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高考”缘何器重哲学

2012-05-16 11:51
观察与思考 2012年5期
关键词:世界观启迪高考

□ 赵 畅

评 论

法国“高考”缘何器重哲学

□ 赵 畅

在中国,数学和语文尤其外语高分者最风光;在法国,却是哲学头筹引人注目。哲学考什么?考如何思想。比如2011年法国中学会考(相当于中国的高考)哲学试卷的论题之一:《平等是不是自由的威胁》”这种考试不是考技能,技能可以靠苦学获取,而是考你学了哲学后的思想状态。

是的,将语文和数学放在哲学考试之后,是因为它们属于技能。而思想当比技能重要,毕竟,思想决定行动,思考带来进步。

真正的思想,事实上,是与真正的智慧联系在一起的。杂文家阮直先生说过:“真正的智慧是‘发现了’的创造。也许有人觉得达尔文关于物种起源的发现,弗洛伊德关于精神病的精神分析治疗法,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和狭义相对论,霍金的奇性定理、黑洞面积定理和无边界宇宙理论,这些智慧是杰出的天才才能发现的,平庸的大众只有仰视的份,我们甚至连理解的资格都没有。”我相信,这些天才的大师,首先一定是哲学大师,因为哲学启迪了他们的思考,因为哲学才成就了他们的成功。

是啊,哲学就是一门“发现了”的创造的学问。因为学哲学,其重点就在于世界观和方法论。学好世界观可以启迪人生,而学好方法论则可以指导工作。

如果说,哲学的第一要义是关于世界观、人生观的学说的话,那么,通过学哲学,我们就能客观地认识世界,正确地把握人生。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地存在的,它们是普遍联系的,都是运动着发展着的,事物都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等,带着这样的观点去看世界、看事物,就会明白许多,以这样的观点去观察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我们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看世界如此,看人生也是一样。人是改造世界的主体,人与其他动物的区别在于:人不应该为吃饭而活着,而理当为奋斗而吃饭。

学哲学,目的自在于用哲学。用哲学,很大程度上就是要求我们以开阔的胸襟、开阔的思路,去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借鉴经验、创新方法,深入实际、注重实践。读李瑞环同志的《学哲学用哲学》一书,颇有启迪。他的每一步,都没有离开过唯物辩证法的指引。比如,他从事任何一项工作,都注意不做过头事。在改革开放过程中,他就强调:“始终都要把握好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稳定的程度。”

当今,社会正处在转型期,许多人抛弃了认为对生活无关的哲学书籍。可人生就是这样:你选择了浮华,注定要失去思想的崇高;你出没于喧嚣,注定会使你的灵魂陷于焦躁。学点哲学,迷恋哲学的人,他们必然具备一点豁达、勇敢、睿智和博爱;实践于工作和生活,他们必然勤勉、开拓、务实、超越。

想起上个世纪二十年代的美国,一战刚刚结束,社会财富迅速积累,人们压抑已久的消费欲望得到释放。于是,其典型肖像便是“一个瘦到有些病态的美女,穿着貂皮大衣,戴着高档配饰,手里叼一根烟”。而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美国越战正酣,年轻人反对战争,拒服兵役,他们走上街头,勇敢地表达自己追求和平的愿望。于是,其典型肖像换作“骑着机车的年轻人,穿着全是破洞的牛仔裤,骑摩托车开遍天涯海角”。正如郭宇宽所言:“美国六十年代的年轻人,不把任何一种代表现行管理的符号视为强悍,不把权力和金钱放在眼里。在他们看来,谁摇滚玩得好,谁机车开得快,谁能懂哲学,谁才最牛……一些学者甚至很自豪地告诉我,我是六十年代的人,六十年代精神决定了我今天的精神气质,并支撑起了我一生的事业。这让我十分感慨,美国六十年代精神在半个世纪后依然兴盛。”何以“兴盛”?是因为“六十年代精神”中包含了太多被洞穿的哲学理念,是因为那些具备“六十年代精神”的人笃信之并躬行之。暂且不说美国“六十年代精神”其价值如何,但其至少从另一个侧面为我们理解哲学的真谛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责任编辑:孙艳兰

作者赵畅,男,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浙江省上虞市政协副主席(绍兴 312300)。

猜你喜欢
世界观启迪高考
启迪数字学院简介
《世界观—雕塑遗产》
世界观(二)
季羡林的养生启迪
重读《夜读偶记》
算错分,英“高考”推迟放榜
自然的启迪
关于世界观与方法论的若干思考
“不等于”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