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汽车驾驶教练员教练质量途径探析

2012-04-12 10:56王建华
时代农机 2012年11期
关键词:实车教练基础

李 伟,王建华

(蚌埠汽车士官学校通信站、训练教研室,安徽 蚌埠 233011)

汽车驾驶教练实践性强、技术要求高、涉及环节多、成才周期长,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组训方法,精心施教,严格教练,才能使学员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和提高驾驶技能。在汽车驾驶教练中,应紧抓“五个”环节教练,使学员更快、更好地掌握汽车驾驶技能。

1 紧抓示范环节,增强表率作用

在汽车驾驶教练过程中,示范教练有重要的表率作用。示范教练对学员掌握基础驾驶动作要领,形成良好驾驶习惯,培养正确的驾驶技能和技巧至关重要。为给学员树立好的榜样,示范教练应把握以下几点:一是讲解要领要精炼。在讲解要领时,应突出“精、准。”“精”即精炼,不要拖泥带水,不要解释过多,不要讲大道理和原理。应讲清“是什么,怎么做,容易出现什么问题,怎么办”等,便于学员记忆和理解;“准”即准确,讲解要领要准确,不能出现错误,不讲口语、俗语和不规范语言,讲解要领要与实际操作配合一致。二是示范动作要准确。通过教练员的示范动作,不仅要使学员学会和掌握驾驶技能,而且还要让学员学会规范的上下车动作和严谨的驾驶作风。因此,教练员在进行示范教练时,要严格规范动作,与所讲解的要领要配合一致。确保讲到哪里,做到哪里,讲得精炼,做得准确,避免孤僻和不规范动作;要严格按照要求,规范上下车动作,确保每一个动作干脆利索;要严格按照队列动作,规范手势、转体、走、跑等细微举止。通过正确、严格的示范教练,培养学员的良好素质。

2 紧抓模拟环节,增强感性认识

目前,教练条件比较好的驾驶员教练机构均采取“实车+理论+模拟”的教练方式,而这种教练方式将在各类驾驶员教练机构广泛推广,模拟驾驶教练已经成为提高教练质量的重要手段。搞好模拟驾驶教练,一是要合理编组。在驾驶教练的初级阶段,将学员均衡分为三组,按照三班轮换的方式进行模拟驾驶训练;在掌握基础动作之后和掌握应用驾驶内容之前,进行重新编组,即将驾驶基础动作掌握牢固的学员分为一组,驾驶基础动作掌握不扎实的分为一组,然后让驾驶基础动作掌握牢固的学员组进行模拟训练,并且时间稍长,而驾驶基础动作掌握不扎实的学员组,模拟训练时间相对较少,实车训练时间加长,以利于打牢基础。二是根据不同教练进度赋予相应教练内容。在新的教练内容开始之前,均要进行模拟驾驶训练,模拟训练内容要与实车训练内容一致,使学员在模拟器上初步掌握新学内容的动作要领和基本知识,为实车训练打好基础。三是严格把关。随着模拟驾驶训练器的不断改进和升级,模拟训练将在驾驶教练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一定要认真组织,严格把关。在每一次组训过程中,都要赋予教练主题,讲解要领,提出要求,规范动作。教练结束后,要进行考核,考核合格后才能进入实车训练。四是严格考核。模拟驾驶训练与实车驾驶训练一样,每一个教练内容结束后都要进行考核,并将考核成绩按照一定比例计入学员阶段考核总成绩。通过考核,督促学员认真进行驾驶模拟训练。

3 紧抓案例环节,增强判断能力

“案例”教练具有生动、直观和应用性强的特点,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和讨论,可以大大提高学员处理实际情况的能力,有利于消除学员恐慌和畏惧心理。因此,汽车驾驶教练应注重案例教练。一是要编好案例。教练人员应根据实践教练经验,进行总结、加工和设计,编写一些适合学员需要的案例,以利于案例教练的开展。二是案例教练应用要恰当。案例教练既要让学员较快掌握动作、要领,学会汽车驾驶技能,丰富实践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危害,又要及时消除学员的恐惧心理和畏难情绪,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三是不断充实和修编案例。每一次教练,都会有新的情况出现,学员存在的问题也不同,因此,应根据实践教练经验和学员的实际需要,在总结原有案例的基础上,把教练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进行总结和加工,编写成适宜学员需要的案例。

