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机构党员教育和管理中问题与对策的研究

2012-04-17 03:19冀术明董碧莎沈惠芝吕春梅
中国医院 2012年5期
关键词:党组织党员基层

■ 张 平 冀术明 董碧莎 沈惠芝 吕春梅 喻 达

1 研究背景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要“探索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新机制”。党组织对党员的教育和管理,是党的“根本性建设”,是提高党员的素质,增强党的战斗力的重要措施,是搞好党的建设的最基础最经常的工作,是实现党在新时期的历史任务的重要保证。欲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求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拥有8000多万党员的中国共产党,要在13亿人口的大国长期执政,就必须探索如何根据党的中心任务,适应不断变化的内外环境,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和保持党的先进性,这是个“永恒的课题”。因此,加强党员教育和管理的研究,探索建立一套适应时代要求的有效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2 研究方法与概况

本课题以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肿瘤研究所为基础,查阅了包括《党章》在内的近十年有关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的文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n party member education and management in medical institute/ZHANG Ping,JI Shuming,DONG Bisha,et al//Chinese Hospitals.-2012,16(5):21-24

Author’s address:Cancer Hospital Affiliated to China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No.17,Panjiayuan South Road,Chaoyang District,Beijing,100021,PRC件,采用问卷调查和召开座谈会的方法,对调查数据使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分析。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院所现有在职党员550人,占在职职工总数的29%。课题组在院所的在职党员中,分别召开党务干部(兼职总支、支部书记和委员)、科室主任、高年、青年医师和科研、技术人员、管理人员6个座谈会,共有78名党员参加。在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中发放调查问卷280份,回收262份,回收率93.6%。回收的问卷中党务干部15.6%、其他党员75.2%、入党积极分子8.8%(表1)。问卷内容涉及党员教育、党员管理、党员自身修养、发展党员、党组织建设方面的问题。

3 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分析

近年来,肿瘤院所党委坚持结合任务与形势,开展各项活动,对如何加强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进行不断的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院所党委、总支、支部和多名党员、党务干部,分别被上级党组织评为先进集体和优秀个人。在被调查的党员中,有87%的党员认为,院所党组织的活动取得了“较好”或“很好”效果(表2)。参加座谈会的党员对党组织在党员的教育管理上发挥的积极作用和取得的效果,总体上也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综合问卷统计和调查中收集的资料分析,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党员参加组织活动的积极性不够,教育的内容、形式缺乏吸引力

表1 问卷收回人员分布

表2 您认为院所党组织的活动效果如何

党员主动参加党组织活动的积极性,影响着党员教育的效果(表3)。认为党组织的“活动确实有意义”,能够主动参与者占58.8%,而认为是尽“党员的义务”等被动参与者超过40%。40%的党员在学习中的被动性,降低了党员教育的效果。

对于调查中列举的党员教育中存在的四个主要问题(表4):认为教育内容单调,缺乏针对性58.0%;认为教育形式单一占45.0%;认为教育效果不明显31.9%;认为教育经费缺乏36.6%。反映出党员教育内容和形式对党员的吸引力有限。座谈会上党员提出,党员的教育内容、形式,通常是按照上级的要求学习文件和会议精神,理论学习多于实践学习,集中学习多于分散学习,自上而下的单项灌输成为主要机制,缺乏双向互动式学习方式,学习活动缺乏活力。党组织在党员教育内容和形式上缺乏创新,不能够满足党员的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育的效果。

3.2 党员教育和管理缺乏具体的目标和刚性标准

对于党员教育和管理工作,在《党章》、《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的意见》以及十七报告等党的文件中都提出了要求。在对各级领导干部的学习要求中,提出了具体的学时。但是对于普通党员,只是在全党开展集中学习教育活动时有要求,对平时常规性参加学习教育还缺乏更加具体的规定。在集中学习教育活动之后,基层党组织往往放松了教育工作,甚至对党员缺少必要的提示。在党的文件中,关于党员的管理,更多的是与处分腐败分子联系在一起,对党员日常行为的管理缺乏具体的要求和可操作的标准。

