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实践教学现存的问题

2012-04-12 10:56周志斌
时代农机 2012年11期
关键词:操作技能实训技能

周志斌,朱 莉

(新乡市职业教育中心,河南 新乡 453000)

1 数控教学存在的问题

(1)中职学校的数控专业教学与企业实际需要存在一定的脱节现象,中职学校所教的数控专业知识、技能、教学理念及教学设备在飞速发展的机械加工行业无法及时跟进。目前,中职学校数控专业实训教材的内容大多是一些多年前的内容,然上还有生命力,但部分数控设备软件已经退出数控设备市场。显然,这些教材不能适应市场需求,实用性不强,不适合数控专业的实习教学。因此,学校在教学设备的使用上存在与市场需求脱节的现象,不能紧跟数控市场的潮流,不能很好地适应数控市场对数控人才的需求。

(2)数控专业实习条件建设滞后,是中等职业学校数控专业由于受到招生规模、实习经费、观念认识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在实习场、数控模拟仿真的建设上相对滞后。有的学校仅有一两台数控车床,便构成了数控实习室。教师和学生很难在这样的条件下开展有效的数控技能实习教学。

(3)教师的操作技能亟待加强当前,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数控专业教师的比例还较低,有的数控教师就是企业的师傅,虽然有一定的操作技能,但未受过教育教学方面的培训,难以运用相关的教学理论和技巧,对数控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原理和相关学科知识不明就里。有的专业课教师是由其他专业改行过来教数控,虽经过一定培训,但对数控操作技能缺乏功底,难以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融合。专业教师的操作技能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数控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

(4)数控实习课时比例较小受教学模式、实习条件、师资素质、实习经费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数控专业的课程设置上,理论课、基础课的占比普遍较大,实习课的比例较小。导致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难以开展,专业理论课与实践技能课脱节的现象普遍存在。

(5)教学改革力度不足中等职业学校数控课的教学模式较多地沿袭了传统的学科教学模式,缺乏对最新的教学理念的认识,教学改革力度不够,不能很好地结合行业的工作任务、工作过程采取项目化、综合化的教学方法,学生的职业能力得不到很好的培养。

2 改进数控实践教学的对策

(1)加强数控实训基地的建设。实习实训的良好条件是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保障,是学生掌握专业技能、培养职业素质的载体。数控专业的实习实训基地要满足实习教学的需要,除了必须具备用于专项技能训练的基本功训练,模拟仿真实训等实习训练的场所之外,还应争取条件创建“数控加工实训中心”。“数控加工实训中心”要按企业实际生产场地的布局、硬件设施、工作环境来建设,使学生有一个真实的学习环境。除了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以外,还应通过校企合作,与企业建立广泛的合作,发展校外实训基地,通过顶岗实习、工学结合等多种形式锻炼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2)提高专业教师的数控操作技能。专业教师素质的高低是影响专业课教学的核心因素,是保障教学质量的关键。因此,要十分注重教师的专业发展,大力培养“双师型”教师。数控专业教师不仅应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而且还要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具体培养途径如下:一是轮流选派专业教师到企业一线挂职锻炼,通过在生产一线的实际操作,了解行业内的新工艺、新口味、新原料、新设备,提高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二是鼓励教师利用寒暑假参加各种省级、国家级专业业务进修。如我部每年暑假的教师培训、骨干教师培训。在专业能力上,还可通过参加数控专业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试或考评员资格的学习培训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操作技能。三是建立激励“双师型”教师成长的制度,通过建立激励制度引导教师成长。对取得专业资格证书和在各种比赛中取得一定成绩的数控教师给予奖励,营造有利于“双师型”教师成长的环境和氛围。

