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改革创新的高校计算机专业程序设计课教学探析

2012-04-12 10:56付松林
时代农机 2012年11期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程序设计改革

陈 静,付松林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商丘 476000)

计算机专业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很高,但现在高校当中计算机的理论教学占了很大以部分,计算机专业的学习内容不能满足对现实的需求,出现了专业人才短缺的情况。通过对现如今程序设计课程所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思考,从多方面多角度来了解该课程,能更好地对它进行改革和创新。

1 传统课程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1)不具备创新意识。传统的计算机课程教学都是与课本紧密相关的,解决问题所用到的思路和方法清楚明白,学生只是根据课本的内容去编写代码就可以了,没有遇到实际问题的实际操作,这样也就没办法开发思维,培养创新能力。如果给出的是实际的问题,那么学生就独立地考虑问题的实质,找寻问题的解决方法。这样既学会了把知识灵活运用在现实情况中,又能在实际的过程中领悟到新的知识和方法。

(2)缺乏相互合作的意识。一般来说,传统的计算机专业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方法,它的实验命题范围小,学生依靠自己个人的能力就可以完成,没有给学生之间通过沟通和交流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机会,没有让学生学会怎么去共同设计、组织、实施和完成任务,因此这样的教学方法对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非常不利。

(3)无法进行综合编程。在现在一般教学的传统模式中,课堂的理论教学占了大部分,大概是百分之七十,而注重能力培养的实践课大概只占了其中的百分之三十。课堂教学以课本教材为主要的学习内容,抽象而枯燥的知识点,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培养他们分析、解决实际遇到的问题的能力。在实践学习的部分,内容简单,形式又单一,因此很容易导致学生进行综合编程的能力难提高的局面。

(4)管理模式存在问题,专业书籍不够全面。对于计算机专业技能的实践课程,在管理模式上存在很大问题,一般只是把实践课作为考查的课程。实践课程的时间安排不合理,内容则多数不够科学不够全面。在现在的高校中,普遍存在着没有一套科学全面又适合教学的教科书,再加上技能训练课程的设备不完善,更加的影响了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

(5)老师和学生都不够重视。相关课程的任课老师没有足够地重视,多数觉得技能课是作为考查的,没有像其他考试形式的课程那样认真对待,认为差不多就可以了,没必要过于严格,致使学生没有掌握该掌握的知识。另外就是学生自己本身也不够重视,除了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外,认为技能课很简单,自己只要稍微花点时间就能学会,没有付出足够的时间去练习。

2 高校计算机专业程序设计课教学改革的方法

(1)将课程设计规范化,调整技能实践课的设置。在实践课程的教学中安排针对性的强化训练,对课程的设计则将实验室面向学生开放,让学生能够把精力和时间都集中起来,去完成关于工程和项目类的程序设计。将课程进行调整,使其向更合理化,专业化和实用化的方向发展。这个调整除了让理论课和实践课的分配趋于合理和完善之外,也调整具体的学习内容,让不同的年级和不同的专业的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学习专业的知识和技能。

(2)改变教学的观念和方法。老师要改变过去单向灌输的固有模式,而去进行讨论式、启发式的教学,通过问题和任务的解决和完成来驱动学生的学习。计算机专业的实践性很强,上机练习不仅能复习理论上的知识点,还能学会用计算机来实际当中遇到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新技术的学习和应用能力,让学生逐渐适应当前发展的情势。在课堂上,老师不应该只是简单地向学生教授知识而已,而是应该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去引导学生,让他们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知识当中来。从根本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另外,还应该注重学生对过去学过的知识的重点难点进行整理和归纳总结的能力的培养;刺激学生的求知欲,让其学会独立地思考和解决问题,使自己的知识结构完善起来。

(3)将课程结构体系化。专业方向特色化优化和重组教学的具体内容,既要重视对课本理论知识的教学,也要加强对实践课程的训练,保证教学的高质量。加强所学知识的科学性和实践性,以更好的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学习的动力,应该把专业方向往特色化的方向发展。特色化的专业能够更充分更全面地发挥学生的能力和特长,让其有更好的发展空间,增强了学生的创造和创新能力。

(4)改变课程的考核方式。现今的高校程序设计课程的考核方式仍然是传统的笔试,内容也限于课本所学到的理论和知识,很少有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查。这类型的考试形式单一,并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没有机试的考试,不用通过计算机来编写和调试程序。在成绩的总计算中,实践的部分比重很小甚至被忽略,这样就制约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也会让学生对课程的实践教学失去兴趣。因此必须改变这种考核方式,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编写出更好的程序,发展更全面的素质。

3 高校计算机专业程序设计课程改革的目标

改革和创新的目标就是要解决现在在高校计算机专业程序设计课程中存在的问题,改变当前这种不好的局面。我们推行程序设计课程的改革和创新的目标主要有以下三个:

(1)教学目标。程序设计课上课的重点是讲求方法和思路,在这过程中结合实例进行讲解的话会非常有助于学生的理解,也能提高学生听课的兴趣和效率。那些过细的理论老师只要让学生上机动手即可,学生会通过实践来进行自学和理解。培养学生良好的独立的思维习惯,引导学生学会用计算型的思维能力来对待问题,去分析和解决问题。

(2)完善体系。通过改革来完善现有的高校计算机专业程序设计课程所存在的各种缺陷,制定出一整套完整的体系,不管是在课程本身、教学模式还是考核的方式上都力求能够形成科学完整有利于学生素质发展的体系。

(3)培养人才。学习和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培养人才,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因此我们的改革也就是通过这些改革的方法来改变目前缺乏专业编程人才的局面,培养出有动手能力、有创新意识和素质全面的人才,以适应当代社会高速发展的需要。

针对程序设计课程在教学、考核和课程本身这些方面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本文提出相关的改革创新的方法和目标,为的是提高计算机专业的教学质量和培养素质全面的高校毕业生。近年来,这样的改革创新在不同的地区以不同的方式进行着,也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因此我们应该以更积极更科学的态度把高校计算机专业程序设计课程的改革创新进行下去。

[1]郭喜春.高校计算机程序设计类课程实验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12).

[2]李露蓉.试论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改革[J].福建电脑,2007,(5).

猜你喜欢
计算机专业程序设计改革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促进计算机专业教学理念创新与实践研究
基于Visual Studio Code的C语言程序设计实践教学探索
改革之路
从细节入手,谈PLC程序设计技巧
改革备忘
高职高专院校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改革探索
改革创新(二)
职业高中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浅析
PLC梯形图程序设计技巧及应用
瞧,那些改革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