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崇明)区域医疗信息资源共享系统构建研究

2012-04-17 03:19查佳凌李先锋徐卫国
中国医院 2012年2期
关键词:崇明区域性新华

■ 查佳凌 许 健 李先锋 吴 韬 周 斌 徐卫国

在上海市医疗改革进程中,作为新一轮医改的重要举措之一,在崇明县启动医疗联合体建设,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崇明)为技术中心,实现县内全部24家公立医院的资源共享,并在此基础上开展管理运行、医保支付、居民就医模式等改革,通称为新华(崇明)区域医疗信息资源共享体系建设项目,简称新华(崇明)医疗联合体。该项举措的实施,将最大限度地提升新华(崇明)区域医疗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减少医疗资源浪费,为崇明居民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提供支撑。本文针对该项目中新华(崇明)区域医疗信息资源共享体系架构的规划进行详细分析,并对系统构建的社会、经济和行业的价值进行评估。

1 新华(崇明)区域医疗联合体建设的基础条件

1.1 上海市崇明县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现状

上海市崇明县辖崇明、长兴、横沙3岛,总面积1411平方公里,全市户籍人口69万(2010年统计数据),共有各类卫生机构24个,卫生技术人员2474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500多人。作为全国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重点区域,上海市崇明县绝大部分医院已实现基本管理信息业务覆盖范围内的局域网络建设,使用了医院管理系统,大部分社区卫生中心和服务站都已经建立了健康档案。上海市崇明县卫生局机关内部建立了局域网,有专线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崇明)连通,但未和医疗机构联网形成区域化、网络化管理。

1.2 新华医院崇明分院的医疗基础条件

新华医院崇明分院创建于1915年,是岛上规模最大、设施最先进的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2009年,政府授权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负责全面管理和创建工作,并被正式命名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崇明)。目前,该院是全县的医疗诊治中心,具有人才和技术的综合优势,承担着全县70万人口的医疗保健任务以及对基层医院的业务指导。新组建的“新华-崇明医疗联合体”由新华医院作为龙头,联合海岛境内全部24家公立医疗机构,以章程为规范,以技术、人员、流程、信息方面的业务整合为切入点,以提升水平,改进效率,减少浪费,为海岛居民提供更为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服务为主旨,实现医疗资源完全共享的目标。

1.3 新华(崇明)区域医疗联合体建设的PEST分析

1.3.1 政治(Political)条件分析。目前,在全国医疗改革进程中,区域医疗信息共享体系建设已经成为目前医改工作的重要内容。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布了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的实施意见,明确指出“完善医疗服务体系,优化医疗资源布局和结构,推进医疗资源整合,形成‘1560’就医圈”的改革方向和目标。

1.3.2 经济(Economic)条件分析。随着中国近年经济的高速发展,“关注民生、改善生活”越来越成为国家经济政策的重中之重。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2009年-2011年各级政府将投入8500亿元用于推动五大改革,而医疗信息化建设将成为医疗改革的重要举措。

1.3.3 社会(Social)条件分析。崇明作为上海唯一的县城,医疗环境相对独立,医疗机构分布较为规整,宏观诊疗秩序相对较为有序,这些医疗服务管理和利用上的优势,决定了区域医疗联合体这一服务形式能够符合崇明实际地理状况。同时区域医疗资源共享体系的构建可以促进崇明县各级医疗机构之间建立更为紧密的分工合作机制,提升医疗管理和服务水平,减少医疗资源浪费。

1.3.4 科技(Technological)条件分析。“信息化”作为支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四梁八柱”的八柱之一,各项信息和网络技术的成熟将大大降低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成本、周期,降低医院信息系统的硬件和软件维护的成本,成为实现医疗信息互连互通,业务、流程、服务和管理的协同与整合的重要推动力。同时,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崇明)的信息化建设已能够实现各医疗机构间的沟通共享,有成熟的标准和规范。

2 上海新华(崇明)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的需求分析

2.1 需求分析

2.1.1 上海市崇明县需要以“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健”为目标,坚持政府主导,以合理配置城乡卫生资源,完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需要建立医疗卫生机构“以病人为中心,以医疗服务为主体,以质量管理为主线”的全面的医疗信息数字化管理系统,建立覆盖全市城乡的区域性医疗信息网络,实现先进的区域性医疗信息管理。

2.1.2 上海市崇明县区域性医疗信息网系统,需要在区域医疗卫生数据信息共享的基础上,按不同管理需求和管理视角,对数据予以科学的归纳、分类、组合和提炼,对区域内的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疾病、药品、财务等多方面的信息进行实时动态的统计、分析和评价。

