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教学硬资源的瓶颈,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2012-05-10 02:11梁秀芬
中国教育探讨与实践 2012年3期
关键词:盐度器材实验教学

梁秀芬

摘要:普通高中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均衡,将导致教学质量进一步拉大差距,不利于实现教育均衡发展。文章以案例的形式,主要介绍作者在地理教学中利用常见常用的生活材料和物品进行地理实验教学,以突破地理实验教学器材的不足:借用理化实验器材为地理教学服务,从学习与生活用品中开发地理实验教具,用自然界的山、水、草、土开展实验教学,活用体育器材,解决难题。

关键词:地理;实验教学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本”的意义,在于国民基本素质的整体养成与提高,这必须依赖于基础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教育均衡发展,正是提高国民整体素质的战略性举措。而教育均衡发展的内涵从中观层面看指区域间、城乡间、学校间各类教育资源配置是否均衡,教育资源包括硬资源(校舍、教学实验设备等)和软资源(如教师的配置和管理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均衡是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础。然而,现实十分严峻:在我国,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即使是同一地区,学校与学校之间教育资源、办学质量与效益等方面也有极大反差。虽说教育均衡发展首先是政府的责任,最终目标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但我们站在教育教学的第一线,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义不容辞。

我校是一所镇级普通高中,办学条件与县级高中相比天差地别。在地理教学硬资源方面,只有3个地球仪和几幅旧版教学挂图,其他的地理教学配套器材微乎其微。这种客观条件使我们在地理教学中有许多展示地理原理的实验难以正常进行,学校之间教学质量的差别越拉越大。在课程教学资源配置不均衡的条件下,我们想方设法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利用生活中随手可得的物品进行地理探究和实验教学,拉近地理学习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同样感受到地理科学的真实性,体验地理教学的精彩,同时又突破地理教学硬资源的瓶颈,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下面谈谈我的主要做法:

一、借用理化实验器材为地理教学服务

中学物理、化学科实验器材的配置远比地理科要多,烧杯、量筒、温度计、铁架台、酒精灯等都可以为我所用,只要深入钻研教学内容,了解学情,精心设计,一切都可以物尽所用。

案例1:“海水的温度和盐度”是《海洋与陆地》一章的重点与难点,为了让学生充分理解影响盐度的因素,突破教学难点,我借来了化学器材,进行演示实验:器材:食盐、酒精灯、铁架台、烧杯。

步骤:(1)在烧杯装上半杯自来水,加入一定量的食盐,充当海水。(2)慢慢地往杯内加淡水,直到加满。(3)把盐水溶液放到酒精灯上加热10分钟。

布置学生讨论、思考:①给烧杯加水到满为止,盐水的浓度有何变化?②给盐水加热时,其浓度又会如何变化?学生观察实验过程后,很容易得出结论:加水时,盐度降低;加热时,盐度增大。

引导学生把实验的结论与海水的盐度知识链接、迁移,得到启示:①加水时,盐度降低;加热时蒸发多,盐度增大。同理,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时,盐度较小;当蒸发量大于降水量时,盐度较大。②给烧杯加水时,盐水被稀释,盐度降低。同理,河流入海口处,得到河水(淡水)的注入,盐度较低。③给烧杯加热时,温度升高,蒸发大,盐度升高。同理,暖流经过的海区,盐度较高;寒流经过,盐度较低。

《地理》必修I中还有“大气的温室效应、热力环流、季风的成因、密度流的形成”等抽象内容也可以用理化器材进行实验演示化难为易,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将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有机结合,深入浅出地理解知识。

二、从学习与生活用品中开发地理实验教具

学习用具、生活用品等也可以用来设计有趣的地理实验,如:书本、粉笔盒、手电筒、蚊香、糕点、鸡蛋、气球等一切常见常用的物品,这不但增加了教学实验的真实感、可信度,还可以让学生体验地理学习的丰富有趣,感受到生活中处处皆地理。

案例2:在讲“昼夜交替”时,学生对“昼夜交替”容易理解,但对晨昏线的定义理解感到陌生、抽象,而晨昏线又是解读光照图的关键,在高中地理中意义重大。为此,我设计了一个演示实验,让两个学生做实验,亲自动手,全班人跟着观察、画图、思考,基本上掌握了这一知识点。

实验器材:地球仪代表地球;手电筒代表太阳。

实验步骤:①甲同学用发亮的手电筒照向地球仪,光心对着赤道,可见只有半个球面被照亮。②乙同学用粉笔画出亮半球和暗半球的分界线,红笔:晨线,蓝笔:昏线。③乙同学拨动地球仪自西向东旋转,可见亮半球与暗半球不断交替④甲同学往北、往南移动手电筒的亮点,模拟直射点的移动,乙同学依次画出对应的晨昏线。

学生通过观察、思考:①什么是晨昏线,其形状如何?②晨线和昏线如何区分?③晨昏线的移动有何规律?

