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治疗大脑脚综合征1例

2012-04-13 12:55孙世伟王舒
上海针灸杂志 2012年4期
关键词:睛明天柱风池

孙世伟,王舒

(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 300193)

患者,男,57岁。右侧肢体活动不遂伴左侧眼睑下垂2星期。曾于2011年8月17日入院,住院期间予以药物静脉点滴和其他对症治疗,病情基本稳定后出院,出院后遂于我门诊针刺治疗。症见左侧眼球向外下斜,左侧眼睑下垂,眼球下陷,右侧鼻唇沟变浅,饮水呛咳,语言不清,右侧肢体不遂,纳寐可,二便调,舌暗红,苔薄白,脉沉细。神经系统检查示双侧瞳孔不等大,左侧瞳孔直径约5 mm,对光反射迟钝,左侧眼球呈外下斜位,左侧眼睑下垂,眼球运动欠灵活,右侧瞳孔直径约3 mm,对光反射灵敏,眼球活动自如。右侧鼻唇沟变浅,示齿口角歪向左侧,伴饮水呛咳,咽反射迟钝。右侧上下肢肌力均减弱,基本达到3级。脑干反射(+),霍夫曼征(+),巴彬斯基征(+)。既往有高血压、高脂血症史。颅脑MR示左侧中脑区缺血灶或软化灶。西医诊断为脑梗死,中医诊断为中风(中经络)。治拟益气活血化瘀。头面部取左侧睛明、球后、四白,右侧颧髎、地仓、下关、颊车;颈项部取廉泉,双侧风池、完骨、天柱;右上肢部取极泉、肩髃、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右下肢部取委中、血海、阳陵泉、丰隆、绝谷、太冲。睛明、球后穴缓慢针刺1.2寸,做小幅度高频率捻转补法,眼球周围酸胀即可。四白、颧髎、地仓、下关、地仓针刺1~1.5寸,无需做手法。风池、完骨、天柱施小幅度高频率捻转补法1 min,令局部酸胀即可。极泉、委中做提插泻法,使针感达到肢体远端即可,不留针。肩髃、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血海、阳陵泉、丰隆、悬钟、太冲等穴做常规补泻手法,针刺 1~1.5寸。每次留针30 min,12次为1个疗程。药物采用丹芪偏瘫胶囊和常规降压降脂药。针刺2个疗程后,诸症明显好转,双侧眼球基本对称,左侧眼球活动较前灵活,眼睑下垂及饮食水咳呛基本消失。右下肢肌力基本达到5级,能够自己下地行走,右上肢肌力基本达到4级,但精细动作略差,嘱患者多做功能锻炼,注意饮食睡眠调护,并继续做针刺以加强和巩固治疗。

按大脑脚综合征,又称动眼神经交叉瘫,是指中脑腹侧部,即大脑脚内侧出现病灶,损害了同侧动眼神经与位于脚底中部 3/5的锥体束,而出现的动眼神经麻痹与偏瘫同时存在的一种特殊症候群。案例所选穴位中,睛明、球后、攒竹、鱼腰均位于眼部周围,可以起到疏通局部经络的作用。四白穴位于眶下孔附近,而眶下孔与眶内相通,进而可以起到营养眼部肌肉的作用。颧髎、地仓、下关、颊车起到活血通络的作用。风池、完骨、天柱穴起到补益脑髓的作用。针刺廉泉穴可以起到活络利舌的作用。合谷配太冲穴,可以起到益气活血的作用。余穴可以起到通经活络的作用。

猜你喜欢
睛明天柱风池
《修真秘要》导引系列之十七 “摇天柱”“吕祖救疾法”导引法
秦天柱:艺术需要慢慢“养”
秦天柱
感冒露苗头 速按迎香、风池和大椎穴
三种经典题型带你玩转勾股定理
图解常见病刮痧疗法(十八)
图解常见病刮痧疗法(十九)
基于数据挖掘对郑启仲小儿风池气池诊法经验的规律研究❋
墨风池诗词选
睛明及其常见配伍的针刺病谱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