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美拉唑与雷贝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分析

2012-04-18 02:26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2年16期
关键词:贝拉消化性螺杆菌

杨 琳

宁夏固原市人民医院,宁夏 固原 756000

消化性溃疡是青壮年较为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男性多于女性,其具体包括胃溃疡及十二指溃疡[1]。消化性溃疡产生的主要病因是消化道中的幽门螺杆菌大量繁殖,因此对于消化性溃疡的治疗主要是通过抑制幽门螺杆菌的生长而维持消化道的酸平衡,使溃疡愈合。本文对43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采用奥美拉唑联合雷贝拉唑治疗,疗效显著,现将治疗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病例资料

本研究选取从2009年5月至2011年12月到本院就诊的86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有药物过敏史、严重肝、肾疾病者排除在外。86例患者均经胃镜检查确诊为消化性溃疡患者,其中胃溃疡29例,十二指肠溃疡57例。男50例,女36例;年龄19~62岁,平均 (43.3±4.8)岁;病程1~19年,平均 (25.2±3.4)月。将86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两组患者的疾病类型、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明显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本院给对照组的43例患者给予1000 mg阿司匹林、400 mg甲硝唑治疗,每日口服2次[2],持续治疗4周。治疗组则采用20mg奥美拉唑联合10mg雷贝拉唑治疗,每日于早餐前空腹口服1次,持续治疗4周。

1.3 指标观察

两组患者均应于治疗后1周、4周后到本院复查,胃镜检查患者消化道中幽门螺杆菌清除情况,记录患者腹部疼痛、烧灼感、反酸、胃胀不适等症状的缓解情况,此外,还应记录患者腹泻、口干、心悸、头痛等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本文主要采用SPSS 17.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

经过4周的治疗,对照组中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4.71%;治疗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02%,治疗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效果比较见表1。

2.2 不良反应

对照组中,有15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占34.88%;治疗组中,有5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占11.67%;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表1 对照组及治疗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例 (%)]

表2 对照组及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例 (%)]

3 讨论

消化性溃疡的病因多种多样,主要与消化道中的幽门螺杆菌及胃酸分泌有关[3],胃酸分泌过多会使患者胃粘膜受到酸侵蚀,而幽门螺杆菌感染则会破坏患者胃肠道的保护膜,久而久之患者的胃肠道因胃粘膜保护功能减退而出现溃疡。奥美拉唑是一种高效的质子泵抑制剂,其主要作用于人体胃粘膜的壁细胞,使壁细胞中H+-K+-ATP酶的活性受到抑制,减少胃酸的分泌,维持患者胃内的酸平衡。雷贝拉唑是第三代质子泵抑制剂,其起效较快,能在短时间内使患者的溃疡愈合,而且其能完全根除患者消化系统中的幽门螺杆菌。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联合使用能起到良好的协同作用,雷贝拉唑不需要依赖胃肠道中pH值改变就能发挥作用,这正好弥补了奥美拉唑依赖酸环境才能发挥作用的缺陷。

本研究中,采用奥美拉唑联合雷贝拉唑对43例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治疗,与采取常规治疗方案治疗的对照组相比,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因此,奥美拉唑联合雷贝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应引起广泛关注。

[1]张钰.雷贝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09,2(15):70-71.

[2]成书明.雷贝拉唑和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对比[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14):48-50.

[3]程华,刘治智.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比较[J].吉林医学,2010,31(14):1980-1981.

猜你喜欢
贝拉消化性螺杆菌
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疗效
中西医结合治疗内科消化性溃疡观察与探究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骨质疏松症相关性研究进展
幽门螺杆菌生物膜的研究进展
老狗贝拉
187例消化性溃疡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体会
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急诊胃镜下注射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四十九条围巾
洛赛克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分析
三根横线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