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形态建设研究新探*
————自我认同理论的视角

2012-05-16 11:51
观察与思考 2012年5期
关键词:马克思个体理论

□ 韦 岚

理论与研究

意识形态建设研究新探*
————自我认同理论的视角

□ 韦 岚

意识形态又被称为观念上层建筑,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承担对社会成员进行引导与教化的责任。自我认同理论强调个体建构和社会塑造的互动过程,而意识形态一方面在“秩序”范围内通过意识的能动作用影响人们的具体行为,另一方面成为个体通过对社会目标与期望的内化追求自我认同实现的中介,与自我认同理论具有内在关联。本文在已有的关于意识形态与认同关系的讨论,尤其是侧重国家层面的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基础上,根据马克思在经典文献中对意识形态的集中阐释,进一步理清意识形态建设与自我认同理论的内在关联,围绕检验意识形态建设在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上的有效性这一主题,探索自我认同理论在增强意识形态的理论张力以及增强意识形态的吸引力与凝聚力两个方面的可能路径。

一、问题的提出

目前在意识形态建设的研究中主要涵盖几个方面的理论探讨,一是经典文本或经典论述的再解读,如解析《德意志意识形态》、列宁意识形态理论的文本考察、阐述卢卡奇在《社会存在本体论》中的意识形态思想、阐发特拉西意识形态概念的双重意象以及剖析齐泽克的意识形态论;二是着重分析网络时代对意识形态的挑战,包括由此所造成的边缘化与对策等;三是意识形态内涵的阐述,包括意识形态建设的问题、矛盾、路径,建设与管理等层面;四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意识形态建设两者关系的讨论,包括认为构建前者是后者的新飞跃、建设前者是增强后者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等。意识形态建设的理论探讨得到了持续地关注。近年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的多个立项课题聚焦意识形态建设,如加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的方法和途径研究、意识形态概念变迁及其实践意蕴、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的方法与途径探究,以及我国当代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研究等课题。另外,教育部以及各省市的研究课题也都有相关主题的立项。

研究视角的选择是探讨意识形态建设的切入点,不同的切入点意味着不同的思考路径和分析方式,这是对意识形态建设研究的丰富与发展。在哲学、文化、新制度经济学等视角以及整合论视野、知识社会学视野下,意识形态建设的研究呈现多个角度的思考。在意识形态建设的理论探讨中,虽然不乏关于意识形态与认同关系的讨论,但主要是集中在国家层面的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剖析,或是在具体的理论分析过程中涉及部分关于认同的阐述,因而对于个体层面上的认同,即自我认同与意识形态的关系还有可进一步探讨的空间。尤其是运用自我认同理论展开对意识形态建设的有效性分析,可以作为拓宽目前意识形态研究关注点的一个尝试。

二、意识形态建设与自我认同理论的关联性

一个阶级成为在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必然要求在精神力量上也占有同样重要的位置,意识形态所蕴含的社会力量主要表现为对人与社会系统的“秩序”的掌握与控制。认同是连接社会与个体的一个关键概念,社会、个体就成为在认同理论基础上提出的自我认同理论无法回避的概念。意识形态建设体现着精神力量追求成为“普遍性思想”的意蕴,在这个意义上个体认同的形成以蕴含着“普遍性的思想”的意识形态为中介获取自身意义的确认,在一定范围内实现符合个体追求的自我认同。

意识形态是社会控制的工具。一般认为,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与政治法律制度以及设施、政治组织等构成上层建筑,意识形态又被称为观念上层建筑,指导上层建筑的另一构成部分,即政治上层建筑的建立。“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1995年,第98页。因而“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不过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1995年,第98页。意识形态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是统治阶级的物质力量在观念上的反映,也就承担着统治阶级所赋予的相应使命。马克思曾对意识形态的重要性有过论述,他指出“如果从观念上来考察,那么一定的意识形式的解体足以使整个时代覆灭。”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1995年,第539页。意识形态的“让位”对于统治阶级来说很可能成为政权颠覆的前奏,无法借助意识形态的力量巩固自身基础与思想,从而丧失社会的统治地位,失去对社会尤其是经济关系的“秩序”范围内的控制。因而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认为意识形态充当了社会控制的工具,通过意识的能动作用影响人们的具体行为,引导社会的发展方向。因为“意识表现出对人与社会系统所做出的反应的一种‘再意识’,这种‘再意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调整人与社会系统对外界的刺激所做出的反应。……对人和社会进行控制的时候,使用的是意识形态。”④徐海波:《意识形态、社会控制与社会系统》,《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认同及其相关的议题一直是社会学家等关注的中心,认同被认为是“连接社会结构和个人行动的一个关键概念。”⑤周晓虹:《认同理论:社会学与心理学的分析路径》,《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在认同理论基础上提出的自我认同理论尝试揭示现代社会中个体与社会变迁之间的复杂关系。因而个体与社会成为自我认同理论无法回避的概念。安东尼·吉登斯在自我认同理论研究中占据重要位置,他认为“自我认同是个人依据其个人经历所形成的,作为反思性理解的自我。”⑥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现代晚期的自我与社会》,赵旭东,方文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第58页。社会是个人经历的场所,制约着个人实践经验的形成和理论经验的提升。埃里克森对自我认同的阐述使得这一问题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知晓,他认为“个人的生长在心理(特别是情绪)发展过程中反映了社会的发展历程;个人成长中出现的危机也反映着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危机,二者直接相关,是不可分离的。”⑦埃里克·H·埃里克森:《同一性:青少年与危机》,孙名之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7页。乔治·赫伯特·米德尤其强调社会经验和包含个体经验领域的整体在个体的自我充分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他对心灵、自我和社会的渐进式论述“实际上呈现了个体进化生成社会性个体,以及社会把个体塑造成为社会性个体的双向动态过程。”⑧乔治·赫伯特·米德:《心灵、自我与社会》,霍桂恒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第428页。随着自我认同理论的广泛运用,它逐渐成为多个研究领域的理论分析视角,探讨自我认同在其中的表现与意义。有学者在归纳、整理自我认同理论的观点后,指出“只有把自我认同置于个体建构和社会形塑之中,看作二者互动的过程和产物,才能准确把握自我认同。”⑨姚上海,罗高峰:《结构化理论视角下的自我认同研究》,《理论月刊》2011年第3期。