医疗机构中,党员大多都是知识分子,群体具有专业性、技术性、知识性强和思想上善于独立思考的特点。在入党原因的调查中,入党主要是“希望鞭策自己不断进步,成为一个高尚的人”占到51.9%(表5)。

在对党员入党前后思想认识变化的自我评价中(表6),认为入党之后在“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分析社会问题”、“能够用更加宽广的胸怀看待别人对自已的批评和质疑”方面分别占58.4%、59.7%,不足60%;在平时的行为中,具有“自己的言行关乎党的形象声誉”意识者占48.3%,不足50%。参加调查的党员中有11.8%感觉“党内的纪律、团结和民主的氛围没有想象的那么好”,与他们入党前的期望差距大。

对目前党员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表7),认为“理想信念退化”的占50.4%,认为“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明显”占56.9%,“缺乏党员意识”占40.1%。

共产党员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在群众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是我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调查结果显示出党员对此认可度不高,反映出教育管理的有效性不够。从问卷中看到,党员教育与管理存在脱节,党员教育使党员在理论上有所收获,但在提高党员政治思想水平,增强党性修养方面没有显著的提高。座谈中多数同志认为日常工作中党组织对党员的管理不够,趋于弱化。

表3 您认为党员参加党组织活动的原因是(只统计党员)

表4 您认为党员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表5 您入党的主要原因是

表6 入党后您的思想认识发生了哪些变化

表7 您认为目前党员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3.3 党组织对党员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途径

党的基层组织在医疗机构中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通过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监督和服务加强党的建设。基层党组织对党员的管理,主要体现在要求党员参加组织活动,缴纳党费、发展新党员,查处违纪腐败行为。医疗机构专职党务工作人员少,绝大多数是兼职,缺乏行政管理力度,党组织对党员缺乏必要和有力的约束,对于党员的违规违纪行为,行政处罚的力度大于党组织的处理。兼职的基层党支部书记、支部委员解决和帮助党员解决问题的条件有限,能力不足。缺乏党务工作时间,也很难细致地做好党务工作(表8)。党员在遇到困难和困惑的时候能主动交流沟通者仅是被调查人数的1/4;56.5%的党员在工作、学习、生活上经常是与亲密的朋友交流;8.0%的党员在党内和形势政策的问题上有沟通交流;有10.3%的党员平时没什么来往、彼此也不熟悉(表9)。座谈会上党务干部表示,因顾虑不能很好地帮助党员解决困难,不愿找党员谈心,党员们反映,作为党员沟通交流平台的民主生活会,常常是将批评与自我批评变成“表扬与自我表扬”,不能充分起到自律和监督的作用。党员之间很难交心,一些党员感到缺乏组织的归属感。

以上结果表明党组织与党员的联系不是很紧密,党员对党组织的依靠性弱。因此,党组织对党员政治思想与行为的变化往往很难及时发现,给予帮助和纠正的效果也不能到位。医疗机构基层党组织运行体制不畅、是党员教育效果不理想、管理监督力度缺乏的重要原因。

表8 党支部书记(或委员)每年与您谈心的次数

表9 您与所在单位党员的沟通、联系情况如何

表10 您认为党员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3.4 党员组织活动缺乏时间、经费的保障

随着对医疗服务需求的提高,医疗业务量不断增多,医疗、科技工作繁重,工作在一线的专业技术人员很难抽出整块的时间参加党的集体活动。基层党组织如何在时间上,处理好党员参加活动与工作的关系,是面临的实际难题。在座谈中许多党员反映参加党的活动在时间上很难有保证,即使现在党组织的活动已经安排在工作时间之外,但这些业余时间几乎还是被频繁的加班、相关的业务学习、学术研究活动等占满,即便有参加党组织活动的愿望,也由于缺乏时间而难以实现。

