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新生防灾应急知识需求状况调查报告

2012-04-12 10:56彭友良
时代农机 2012年11期
关键词:防灾热情应急

彭友良

(长沙民政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0)

1 调查过程与方法

本次调查主要采用问卷形式,为消除学生顾虑,获得真实结果,以匿名方式进行。问卷的问题设计主要围绕学生对防灾应急知识的认知程度、了解的途径、学习的意愿等多个方面。调查时间是2011年9月-2012年9月,调查的对象为2011级和2012级新生,年龄在18岁至22岁之间。

为使样本的选取具有一定代表性,我们使用分层抽样和系统抽样,选取了200名学生作为我们的问卷发放对象,所有问卷均成功回收,并进行了相关数据的统计。

在调查过程中,除采用问卷法之外,还辅以访谈法,对一些重点学生进行深入访谈,以了解在防灾应急知识需求方面的相关背景,弥补问卷中存在的一些缺漏和不足。

2 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1)学生对防灾应急知识很重视,但学习热情不足。在问到“你觉得是否有必要掌握防灾应急知识”时,调查结果显示,52.8%的学生认为“非常有必要”,45.6%的学生认为“有必要”,两者相加共占到了98.4%,而选择“不是很有必要”和“完全没必要”的学生为0。与之相类似,在问到“你觉得学院是否应向学生推广防灾应急知识”时,有52.8%的学生认为“非常有必要”,42.4%的学生认为“有必要”,两者相加共占到了95.2%。认可度均在95%以上,显现出学生普遍对防灾应急知识表现出相当地重视。

然而,高度认可并不意味着一定会付诸行动。当问到“你觉得学院是否应向学生推广防灾应急知识”时,仍有4.8%的学生选择了“一般”,0.8%的学生选择了“不是很有必要”,0.8%的学生选择了“说不清”。在问到“你平时是否会与身边的同学谈到防灾应急知识”时,选择“经常谈论”的同学为0,而选择“几乎不涉及这一方面”的同学也占到了25.6%。还可以为此提供佐证的是,对于问题“根据你的了解,你身边的同学是否有意愿接受专门的防灾应急知识培训”,只有19.2%的同学认为身边“绝大多数同学有比较强烈的意愿”,却有高达33.6%的同学认为身边“绝大多数同学无此意愿”。在问到“你觉得在了解防灾应急知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可多选,限三项以内)时,有高达70.4%的同学选择了“同学们学习相关知识的热情不够”,所占比例最高。这充分显示出,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对于防灾应急知识的学习还仅仅停留在高度认知上,却缺乏主动去获取知识的学习热情,只希望被动地等待其他人来教。这是一个值得特别注意的内容。

(2)防灾应急知识的来源多元化,但个人掌握不多。在问到学生对于防灾应急知识的获取主要通过哪些途径时(可多选,限三项以内),调查显示的结果,得票率最高的是电视节目(有高达67.2%的同学选择了该项),其次是专门的培训或讲座(有52.8%的同学选择了该项),再次是网络媒体(有50.4%的同学选择了该项),选择“相关书籍或纸质印刷材料”、“室内外的相关广告宣传栏目”、“家人、朋友或他人介绍”的比例靠后。这一结果充分证明,学生并不是从单一渠道获取防灾应急知识,外部环境大范围的宣传确实起到了一定效果。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注意到几个细节:①受到收播的影响,电视节目的宣传很难做到完整系统,而它居然成为学生获取防灾应急知识的主要途径,这势必造成学生掌握的知识不全。当问到“你觉得自己是否已经掌握足够的防灾应急知识”时,有高达89.6%的学生选择了“学会了一些,但是还不够”,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②作为90后的学生,通过“网络媒体”获得防灾应急知识的比例意外地不高。经个别访谈得知,这一方面是由于新生中拥有电脑的同学不多,上网不是特别方便,另一方面是由于网络媒体这一宣传阵地还不太受重视,有关信息并不多。③由家人、朋友或他人介绍而获得防灾应急知识的比例不大,这说明有关宣传目前还多是组织者在行动,家人、同龄群体内部仍然缺乏相应的文化氛围。

由上可见,受到多重原因的制约,虽然同学们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获取防灾应急知识,但都是被动的、零碎的,有相当一部分同学都已经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掌握的知识还不够。

(3)虽然学院努力推广相关知识,但成效并不显著。对于学院是否应该推广防灾应急知识,95.2%的同学表示了“非常有必要”或者“有必要”,这表明多数同学认识到了其必要性。但当问到“你觉得学院在推广防灾应急知识方面做得如何”时,有高达44%的同学认为“做得一般,效果不太明显”,另还有10%的同学认为“做得非常少,几乎看不到效果”,两者相加超过半数。显示出学院在学院在推广防灾应急知识方面成效差强人意,学生的满意度并不高。对于问题“你觉得自己是否已经掌握足够的防灾应急知识”,有89.6%的学生选择了“学会了一些,但是还不够”,另外还有2.4%的学生选择了“对防灾应急知识几乎一无所知”,2.4%的学生选择了“说不清”,三者相加占到了94.4%之多。与此相类,在问到“根据你的了解,你身边的同学对防灾应急知识掌握得如何”时,有47.2%的同学认为“只有一部分同学比较熟悉”,有34.4%的同学认为“绝大多数同学对此比较陌生”,这也充分验证了学生学习的成效并不显著。

