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杰明?杰弗里亚诗歌中的政治表达

2012-05-08 05:23孙银娣
短篇小说(原创版) 2012年9期
关键词:杰弗里白人黑人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南师范大学2010年度校级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资助项目“当代英国少数族裔诗人群体研究”阶段性成果;2012年河南省社科联调研课题“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当代英国‘配音诗歌研究”阶段性成果。

本杰明·杰弗里亚(Benjamin Zephaniah,1958—),英国著名非裔诗人、小说家、剧作家,被《泰晤士报》评为战后50位最伟大作家之一。杰弗里亚的诗歌取材广泛,但最主要的还是表现他政治思想的诗歌。他以逼人的锐气和深刻的省思,用诗歌传达出强烈的反种族主义政治观,并突出表现黑人独特的文化观。

一、诗歌主题的政治性

作为意识形态主流的政治渗透在包括文学艺术的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以较为隐秘的方式对其他政治力量进行压制。就现代非裔作家而言,政治问题主要表现在种族关系上。美国黑人诗人格温朵琳·布鲁克斯(Gwendolyn Brooks)说:“黑就是政治。”(转引自Melhem,158)作为一位具有敏锐政治意识的非裔诗人,杰弗里亚对政治的参与和思考都反映在了他的诗歌之中。他捕捉着现实生活中传达的政治信息,通过描述黑人个体的生存经历和情感来表现政治对个人和种族群体所产生的影响。

1993年4月22日,英國黑人青年斯蒂文·劳伦斯在伦敦街头被一伙白人种族主义青年杀死。执法机关破案不力,不提供充分证据起诉犯罪嫌疑人,致使犯罪嫌疑人逍遥法外。针对这样的残酷事实,杰弗里亚创作了“斯蒂芬·劳伦斯教给了我们什么”(玏hat Stephen Lawrence has Taught Us)一诗,通过诗歌传达出自己对宪法无法保护黑人的控诉和对种族平等的追求。

在这首诗中,杰弗里亚以现实主义的手法描述了黑人遭受白人恐怖主义时无奈和仇恨的复杂情绪。诗歌成为种族主义对黑人残酷迫害的目击者。“我们知道凶手是谁”,但却无能为力,看似公正的法律不能给黑人以合法的保护。白人凶手“像病态的墨索里尼主义者那么得意”,“有法律保护着”。在法律、制度趋于完善的环境下,压迫和歧视等社会现象仍然存在着,而其根源就在于根深蒂固的种族主义和政治。不公的社会现实意味着斗争的道路是漫长而艰难的。杰弗里亚认识到了这一点,在诗中给黑人发出了警告:“别让自由的幻想/赋予我们安全的错觉”。对于黑人来说,“那通往自由的路/跟摆脱奴役的路一样长”。

杰弗里亚还以自身的经历为素材,表达自己的政治主张。2003年,他被授予OBE勋章(Officer in The Most Excellent Order of the British Empire),获此勋章即获得贵族勋阶。但杰弗里亚却公开拒绝接受并创作了“买和卖”(獴ought and Sold)这首诗,解释自己这样做的政治目的。他认为,一旦黑人作家接受OBE称号,就意味着加入了压迫者“俱乐部”,与统治阶级同为一丘之貉,变成“驯服的战士/在接受检阅的队列里鞠躬”。英国政府把勋章授予他这样的激进主义作家,就是为了诱使他放弃反对的态度。这样的“奖励”令受奖者妥协,随之他们的作品就失去了尖锐的斗争性,因为“你是个优伶,不会找你恩赐者的茬”“不会对发薪水给你的人有异议”“不会去咬那只喂你的手”。杰弗里亚公开抨击这种奖励、赏金和用以破坏黑人诗歌的“皇室召见的诱惑”。在诗的结尾,诗人更直率地说出他的政治声明:“我们继续遭受着打击/肮脏的历史一再重复/……而我们赋予这些奖以意义/我们便只是无声息地死去。”

杰弗里亚的诗歌创作主题与政治紧密相通。现实社会政治状况直接引发了诗人内心的情志,进而影响诗作的内容,生成了与社会现状相对应的诗。正如谢冕所言:“诗不能离开人的内心,但诗也不能离开社会生活,其中包括社会的政治”;(转引自钟有循,60)任何诗人都不可能“离开社会生活”,不对他“所生活的环境发言”。每一位诗人都是一个独立的言说主体,任何作品都是主体意识与思想的表现和反映,承载并刻写着主体的记忆。杰弗里亚的创作伴随着黑人和白人的对立和冲突一路走来,以极其清晰的文字和语调记载黑人所经历的不堪回首的惨痛历史,表达他内心所蕴藏的强烈的政治激情。

二、诗歌表达形式的政治性

身为黑人,杰弗里亚却长期生活在白人文化为主流的英国社会。这样的经历使他面临抉择:是采取黑人特有的语言和形式进行创作?还是完全套用白人的诗歌形式?杰弗里亚做出了自己的选择。他打破白人诗歌的传统模式,将黑人音乐及口头艺术与诗歌融合。在语言方面,他将黑人英语融进诗歌创作。诗歌的形式表象后面隐含着深层的政治意图。在迎合读者审美体验的同时,他借助独特的诗歌形式表现自己的政治思想和政治追求。

(一)表现形式:配音诗歌

黑人民族要生存下去,除了拥有政治权利和获得经济独立以外,必须保留住黑人文化。杰弗里亚将黑人音乐引入诗歌的创作中并使之成为对抗白人霸权文化的利器。他以音乐入诗,即在音乐的背景下,诗人将诗歌现场朗诵给观众。这种诗歌形式被称为“表演诗歌”,也叫“配音诗歌”(Dub Poetry)。杰弗里亚继承了黑人在音乐方面的优秀才智,能将诗歌中的节奏韵律充分地表现出来。他频繁地在广播和电视中表演诗歌,传播黑人文化。黑人追求平等、反对压迫的思想不再只是停留在书面文字上,等着人们去发现和阅读,而是被直观地表现出来,积极地言说。

