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的思考

2012-04-12 10:56王卫东
时代农机 2012年11期
关键词:秸杆稻麦灌云县

王卫东

(灌云县人大办公室,江苏 灌云 222200)

为搞好农作物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7月中旬,灌云县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常委会组成人员走访了部分乡镇的干部群众、与农业专业技术人员在田间地头进行了交流,考察了周边地区的先进做法。笔者们认为,秸秆禁烧的行政措施与秸秆的合理利用两条路径相互配合,完全能够避免大规模的秸秆焚烧现象,秸秆禁烧、秸秆机械化还田、水稻机插秧是灌云县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1 灌云县秸秆利用与农业机械化现状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位于黄淮平原上黄海之滨,稻麦秸秆占农作物秸秆的75%以上,稻麦年总产量近70万t,按照草谷比1.1:1计算,灌云县每年生产稻麦秸秆大约70万t。据县农业部门调查,全县稻麦秸秆用于饲料、燃料、肥料的比例不到20%,其余都被白白焚烧掉。目前,灌云县秸秆综合利用的程度还很低。

(1)秸秆非农业化利用程度低。灌云县境内缺乏大规模利用秸秆的企业。欣森木业可以收购秸秆用于制造板材和生物燃料,但每吨收购价格260元,价格过低;每天只能收购400~600t,收购时间分散,无法在稻麦收获期消化全县秸秆,而农民储存秸秆待售的比较效益偏低。

(2)秸秆机械化还田率低。①联合收割机使用秸杆切碎装置进行草还田时需增加燃油消耗,机工要多收钱,农民不愿意;②采用反旋灭茬机灭茬作业,农艺上增加了一道工序,作业成本增加,农户不愿意;③惯性思维难以改变,许多农民不了解在田中焚烧秸杆的危害,总以为烧了省事,还能增加土壤肥力;④政府对秸杆机械化还田技术和水稻机插秧技术推广的措施不力,禁止焚烧稻麦秸杆的监督查处力度不大。

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对灌云县秸秆还田及综合利用予以补贴,2012年补贴总额为480万元。据了解,往年这笔资金下拨到乡镇后,许多乡镇并没有利用在秸秆还田及综合利用的补贴上,而是挪作他用了。

目前,灌云县农机化发展正处于由中级阶段向高级阶段过渡的时期,这为普及秸秆机械还田和水稻机插秧技术提供了较好的物质基础。全县拥有稻麦联合收割机5400台,其中,带秸秆切碎抛洒装置的3000台,剩余2400台装上价值600~800元的秸秆粉碎抛洒器后能够完全满足全县稻麦的低茬粉碎收割。拥有大中型拖拉机3040台,小型拖拉机22440台(其中,手扶拖拉机17255台),秸秆还田机700台,插秧机769台。由于大中型拖拉机带动秸秆还田机的耕作效果优于小型拖拉机带动秸秆还田机的耕作效果,因此,用于秸秆还田的大中型拖拉机、秸秆还田机以及插秧机尚显不足。但是,近年来,农民的购机热情高涨,全县每年农机增长量在千台以上。只要种植模式变革引导得好,再掀农机购买高潮是完全可能的。江苏省农机定额补贴标准总体上不超过市场平均价格的30%,例如,市场售价6多万元的轮式拖拉机,补贴额为16000元,5000元左右的秸秆还田机补贴1500元,12000的乘坐式插秧机补贴4200元。可见,省财政补贴的力度还是相当大的,对农民还是很有吸引力的。

2 秸杆机械化还田效益分析

秸杆还田是补充和平衡土壤养分,改良土壤的有效方法,秸杆还田后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有机质的质量,从而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化肥用量。另外,还能提高土壤蓄水能力,减少土壤表面径流损失,有利于提高降水利用率和抗旱保墒。

据灌云县农技部门提供的资料,秸杆还田后可以达到以下效果:

(1)改变土壤理化特性。1t还田的稻麦秸秆对土壤氮磷钾养分的贡献,相当于12.8kg尿素、12.2kg过磷酸钙、44.6kg硫酸钾。秸秆还田减少了化肥施用量,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一年后,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0.05%~0.23%,全磷平均提高0.03%,速效钾增加31.2Ppm,土壤孔隙度提高1.75%~7%。连续多年秸杆还田的耕地,不仅能提高磷肥利用率,补充土壤钾素的不足,还可提高地力0.5~1个等级。

(2)增产效果明显。秸杆还田后,平均每亩增产幅度达10%~15%。

(3)提高工作效率。机械化还田比传统的沤制还田节省了割、捆、运、铡、沤、翻、送、撒等多道工,节约了时间,降低了劳动强度和作业成本。机械化秸杆还田的作业成本为人工还田成本的1/4,而工效可以提高40~100倍。

(4)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秸秆机械化还田避免了秸杆焚烧对大气、河流的污染,维护了公众健康,保障了民航、铁路、高速公路的交通安全,杜绝了火灾隐患,防止了对土壤结构的破坏。

3 水稻机插秧的比较优势

秸秆还田以后,水稻直播的困难增加,这时,最好的水稻种植方式是机械插秧。

水稻直播是一种原始落后的生产方式,在水稻生产初期具有省工节本、减轻劳动强度的特点,但对整个水稻生产而言隐患突出,主要表现为单产水平低、出苗齐苗风险大、草害严重、容易倒伏、土壤易板结、稻米品质差等,是一种不环保、不可持续的低水平种植方式。

