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人力资源的培养

2012-04-13 03:17安徽大学图书馆安徽省合肥市230601
河北科技图苑 2012年2期
关键词:图书馆学专业人才人力资源

安徽大学图书馆〔安徽省合肥市 230601〕

袁轶青*

一、图书馆人力资源现状分析

(一)人才流失严重

随着人们市场经济意识的不断增强,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全国各级各类图书馆都出现了人才流失的状况。一些管理和技术骨干的流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图书馆的服务质量。进入新世纪以后,人才流失情形又进一步涉及到高校图书馆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图书馆人力资源的流失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图书馆自有人才的流失。一些能力较强的工作人员,受市场经济思潮的影响,纷纷改行下海经商或通过各种途径调离了图书馆,转入政府部门或是其他事业单位工作。二是高校图书馆学专业毕业生的流失。据统计,目前全国各高校图书馆学专业的毕业生最终从事图书馆工作的均不足 15%,倒是做文秘等相关工作的更多。这种情况直接影响到考生的专业选择,使图书馆学专业更加“冷门”,最终导致师资和生源的双重不足。图书馆人力资源的流失理应引起相关主管部门的重视。

(二)管理和考核机制落后

人才流失的根本原因是新形势下图书馆工作人员社会认可度的降低和工资福利待遇的相对微薄。除此之外,管理和绩效考核落后也是造成人才流失的重要原因。图书馆学专业毕业生不想进入图书馆工作,原因也是如此。目前很多图书馆的管理还停留在“计划经济”体制阶段上。工作人员上班签到或刷卡后,除了借还图书外,就是几个人聚在一起聊天,或是上网炒股、玩游戏。领导人员除了开会以外,平时再也难以见到。管理松懈已经切实影响到图书馆的发展。此外,图书馆馆藏文献信息资源的数字化与网络化是新世纪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因为图书馆数据库的建设和管理、网络系统的维护等都需要专业人员承担,可是眼下这些方面的管理人员多数缺乏专业技能,岗位设置和普通图书馆工作人员也没有多大区别,收入分配还是根据学历和入馆工作的时间进行。缺乏合理的考核机制和薪酬激励机制势必会影响到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进而影响到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长远发展。

(三)服务质量普遍不高

当前,除了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外,全国各级各类图书馆都存在着服务质量不高的状况。随着人才的流失和高校毕业生引进难度的加大,图书馆服务质量的提升将更加艰难。当今,图书馆的服务工作更多的还在依靠中老年图书馆工作人员来完成。长期以来,我国各级各类图书馆都被看作是安插闲人和剩余人员的地方。一些干部家属,离岗或待岗人员都可能进入图书馆。因为在很多人眼里,图书馆的工作技术含量不高,工作无非就是借书和还书,偶尔修补破损书籍、采购书刊等。这种认识是我国图书馆服务质量与服务水平长期提升不上去的根本原因。因为安排进来的人员,大多不具备图书馆管理和服务能力。要想提高服务水平,就必须对他们进行深入地培训,提升他们的管理和服务能力。

二、图书馆人力资源培养的途径

就在几个月前,国家颁布了公共图书馆免费向公众开放的政策。相信公共图书馆在公共文化传播和建设中的作用将会更加显著,同时图书馆人力资源的培养也会更为紧迫。就培养主体来分,图书馆人力资源培养可以分作图书馆自我人力资源培训和高校图书馆学专业人才培养两种形式。

(一)图书馆自我人力资源培训

目前,对图书馆现有工作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培训,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而且,培训不应仅仅停留在规范服务用语等层面上,培训的重点应该放在树立新的管理理念和服务理念以及提升工作人员素质上。只有这样,图书馆的管理和服务才能得到根本性的提升。管理理念的培训,主要是针对图书馆管理层的领导人员,帮助他们树立人性化的管理思想,使其有能力调动全馆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进而使其能够高效地做好本职工作。图书馆的工作最终都要体现在服务上,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和服务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图书馆的服务效能。因此,在服务理念的培训上,务必使所有的工作人员都要树立“以读者为本”的理念。特别是在公共图书馆向公众免费开放的初始阶段,更应该树立以读者为中心、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的理念。只有做到这些,才能实现人性化的管理和服务,营造出轻松愉悦的借览环境,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文献信息需求。要树立正确的办馆理念,特别是读者服务理念,还需要全面提高员工的素质。管理和服务理念再好,没有高素质的工作人员做支撑也无法实现。因此,在培训之外,还应该借助图书馆自身资源,开展图书阅读等活动,提升员工的思想文化素质。这无论对个人还是对图书馆都有积极的作用,必将有力地促进服务质量的提升。