2.1.3 上海市崇明县区域性医疗信息系统,需要建立卫生信息统计分析和决策支持系统,以满足卫生局各级领导的统计决策。

2.2 新华(崇明)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需要解决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海市崇明县卫生工作的总任务和具体目标,需要进行以区域医疗信息共享和健康档案为基础,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崇明)为中心的区域性医疗信息化建设。具体而言,上海新华(崇明)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需要解决的问题包括:(1)为了进行区域性医疗信息化建设,上海市崇明县需要针对医疗机构和医疗卫生信息系统繁杂,缺乏统一标准,信息不能共享的问题,建立包括城乡居民一体化的区域性医疗信息综合服务平台。(2)上海市崇明县需要按照新医改方案,按照卫生部2009年5月发布的健康档案标准,对健康档案信息系统的建设进行优化和改造。(3) 上海市崇明县需要解决医院信息系统的统一和电子病历的建设问题,建立统一的区域性医疗信息中心,更好地实现医疗信息、健康档案、疾病预防等卫生信息的共享。(4)上海市崇明县在公共卫生服务的信息系统已经采用或部分采用了国家或省的信息系统,但是现有的上海市崇明县公共卫生信息系统,都是条块分离,不能满足上海市崇明县的区域化公共卫生服务信息系统的需求,需要建立高效、先进的区域公共卫生信息共享系统。

3 新华(崇明)区域性医疗共享体系的系统构架

3.1 系统建设的原则

上海新华(崇明)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充分考虑长远发展需求,统一规划、统一布局、规范标准、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分阶段见成效的方法建设,注重信息的共享和安全体系建设,保证系统建设的完整性和投资的有效。因此,在区域性医疗信息化系统的总体设计上,借鉴各类系统的成功经验,同时注重考虑同类系统的建设教训,在技术上,要采用国际先进并且成熟的技术,使得设计更加合理、更为先进。

3.2 系统建设的内容

上海新华(崇明)区域医疗信息资源共享体系的建设,包括的内容,可归纳为四个方面:全民健康档案信息、医院管理中心信息、公共卫生服务信息、全民一卡通信息;并且共享体系需要具有卫生决策分析、医院经济服务、医院绩效考核、电子病历中心、医疗救助平台、区域门户网站等功能。在操作过程中具体建设内容包括:门户建设;应用平台建设;应用支撑平台建设;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信息基础平台建设。如图1所示。

3.3 区域医疗信息系统主要模块

新华(崇明)区域性医疗信息中心,是实现崇明县区域健康档案、医疗信息、公共卫生信息的全面网络化管理的最重要的机构和管理平台。新华(崇明)区域性医疗信息管理中心平台软件,是实现健康档案、医疗信息、公共卫生的全方位监管,实现崇明县区域性医疗信息的全面共享的重要软件。其中还包括通过接口的方式,把医疗信息系统中的信息,特别是临床医疗信息上传到健康档案和公共卫生系统中。

图1 新华(崇明)区域医疗信息资源共享体系建设内容

图2 新华(崇明)区域医疗信息资源共享体系效益链

3.3.1 区域健康档案和公共卫生信息管理平台,具体软件子系统包括:(1)区域健康档案管理系统;(2)区域慢性病监测系统;(3)区域死亡管理系统;(4)区域健康教育管理;(5)区域传染病管理系统;(6)区域卫生监督管理系统。

3.1.2 区域医疗信息管理平台,具体软件子系统包括:(1)区域电子病历管理中心系统;(2)区域医疗费用信息监管系统;(3)区域居民疾病症状动态监测系统;(4)区域住院病案首页及卫生统计系统;(5)区域双向转诊管理系统。

3.1.3 公共卫生和预防保健信息的数字化管理模块,主要包括:(1)公共卫生和预防保健信息,也是健康档案信息的主要来源;(2)公共卫生和预防保健信息化管理软件系统;(3)其他公共卫生信息管理系统或接口系统等。

3.1.4 区域性医疗信息门户网站的设计。上海市崇明县区域性医疗信息系统,更重要的是卫生信息服务系统。信息服务的对象包括决策者、专业应用者、社会公众和其他政府部门等人群,从技术角度划分为内网门户和外网门户网站两部分,其中内网门户主要面对专业应用人员、管理决策者,而外网门户网站则主要面向社会公众。

3.4 区域医疗信息系统的先进性及创新性

新华(崇明)区域医疗信息系统,特别是电子病历信息系统和医疗影像信息系统,是医疗机构对门诊、住院患者(或保健对象)临床诊疗、指导干预的卫生服务工作的电子记录,是健康档案的主要信息来源和重要组成部分。区域医疗信息的数字化共享,使电子健康档案实现动态管理,成为活档案的必须基础和条件。面向区域医疗信息共享的健康档案系统,是实现区域化健康管理,对个体或群体的健康进行医疗管理、健康监测、分析和评估,提供健康咨询和指导以及对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干预的信息系统,达到调动个体和群体及整个社会的积极性,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来达到最大的健康保健效果的目的。

