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高校增设安全生产监测监控技术专业的可行性研究:以湖南安全技术职业学院为例

2012-04-12 10:56旭,赵
时代农机 2012年11期
关键词:实训室矿山煤矿

夏 旭,赵 宇

(湖南安全技术职业学院,湖南 长沙 410151)

1 开设安全生产监测监控技术专业的必要性

1.1 我国矿山生产企业的发展需要大量安全生产监测监控技术专业人才

(1)煤炭生产企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安全生产监测监控技术专业人才。煤炭工业是我国能源的基础产业。根据最新的煤炭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到2015年,煤炭产量将达到37.9亿吨,比2010年增长5.5亿吨。在征求意见稿中对安全生产进行了明确规划:“十二五”期间要求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显著好转,重特大事故大幅度下降,职业危害防治明显下降,职业培训落实到位。煤矿事故死亡人数、重特大事故起数分别比2010年下降25%,百万吨死亡率下降到0.5以下。

煤矿瓦斯治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袁亮表示:“目前国内80%以上重特大事故都是因为地质情况不明,灾害威胁不明,均存在重大技术难题没有解决、安全投入欠账、人才匮乏严重、现场管理不到位等重大问题”,“部分国有重点煤矿安全技术装备落后,地质勘探严重滞后,不重视科研,安全基础条件差,技术人员严重缺乏,安全保障和矿井防灾抗灾能力低,也是造成矿难频发的因素”。因此,煤矿重大技术装备技术含量的提升,安全技术和管理人才的培养,可以有效地减少频发的矿难事故。

(2)非煤炭矿山生产企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安全生产监测监控技术专业人才。非煤采矿业是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资源性和基础性产业,是为国民经济增长、人民生活改善和社会文明发展提供原材料、燃料作为物质基础的支柱产业。根据最新的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规划),截至2009年12月,全国共有非煤矿山86125家,其中金属矿山9503家、非金属矿山75379家、其他矿山1243家。非煤矿山安全形势十分严峻。非煤矿山企业重大以上事故时有发生,其中最典型的非煤矿山事故是2003年12月23日重庆开县的井喷事故,该起事故造成237人死亡。

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包括非煤矿山地质条件复杂、安全投入的不足、技术力量的不够、安全基础的薄弱和人员素质的低下。其中,在人员素质方面,目前,非煤矿山从业人员中农民工占有一半以上的比例,农民工流动性大、文化水平低、安全意识差、缺乏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2006~2009年因违反操作规程和劳动纪律发生事故的死亡人数平均占非煤矿山总死亡人数的30.89%。

因此,在规划中提到:必须提高非煤矿山安全监管人员综合素质和专业素质水平,制定非煤矿山安全监管人员准入制度,吸收专业人才,推进非煤矿山职业化安全监管队伍建设。规范监管人员选拔和培养机制,制定培训计划,采取与高等院校联合培养等多种形式,分批次、分层次地开展各级非煤矿山安全监管人员培训,提高非煤矿山安全监管人员的专业技能和规范监管执法能力。

2010年7月,国务院以国发[2010]23号出台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通知》的第三部分中明确指出:为了加强安全技术生产管理,建设坚实的技术保障体系必须强制推行安装监测监控系统、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紧急避险系统、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和通信联络系统等技术装备,并于3年之内完成。

目前,我国的大部分矿山虽已陆续配备了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和电话通信系统,然而,这些系统的设备存在通用性差、兼容性差、智能度低等问题,检修和维护难度大,由于缺乏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及时的维护和检修,难以保证这些系统的正常工作,因此,这些系统无法对井下工人的违章作业有效监控,在出现事故时无法有效施救。随着《通知》中所提到的“六大系统”的普及,必须有专业的技术人员对这些系统进行安装、检修以及监管,从而为安全生产提供有效的人才保障。

由此可见,煤矿和非煤矿行业的迅速发展,使得矿山生产企业需要大量能从事安全仪器仪表及安全生产系统设备安装、调试、设备检修和维护以及矿山安全生产监察工作的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

1.2 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预测分析

(1)根据中国安全生产协会2010年底统计,在煤矿和非煤矿企业的120多万名从业人中,技术人员不足24万人,其中,既懂安全生产又懂电子信息技术的能从事安全监测监控工作过的人员比例则不到矿山技术人员的20%,这严重制约着矿山企业安全生产水平的提高,按发达国家的人员配备比例,上述企业的技术人员比重还将提高10%以上,需增加安全生产监测监控技术专业的高级专门技术人才200000名以上。

