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食品工业发展研究

2012-04-12 09:41何传新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12年6期
关键词:食品工业泰安市农产品

■何传新

山东省泰安市是农业大市,农业资源丰富,发展食品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食品业涉及第一、第二及第三产业和产前、产中、产后三个环节,具有产业链长、行业跨度大的特点。加快食品业的发展,对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工业内部结构调整,提高经济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现状

(一)泰安市食品业发展现状

食品工业是泰安市工业中发展较快的行业之一。近几年全市食品加工业呈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1.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效益显著提高。泰安市各级紧紧围绕优势产业、主导产品搞好食品加工企业建设,规划上统一布局,政策上给予扶持,依托现有加工企业,采取股份合作制、联合、兼并、租赁及出售等多种形式,发展壮大食品加工龙头企业。

2.食品工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围绕泰安市农业资源优势的加工产品和具有市场优势的产品,如豆类制品、肉制品、乳制品、蔬菜及水果制品等都在食品工业中占有相当比重。

3.食品加工水平和科技含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近几年,泰安市食品加工企业努力增加科技开发和技术改造的投入,大力推行科技创新,食品的加工水平和科技含量不断提高。目前全市60%以上的食品加工企业都建立起了自己的研发机构。

4.外向型食品加工企业有了新的发展。泰安市各级把招商引资作为农业产业化工作的重点来抓,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广泛与外商洽谈、协商,吸引了大量外商的积极参与,形成了一批外商独资、合资项目,部分食品加工企业的产品外销量逐步扩大。

5.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发展步伐加快。目前,全泰安通过省级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面积、产量成为山东省最多的地市之一。

6.投资主体呈现多元化趋势。近几年,乡村企业逐步向食品加工企业转移,同时由于泰安市农产品的区域性布局和有机化、标准化的实施,以及招商引资力度的加大,个体私营大户和外商投资建设食品加工企业的势头迅猛,乡镇企业介入农业产业化经营、争当龙头的进程不断加快,泰安市食品加工龙头企业已初步形成以民营、外资、合资等为主的多元化投入格局。

(二)存在问题

虽然泰安市食品加工业发展势头良好,但总体上水平还不高,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

1.企业群体小、实力弱,特别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少、规模小,承受市场风险的能力弱。

2.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食品加工缺少稳定的原料供应。当前,多数食品加工企业与农户的关系基本上还是一种松散的买卖关系,而不是一种固定的契约关系或联成利益共同体,致使食品加工企业“买难”与农户 “卖难”交替发生,削弱了食品加工企业与农户双方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3.部分食品加工企业技术、装备、管理水平落后,农产品加工水平较低。由于缺乏先进的装备和分析仪器,加工质量差,原料及能耗却很高,粗加工产品多,精加工产品少。管理水平落后。生产集中度和专业化协作程度低。

4.资金困难的问题制约着食品加工企业的发展。大多数企业资产负债率高,银行贷款难度大,生产所需的资金难以筹措,进一步投入的难度加大。

泰安发展食品工业的有利条件

1.泰安市食品加工业已有一定基础。2011年,全市限上食品工业企业达71家,占全市限上工业企业的11.4%。其中,食品加工业30家,食品制造业28家,饮料制造业13家。在全部42个食品工业门类中,泰安市生产22个门类的产品,产品涵盖面较宽。目前有数家大型的食品企业正在建设之中,整个食品工业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

2.泰安市发展食品加工业有一定的资源优势。泰安市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和山东省最大的有机蔬菜基地。位于泰安市境内的 “汶阳田”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发展食品业所需秸秆原料、动物肥料供应充足,且无工业污染,板栗、核桃、花生等部分作物是天然的有机食品。目前,全市优质专用小麦已发展到150万亩,蔬菜种植面积230多万亩,年产量700多万吨,可以为企业发展提供充足的资源。