需要说明的是,相对于学生较低的防灾应急知识掌握程度,在问到“你是否学习过防灾应急知识”时,却有高达95.2%的同学承认自己“学习过”,这说明,大量的宣传和组织学习并不一定使学生熟练掌握相关知识,问题的关键可能还不是是否要尽可能多组织学生学习防灾应急知识,而是要重点考虑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成效。

在问到“你觉得在了解防灾应急知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可多选,限三项以内)时,得票率最高的是“同学们学习相关知识的热情不够”,有70.4%的同学选择了该项,其次是“组织学习的效果不佳”,有44%的同学选择了该项,再次是“学院缺乏专门人员进行组织和培训”,有41.6%的同学选择了该项,而选择“学院缺乏有力的宣传”、“了解防灾应急知识的途径太少”的不到30%。这也充分验证了上述结论。

调查发现,导致学生学习防灾应急知识成效不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

(1)由于缺乏专门人员,组织培训的效果不佳。虽然在问到“你认为学习防灾应急知识最有效的方式”(可多选,限三项以内)时,有高达48.8%的同学选择了“组织专门的培训或讲座”,所占比例最高,但也有44%的同学认为“组织学习的效果不佳”,有41.6%的同学将主要原因归之为“学院缺乏专门人员进行组织和培训”,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结果。

(2)宣传手段比较单一,宣传辅助的力量不足。除“组织专门的培训或讲座”之外,有33.6%的同学认为“利用电视节目进行宣传”、有23.2%的同学认为“分发相关书籍或纸质印刷材料”、有22.4%的同学认为“利用网络媒体进行宣传”也是非常有效的方式,而这些途径,我们学院目前虽然也做了一些宣传努力,但总的来说还不够。

(3)学生学习热情不足,文化氛围建设还不够。尽管我院学生活动兴趣小组很多,学习防灾应急知识的相关社团组织却很少,学习过程也多遵循专家讲、学生记的模式,学生主体性地位没有发挥出来,只能被动地接收信息。因此,当问到“根据你的了解,你身边的同学是否有意愿接受专门的防灾应急知识培训”时,有33.6%的学生认为身边的绝大多数同学并无接受专门防灾应急知识培训的意愿,认为绝大多数同学有强烈意愿的仅仅只有19.2%。由于学生之间私下谈论防灾应急知识的亚文化圈没有形成,多数学生已经习惯了被动等教师来组织学习,而没有习惯主动去获取。这也直接导致学习的成效大打折扣。

3 相关的意见及建议

(1)提高防灾应急知识培训的趣味性。防灾应急知识培训由于具有完整性、系统性的特点,仍然应该作为普及知识的主要途径,这一点也得到了学生的高度认可。然而在培训的组织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注重知识本身,还要特别注重知识传递的效果。否则,学生虽然有学习的意识,却很难提起学习的热情,相反,培训的次数越多,学生的逆反心理可能越强,反而不利于知识的普及推广。为此,在选择培训场地、培训人员、培训内容、培训方式等诸多方面,需要充分考虑其多样性和趣味性,适应90后学生的求知特点,重点应以提高培训质量为中心。

(2)采取多种方式途径扩大宣传效果。在防灾应急知识的宣传推广方面,随着信息来源日渐走向多元化,传统的、单一的以组织培训讲座为主的方式已经越来越无法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在本次调查中已经显现出,影视、网媒等新的传播方式已经越来越易于被学生接受。为此,在防灾应急知识的宣传推广方面,除采用传统的防灾应急知识专门培训之外,制作一些广告宣传视频、灾害现场解说视频,在学生常去的网络空间,如世界大学城播放,将更容易为新一代大学生所接受,从而有助于提高学习成效。

(3)培训学生宣传骨干营造文化氛围。要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仅仅依靠教师的推动效果有限。通过先重点培养一批学生宣传骨干,组建一些专门的学生社团、兴趣小组,以学生为主体经常开展一些有益于知识普及的活动,采取小组工作的方式带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有助于在学生中建立亚文化圈,使学生彼此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变学习意识为学习行动,将更有利于防灾应急知识的普及和推广。

(4)以赛促学推动防灾应急知识普及。学院可以组织防灾应急知识抢答竞赛、实践演练赛等,通过比赛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将枯燥的知识学习与有趣的户外活动结合起来,将生硬的概念知识与灵活的实践运用结合起来,以赛促学,力求在学生中造成一定的影响力,甚至辅以网络直播的方式对外大力宣传,多种形式推动防灾应急知识的普及,这将有助于更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并对外取得显著的辐射效果。

猜你喜欢
防灾热情应急
人民的期盼就是应急青年的使命
家庭防灾应该囤点啥?
地质灾害防灾避险小常识
防灾减灾 共迎丰收之季
故宫防灾的“超强铠甲”
完善应急指挥机制融嵌应急准备、响应、处置全周期
热情的树
那一年的春风
应急管理部6个“怎么看”
“热情”的沙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