意识形态是个体认同形成的中介。“认同,就个体指向而言,指相信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或信任什么样的人,以及希望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⑩韩震:《论全球化进程中的多重文化认同》,《求是学刊》2005年第5期。,这实际上指的就是自我认同。个体与社会的关系是自我认同的核心,对自我认同的把握离不开蕴含在其中的个体与社会的互动以及相互影响。马克思在关于人的论述中特别强调“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1995年,第56页。个体只有在社会关系中才成为人。意识形态作为观念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哲学等思想观点,是由经济基础所决定的。马克思并未对意识形态有过明确定义,但他在论述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的表达时指出,这是在“赋予自己的思想以普遍性的形式,把他们描绘成唯一合乎理性的、有普遍意义的思想。”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1995年,第100页。作为物质力量在观念上的反映,意识形态成为影响社会发展方向的统治阶级在思想上对社会成员进行引导与教化,为个体指向的认同提出目标和期望的中介。有学者在概括意识形态的众多定义的观点中,就曾指出在其中包含着认为意识形态是“使个体可感知并激活个体与社会结构的联系的中介”③周宏:《理解与批判: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文本学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第35-36页。转引自陈新汉,的观点。具体而言,个体认同的形成从“普遍性的思想”中汲取所谓“合乎规范”的原则,在蕴含着“普遍性的思想”的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哲学等思想观念的结晶中获取自身意义的确认,在不偏离“普遍性的思想”轨道的范围内实现符合个体追求的自我认同。

三、有效性检验是意识形态建设与自我认同理论的关联方式

有效性是一种“关系的意识”,即主体需要与客体属性之间的“关系”活动及其结果;有效性还是一种“策略”,即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有效性需要经受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上的双重检验。自我认同理论对自我的结构性认知特点有集中论述,这为意识形态建设提供了理论补充,通过增加个体对意识形态的多次、多重内化过程的理论分析,增强意识形态的理论张力;而自我认同理论提出的应对现代社会诸多挑战的方式也有助于意识形态建设通过适度调整,增强意识形态的吸引力与凝聚力,提升实践效果。

1.有效性的内涵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出“为我关系”说,指出“凡是有某种关系存在的地方,这种关系都是为我而存在的;动物不对什么东西发生‘关系’,而且根本没有关系,对动物来说,它对他物的关系不是作为关系而存在的。”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1960年,第34页。“为我关系”寓意着主体与客体相分离,主体按照自身需要占有客体,客体以自身属性满足主体需要。“主客分化的重要结果,是人类将自身与其所进行的对象性活动以及对象性活动的结果区分开来……对象性活动及对象性活动的结果对人自身具有怎样的实际效用,便成为了这种关于‘关系的意识’的核心内容。”⑤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3-14页。恩格斯在《未来的意大利革命和社会党》中曾对有效性做过简要的分析,他谈到“至于我所强调的一般的策略,长期以来,我已经确信它的有效性;它从未丧失过这种有效性。但是说到怎样把它运用到意大利目前的状况,那就是另一回事;必须因地制宜地作出决定,而且必须由处于事变中的人来作出决定。”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1995年,第456页。

有效性一方面是对“关系的意识”和“策略”的肯定,即理论意义上的有效性,这是对产生实践活动有效性的客观规律的认识和把握;另一方面,有效性必须在实践活动及其结果中表现出来,即实践意义上的有效性,“关系的意识”也是首先“作为活动结果的物对于人类所具有的效用的意识”⑦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4页。,“策略”的有效性也还需要具体的实践进行检验。