古代非洲人没有文字,无法将自己的文化书写成册,但是他们却通过音乐等其他形式将黑人精神遗产传承。音乐成为一种非洲元素,是黑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作为黑人文化体系的表征符号被引入到英文诗歌的创作当中,成为“配音诗歌”,其文化媒介功能“体现了黑人民族的存在”。(习传进,92)“配音诗歌”的形式一方面表现出黑人文化已经成为英国多元文化的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又使得黑人文化归宗于非洲文化母体,成为有根文化。

后殖民理论的先驱法农(Frantz Fanon)说过:“(黑人)必须显示一种黑色的文化。”(法农,144)杰弗里亚承担起重塑黑人文化的使命,有意识地通过写作本身推动黑人文化的修复与重建。在白人的文化霸权冲击下,他固守自我的民族文化传统,保持黑人民族的自尊与自信。

(二)语言选择:黑人英语的融入

在语言上,杰弗里亚将黑人英语融进自己的诗歌创作当中。黑人英语指的是一种为众多处于社会底层的黑人所使用的非标准语言,是一种区别于白人英语的语言变体。对于黑人作家来说,他们如果完全放弃黑人语言,套用白人的标准英语写作,就落入了文化殖民主义的陷阱。但如果完全用黑人语言,这又不符合大众的文化审美标准,“人们并不认为用黑人英语写的诗是诗,因为这些诗没有使用人们写诗时一贯使用的那种优雅的语言”。(罗良功,4)这似乎正好印证了白人种族主义者关于黑人是低等人种、白人是优秀人种的种族论。在这样的两难境地之下,杰弗里亚将两者糅合。这虽不是杰弗里亚的创新,但这对于他表现自己的政治思想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这种诗》(獶is Poetry)一诗中,杰弗里亚本着语言现实主义的态度,忠实地再现了黑人语言,尤其是发音模式上的独特性,将黑人口语中的发音不到位、吞音等特征和标准英语一起如实地表现出来。从语音上看,黑人英语最明显的特征是用t或d 代替th。这首诗中,杰弗里亚没有用标准英语中的“this”,取而代之的是“dis”的不断重复使用。“dat” 是标准英语中的“that”,“de”是“the”,“wid”是“with”。辅音连缀弱化是黑人英语中另一个重要特征。像-st,-sk 和-nd 结尾的辅音连缀,最后一个辅音往往被弱化,甚至根本不发出来。这个特征在诗中也有出现,如“and”变成了“an”。

杰弗里亚有意识地在自己的诗歌中大量使用黑人英语是有深刻内涵的。其一,语言是一个社会群体生活方式最普遍和最明显的特征。德拉姆施 (Clarire Dramsch)谈到:“一个社会群体成员所使用的语言与该群体的文化身份有一种天然的联系。”(Dramsch,66)杰弗里亚在诗歌中使用黑人语言就是要自豪地表明自己的黑人身份和对黑人文化的确认和坚守。其二,语言成为杰弗里亚对社会不公抗争的有利武器。黑人通过本土语言发出抗议之声,强有力地表达了黑人的政治、文化诉求,迫使人们重新认识黑人种族属性及其不可忽视的“黑人性”文化内核。其三,通过有意使用黑人文化群体的语言,杰弗里亚帮助黑人从自己的诗歌中获得自豪感、社会归属感和历史延续感,使黑人有尊严地融入主流社会。

杰弗里亚如实使用黑人英语去描述和表现黑人生存状态,这才是黑人民族真实的形象。通过将黑人形象还原到本真状态,才有可能使黑人民族摆脱种族主义和殖民主义的压迫,从而走向独立。

三、结语

杰弗里亚是一位具有强烈担当意识的诗人。他把对社会的责任放在重要的位置上,使自己的写作始终保有对现实的批判能力,在诗歌创作的舞台上进行着自己的政治表述。他以非主流文化的诗歌创作内容和形式来表征黑人自己的语言体系,展现生活在白人社會的黑人的文化实景和生存现实,向世界展示一个被白人种族主义所掩盖、扭曲、压迫的民族的存在。黑人音乐元素的引入及黑人方言的使用既显示了黑人的尊严和文化的独立性,也颠覆了白人主流意识形态所谓正统的、经典的诗歌,为政治权力结构和现实的改变提供了表征符号。

[参考文献]

[1] [法]弗朗兹·法农.全世界受苦的人[M].万冰,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144.

[2] 罗良功.索尼娅·桑切斯访谈[J].外国文学研究,2005(06).

[3] 习传进.论贝克的布鲁斯本土理论[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3(02).

[4] 钟友循.《拂拭岁月》:政治抒情诗的第三代[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0(05).

[5] Christian Habekost. 獶ub Poetry :19 poets f rom England and Jamaica玔M].Neustadt,Germany : Michael Schwinn,1986.

[6] Clarire Dramsch. 獿anguage and Culture 玔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8: 65-126.

[作者简介]

孙银娣(1976—),女,山东荣成人,硕士,河南师范大学外语教研部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英美文学和英语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杰弗里白人黑人
少年智斗大力士
美国白人内部“三六九等”的鄙视链(观察家)
有效减肥法
高中生写100遍“黑人的命也是命”
“后隔离”时代的骄傲与焦虑
心照不宣的回报
全球追讨200亿财产,百尊性爱雕像曝光文莱亲王
善跑不擅游的黑人
善跑不擅游的黑人
关于白人的黑色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