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水利工程管理策略研究

2012-04-12 10:56孙炳灿
时代农机 2012年11期
关键词:水价观念水利

孙炳灿

(舒兰市水资源管理办公室,吉林 舒兰 132600)

水利工程管理是指在深入了解水利工程的性质和具体作用的基础上,尽最大可能趋利避害,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加强对水利工程的引导和管理。建国以来,我国水利工程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也加快了水利工程管理建设的进程。但是,随着经济社会事业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日趋突出,已严重影响水利工程效益的充分发挥,制约了水利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因此,加强水利工程管理势在必行。

1 我国水利工程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水利工程管理方式的落后。建国以来,我国水利工程管理单位按照计划经济的管理模式建立了一系列的管理程序和管理规范。这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对强化水资源调度,实现水资源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是非常有效、合理的,极大地促进了当时国民经济的顺利发展。但随着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市场经济的合理配置资源、优胜劣汰、价值规律、市场竞争机制已经深入人心。而水利产业政策滞后,没有在政策上及时调整、引导水利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规范。此外,处于基层的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很大程度上还停滞在原有的思维观念中,沿用粗放的管理方式,导致了水利系统职工的思想观念陈旧、工作效率低、经济效益不高、缺乏适应形势发展的新思想、新观念、新作风,缺乏发展水利工程的新的管理模式。

(2)水利工程管理体制不规范,职责不明确。我国目前实行从中央到地方分级负责的管理体制,并分为水行政主管部门及业务管理部门两个体系。各体系的上级部门负责组织和指导下级部门的有关工作,而业务管理部门是受同级水行政主管部门领导或授权行使有关水利工程管理职能的。我国对水利工程实行分级管理是在长期的治水实践中形成的,符合水资源管理的特点。但目前还存在着分级管理体制不规范,管理权责不明确等问题。如在一些地方,本该由上一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管理的跨行政区域工程,实际是由某一地区在管理,不利于统筹兼顾各方利益,难以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统一调度。

(3)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和维修养护经费不足。长期以来,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管养一体,机构臃肿、经费混用,形成了一支庞大的水利工程管理队伍,效率低下、工程运行成本较高。水利工程的维修养护是一项宏大的工程,需要大规模资金的支持。目前,水利工程的维修养护经费主要来自于财政拨款。国家及地方政府的拨款只能将一些问题突出的地方进行突击式的解决,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另外,水利设施的维护管理经费也有一部分来自水商品,但目前水价一直不到位,不能按照测算审批的成本水价计收水费。水利管理单位运行管理经费的紧缺导致水利工程因资金投入跟不上,管理维护环节无法全面完成,工程毁坏速度加快。不仅效益严重衰退,而且对国民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极大的隐患。

2 我国水利工程管理的针对性策略

(1)加强观念转变。当前,我国的改革开放已进入攻坚阶段和成熟时期,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首要前提是改革不适应市场经济形势发展的陈腐观念,将原有的计划经济、商品经济的完全依赖计划,依赖行政命令的思维方式转变过来。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价值规律、优化配置资源和优胜劣汰的方式加快观念的转变。要改变水利是单纯的公益事业、福利事业的观念,树立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的观念;要转变无偿供水的观念,树立水是商品的观念;转变水利事业附属于农业的观念,树立水利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面服务、积极开展多种经营的观念。

(2)强化管理与明确权责。为加强水利工程管理,国家及地方政府政府要建立健全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制定并完善水利工程管理相关的法规、规章和政策,为水利工程管理提供保障。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对各类水利工程负有行业管理责任,负责监督检查水利工程的管理养护和安全运行,对其直接管理的水利工程负有监督资金使用和资产管理责任。水管单位具体负责水利工程的管理、运行和维护,保证工程安全和发挥效益。此外,还要努力提高管理者的素质和水平,要积极培养和引进既懂水利又懂管理,既懂经济又懂法律的复合型管理人才,加强现有管理人员的培训。通过提高管理者素质和管理水平,达到加强水利工程管理的目的。

(3)深化管养分离。长期以来,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管养一体,人员富余、经费混用,导致有限的经费主要用于养人,维修养护经费严重不足,工程养护情况不甚乐观。根据各地水利工程管理的实际情况,管养分离可考虑分三步走:①水管单位内部实现工程管理部门与养护维修队伍分设,管理人员与养护人员分开,各自独立核算,对维修养护工作实行内部合同管理;②养护维修队伍与所属水管单位脱钩,独立或联合组建养护企业,承担起原单位管辖的水利工程的养护任务;③工程维修养护业务从所属水管单位完全剥离,面向社会公开招标,择优确定维修养护企业。水行政主管部门、水利工程单位只对养护情况进行监管,对养护结果进行验收和评定。

(4)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在水价的形成机制上,要认真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水价改革促进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通知》、《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管理办法》,按照补偿成本、合理收益、优质优价、公平负担的原则,在物价部门的指导下重新核定工业、农业、居民生活、生态环境等分类成本水价,调整实际执行水价。农业用水水价按补偿供水成本的原则核定,不计利润;非农业用水价格在补偿供水成本、费用、计提合理利润和依法计税的基础上确定。要规范水费计收和使用管理,大力整顿水价秩序,加强末级渠系的管理,推行到的终端水价制度,减少收费环节,严禁乱加价和乱收费。

3 结语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水利改革的不断深化,水利工程管理中长期积淀的各种弊端日益显露,已经影响了水利工程的安全运行和效益的充分发挥。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用新的针对性策略指导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只有加强水利工程管理,在实际的工作中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及时总结经验,完善水利工程管理体系,才能真正发挥水利工程为人民服务的作用,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宋元蓉.水利工程管理存在问题分析与解决措施[J].河南科技,2010,(14):189.

[2]黄祯台.谈谈如何加强水利工程管理[J].建筑与发展,2009,(7):14-16.

[3]高玉琴,方国华,韩春晖,王 弘.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内涵、目标及内容分析[J].三峡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2009,31(4):45-47.

猜你喜欢
水价观念水利
维生素的新观念
别让老观念害你中暑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Ⅱ)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Ⅰ)
水利工会
水利监督
健康观念治疗
影子价格模型在水价分析推算中的应用
调水系统工程水价计算方法及其应用研究
即兴表演的观念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