4 紧抓心理环节,全面培养技能

汽车驾驶技能包括动作技能和心智技能,一名合格的驾驶员,应具备娴熟的驾驶技术和成熟、稳定的驾驶心理品质。据调查,在车辆事故成因中,由于心理过失引发的事故约占30%。因此,在汽车驾驶教练过程中,应注重心理教练,以培养学员良好的心理素质。一是正确了解学员心理状况。针对一些心理紧张,接受能力差,自信心不足的学员,要通过各种途径了解这些学员的气质特点,正确引导他们,采取针对性措施消除和缓解学员紧张情绪。二是采取正确的方法。根据学员不同心理特征,采取恢复松驰法、自我暗示法、精神转移法、停止思考法等方式,多鼓励、多引导,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三是要注重应急情况下心理素质培养。汽车在行驶过程中,通常会遇到各种突发情况,如果心理素质不过硬,就会手忙脚乱,处置不当,造成严重后果,因此,加强应急情况下学员心理素质培养,对于提高安全行车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主要做法是加强学员正确观察、判断车速、车距,正确分配和转移注意力教练;加强突发情况应急处理方法教练等。

5 紧抓教练环节,增强安全意识

汽车驾驶教练涉及人、车、路及道路交通,教练环境复杂,安全问题突出,因此,教练安全是汽车驾驶教练过程中的头等大事。在组织驾驶教练过程中,必须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一是要树立安全意识。教育学员头脑里必须有强烈的安全意识和安全观念,高度的安全责任感,把交通参与者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始终放在首位。二是要树立严谨的驾驶作风。驾驶安全取决于驾驶态度,驾驶技术再好,如果缺乏严谨的驾驶作风,也免不了会出事。由于汽车驾驶教练的复杂性,行车环境的不确定性,人、车及交通信息的动态性,都给驾驶教练带来了许多不安全因素,稍有不慎,不仅自身的安全受到影响,而且也对交通参与者构成安全威胁,所以在教练中,要加强对学员严谨的驾驶作风培养。三是突出安全驾驶方法教练。掌握安全驾驶方法,是保证安全驾驶和行车安全的前提。因此,要对学员进行安全行车方法的教育,让学员具备安全行车的能力和素质。

此外,在教练过程中学员的个体差异客观存在,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在汽车驾驶教练中突出个性教练是提高教练质量的有效途径。一是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学员虽然有个性差异,但在初学驾驶时,个性差异表现不明显,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才能逐步显现出来,因此,在初期教练中,应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按照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低到高、由浅到深的程序,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实施,逐步提高学员汽车驾驶技能。二是坚持动态调控的原则。在教练中期,学员的个体差异通过对教练内容的掌握情况逐步反映出来,此时,应根据学员的学习情况,对教练内容、教练进度、教练方法等进行调整,并区别对待,以适应教练对象的需要。三是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根据学员学习情况,分为优、中、差三级,根据不同级别,赋予相应的教练内容和采取对应的教练方法。对理解问题较快的,可以在同步教练的基础上,适当增加一些教练内容,使其掌握更多的知识、技术;对善于思考、愿意钻研问题的,可以多用启发式、引导式、点拨式等方法,使其多动脑筋,培养自学能力;对文化基础好、学有专长、入伍前具有一定驾驶基础的,可以赋予一些任教任务,广泛开展互帮互学,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对学习有困难的,在共同学习的基础上,还要进行个别辅导,专门答疑,指导练习,加班补训,使其能够跟上总体教练进度。

总之,在汽车驾驶教练中,教练人员应根据具体情况,善于融会贯通,科学施训,及时解决教练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使学员更好、更快地掌握汽车驾驶技能。

[1]田宗志.提高司训机构教练员“四个能力”应把握的问题[J].军用汽车管理,2006,(5).

[2]王建华.提高汽车驾驶训练质量须突出“六个注重”[J].农机使用与维修,2007,(9).

猜你喜欢
实车教练基础
Coach,Where Are You?教练,你在哪儿?
实车碰撞试验牵引系统钢丝绳疲劳损伤问题分析
“不等式”基础巩固
“整式”基础巩固
基于手机蓝牙的奥迪A4L发动机故障设置系统设计
基于WiFi的奥迪A4L发动机故障设置系统
犀利的机器人教练
贪玩教练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