必要且充足的活动经费是基层党组织履行职责,完成任务的保障。基层党组织活动经费主要来源于党费与本单位行政经费的支持。党费的数额有限,以肿瘤医院为例:2011年人均可支配党费120元,与实际举办的党员教育,包括外请教师授课、党史知识竞赛、组织“两优一先”人员外出学习实践活动所需经费相差甚远,缺口主要靠行政经费给予支持。行政经费支持的多少,取决于行政领导对党的工作支持的力度。虽然《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的意见》中提出:“国有企业、医疗机构党员教育经费在管理费中列支。”但是,由于对于经费的额度和标准并没有明确规定,需要基层党政领导之间的协商与磨合,存在着不同单位不同标准。经费数额的不确定性,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党组织工作计划的制定与执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党组织的活动与建设,其中包括对党员教育管理的效果,也影响了基层党组织开展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

3.5 在发展党员上存在着“数量与质量不协调”问题

调查中,认为党员发展“把关不严”和“发展对象素质不令人满意”的占到66.1%(表10)。座谈中许多党员认为新党员的数量大于质量。医疗机构是知识分子聚集的单位,每年新增人员主要是应届毕业生,新毕业的大学生党员人数不断增加,党员在群众中的比例逐年上升,入党积极分子人数趋于减少。一些基层党组织存在着为完成发展指标,追求数量忽略质量的现象。使党员标准降低,一些入党动机不纯,思想品质不好的人员进入党组织,新党员质量得不到保证。一方面新党员的质量不高,增加了党员教育管理的难度,另一方面党组织的管理力度又没有明显增强,使工作效果的绝对值下降。

4 对策与建议

医疗机构加强党员教育和管理工作,要充分结合医疗卫生单位的工作实际和党员队伍结构的特点,逐步探索和建立符合自身行业特点和规律的党员教育管理的长效机制。

4.1 各级基层党组织要提高认识,把党员教育同党员管理结合起来

基层党组织作为党员教育和管理的直接组织者和实施者,要切实把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提高到实现党的宗旨目标的认识上来,切实提高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教育是管理的内容,但是教育不能代替管理,要坚持把党员教育同改进党员管理结合起来,针对提高教育实效,增强管理的力度,要着重解决好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要将党性教育作为党员区别于其他任何群体教育的显著标志,提出党员在组织上入党后,要继续努力从思想上入党。引导党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第二,加强党员管理,要在探索科研院所基层党组织运行模式的基础上,加强对党员日常行为的规范和检测。维护党员的合法权益,帮助党员在本职岗位上首先要做个优秀的职工,在群众中发挥模范作用始终保持先进性。第三,强化法律法规意识,警示教育和反腐倡廉教育常抓不懈,严明党的组织纪律。使党员不断提高道德修养,自觉地将自己置于党组织的管理监督中,成为廉洁自律和遵纪守法的表率。

4.2 党员教育管理要制度化,着力提高实效性

党员教育管理制度化,实现长效机制建设,是党员教育管理落到实处的根本保障。一是要坚持和强化领导责任。充分发挥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努力形成党委书记负总责,党总支、党支部书记作为责任人各负其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党员教育管理目标工作责任制。赋予基层书记相应的权利,提供履行职责所需要的条件,责、权、利一致是落实责任制的基本保障。二是要探索和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目标的考核。通过细化党员教育目标,加强对党员表现行为的评价。将党员参加组织活动情况、完成工作任务情况、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情况纳入到评价指标中,及时检查和总结。努力恢复党的光荣传统,构建党员之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氛围,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加强党内团结,同时增强党组织对党员行为的约束力,发挥党组织的管理效能。三是要规范和健全基层党组织的活动制度。党章规定:“不允许有任何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不接受党内外群众监督的特殊党员。”要严格坚持党的组织生活制度、“三会一课”制度,民主生活会等制度,实行党员参加活动考勤制。同时,要积极探索党外群众参与党员评议、党外监督的有效方式,既保证党员教育管理的正面效果,又要利于群众监督的有效落实。