(3)合理选择教学课题,提高学生应用能力。数控实训课题的选择要具有代表性。通过具有代表性课题的教学和实践,使学生能举一反三,掌握相同工件的加工方法。①数控实训课题的选择要具有实用性。当前,机械行业中的数控加工业空前繁荣,教学课题也应紧跟这种变化。要及时掌握行业中的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并将其融入到教学中,保障教学的实用性,确保学生所学内容与今后就业岗位需求的无缝对接。②数控实训课题的选择要具有广泛性。在课题的选择上,加工模式、加工方法范围要广泛,使学生能掌握不同种类材料的加工。课题的广泛性还表现在不同设备类型的实训上,学生应尽可能的学习数控车、数控铣、加工中心等的操作。

(4)改革教学方法,突出对实践能力的培养。数控专业课的教学应围绕行业岗位对学生知识和技能的要求开展,以实际岗位工作任务为出发点,岗位上需要什么,教学中就教什么,岗位上怎么做,教学中就怎么教,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课程。在教学方法上,要改变传统教学中的“先理论,后实践”的教学模式,打破理论与实践的界限,坚持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方法。通过项目教学来整合理论知识和技能,坚持在做中教、做中学。在实践中根据需要学习的相关理论知识,用多少就教多少,以“必需、够用”为原则,学生边实践、边学习相关理论知识,既可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

(5)规范实践教学实施。组织实施对每门实践课程,教师要统一编制实践课程大纲、实践课程教案、实践考核标准,实习结束后要完成实习报告、实习总结、实习成绩评测等工作,规范实践教学的组织和管理。教学实施实训教学要根据实训课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以及实践教学的进度合理安排,重点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练和做,帮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实训教学包括讲、演、练、测、评等几个部分。讲:教师要讲解实训目标、操作过程步骤及要领和安全规范以及相关理论知识。如讲解工件时,应涉及材料介绍、刀具刃磨,粗加工方法、工艺安排、刀具选择等等。讲解要精炼,要突出重点和难点,对学生的操作要有指导作用。演:就是将需要实践操作的内容给学生作示范演示。演示要结合讲解进行,边讲、边演,使学生看清操作的方法、程序及要领,演示时应对操作的关键部分和难点部分采取慢速演示、分解演示、重点演示及正误对比演示等方法,从而有效提高演示效果。教师演示的操作动作要领,学生单凭观察是不能全面掌握其特点的,还必须让学生亲手操作练习,使其了解该工件的各项工艺要求、材料特性,刀具刃磨角度形成对工件的全面认识。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做好全面的引导与答疑。练:就是教师指导学生动手进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练是实践教学的主要环节,是学生掌握操作技能、形成专业能力的主要途径之一。测:就是对学生实习操作加工后,进行测量,以检测该工件是否符合图纸所要求的各项基本尺寸及行为公差要求。评:就是评价总结。根据学生操作的过程和结果,教师应按照制定的评价标准进行评定,同时,也包括对学生掌握某个专项技能后的阶段性测评。可以采用学生互评与教师点评相结合,个别点评与集体点评相结合,技术点评与综合点评相结合等多种评价方式,全面总结学生在实践中的优点以及存在的不足。

3 结语

当前,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普遍存在厌学情绪。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变“厌学”为“乐学”,要从几个方面着手。首先,要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鼓励学生掌握过硬的技能。教师可通过“现身说法”,聘请行业中的专家来学校讲座,介绍业内动态,使学生树立学好数控技能的学习目标。其次,要做好数控课程改革,让学生感到所学的知识对其今后的职业生涯是有用的,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再次,教师可通过一些手段激励学生学习。比如通过数控技能比赛,形成竞争的学习氛围,通过设立技能等级达标标准,并结合颁发职业资格证书等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1]王希平.浅谈职教实践教学的内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27).

[2]孙志春.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28).

[3]贺习耀.数控技能教学现存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22).

猜你喜欢
操作技能实训技能
机械装配中钳工的操作技能分析
关于学生实验操作技能省级测试的思考——以高中生物学为例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劳动技能up up!
秣马厉兵强技能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拼技能,享丰收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画唇技能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