该区域化健康档案管理平台,严格按照国家卫生部标准和规范的规定,具有先进性、规范性、科学性、实用性等特点。系统通过建立区域卫生平台,实现区域医疗和公共卫生信息的数字化管理和共享,实现与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管理接口和信息共享,实现区域健康档案信息的数字化管理和共享。既能够实现区域化医疗机构的数字化院管理,又能够实现以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基本诊疗、计划生育服务等方面的公共卫生管理,还能够通过信息整合和共享实现区域化的电子健康档案系统管理。进而实现区域化的健康档案系统的建立、动态更新、信息共享和管理。

4 新华(崇明)区域医疗联合体建设的效益分析

4.1 医疗机构的直接效益

新华(崇明)区域医疗信息资源共享体系的建设,提高了崇明县整体的医疗服务水平,实现了区域医疗信息的共享,为医院的均衡发展和区域内赢得更多的病员提供了条件。同时,项目的建立加强了医院医疗质量的管理,提高了医院的工作效率,促进了区域内所有医院管理的规范化。

4.2 医疗机构的间接效益

新华(崇明)区域医疗信息资源共享体系的建设是将整个崇明地区区域内医疗信息资源的建立和管理融为一个整体,达到资源的充分共享,最大限度地减少了重复劳动。同时区域性医疗共享体系的建立可以促进区域医疗事业的协调发展,从根本上降低区域内医疗机构的恶性竞争状态。在区域性医疗信息资源共享体系的指导下,区域内大型医院作为体系的领导者,可以从体系中挖掘出更多的经济收益,奠定自己的区域核心地位;一般中小医院则在共享体系中可以充分共享大型医院的多种资源,弥补自己在区域竞争中的不利因素,实现崇明县区域内医疗机构的协助平衡发展。具体如图2所示。

图3 新华(崇明)区域性医疗信息资源共享体系企业收益影响因素

4.3 区域医疗系统的社会效益

新华(崇明)区域性医疗信息资源共享体系的建设为整个崇明县域各级医疗机构提供了一个方便快捷的信息传输平台。平台的建设使得区域内病人有了一个“以病人为中心”良好的就医环境,提高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这样就会产生一连串的社会效益,促使越来越多的病人进入本区域就诊,区域医疗联盟的优势的收入和名誉也会随之提高。具体表现为:(1)实现了区域性医疗信息资源共享,优化医疗服务资源配置。(2)实现了信息协作与多方共赢。(3)减少重复投资和建设成本。(4)提高了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5)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看病难和贵的问题,为医院和患者带来更多的便利和实惠。

4.4 区域医疗体系构建的企业收益

新华(崇明)区域性医疗信息资源共享体系的建设是在国家宏观政策的指导下进行的,项目建设企业收益是在区域内医院收益和社会收益的基础上实现的。具体结构如图3所示。

在新华(崇明)区域医疗信息资源共享体系的建设过程中,企业效益主要分为长期效益和短期收益两个方面,其中企业收益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投资和地方各类医院的各类技术改造的资金投资。而共享体系的建设在社会效益和医疗机构经济效益的基础上,具有较高的企业收益。

总之,新华(崇明)区域医疗信息资源共享体系项目开发过程中,应该充分挖掘系统的社会效益,促使系统更好地为医疗患者和广大居民做好服务项目和医疗服务环境提供技术支撑。在实现社会效益和医疗机构经济效益的同时,企业可以在其中获取更为理想的企业经营利润,最终实现三方盈利的“三赢”局面。

[1]张平,池捷,王洪清.区域医疗信息整合平台建设和应用.中国医院,2009,13(1):62-64.

[2]郑西川,张汉雄,吴允真.数字化医院建设中的系统集成研究[J].医疗卫生装备,2006,27(7):36-37.

[3]杨宏桥,吴飞,甘仞初.构建区域协同医疗信息系统的设计方案研究[J].医疗卫生装备,2008,29(5):50-52.

[4]应英,张加圣.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元数据库的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7,7(10):2383-2386.

徐卫国: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院长,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E-mail:xuweiguo@xinhuamed.com.cn

猜你喜欢
崇明区域性新华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绿色厚植,生态崇明
乱发脾气的小熊
冬日时节必吃哪5道地道崇明菜?
正确认识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
当上海菜系碰撞崇明特色
中国首个区域性商贸物流发展指数在兰州发布
崇明模式 梦想照进现实
高速公路区域性综合交通信息服务系统应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