4.3 党员教育管理要常态化,提高计划性

党员的教育管理不是一蹴而就的工作,不能只依赖于党中央开展集中学习教育活动,更加需要强调发挥各级党组织的作用常抓不懈。一是在制定计划上体现常态化。党委要将党员教育管理作为常规性工作,制定阶段性计划。各级基层党组织需围绕党委的学习要求,制定切合实际的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实施方案,科学安排教育内容,精心策划,在落实上下功夫。二是要在调动党员积极性和主动性上体现常态化。党员是党组织活动的参与者和活动主体,因此必须充分尊重党员的主体地位,对党员活动前的策划建议、活动中的参与热情以及活动后的效果反馈,都应及时进行总结,作为党组织修改调整活动方案的重要依据,保持组织活动对党员的吸引力。三是要在贯彻上级文件追求效果上体现常态化。对于党中央以及上级党委对党员教育管理的各项要求,各级基层党组织不能简单的照抄照搬,要在充分理解的前提下按照要求进行“深化”。要结合自身的业务特点和党员实际状况,研究党员存在的共性问题,精选教育内容和形式,促进党员认识的提高有所收获,切实取得实际的效果。实践证明,如果将大规模的党员集中学习教育活动,频繁地作为党员的日常教育,其效能越来越低,往往流于形式,容易产生负向作用。

4.4 党员教育管理要个性化,增强针对性

在党员座谈和问卷调查中,党员对各类教育形式都有需求(表格11),多数党员对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形式更感兴趣。医疗机构的党员有医生、护士、医技、管理、后勤等不同的职业,党员具有不同的年龄、岗位和资历,他们面对的问题有所不同,对于不同党员群体的特点和需求,在教育管理上应该有所区别,分类指导。一是教育内容上要体现层次性。不同岗位、不同年资、不同职务的党员既有共性特征,又有个性需求,调查中大家提得最集中的意见,是希望党员教育能够帮助他们解决思想上的困惑和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因此党员教育必须有的放矢。例如,高级知识分子党员具有已经形成的认识不轻易改变的特点,对这一群体党员的教育管理要更加注重说服力;对科室主任、学科带头人进行个性化的帮助效果会更好;对年轻的新党员,不仅要加强党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教育,还有注意引导他们学会用正确的观点去对待成长中遇到的烦恼,增强对党的信赖。因此,教育既需要群体化教育,又需要针对性强的教育。二是教育形式和方法上要注意针对性。内容与形式相结合,对不同年龄、职业、爱好的党员,采取他们更容易接受的教育管理方式会提高有效性。要提高教育管理的效果,要用心、用力、还要过细地研究问题,找出解决的方法,要敢于突破传统的工作模式,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创造性,鼓励尝试,通过实践提高党组织对党员教育管理能力。

表11 加强党员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最好途径是

4.5 保障党员活动经费,保证学习时间,工作学习两不误

为保障基层党组织活动经费充足,更好地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的意见》精神,上级党组织应对行政支持经费制定参照标准。基层党组织要加强与行政之间的相互配合和协调运转,党政之间人员交替任职、或交叉任职,更有利于党政之间互相理解,有利于党的工作得到行政更多的支持。

进一步探索在新的环境下,加强党员的教育管理方法和工作模式。例如,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开发网络在党员教育管理中的作用,为党员参加组织活动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条件;各基层党组织可以结合业务工作特点,选择大多数党员认同并能够参加的学习方式和时间开展活动;化整为零,采取多时间段、多地点的教育管理方式,从而保证党员参与学习的出勤率,提高学习效果。力求做到学习、工作两不误。

[1]杨冬梅.浅谈高校学生党员的教育和管理[J].哈尔滨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103-104.

[2]于目新.加强和改进学生党员的教育与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0,(12):150-151.

[3]李孝灯.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员教育和管理问题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09,(02):244-245.

[4]王忠华.高校学生党员存在问题及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0,(07):271.

[5]方建珍.关于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员教育及管理工作的思考[J].文教资料,2011,(02):186-188.

[6]张胜利,郑健.浅谈如何加强新时期党员教育工作[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4(03):123-124.

董碧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党委书记,研究员。

E-mail:dongbsha@126.com

猜你喜欢
党组织党员基层
我是党员向我看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清华党组织公开
基层在线
以提升组织力为抓手建设全面过硬的国企党组织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
党员标准是什么?
走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