(2)国务院以国发[2010]23号出台的《通知》中,明确规定所有的煤矿、非煤矿山三年内必须配备六大系统,以素有“有色金属之乡”的美誉的湖南省为例,目前,共有非煤矿山4000余处,煤矿数量为1105处,则需要配备的设备至少近200万台,这些设备的安装、操作、检修和管理急需配备安全生产监测监控技术专业的技术人员,如按每100台设备需要配备该专业人员1人计算,则需要该专业毕业生20000名以上。

(3)遍布全国的矿山类安全装备有限公司在“六大系统”的研发、安装、维修、销售和使用管理方面,每年约需增加相应的安全生产监测监控技术技术人员2000名以上。

(4)各类涉及到安全生产的企业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对于人才也将提出更高更多的要求。

综上所述,按保守的估计,我省对安全生产监测监控技术专业的应用型人才需求达40000人左右,并且还将随着煤矿、非煤矿山的机械化和智能化程度提高和安全生产程度的提高而不断增加,开设安全生产监测监控技术专业既符合我省实际,也适应矿山类企业发展对人才的迫切需求,必将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 开办安全生产监测监控技术专业的可行性

从专业开办的外部环境来看,近几年我国的高职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国家对高职的重视程度也在逐年加强,人们对高职的认识也在逐渐加深,为高职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对于各高职院校的具体内部事务,教育行政部门也提供了相对宽松的政策环境,在专业设置上给予极大的自主权,再加上社会上矿山技术类人才的短缺,尤其是“六大系统”的普及,必将需要大量的技术人员对这些系统的软硬件进行有效的安全监测监控与监察,所有这些都为我们开办安全生产监测监控技术专业创造了良好的外围环境。

(1)师资状况。我校开办《安全生产监测监控技术》专业,具有得天独厚的师资和办学条件。《安全生产监测监控技术》专业的专业课程与我院原“矿山安全技术与监察”、“矿山机电”、“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完全相同或相近。专业课教师已具有较丰富的安全生产和电子技术教学经验,具备多名技术过硬的安全技术和电子信息技术专业双师型人才,教师中有两名长期从事煤矿安全生产实践、科研和教学工作。从整体情况看,教师学历水平均为本科以上,年龄结构合理,专业教师中副高以上职称占39%,讲师占65%,双师型占60%以上,近年来有7名中级职称以上教师,到湘煤集团进行了专业实习,积累了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师基本能够满足教学要求。开办《安全生产监测监控技术》专业的师资条件已经具备。

另外,学校还将通过聘任兼职教师、引进优秀专业师资等手段不断提高专业任课教师的教学与实践水平。

(2)实践教学条件。目前我院具有较为齐全的实践教学设施,拥有电子类和安全技术类多个实训室,电子类包括数字电子技术实训室、PLC实训室等18个专业实验室,安全技术类包括矿井安全监控综合实训室、矿山电气综合实训室等14个专业实训室,另外多媒体教室和现场课等多处辅助设施,教学设备总值达2000多万元,实训开出率达95%,已具备较强的安全生产监测监控技术专业实践教学能力。

学院拥有电子信息类和安全技术类校外实习基地共计20余个,能接受所有综合实习、毕业实习和生产实习。学院多次承担了二十三治集团、湖南涟邵矿业集团等多家企业的的职工培训任务,使一大批优秀教师得到了锻练,造就了一批“双师型”教师队伍。

综上所述,无论是从外部还是内部,无论是学院的硬件还是软件,均具备了开设《安全生产监测监控技术》专业的基本条件。

3 结语

综上所述安全生产监测监控技术专业发展的空间广泛,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就业前景,同时,湖南安全技术职业学院具有良好的办学基础和条件,具备了开设安全生产监测监控技术专业的条件。

[1]朱昌志,马恒.煤矿生产安全检测监控教学系统设计[J].煤炭技术,2008,(11).

[2]杨娟.单总线技术在煤矿安全监控系统中应用[J].煤矿安全,2011,(8).

[3]周静,刘锡明.新阶段煤矿监控系统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煤,2009,(4).

猜你喜欢
实训室矿山煤矿
四大“矿山修复”方法
在矿山里耕耘(国画)
智能化矿山建设在中小型矿山的应用探讨
我国矿企海外十大矿山简介
实训室安全管理规范可操作性的探索与实践
仿真型总线控制实训室设计与建设
大型煤矿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基于云计算技术的虚拟实训室设计与实现
上半年确定关闭煤矿名单513处
去年95.6%煤矿实现“零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