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SSCI的期刊特征分析——以《大学图书馆学报》为例★

2012-04-12 21:24燕山大学图书馆河北省秦皇岛市066004许子媛
河北科技图苑 2012年6期
关键词:图书馆学办刊影响力

燕山大学图书馆〔河北省秦皇岛市 066004〕 许子媛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hinese 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简写为CSSCI)是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开发研制的引文数据库[1],用来检索中文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论文收录和被引用情况,是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重要的文献信息检索与评价工具,同时也是学术期刊研究与管理的重要分析工具,可为期刊评价及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大学图书馆学报》从1998年CSSCI投入使用之际就一直入选为来源刊。本文主要利用1998年至2009年CSSCI数据库提供的数据信息,通过多种定量指标对《大学图书馆学报》的刊载论文规模、结构及影响力进行分析,以期为促进该刊发展提供借鉴。

一、刊载论文的规模特征

(一)刊载论文的总量规模

《大学图书馆学报》由1981年创刊的《大学图书馆动态》发展而来,1983年改名为《大学图书馆通讯》,1989年改为现名。自1998年入选CSSCI以来,至2009年该刊共刊载论文1 707篇,年均约142篇。其中1998年载文量最多,共计200篇。与一些同类期刊相比,《大学图书馆学报》走的是优中选精的办刊模式,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该刊的发展轨迹。

(二)被引论文的年度规模

CSSCI提供了来源文献与被引文献的信息检索路径,其中来源文献相对于被引文献是较为稳定的,而被引文献年度数量及被引频次则更受关注。如统计数据所示,《大学图书馆学报》每年被引论文总量呈递增趋势,从1998年的249篇增长到2009年的463篇。该刊的年被引论文篇次数量在1998年至2003年之间呈现递增趋势,由401篇次增长到623篇次,而2004年至2009年则呈现上下波动之势,2008年达到最高757篇次,但总体上看波动幅度不大,还是趋于稳定的。

《大学图书馆学报》从1998年至2009年,被引论文4 122篇,总计被引7 297篇次,年均被引608.1篇次,与同为这一时期来源刊的《图书馆论坛》年均被引553.2篇次、《图书馆杂志》年均被引443.1篇次、《图书馆工作与研究》年均被引232.8篇次相比,《大学图书馆学报》刊载论文的质量较高,影响力较大。

二、刊载论文的结构特征

(一)刊载论文的地区分布

刊载论文的地区分布主要反映我国某一学科领域相关智力资源的地域分布。从统计《大学图书馆学报》论文来源地区分布量的数据看,北京地区以519篇论文量位居第一,占刊载论文总量的30%。这不仅与北京地区所处的特殊社会地位有关,而且与国家在北京地区相关科研领域资源投入较多从而产出较多有很大的关系,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大学图书馆学报》立足于北京的办刊宗旨。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布来看,位居前10位的刊载总量为1 374篇,占全部刊载论文总量1 707篇的80%。这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别为北京、江苏、浙江、广东、湖北、上海、山东、河南、四川、陕西。这些地区的论文刊载量高与该地区高等教育资源及科研力量比较雄厚有密切关系,也与这些地区的图书情报事业和高校图书馆学、情报学与文献学的学科建设发展较好、较快有很大的关系。刊载量比较少的为新疆、宁夏和西藏,分别仅有2篇、1篇和0篇。这种刊载量的分布显示出,学术期刊的论文刊载分布与各地区学术水平相符合,进而体现出办刊的水平与质量。

(二)高频被引论文

1998年~2009年《大学图书馆学报》刊载论文的被引情况在经过人工排重后累计达到10次(含10次)以上的论文有167篇,共被引2 975篇次,被引频次前10位的论文累计被引次数都达到35篇次以上,最高被引频次为88篇次。引用期刊都是图书馆学、情报学与文献学领域的核心期刊,而且高频被引论文的研究内容都是同一时期图书馆学研究领域或者图书馆事业的研究热点,如图书馆Web2.0、图书馆联盟、图书馆服务质量评价、图书馆管理新理念、电子信息资源评价等相关问题。这说明《大学图书馆学报》刊载论文一直在关注着学术热点及前沿问题研究。

此外,本文还统计了单一年度被引高频论文,被引篇次在10次以上的论文30篇,被引390篇次,其中被引15次以上的论文6篇。这6篇论文从刊载年到被引用高峰年,间隔期为3年左右,基本上符合论文被引峰值的统计规律。从被引年度看,高频被引论文数量呈逐年递增趋势,其中2006年最高为5篇,而且还有1篇论文连续3年为年度最高频被引论文。

(三)高频被引论文的核心作者

如前所述,被引篇次累计最高的前10篇论文的作者,其所从事的职业皆为信息资源管理领域的教学科研人员或图书馆工作者。其中5位供职于高校图书馆,3位供职于高校信息资源管理系,2位供职于科研院所;其单位类型皆为985工程重点建设院校或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这些核心作者都是图书情报领域较有影响力的专家学者。

