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加艾灸治疗脱发17例

2012-04-13 12:55樊瑾杨薇
上海针灸杂志 2012年4期
关键词:督脉毛发头皮

樊瑾,杨薇

(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中医科,云南 650101)

笔者在临床工作中,通过中医辨证后采用电针加艾灸治疗脱发17例,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7例脱发患者为1988年到目前收治的门诊、住院患者,临床均以头发在短时间或一段时间内脱落频繁,脱发区域可见头皮外露,甚者见到大片边界清楚,光滑发亮的头皮,发质变得干枯或油腻,干裂易脆或稀疏细软,大部分患者伴精神抑郁或焦虑、情绪低落、失眠、记忆力减退。其中男3例,女14例;年龄最小16岁,最大38岁;病程最短2 d,最长3个月。肝肾不足证12例,肝脾湿热证5例。

2 治疗方法

2.1 电针

主穴以百会穴为准,周围四神聪穴为主,按其前后左右各1寸的距离,扎满整个脱发区域。肝肾不足证进针方向沿督脉循行方向用补法,肝脾湿热证进针方向逆督脉循行方向用泻法。针具采用 0.25 mm×13 mm毫针,用平刺法,得气后于脱发较多部位的穴位接G6805-1电针仪,选连续波,电流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肝肾不足证配双侧足三里、太溪穴,用补法;肝脾湿热证配双侧三阴交、太冲穴,用泻法。

2.2 艾灸

艾条点燃后对关元穴行灸40 min,以不烫为宜。

每次电针配合艾灸共40 min。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3 治疗效果

3.1 疗效标准

治愈 经治疗临床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脱发部位迅速长全。

好转 治疗后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脱发明显减少,新发连续长出。

无效 治疗后症状及体征无明显改善,脱发情况仍在继续。

3.2 治疗结果

经过2~5个疗程治疗,治愈2例(11.8%),好转12例(70.6%),无效3例(17.6%),总有效率为82.4%。

3.3 病例介绍

患者,女,33岁。持续性脱发2月余,由朋友介绍前来就诊。该患者日均脱发超过30根,头皮清晰可见,头发稀疏枯萎,伴焦虑、失眠、记忆力减退。外院诊断为“内分泌失衡”性脱发,予“养血生发胶囊”、“己二烯雌酚酊”等药内服外用均无明显效果。经查患者头顶部脱发非常明显,头皮大面积外露,且已出现向四周蔓延的趋势,形体消瘦,精神、情绪低落,饮食、睡眠均差。辨证为肝肾不足,毛发失养。采用上法针灸10次,脱发减少,新发再生增多,其余症状、体征改善,嘱其继续治疗。4个疗程结束,脱发明显减少,日均10根,新发长出很多,头皮已看不到,情绪、饮食、睡眠、记忆力正常,自信和美丽重新恢复。1年后随访无异常。

4 体会

中医学认为肾主生长发育,肾藏之精对毛发的生长尤为关键,肝主疏泄、藏血,辅佐肾主精气的充盈,共同完成对人的精神情志、饮食物消化吸收的调节,而脾胃(后天之本)对饮食物摄纳、消化吸收以源源不断供应先天之本——肾,先后天相辅相成,供给人体生长发育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包括毛发的生长滋润,以维持其正常的功能。肝肾虚弱则精血不足,无以滋润濡养毛发,出现毛发脱落;肝脾湿热即滋腻过度,头皮溢脂损害毛发,出现脱发或早秃。我们通过头皮局部毫针浅刺,尤其是以督脉为中心的四周针刺,能起到激活、督导阳气,促进头皮的气血流通。肝肾不足证配足三里、太溪穴以加强扶助正气和补益肾精的作用;肝脾湿热证配三阴交、太冲有巩固疏理肝脾和清泄湿热的作用。艾灸关元穴进一步固护人体的元气,助肝肾之精血充足升华,并通过陈艾的药理作用对全身的阴阳、气血、精神情志进行调理。 收稿日期2011-09-30

猜你喜欢
督脉毛发头皮
龙氏手法结合头颈部督脉电针治疗落枕的临床观察
从督脉论治阿尔茨海默病的理论探讨
头皮血肿不妨贴敷治
别乱修剪“那儿”的毛发
疑似野人毛发
基于热扫描成像系统探讨易筋经“托天桩”对阳虚质督脉红外热成像的影响
让头皮爱上做SPA
毛发移植手术治疗并发症的预防
选择性头皮扩张并应用头皮扩张皮瓣修复瘢痕性秃发
以督脉为主针刺结合穴位注射治疗弱智儿童4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