欣赏和社会尊重的需要,如此的社会需要又是主体积累其社会资本的动力源泉。

超越性也是人的根本特性。人的超越性表现为实践能力的超越性和自我意识的超越性。对于理性的人来说,追求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既是本身的发展目标,也是自身社会资本积累的内在动力。

(二)社会资本积累的影响因素

功利的需要,是社会资本积累的现实根据,诚如马克思所言:“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6]。

主体社会资本积累的过程深受其所在的传统文化、习惯、宗教、风俗的影响。著名日裔美国学者弗朗西斯·福山就是从文化角度研究社会资本的,他认为社会资本的深层基础是文化因素。

虽然资产阶级的启蒙思想家们希望新的政治形态完全建立在摧毁各种封建传统的基础上,但是,休谟、柏克、亚当·斯密都提出过传统道德对于建立现代市场经济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19世纪著名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对典型资本主义国家——美国的深刻研究表明,尽管美国作为一个移民国家,几乎没有自己的传统文化包袱,其发展过程最能体现人的理性作用,但宗教和自由结社一样对于美国的繁荣具有根本的重要意义。在美国,几乎一半以上的社团是与宗教有关的,“美国是世界上最民主的国家……它同时又是天主教最发达的国家”[8]。

同时,社会资本的积累也有政治因素的作用。人不仅仅是理性的存在者,也是社会的存在者,因而也是政治的存在者。制度不是凭空产生,也不是由超社会力量先天决定的,它是在人们交往过程中,以公认的原则、信仰、道德为基础,“由参与人的策略互动内生的,存在于参与人的意识中,并且是可自我实施的”[9]。同时,制度的生成是以共有信念为基础的,制度实质就是信念的客观化,“是协调参与人信守承诺行为(信念再生产)的均衡规则。在此意义上,信念就成为制度资本的核心范畴”[10]。

主体所处的形势、环境等因素的变化也影响、制约着主体社会资本的积累,特别是在目前的世界全球化、经济一体化的新形势下,各个国家都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如何在这样的形势下求生存、谋发展,是各个国家都要面对的现实问题,也是它们积累自身社会资本的契机和动力。

影响社会资本积累的因素还有很多,天象就是其中之一。所谓的天象就是自然界的一种异常景观,比如,日食、月食和彩虹等。有时候这样的天象也能成为社会资本积累的起因。在原始社会里,两个邻近的部落为了争夺自然资源和统治权进行了无休止的战争,一次,在两个部落正在酣战的时刻,天空突然出现了日食,顿时地面漆黑一片,伸手不见五指。顷刻之间,两个部落的人停下了争斗,对天磕头求拜,他们认为这是上帝对他们的警告与惩罚,上帝在厌恶他们的相互残杀。于是,两个部落化干戈为玉帛,停止了战争,彼此修好,由此,两个部落都兴旺发达起来了。

(三)社会资本积累的方式

社会资本具有广泛的包容性和存在的多层次性。虽然各个主体的社会资本积累的机制和方式不尽相同,但是,一些基本的方式是它们所共有的,比如改革、创新、调整、调节、转型、转变、转轨、认同、规范、学习、教育、参与、事件的处置等方式。

约定的方式在规范社会资本的积累中具有明显的作用。规范社会资本可以分为正式规范社会资本和非正式规范社会资本,规范的产生根源于主体之间利益的需要和随后的约定。弗朗西斯·福山认为:“如果把社会资本定义为能够产生合作、可用事例说明的非正式规范的话,社会资本是重复的囚徒困境博弈的自然产物。一次性的博弈不会产生合作,而如果博弈是重复的,博弈双方就可能采取一种简单的‘一报还一报’策略从而产生合作。从非博弈理论的角度看,如果个体之间反复地进行互动,他们就会对‘诚实可靠’之类的声誉进行投资。”[11]

教育是社会资本积累的另一个方式。通过教育,主体不仅能提高自身的技能,而且能积累认同的社会资本,正如美国学者弗朗西斯·福山所说:“教育制度不仅传递人力资本,并且还可以(凭)社会规则和规范的方式传输社会资本。”[12]

主体的参与活动是积累社会资本的又一个途径。在参与的社会结构与社会网络中,主体开拓了自身社会活动的空间,为主体的社会资本积累打下了社会网络(关系)的基础。正如普特南所分析的,社会资本在许多情况下是不经意间创造和积累起来的,它不能由特定的私人部门或特定的政府部门来提供,只能在社会成员广泛的交往中自发地产生[13]。

事件的处置也是积累社会资本的一种方式。我国汶川地震的抢险救灾活动,智利对井下33名矿工的营救事件,既是国家社会资本的充分发挥,也是国家形象的真切展现,从而又积累了国家社会资本。

有关社会资本的理论还涉及社会资本的特点、社会资本存在的领域、社会资本的测量以及社会资本的价值等方面的问题。

[1][奥]庞巴维克.资本实证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2]李惠斌,杨雪冬.社会资本与社会发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3]虞崇胜.政治文明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4][美]阿兰·艾萨克.政治学的视野与方法[M].江苏:南京大学出版社,1988.

[5]高宣扬.布迪厄的社会理论[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

[6]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7]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8][美]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2.

[9][日]青木昌彦.比较制度分析[M].周黎安译.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

[10]俊一等.制度哲学导论——制度变迁与社会发展[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5.

[11]曹荣湘.走出囚徒困境——社会资本与制度分析[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3.

[12][美]弗朗西斯·福山.社会资本、公民与发展[J].新华文摘,2003,(7):32—34.

[13]李惠斌,等.社会资本与社会发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C91

A

1007-905X(2012)06-0061-03

2012-03-01

郑剑(1969— ),男,山东微山人,华中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博士,山东省济宁市技师学院基础教学部德育教研室讲师。

责任编辑 姚佐军

猜你喜欢
资本主体因素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解石三大因素
资本策局变
第一资本观
VR 资本之路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短道速滑运动员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零资本”下的资本维持原则
论多元主体的生成
翻译“主体间性”的辩证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