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诊断与防治

2012-04-13 06:23孙秀雯山东省五莲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262300
山东畜牧兽医 2012年7期
关键词:法氏囊肌肉注射病鸡

孙秀雯 (山东省五莲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262300)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诊断与防治

孙秀雯 (山东省五莲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262300)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以侵害鸡的法氏囊(或称腔上吏)为主,及其淋巴细胞大量坏死性病理变化为特征。法氏吏是禽类特有的免疫器官,因此该病发生后,会出现对其他疫病的免疫抑制,降低对其他疫苗接种的免疫应答水平,使一些传染病难以进行疫苗预防和控制。

1 流行特点

该病的发生无明显的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不同品种的鸡都可发病。本病一般侵害2~11周龄的鸡,但多以3~6周龄的鸡最易感染,病情最重。病鸡和带毒鸡为主要传染源,同易感鸡之间有高度的接触传染性。传染性法氏吏病毒主要通过病鸡粪便排出,污染的饲料、饮水和垫草等可经过消化道、呼吸道和眼结膜等感染易感鸡;各种饲养管理用具、人员及昆虫也可携带和扩散病毒;本病还可经污染的种蛋传播。

2 临床症状

本病的发生常以死亡病例突然开始,在4~5d的急性期后,继之持续3~4d的消减期。流行多持续5~9d。死亡率在头几天内急剧升高,第4天后又迅速下降,呈尖峰式死亡曲线,此为该病重要特征。病鸡主要表现停食、停饮水,排微黄色或白色带泡沫稀粪,或粘液性下痢而使肛门周围污染。病鸡精神萎顿,羽毛松乱,弓背蹲伏,呈倦怠姿势,重者严重脱水,两爪干瘪,卧地不起,极度虚弱,最后死亡。

3 病理变化

病鸡由于脱水,骨骼肌颜色变淡,皮下以及胸肌、腿肌和翼肌常有出血点。腺胃黏膜出血,腺胃和肌胃交界处常有横行的出血带。肾脏由于尿酸盐潴留而苍白肿胀,肝表面带黄色条纹。本病最典型的病变是法氏吏,法氏吏肿胀、出血或出血性坏死性发炎,体积和重量增大,黏膜多呈弥漫性潮红和出血性浸润,浆膜面覆盖有淡黄色胶冻样渗出物。

4 诊断

本病可根据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变化做出初步诊断,要进一步诊断,尚须进行病毒的分离与鉴定以及血清学试验。

5 防制措施

该病重在预防,主要是进行免疫接种。免疫接种是控制鸡传染性法氏吏病的主要途径,特别是对种鸡的免疫可以提高雏鸡的母源抗体水平,防止雏鸡早期感染。对商品鸡的免疫,首免日龄根据母源抗体的高低、当地流行特点,疫情情况和自场的管理条件等来决定,现在多在7~9日龄首免,首免最好使滴鼻或点眼,首免后1周再加强1次免疫。

6 治疗

(1)肌肉注射鸡传染性法氏吏病高免血清。雏鸡0.5ml/只,大鸡0.6ml/只,注射一次即可。(2)肌肉注射鸡传染性法氏吏病高免蛋黄抗体,雏鸡1~1.5ml/只,大鸡1.5~2ml/只,1次即可。(3)禽基因工程干扰素,用灭菌注射用水溶解,摇均后肌肉注射或饮水使用,雏鸡1.25万IU/只,大鸡2.5万IU/只,1次/d,连用3d。(4)在使用以上治疗方法的同时,应给予辅助治疗:在饮水中加入电解多维,维生素C,口服补液盐等可缓解鸡群脱水及电解质平衡问题;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可防止继发感染;降低饲料中蛋白质含量可以保护肾脏,防止尿酸盐沉积。

(2012–03–12)

S858.31

B

1007-1733(2012)07-0091-02

猜你喜欢
法氏囊肌肉注射病鸡
鸡维生素B1缺乏症的诊治分析
病鸡治疗期饲料调整与控制
蛋鸡得了疲劳症咋办
病鸡治疗期饲料调整与控制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诊断与防控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防治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防治
无痛肌肉注射新法
基于坐位肌肉注射的关键问题探讨
肌肉注射给药致臀部大出血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