三、刊载论文的学术影响特征

(一)学术定性分析

CSSCI来源刊有很严格的遴选原则与科学选刊标准。如2008至2009年度CSSCI来源刊选刊说明中指出,每类期刊按总被引次数2003年至2006年三年他引影响因子加权值的高低顺序排序[1]。《大学图书馆学报》能从CSSCI开发之初就入选至今,充分说明其办刊质量较高、影响力较大、编辑出版比较规范。CSSCI来源刊列表定性地给出了《大学图书馆学报》在CSSCI的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期刊中的学术影响位次。该刊影响位次呈逐步上升趋势,由1999年的第21位,逐步上升到2010至2011年度的第3位,说明该刊的办刊目的明确、选文精湛,使其学术影响力不断提升,不断扩大期刊知名度。

(二)学术定量分析

为了便于对《大学图书馆学报》进行比较分析,本文选取了一直入选CSSCI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并且主要以图书馆学、文献学为选文方向的4种期刊:《中国图书馆学报》(北京)、《图书馆杂志》(上海)、《图书馆论坛》(广州)、《图书馆工作与研究》(天津)。由于影响因子是国际上通行的期刊评价指标,而且能够体现期刊在科学研究领域中的相对影响度,因此,为了更全面地体现期刊学术影响力的大小,本文选择运用细分影响因子指标来进行分析,即采用一般影响因子、他引影响因子和学科影响因子三个细分指标来进行计算[2]。由于数据繁多及篇幅限制,本文根据影响因子的计算方式最后得出2004年至2006年的数据。据统计数据显示,从一般影响因子看,《中国图书馆学报》三年来一直位居首位,三年影响因子分别为1.696 2、1.653 5和1.182 4,突显出其在图情类期刊中的佼佼者地位;其次是《大学图书馆学报》,三年影响因子分别为1.420 8、1.172 7和0.964 8。但从指标值对比来看,其他期刊与其相比则差距较大,其中《图书馆工作与研究》指标值最低,分别为0.336 3、0.288 2和0.402 1。从他引影响因子看,《中国图书馆学报》和《大学图书馆学报》依然处于领先地位,指标值较高,分别为1.590 4、1.531 4、1.081 4和1.087 7、1.104 3、0.873 2,而《图书馆论坛》为0.344 2、0.310 1、0.231 0,《图 书 馆 杂 志》为 0.361 0、0.282 8、0.204 4,《图书馆工作与研究》为0.217 3、0.220 6、0.296 3。从学科影响因子看,《中国图书馆学报》和《大学图书馆学报》依然处于领先地位,分别为 1.610 9、1.580 9、1.081 4 和 1.133 1、1.129 5、0.943 7,而《图书馆论坛》为0.704 7、0.621 8、0.489 0,《图 书 馆 杂 志》为 0.399 4、0.347 8、0.236 2,《图书馆工作与研究》为0.333 3、0.282 4、0.388 9。总体来说,《大学图书馆学报》的学术影响力是值得业内人士肯定的。

四、总结与建议

通过上述分析,《大学图书馆学报》期刊特征主要体现为:年度载文量虽然相对较少,但被引频次较高;被引论文数量呈逐年递增趋势,但递增幅度不大;刊载论文的地域性显著;高频被引论文频次较高且结构性突出;学术影响力特征明显。

学术期刊应以“尊重历史,尊重规律,明确定位,突出特色”为办刊原则,经过对刊载规模、结构、影响力特征分析后,对《大学图书馆学报》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期刊的发展离不开学术性,今后要进一步把学术性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增长点,突出实践与学术相结合的特色;(2)在不断提高引用比例的同时,更要注重他引比例,可以采取更为灵活的办刊策略,如他引与刊内交流并重,适当增加约稿的稿件比例,带动稿件质量向国内一流以及国际水准看齐;(3)在扩大期刊学术影响力的同时,可通过主办、协办或承办学术研讨会等形式进一步提高期刊的社会知名度;(4)立足区域发展,促进地域融合,缩小区域间学术差距,促进学科繁荣。

[1]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1998-2009)[EB/OL].[2010-10-08].http://cssci.nju.edu.cn.

[2]苏新宁.构建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体系[J].东岳论丛,2008,(1):35~42.

猜你喜欢
图书馆学办刊影响力
《粮油食品科技》办刊理念视觉表达
天才影响力
论蒙古语内部期刊办刊难题及解决方法
黄艳:最深远的影响力
坚持开门办刊,讲好行业故事
3.15消协三十年十大影响力事件
传媒不可估量的影响力
寂寞与喧嚣:当代图书馆学研究现状剖析
中国图书馆学之当下:反思与瞻望
广西图书馆学会2013年年会暨第31次科学讨论会在贵港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