2.自我认同理论为意识形态建设提供理论补充

“任何意识形态一经产生,就同现有的观念材料相结合而发展起来,并对这些材料作出进一步的加工”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1995年,第254页。,在加工的过程中存在着主体对作为客体的观念材料的选择与整理的过程,理论整合的有效性是意识形态建设的考量标准之一。意识形态作为一种“普遍性的思想”是统治阶级对社会中的个体在观念上的要求,实质上也就是提出了对意识形态的认同要求。“认同是一种同化与内化的社会心理过程,它是将他人或群体的价值、标准、期望与社会角色,内化于个人的行为和自我概念之中。”①Theodroson,G.A,amp;Theodroson,A.G.A Modern Dictionary of Socialogy.NewYork,1969,Vol.85.转引自张向东:《认同的概念辨析》,《湖南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自我认同实质上是认同在个体层面上的含义。自我认同理论强调对自我的结构化理解,威廉·詹姆斯将自我分为“生物自我”、“社会自我”“精神自我”三种类型,乔治·赫伯特·米德认为自我具有对象性特征,他对自我做出“主我”与“客我”的区分,查尔斯·霍顿·库利提出“镜中我”的观点,强调他人是自己的一面镜子,从中可以看到自我,通过对想象的他人的意识的态度决定自我的感觉。自我的结构化理解强调反思性、反身性等特质在实现自我认同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对自我的反思性构建奠定自我认同的牢固基础。

个体对意识形态的认同是一种同化或者内化的过程,这一过程要求重视内化中自我的结构性认知特点以及个体对意识形态的多次、多重内化。因而意识形态建设要在理论层面上体现有效性,可充分考虑自我认同的相关因素,将自我认同理论作为意识形态建设的理论补充,增强意识形态的理论张力,避免完全依靠强势的力量实现社会成员对意识形态的认同。

3.自我认同理论有助于意识形态建设提升实践效果

实践活动及其结果中的“有效性”是有效性的本质体现,理论意义上的有效性最终也需要得到实践意义上的有效性的印证。马克思虽然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将意识形态作为虚假的、否定的理论进行批判,但并未否认意识形态的力量,国家、哲学和宗教等都是意识形态的形式。意识形态作为观念上层建筑在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中发挥影响,当上层建筑能够为适合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基础服务时是能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力量的。因而意识形态建设必然成为统治阶级在巩固经济基础的同时也极为重视的观念力量,意识形态建设取得良好的实践效果是相应的追求目标。

个体对意识形态的认同既是内化的社会心理过程,也需要外显于实践活动及其结果,在对意识形态倡导的价值追求、维护的思想体系和坚持的评价标准等方面的遵守与自觉践行中彰显意识形态建设的实践效果。吉登斯认为个人在现代性的冲击下本体安全受到威胁、处于无尽的道德焦虑中,自我认同遭遇挑战。但他同时也指出,现代人因此获得了自由选择的机会,利用现代性情境下的机遇、活动方式帮助自我实现,“只要保持一种对自我认同的内部一致性叙述,就可以解决自我在现代社会中面对的各种困境。”②李强:《现代性中的社会与个人:安东尼·吉登斯lt;现代性与自我认同gt;述评》,《社会》2000年第6期。

“不同个体在一个特定的社会可以表现出自我认同的不同模式,个人的自我确认不是一成不变的,会在个人生活的过程中发生变化。”③Andrej Keba:The Concept of Self-Identity and Moral Conflicts, Politička misao, (2004),Vol. XLI, No. 5, pp. 134-148.个体的自我认同面对自由选择的机遇与挑战,必须始终坚持围绕经过自我反思达成的一致性,保持对自我的统一性认识;而意识形态建设面对同样的机遇与挑战,自身所倡导的“普遍性”要求的核心应牢牢把握,在巩固核心的同时在外围适度吸收经过选择与整合的思想观念。封闭的意识形态建设紧抓核心与外围,僵化的思想观念体系无法应对变幻的要求;而适度处理核心与外围关系的意识形态建设使得社会成员在遵守与自觉践行意识形态倡导的核心价值等方面的同时,个体还有发挥自身能动性的空间,切实增强个体对意识形态的认同。因而意识形态建设要在实践层面上体现有效性,可充分考虑自我认同的相关因素,有助于运用自我认同理论提升意识形态建设的实践效果,增强意识形态的吸引力与凝聚力,避免意识形态成为被“悬置”的理论体系。

四、结语

意识形态建设的理论探讨内容丰富、观点各异,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意识形态的精辟论述为剖析意识形态的实质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武器,在关于意识形态的理论探讨中提出过深刻见解的思想家们也做出了重要贡献。无须讳言,意识形态具有某种强制力,但社会成员对意识形态的普遍认同才是意识形态建设切实有效的体现,自我认同理论或许能为这一目标的实现提供有益的帮助与支持。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价值论视域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阶段性研究成果(编号 08AZX005)。

作者韦岚,女,上海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上海 200444)。

责任编辑:徐友龙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个体理论
马克思像
坚持理论创新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论马克思的存在论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在马克思故乡探讨环保立法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习近平:马克思是“千年第一思想家”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