(二)高校图书馆学专业人才培养

图书馆自身开展的人力资源培训,虽有针对性,也能快速取得实际效果,但所面对的人群毕竟有限,而且“服务倦怠”等问题通过短时间培训也难以得到彻底解决。图书馆事业要想真正跟上社会发展和公众需求,就必须有充足的人才供给。这就要求开设图书馆学专业的各个高等学校,在人才培养上加大力度,并顺应时代的变化及时有效地进行教学改革。就目前而言,高校图书馆学专业的教学与实际应用相对脱节。因此,高校应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在知识传授的同时,还应加入更多的思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并结合社会发展现状和学生接受习惯,改革教学手段。各个高校都有自己的图书馆,在图书馆学专业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本校的图书馆,加强学生能力的锻炼和培养。一个有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素质的图书馆学专业毕业生,完全可以在图书馆中找到用武之地。

三、图书馆人力资源发展前景展望

随着国家和社会对图书馆事业的重视,图书馆必将迎来跨越式发展。这将需要大量符合图书馆事业发展需求的专业人才,同也为也为图书馆学专业人才施展才华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未来我国图书馆学专业人才资源的发展将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人才专业化

当前,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日新月异,新的技术设备和新的办馆理念正被不断引入,数字化已经成为图书馆事业发展的趋势。在数字化条件下,文献信息资源的借阅和管理都将通过计算机网络来完成。这必然会造成传统图书馆服务人员的减少,计算机、英语等专业人员的需求必然会不断增加,图书馆的服务形式将随之发生根本性改变。网络技术的普及和岗位设置的变化,也必将促进人才的专业化。届时,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实际能力将会更强,能有效地维护计算机系统和网络系统的安全,及时搜集和采购新的文献信息资源。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英语等专业人才将成为图书馆工作人员队伍的主体,而且服务过程也将更加规范,服务工作将更加高效。

(二)人才开发模式逐步拓宽

随着对专业人才认识和评价的改变,图书馆吸纳专业人才的方式也将逐步拓宽。当前,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进入,一方面靠关系安排进来,另一方面是有关专业毕业生引进。将来必定会转向社会招聘,用市场经济的方式解决人才短缺问题。这在一些大城市已经开始实行。在图书馆,除了工作人员的市场招聘外,人才短期外聘也将会成为一种重要的用人方式。这种方式在美国和欧洲等发达国家已经实行多年,有很好的借鉴意义。通常情况下,是根据岗位和具体工作需要,在双休日或相对较短的时间内聘用专门人才,有针对性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例如,当计算机网络出现重大问题时,可以临时聘用计算机专业人才帮助解决;这样的人才使用方式,一方面能解决实际问题,另一方面也能促进图书馆工作人员技能的提高,有利于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三)人才管理机制将逐步健全

当前,图书馆人才管理的最大问题,就是缺乏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随着国家和社会对图书馆工作的重视,各级各类图书馆都需要建立一套适合自身实情的管理制度。一方面,图书馆的规章制度需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对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引进和管理加以规范;另一方面,市场化用人理念将是图书馆工作人员管理制度的必然选择。在这一机制下,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岗位和工资福利待遇,甚至去留都将处于动态的过程之中,只能靠自己的能力获得岗位与报酬。这必然会激发图书馆工作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保证图书馆工作的实效与高效。

四、结 束 语

随着国家对公共文化事业的重视和投入,图书馆专业人才迎来了施展才华的重大机遇。在这一新的社会背景下,图书馆人才培养的方式和录用渠道将会得到完善与拓宽,管理制度也会进一步健全。只有具备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和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我国图书馆事业的明天才会更加美好!

[1]贾宏.基于和谐理论的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安排[J].四川图书馆学报,2005,(4):23~ 26.

[2]宋显彪.数字时代图书馆员素质的重构 [J].图书与情报,2002,(3):58~60.

[3]欧秀丽.论新形势下的高校图书馆人本管理 [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5,25(1):73~ 74.

[4]刘小金.谈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建设——基于关系绩效理论的考察[J].河北科技图苑,2011,24(3):33~35,77.

[5]漆亚莉.图书馆员不可或缺的职业精神——职业认同[J].贵州学刊,2007,(1):21~ 23.

[6]刘小丹,殷黎,袁闯.试论高校图书馆服务与管理人本化的构建 [J].情报探索,2006,(5):96~ 97.

[7]宋艳丽,裴俊青.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探析 [J].河北科技图苑,2010,23(5):35~ 36,39.

猜你喜欢
图书馆学专业人才人力资源
让人力资源会计成为企业的“新名片”
高校应用型经管类专业人才的培养
宝鸡:松绑人力资源
试论人力资源会计
编辑出版专业人才的培养路径
新时期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人才的培养
寻找人力资源开发新路
寂寞与喧嚣:当代图书馆学研究现状剖析
中国图书馆学之当下:反思与瞻望
广西图书馆学会2013年年会暨第31次科学讨论会在贵港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