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北方学院信息检索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2012-04-12 10:35
河北科技图苑 2012年3期
关键词:信息检索河北检索

张晓光 王 华 申 健 王媛媛

河北北方学院图书馆

〔河北省张家口市 075000〕

张晓光 男,出生于1983年,讲师。

王 华 女,出生于1983年,馆员。

申 健 男,出生于1977年,馆员。

王媛媛 女,出生于1983年,助理馆员。

一、引 言

自1984年国家教委将信息检索课列入高校课程体系以来,该课程在各高校的发展不甚平衡。在高校信息化改革的今天,我们有必要反思信息检索这一技能性课程在高校中的定位与发展。众所周知,信息检索课是一门培养检索能力的基础课程,在当前我国总体教育改革目标朝向素质教育的今天,高校信息检索课有理由成为一门受重视、并有充分发展前景的课程[1]。

二、河北北方学院学生信息需求分析

河北北方学院自2003年合校以来,不断加强文献检索课程建设,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体系。但是,在文献检索课程开展与普及的同时,有些问题还有待进一步探讨和商榷。据调查发现,河北北方学院学生在查询信息时,有近70%的学生能够比较准确地定位信息关键词和学术性的主题词汇,而近30%的学生则不会利用或不能明确要查询的关键词和学术词汇,近75%的学生利用电子资源查找信息时认为不能或很难使用一些专业的检索方法(如截词检索、布尔逻辑检索等)。此外,河北北方学院学生信息需求呈现如下特点:

第一,纸质文献仍然是学生用户主要的资源获取类型。尽管各高校在不断完善其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但是学生用户对传统信息载体仍具有相当的依赖性。在河北北方学院的学生用户中没有使用过电子资源的比例高达78%,甚至在写作毕业论文期间,有学生仍不知道中西文数据库的功用,更不能及时获取学科前沿资讯。

第二,对文献信息的语种需求仍然是以中文文献为主,而对外文文献的需求呈上升趋势。对本科生和研究生用户的需求统计显示,除对中文文献的主要需求外,对于外文文献,则以英文文献需求为主,其它语种需求量较小。

第三,对文献信息的内容需求较为丰富。河北北方学院学生在大量信息地冲击下从获取现成的信息资源逐渐转向对问题的求解,即获取经过深入挖掘并进行有序加工整理的信息资源。尤其是农学、医学、计算机等学科的学生注重信息的及时性与前沿性,对国外先进的科技成果及学术动态等信息内容需求较为集中。

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信息数量激增,各学科互相交叉与渗透,这就使河北北方学院这所综合性院校的学生对信息的需求呈现多样化。内容涉及科普、经济、管理、社会、文学、艺术等各方面,形式要求多语种、多载体。由于越来越多的学生在新的教学科研体制下已有条件参与到具体科研任务当中,而获得最及时的信息支持是科研成败的关键要素,因此,调查显示河北北方学院学生对信息环境及信息内容同样强调其突破时空限制的时效性。对于一些从事专业项目研究或者对某个领域有着浓厚兴趣爱好的学生用户而言,其信息需求趋向专、精、深,更具有针对性,更为个性化[2]。

三、信息检索课程改革的设想

(一)准确定位信息检索课程的教学目标

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检索、获得有效信息,是当代大学生必须掌握的重要技能,也是高等院校必须教授学生的重要知识。现代信息检索课是一门针对信息的检索途径、咨询技巧、甄选技术、重组方式等知识设置的技能性较强的课程,其教学目标主要定位在培养学生的信息技能与信息素养等方面。而传统的信息检索课教学目标是检索文献的技能,显然已无法适应当前教育改革与社会发展的需要。改革信息检索课,首先就要把信息检索课的培养目标定位在获取和利用信息的技能、不断学习的方法以及信息素养提升等方面上,在检索方法与检索技巧教学上遵循“授之以渔”的理念,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检索技巧。明确教学改革方向,抓住主线逐步完善。

(二)大力加强信息检索课程的教学研究

在进行信息检索课程教授的同时,要将各种教育理论、学习观点和心理学方法积极引入到教学过程中,将目前教学研究的经验性和分散性教学方式加以整合、改进,探索一种具有用户针对性与专业个性化的教学模式,将传统的对不同专业进行“大锅饭”式的教学方式改为个性化的针对性教学方式。如河北北方学院的医学类专业与社科类专业由于在专业性上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在信息检索课教学中,对理论的讲授与案例的应用就应加以区别,特别是在检索技能与检索平台应用的讲解中,更要注重实际,区别讲解,切不可一概而论。

教学体制应当具有受众适应性。如河北北方学院目前的信息检索课仅对临近毕业学生开设,而调查发现,在校学生中大二学生在学习以及科学研究过程中对于信息检索的技能需求更加迫切与实际。因此,根据用户需求及时调整教学体制更加有利于在校学生的学习、科研以及信息素养的培育。

此外,应尽快构建信息检索课教学的理论体系,按照学科要求不同分编教材,深入研究,注重在理论基础上的实践应用技能传授。同时,要将最新的相关信息技术成果大胆吸收,以便构筑具有前沿性的信息技术课程体系。

(三)加强信息检索课程的实践环节

信息检索课程学时、设施有限,检索实践教学也不可能面面俱到,因而突出重点、精讲多练是非常关键的环节。精讲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多举实例,而实践课的重点则要放在检索技术练习、不同学术数据库的检索等方面。以河北北方学院为例,在信息检索教学中,要根据实际情况对教材、教案进行调整且有针对性讲解。如,对“CNKI中国知网”、“读秀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康健西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等数字资源要根据不同专业用途分别详略讲解,要系统介绍各种数字资源的特点、检索途径、操作方法等,并通过演示加深印象,提高课堂效果。对如何正确选择检索词、确定检索途径、修改检索策略等技巧性较强的问题,则通过剖析一些典型实例使学生加强认识和理解。同时,必须强调在平时检索时技能的正确应用,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四、结 束 语

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且各有千秋,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不断提高教学水平。网络环境的教学赋于信息检索课广阔的发展空间,素质教育的要求为信息检索课提供了发展机遇,我们应顺应信息时代的要求,及时改革课程体系,使信息检索课在教学实践中更趋于合理化、系统化。

[1]孙济庆.素质教育与信息检索课[J].大学图书馆学报,1996,(6):54~59.

[2]王华.河北省高校图书馆用户信息服务研究——学生用户调查统计分析[D].保定:河北大学,2010.

[3]陈艳.关于信息检索课教学改革的思考[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0,(8):108~112.

猜你喜欢
信息检索河北检索
河北顶呱呱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河北:西洋乐器畅销海外
孙婷婷
医学期刊编辑中文献信息检索的应用
专利检索中“语义”的表现
基于神经网络的个性化信息检索模型研究
教学型大学《信息检索》公选课的设计与实施
公共图书馆信息检索服务的实践探索——以上海浦东图书馆为例
国际标准检索
国际标准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