实验结论:①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就出现昼夜交替。晨昏线就是昼夜半球的分界线,它是平分地球的一个大圆,由晨线和昏线组成;②顺着自转方向,由夜进入昼为晨线,由昼进入夜为昏线;③一天中,晨昏线以15°/时自东向西移动,一年内,随着直射点的移动,晨昏线也在摆动,其与地轴(经线)的夹角总是在0-23°26′之间变化。

案例3:“地质构造和地表形态”的概念和成因是难点。讲解“褶皱”的概念,我引导学生人人动手,用一本地理填充图册就成功地模拟了褶皱的形成。讲解地形倒置时,我用一根细竹棍,用力挤压使之向上弯成弓状,继续用力,弓顶断裂,于是“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岩石断裂容易被外力侵蚀成为谷底”就化成了形象直观的一个动态过程。对于“储水储油”构造,很多学生靠的是死记硬背,我把一根较长的透明塑料吸管,装上若干花生油和水,两端密封,先平放观察油和水的位置(水在下油在上),将其弯曲成蛇的形状,再重新观察(水在向下弯的部分,油在向上拱的部分),这样“背斜储油,向斜储水”的原理就一目了然,学生容易理解且印象深刻。讲授“断层”时,我用了本地常见的一种小吃“五色糕”代表沉积岩,①用刀自下而上斜切形成“断层线”,引导学生思考:这时糕点的断裂处叫不叫断层?②再把两侧的糕点上下错动,或者拉开距离,现在呢?③上升的一侧与下沉的一侧在地貌上有何不同?这样一步步引导学生观察与思考,本节的重点、难点就会迎刃而解。

上述实验教学所有的教具均来自生活,学生感到十分亲切熟悉,拉近了地理知识与生活的距离,轻松有趣地掌握知识。

三、用自然界的山、水、草、土开展实验教学

我校作为普通高中,虽然办学条件落后,但是有鱼塘、小山,还有一条小溪,有着特殊的地理实验资源:小山、小河,竹子、木材、稻草、泥土、树叶等,用作地理实验,可让学生耳目一新,感受处处皆是地理知识。

案例4:理解“水土流失与植被覆盖、地形坡度的关系”时,我设计的是走出课堂,走进大自然开展实验教学:我们在小山上找到一块平地,把学生分成两大组,一组将两份体积相同的粘土,堆成同样的椎体,上面分别覆盖茂密和稀疏的草皮各一块;另一组也堆两个体积相同的土堆,但坡度分别为10°与30°,最后让两位同学用花洒在相同的高度以相同的速度向土堆浇水,比较两组水土流失的状况。学生通过实验就容易明白:植被覆盖差,地表坡度大会导致水土流失严重,进一步理解了保护植被和平整土地的重要意义。然后把泥土和草皮放回原处,再对小山实地考察,验证实验结论的正确性。

小山还可以用来观察地形地貌、植被,岩石的风化,外力作用后的种种痕迹,如山坡的小沟就是流水侵蚀的结果。将小溪与鱼塘的水比较,可以反映水体的自净能力;鱼塘的水葫芦繁茂,是水体富于营养化的活教材等等。

四、活用体育器材,解决难题

地球是一个球体,但地理试题中与之相关的题目大多呈现为平面图,高一学生的空间想象思维还不完善,而体育用品中有众多的乒乓球、篮球等,用之实验辅助讲解,帮助解决地理难点、难题,可谓顺手拈来,得心应手。

案例5:“经纬网”是地理中较难掌握的知识,我顺手拿起教室中的篮球,用彩色粉笔边画边讲,对于“经、纬线的形状、度数划分、球面上任何一点位置的定位、方向的判断”等难点都可以形象直观的表达,方便学生理解。特别是解答无图题:某人从赤道以北40千米处出发,依次向正南、正东、正北、正西方向各走100千米,最后他位于()A.出发点;B.出发点以西;C.出发点以北;D.出发点以东。读图题:二战期间,日本舰队偷袭美国珍珠港事件所走的航线,途中有线路Ⅰ和线路Ⅱ,哪条线路的航程更近,为什么?这样的题目时,如果单凭嘴巴讲,即使加上画图,学生还是一片茫然,引导他在篮球上比一比、画一画就会豁然开朗,困惑已久的问题就会得到满意的解决。

还有地球自转线速度的变化规律、晨昏线的特点、方向的判断等内容,都可以运用地球仪或者在乒乓上比比画画,让学生逐步养成运用工具学习地理的习惯。

以上案例反映出,地理教改中我们确实碰到了一些问题:地理课程配套资源如地图、模型、标本的短缺,信息化的教学软件、电教器材跟不上,将加大普通高中地理教学的难度,不利于推行教育均衡发展,但我们可以根据地理学科的特点,积极开发改造生活中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积极推行地理实验教学,照样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为实施教育均衡发展做贡献。

参考文献

[1]翟博.《教育均衡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年1月.

[2]王建梅.“让学生从实验中体会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地理教育》,2011.09.

猜你喜欢
盐度器材实验教学
基于科学探究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探索
网络与云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影响海水盐度的三个因素
2020年《体育教学》“场地器材”栏目选题
我的城市月赛优秀作品
银化期间盐度刺激对太平洋银鲑鱼苗 致死率及生长速度的影响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初探
水深和盐度对河蟹苗种培育成活率的影响
视听器材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