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的阅读新方式——听书

2012-04-12 10:35
河北科技图苑 2012年3期
关键词:音频书籍图书馆

张 鹏

中共西安市委党校图书馆

〔陕西省西安市 710054〕

*张 鹏 男,出生于1986年,助理馆员。

书籍是人类社会进步和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是人们在生产活动中经验的积累。千百年来人们通过阅读书籍来学习知识、充实头脑,用眼睛看书一直是人们获取书籍内容的方式。然而,随着现代社会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技术水平的提高,“听书”这种新的获取书籍内容的方式已经开始走入人们的生活。

一、听书的起源

当今社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质需求得到满足,人们对精神层面的追求也越来越迫切。书籍,对于满足人们精神需求有着不可比拟的作用。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通过读书学习来充实自己,提升自身的精神境界,满足精神追求。图书馆作为文献信息资源的集散地,这里有着最丰富的图书资源,可以最大程度地满足人们读书的渴望。这点已经得到了人们的共识,越来越多的人通过走进图书馆阅读书籍来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产生了书籍的新形式(电子书),而且还产生了新的“阅读”书籍的方式——听书。

听书,顾名思义,就是用听的方式来“看书”,相对于用眼看书,听书是用耳朵听,可以是演播者现场朗读,也可以是听事先录制的声音。听书其实是个既古老又新鲜的事物,人们对它应该不陌生,因为起源于我国古代的评书或者说书其实就是听书的一种古老的方式[1]。

本文所要讨论的是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的听书。它的前身是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盲人基金会为了照顾盲人和战场上退役的伤残军人,找人朗读纸质书籍,然后录制成磁带,播放给有阅读障碍的人听。这是真正意义上听书与现代技术结合的开端[2]。

听书产品一进入市场就受到普通消费者的欢迎并且迅速传播开来。先是在美国本土,后来就跨过大西洋到了欧洲。在我国,当时电视还未普及,每天中午电台播放的小说连播便是听书的一种形式。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设备的发展,人们听书的途径也变得多种多样,尤其是随着网络的普及,新收听设备的层出不穷,都给人们听书提供了便利条件。

二、听书的载体及途径

(一)听书的载体

任何一种信息的传递都离不开一定的载体。传统的纸质书籍就是将信息记录在纸张上,通过纸张将信息传递给阅读这本书籍的人,纸张是传递信息的载体。听书是将信息以声音的形式记录下来,然后利用一定的播放设备将信息传递出来。能够记录并传递声音的设备便是听书的载体。听书的载体包括以下几种:(1)计算机网络,将音频存储于计算机网络当中,当用户需要收听音频时,可将音频下载到用户的计算机上收听,也可以联网在线收听;(2)CD光盘,将音频存储于CD光盘当中,当用户需要收听时通过可读取CD光盘的计算机或者CD机来收听音频信息;(3)U盘、移动硬盘等存储设备,将音频以MP3等格式存储于优盘、移动硬盘等数字存储设备当中,用户需要收听时只需将存有音频的存储设备连接在带有MP3播放功能的设备上便可收听。

(二)听书的途径

听书的途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线收听,目前网络上有非常多的网站提供免费的听书服务,国内较大的听书网站包括搜狐的听书频道、天方听书网等,用户可以登陆这些网站直接在线收听自己需要的内容;二是购买CD光盘,用户可到音像品店或高速公路服务站等处购买,这种方式的服务对象主要是驾车的司机,用于打发堵车的时间;三是将网络上的音频下载到用户的计算机等存储设备上再利用读取设备进行收听,这种方式简单而方便,是目前最广泛的听书方式;四是利用软件或者具有TTS(全称为Text To Speech。即“从文本到语音”)功能的设备将TXT电子书转为MP3格式来收听[3]。

三、听书的特点

听书是一种在新技术发展下,在人们生活节奏加快的环境下产生的新的接收信息的方式。相对于传统的阅读,听书具有以下几个优点:(1)时间优势。当今社会,时间就是生命。现代人的追求已经从用最少的时间做完事情转变成为用最少的时间做完最多的事情。能够在同一时间里做几件事情才是真正的高效率。传统阅读时,你只能一心一用,几乎不能同时做其他事情,还不能受到外界干扰。听书就不一样了,你完全可以在上班挤公交途中听书。根据中科院发布的《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2011》统计,在中国内地50个代表性城市中,多数城市正常平均上下班途中花费时间需要超过30分钟,而且由于种种原因,市民实际上下班途中花费时间往往远超于这一数字[4]。如果这些时间白白浪费掉就太可惜了。因此在上下班途中听书不仅大大节省了时间,还提高了效率。同时,我们在做家务、散步时都可以听书。(2)空间优势。传统的书籍是用纸制成的。一本10万字的纸质书至少需要100页,质量比较大,携带不方便,而且阅读时对周围环境的要求比较高。而听书是利用数字媒体,一本10万字的有声读物一般只有几百兆,这对于如今海量的数字存储设备来说是非常小的。可以将其拷贝到MP3、手机等设备中,随身携带,随时听取,不受时空限制,且外界环境对其影响很小。(3)记忆优势。传统的阅读都是对着文字,而听书的时候声音中加入了读书人的感情。根据书中的情节,时而婉转,时而激昂,这样更能吸引听书人的注意力,对接收到的信息印象更深刻。(4)保护眼睛。眼睛是人类获取信息最重要的器官,在人们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嗅觉、运动觉等途径感知外界的刺激(信息)当中,大约有80%的信息是通过视觉途径获得的[5]。然而由于不正确的用眼方式以及过度用眼,使人们的眼睛更多的受到了伤害。听书解放了人们的眼睛,在听书的同时人们的眼睛可以得到休息,缓解眼睛疲劳,从而起到保护视力的作用,而这也是许多人选择听书的原因。根据某网站问卷调查显示,有约40%的人选择听书是因为眼睛太累,因此改为听书[6]。(5)方便视力障碍读者。根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我国有1 233万视力残疾人。由于受到视力条件的限制,他们获取知识比常人面临更多的障碍,但是他们获取知识的欲望十分强烈。传统的盲文书籍阅读不便,而且制作成本高。听书大大方便了视力障碍者,他们可以用听的形式来学习,同时更便捷地获取所需要的信息。