3.泰安市发展食品加工业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泰安地处鲁中,交通通讯便捷,津浦铁路、京沪高速铁路以及京沪、京福高速公路纵贯境内,距济南国际机场90公里,距青岛港300公里,是华东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泰安与世界184个国家和地区的大中城市开通了电话通讯,被国家列为数字信息化试点城市。便捷的交通和方便的通讯为食品业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4.泰安市发展食品加工业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泰安科技文化发达,市内有山东农业大学、山东科技大学等5所高校和泰安市农科院、泰山林科院、果树研究所等21个科研单位,是山东省三大科技文化教育中心之一。各科研院所与泰安市农业部门食品加工企业有较为密切的合作,许多科研成果能直接在泰安市得到孵化、推广应用,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

泰安发展食品加工业对策

(一)加强绿色农产品基地建设,为食品工业发展提供优质原料

围绕泰安市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加快绿色农产品发展步伐,为食品工业的快速良性发展奠定基础。一是加大绿色农产品生产规模。在目前110万亩无公害农产品的基础上,到2015年普及无公害农产品种植。搞好有机农业示范创汇区建设,有机农产品到2015年发展到100万亩。二是对食品工业原料生产实行规范管理,严格执行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种植 (养殖)生产操作规程,建立健全档案制度,实行生产过程、生产资料使用和病虫害预报防治等资料记录,建立全程质量控制体系,实现科学的规范化管理。三是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技术培训,重点抓好对农民群众的专题培训、系统培训和重大生产环节的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群众按标准化要求组织生产经营的水平和自觉性。四是加强绿色食品认证队伍建设,形成适应绿色食品发展的组织体系。

(二)优化企业组织结构,发展企业集团

围绕生产产业化、企业集团化和经济效益规模化的目标,着力解决食品工业企业规模小、竞争力不强的矛盾,树立产业优势,提高竞争力。支持以名牌产品、大企业为龙头,以资产为纽带,通过各种有效形式,组建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大集团,优化企业组织结构。对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和高科技企业,要引导他们面向市场,进一步加快发展步伐,尽快做大做强。同时,要研究策划一批大项目,加快其落地步伐,使食品工业的发展充满后劲。

(三)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投资力度

大力发展食品工业,必须千方百计扩大投资规模。对有资源、有市场、有效益的产品,各级都要通过各种渠道,支持投资主体筹资建设。在建设资金的筹措上,要走多元化的路子。一是积极争取金融机构投资。二是支持部分企业通过股票上市等渠道筹措资金。三是积极吸引外资、招商引资。四是利用社会资金、吸引民间投资。

(四)增强科技开发能力,推进科技创新

要积极创造条件,支持食品工业企业建立技术开发中心。支持企业与高校合作,提高产品开发能力和成果转化能力,加快泰安市利用食品资源的研究,特别对特色食品资源,针对国内外市场开发、加大研究力度,“孵化”新的增长点。要重视人才,包括科技人才、管理人才和国际贸易人才,支持企业引进、利用好高层次人才,根据食品工业发展的需要,可帮助企业针对一些关键技术面向国内外引进智力资源进行科技攻关。搞好食品工业企业的技术改造,对符合条件的技改项目,推荐其申报国家级技改贴息项目、技术开发项目和重大装备国产化项目,以争取国家的扶持。

(五)大力开拓国内外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

高度重视农产品及加工制成品的质量和安全,确保食品的安全卫生,以此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引导企业通过实施名牌战略,大力开拓市场。对适销对路的产品,要通过各种先进的营销策略,力保省内市场,开拓省外市场,发展国际市场,形成多元化市场格局。

(六)为食品工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一是要加强宣传,为大力发展食品工业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二是搞好协调和服务。食品工业发展涉及的部门多,需要有关部门的相互配合,大力支持。农业部门搞好规划,抓好绿色农产品的认证和生产组织;环保部门要制定整治生态环境的相关措施,控制污染源,为发展创造条件;财政、金融部门要为食品企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和帮助;企业管理部门要引导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积极进行产品结构调整;外经贸、消费、商检要为食品工业产品出口创造便利条件。总之,社会各界都要积极支持食品加工企业提高竞争能力,帮助创造其良好的发展环境。

猜你喜欢
食品工业泰安市农产品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北风催眠曲
再见,雪姑娘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泰安市通联站站长——王晓栋
· 《粮食与食品工业》征订启事·
食品工业清洗助剂的开发
中国食品工业清洁技术论坛在沪召开
农产品争奇斗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