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专业教学改革亟需信息化的教学环境

2012-04-12 10:56王于松
时代农机 2012年11期
关键词:理实专业课故障诊断

王于松

(徐州市中等专业学校,江苏 徐州 221000)

在提倡"教、学、做"一体化教学、项目教学的背景下,汽车专业教学改革在向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的目标前进;理实一体化教学是汽车专业的主要教学方式。笔者发现有许多问题能影响汽车专业课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效果。

首先是实训设备的种类和数量直接影响理实一体化教学的进行。实训设备的种类决定上课和训练的内容。如果拆装的发动机是普桑的,而教材上是丰田5A的,那么教材必须服从实训设备才能进行,所有的教学过程都应围绕现有的设备进行。实验设备的数量直接影响学生的实习工位多少。在故障排除工位许多学校就一两台车供教学使用,一个班使用都紧张,更何况许多学校动辄十几个班。这绝对没法保证教学质量。

其次教师的数量影响教学效果。理实一体教学提倡“教、学、做”一体。在学生做之前教师要演示,在学生训练过程中要辅导,随时纠正学生的错误,所以要提倡小班化教学,一个小班10~15人,1~2个专业课教师。而汽车专业课教师缺乏是许多学校的硬伤。我们学校汽车专业有400多学生,才12个专业教师,小班化的模块化教学根本实现不了。

再次,由于设备的影响,故障设置数量有限。汽车维修工是一个经验性很强的工种,需要多见识故障多排除故障才能适应岗位需求;而学校教学中有些故障不可能多设,就是接插件接触不良故障出多了,接插件就损坏了,所以设备的使用成本限制了情景的设置。另外教师出的故障毕竟是“学院派”,和现实的故障还是有区别的,这会影响学生思维的发展。

最后理实一体的教学方式,往往会重实践而轻理论。理论实践结合,学做结合,教学结合要求理论原则上是够用就行了,但学生接受方面往往要小于够用。他们愿意动手胜过动脑。

现代教育技术尤其是现代信息技术给专业课教学的改革带来了新的机遇,跨时空、大信息量、交互性和个性化学习使课堂教学进入到了信息化时代。在信息化课堂教学中,多媒体及网络技术的应用使教师和学生地位发生了变化,它要求建立一种全新的教学与学习模式。它能弥补一体化教学的不足,使专业课教学既让学生喜欢理论,也喜欢实践,它还能解决工位等设备问题。

首先在信息化教学是建立在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布鲁纳的“发现教学”理论上的教学方式,提倡采用“探究式学习模式”,发现教学强调学习过程,重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发挥,认为学生应具有自我探究的积极性,想方设法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学会怎样学习;强调直觉思维,认为直觉思维的本质是映像或图像性的;强调内在学习动机和信息提取,倡导探究式学习方式,即要求学生不盲目接受和被动记忆课本或教师传授的知识,而是主动地进行自我探索。这就训练了培养汽车专业学生的思维习惯。

在信息化环境下,每个单元我们都设一个或多个问题,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探究学习。学生课前可以围绕要解决的问题,在家从各种书籍中和网上搜集相关资料,课堂上以小组的形式进行交流。在故障排除课上这种学习方法的优越性就更能体现出来。原来那种老师出故障,几个学生排除,其余同学没事干的情况得到彻底转变。现在是各个学生都有备而来,问题一个接一个,所以专业思维的培养是容易实现的。而理论的学习也由被动接受变成了主动探索。

其次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下虚拟实训软件解决了学生实训工位不足、教师不足等问题。如虚拟故障诊断软件模拟了汽车故障诊断及故障诊断操作过程。教师使用软件可以进行故障诊断实训示范,学生使用软件可以进行故障诊断实训。我们采用的软件提供卡罗拉轿车常用的故障诊断实训项目30多个,常见故障点90多个,故障设置模式灵活,这是我们实训教学做不到的。虚拟软件具有完整的故障诊断实训车间场景,包含卡罗拉轿车、举升机、常用工具、零件车、维修资料和常用检测设备。实训车间场景采用3D实时渲染技术,可实现场景内360度旋转以及场景缩放功能,这种情景的创设也是我们实际教学很难达到的。虚拟软件还有多种故障诊断检测设备,多种故障诊断检测方法工具箱中的工具包含各种型号的套筒、扳手、扭力扳手、专用钳子等。能够从工具箱中选择基本工具置于常用工具中,在常用工具中能够进行工具的组合与拆除。使用工具能够拆卸或安装零部件。软件还提供汽车故障诊断过程中标准的零部件拆装规范,起到了教师辅导的作用;学生可以从场景中使用正确工具对相应零部件进行拆装。

先经过虚拟软件的训练,相当于学生经过了教师一对一的辅导,再到实车进行,无论是操作的规范性还是诊断思路,都有了很大提升。由面到点,普遍带动。

最后信息化教学环境还有利于考教分离,改变评价方式。许多虚拟软件都能实现了随机抽题、随机故障设置、实务考试过程自动记录、自动评分等功能,使实际操作技能的考核实现量化评估。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只有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下,以多媒体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为汽车专业教学的整合提供了物质平台和理想的教学环境,信息技术发挥了更多的功能,我们的专业课教学改革才能发挥其应有的效果。把专业课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与信息技术结合起来,是探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新途径。

猜你喜欢
理实专业课故障诊断
基于包络解调原理的低转速滚动轴承故障诊断
“导入课”在高校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思考
理实一体化课程过程考核的研究与探索
“电气控制与PLC”理实一体化课程研究
服务学习在高职社会工作专业课内实践教学中的探索
计算机专业理实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因果图定性分析法及其在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研究生专业课学分制教学改革探讨
基于LCD和排列熵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
关于大学专业课排座位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