虽然听书较之传统阅读有着其独特的优势,然而听书也有很多的制约因素。主要表现在:首先,种类单一。与传统阅读相比,听书可选择的产品主要集中在文学类和畅销书类,自然科学方面还非常的少,这就很难满足读者多样化的需求,从而产生供需矛盾[7]。其次,是版权问题。与纸质书或电子书相同,听书产品也面临着版权问题,进入公有领域的作品和超出版权保护年限的作品,其信息采集基本上不涉及法定许可。但对非公有领域作品的采集,就必须获得许可,因而听书产品内容制作信息采集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获得法定许可。最后,由于人们传统阅读习惯以及某些专业性强的内容需要进行深层次研究,文字可给人更长的时间思考,而听书在这方面有其局限性,因此听书这种方式尚不适用于此类文章。

四、图书馆与听书

听书能够丰富人们的阅读途径,如果将听和看结合起来,可以充分调用大脑的感官神经,大幅度提高阅读效率。图书馆作为搜集信息资源和提供信息服务的机构,应该从以下几方面为读者开展听书服务:

(一)设备支持

图书馆可利用现有的电子阅览室或者新设立专用的听书室,并在这些室内配备可供听书所用的播放设备。与此同时,要抓好网络建设,提高上网速度,降低上网费用,为用户到馆进行在线收听或下载收听提供便利。

(二)注重版权

图书馆在开展听书服务过程中要注意版权问题,要按许可协议合理使用图书馆采集的数字化资源,要尊重和保护原作的著作权。此外还要注意保护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化产品。

(三)充实内容

图书馆可与作者、出版社、发行机构、采购单位、企业合作,根据读者需求,为读者搜集、整理进而提供内容丰富、品种多样的听书产品,完善听书产品的内容。

(四)建设数据库

图书馆可根据自身情况,建立具有自身特点的有声读物数据库,并将其与图书馆网站相链接,读者可通过图书馆网站,随时随地在线收听或下载图书馆数据库当中的听书产品。

(五)馆员培训

为更好地推广并为读者提供优质的听书服务,图书馆应对馆员开展与听书相关的技术培训,使之熟悉计算机网络技术。同时强化听书方面的知识,使馆员能够成为听书服务的导航员、协调员和管理员。

(六)服务特殊读者

听书的初衷就是为盲人和有视力障碍这一特殊群体服务的,因此,图书馆在开展听书服务时必须要考虑到这些特殊读者。图书馆可在现有的盲文阅览室的基础上增加设备,为有视力障碍的读者提供听书服务。

五、结 论

当前,听书市场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了这种新的“阅读方式”。据某听书网站提供的数据显示,该网站日访问量最高时可达近万人次,目前已经有3万多会员,每天网上下载的人次竟有8 000人次以上[8]。但是由于各种制约因素的存在,尤其是人们受教育方式以及长久以来对传统阅读方式已产生根深蒂固的习惯,听书是无法取代传统阅读的,它只能是作为传统阅读的一种辅助性方式存在[9]。因此,图书馆应充分利用这种新方式来促进阅读,将其与传统阅读结合起来,使两者相辅相成,改变枯燥乏味的阅读形式,促进阅读效率的提升,使阅读成为一种乐趣,从而使读者有一个全方位的视听享受。

[1]听书[EB/OL].[2010-11-14]http://baike.baidu.com/view/629153.htm.

[2]听书,e时代的阅读方式[N/OL].[2010-11-15].http://www.cb-h.com/2008/shshshow.asp?n_id=8171.

[3]Bambook我喜欢的功能:翻页速度快听书很好玩[EB/OL].(2010-12-14)[2011-8-14].http://yesky.jinghua.cn/751258/271420332528.shtml.

[4]2011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出炉:北京上班花时间最长.(2011-6-24)[2011-8-20].http://www.tianshannet.com.cn/news/content/2011-06/24/content _591873 1.htm.

[5]理缺陷补偿功能[EB/OL].(2011-01-26)[2011-8-20].http://wenku.baidu.com/view/ce5d2fe3524de518964b 7d8d.html.

[6]书-由文字变声音听书,开创阅读新时代?[N/OL].(2008-08-04)[2010-11-17].http://www.mzyfz.com/news/times/p/20080804/110041.shtml.

[7]何勇海.听书:e时代的“另类阅读”[N/OL].(2004-11-5)[2010-12-7].http://digest.scol.com.cn/2004/11/05/3245616.html.

[8]杨汶.听书网走红了却没赚到钱[N/OL].(2010-12-29)[2011-10-11].http://news.163.com/10/1229/09/6P2 FMDHT00014AED.html.

[9]赵钒宇.听书——打开阅读新境界[J].出版参考,2004,(30):1.

猜你喜欢
音频书籍图书馆
鲁迅与“书籍代购”
Chinese books find an audience overseas中国书籍享誉海外
必须了解的音频基础知识 家庭影院入门攻略:音频认证与推荐标准篇
基于Daubechies(dbN)的飞行器音频特征提取
书籍
图书馆
音频分析仪中低失真音频信号的发生方法
书籍是如何改变我们的
Pro Tools音频剪辑及修正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