水稻机插秧是机械化种植,是最先进的种植方式。①有利于实现水稻的高产稳产。插秧机的设计切合水稻高产种植的要求,插秧机在保证宽行的同时,对株距、栽插深度、秧棵巨细可以人为的量化调节,实现了定行、定深、定穴和定苗,满足了高产群体种植中宽行浅栽的要求,提高了栽插质量,保证了高产稳产。?据农业部门数据显示,机插水稻比长势很好的直播水稻产量要高100~150kg。稻谷出米率要高10%~15%。②作业效率高,省工节本增效。一台手扶式插秧机每天栽插面积15~20亩,乘座式插秧机每天栽插面积40~50亩,远远高于人工栽插效率。并且,机械水田作业稳固性好、易操作,有利于抢时间保进度。③有利于标准化生产。以插秧机为载体,机手或者机插秧公司、专业合作社通过开展统一品种、统一育秧、统一供秧、统一机插等服务形式,促进了水稻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推动了水稻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经营和标准化生产。④社会效益非常明显。机械插秧大大减轻了栽插劳动强度,有利于促进劳动力转移,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同时,机插秧通透性好,病虫危害轻,比手插和抛秧可少施1~2次农药,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

目前,灌云县水稻直播面积超过50%。为推进秸秆还田,提高水稻亩产,灌云县应严控水稻直播面积,大力推广水稻机插秧。

4 强力推进秸秆禁烧

秸秆机械化还田和水稻机插秧是解决秸秆焚烧最合理的路径,秸秆禁烧是实现秸秆机械化还田和水稻机插秧的首要步骤,二者相辅相成,互为因果。推进秸秆禁烧要多措并举、多部门联动,在大力宣传秸秆禁烧政策法规、秸秆焚烧危害、秸秆还田与水稻机插优越性的基础上,落实责任追究,严防死守,严查重惩,奖惩兑现。

(1)加大对乡镇及职能部门领导的追究力度。各乡镇及县相关职能部门要向县政府缴纳3~5万元禁烧保证金。对全面完成秸秆综合利用与禁烧工作任务的乡镇和包保单位,全额返还所缴纳的保证金,并给予重奖。凡发生露天焚烧秸秆现象的,除扣除保证金外酌情给予重惩(建议与年终目标考核奖挂钩)。对境内发生第一个火点的乡镇或单次过火面积在10亩以上的乡镇,对乡镇主要负责人要进行诫勉谈话,并通报全县。被国家、省、市有关部门巡查到或被国家卫星遥感监测到焚烧火点的,除经济处罚外,对乡镇主要负责人要采取组织措施。

(2)“从严、从重、从快”查处违禁农户。根据《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关于促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决定》,由环保部门依法对违禁农户实施处罚,将第一个焚烧秸杆者树立为反面典型,在媒体上公开处理,农办等部门应认真研究探索,将禁烧与国家粮食直补等补助金发放挂钩,违禁后酌情扣发补助金。

(3)加强对农机操作人员的管理力度。要在村头路口设置关卡,监督收割机安装切碎抛洒装置,按技术要求切碎到位,没有安装切碎抛洒装置的收割机禁止下田作业。要严把茬口留低关,把农机跨区作业证、优先加油卡和职业资格证与农机留茬高度挂钩,严查超高茬收割。对留茬高度高于15cm的,给予农机手一定的处罚,并且农户有权拒付其收割费用。村干部和监督人员,要配备尺子,全程跟踪监督。对大面积田块实行同步收割,并做到“三个及时”,即:及时清运麦秸、及时翻耕灭茬、及时上水或播种,对清运麦秸或翻耕灭茬不及时的农户,由村集体统一组织服务,并实行有偿清运和翻耕灭茬。

5 技术保障和经济保障并重

要积极推广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根据当地作物品种、茬口布局、土壤性状及基础设施等特点,按照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和水稻机插的技术路线,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秸秆机械化还田和机插秧集成技术培训,提高新技术的到位率。

要依托农机合作社开展社会化作业。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化程度高、社会化服务能力强的特点,积极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购置秸秆还田和水稻机插秧机械,开展机械化还田作业和水稻机插秧服务。充分发挥合作社的作用,开展统一供种、统一育秧、统一还田、统一机耕、统一机插、统一植保、统一机收等综合业务,实现订单式和保姆式服务,最大限度地提高机具使用效率。力争每个乡镇能够依托2个以上的农机合作社开展机械化还田和机插秧专业服务。

要充分利用好国家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和省财政秸秆还田及综合利用补贴资金,做到专款专用,积极引导大马力拖拉机、秸秆还田机和水稻插秧机的发展。同时加大县级配套资金投入的力度,将补贴资金逐步向上述机械倾向,从而调动广大农民购置农业机具的积极性。建议从今年480万元省级秸秆还田及综合利用补贴资金(该省补资金逐年递增,明年将达600万元左右)中拿出50万,用于对秸秆还田先进乡镇的奖励,其余用于大马力拖拉机、秸秆还田机、水稻插秧机的补贴。按照与省补一比一的比例进行配套,430万元可以补贴130台大中型拖拉机、400台秸秆还田机和400台水稻插秧机,这样,可以大大激发农民的购机热情,有力地填补全县上述机械的缺口。该政策连续实行数年后,将彻底改变灌云县农业机械化的面貌。

猜你喜欢
秸杆稻麦灌云县
农民生存策略的选择逻辑——基于稻麦村庄农户样本的政治经济学考察
灌云县小伊镇 聚焦重点 推动高质量发展
稻麦病虫害防治技术分析
浅析灌云县土地资源利用现状
“贷”动秸杆走四方
赴湖北农业考察及苏北沿海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的思考
农业秸杆增值利用的有效途径——秸杆高得率制浆清洁生产技术
长江下游稻麦轮作农田不同施肥措施的固碳潜力分析
鹅、鹅、鹅,曲项奏响扶贫歌——灌云县绿缘鹅业专业合作社扶贫纪实
浅析我县农作物秸杆综合利用的现状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