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务人员意外伤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2012-06-20 07:43赵丽孙兴云齐玉华李冬梅
中外医疗 2012年2期
关键词:锐器针头医务人员

赵丽 孙兴云 齐玉华 李冬梅

(山东省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 济南 250101)

医务人员意外伤是职业暴露感染乙型肝炎、丙肝、艾滋病、梅毒等血源性传染疾病的主要原因。随着社会人群乙肝的高发和丙肝、艾滋病、梅毒等发病率的快速上升,正面临着极大的危险,职业暴露问题越来越引起重视和关注,为了解我院工作人员意外伤的发生情况,分析其危险因素,以便制订相应的防范措施,对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发生意外伤伤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回顾性调查,对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发生意外伤并上报到医院感染管理科,按医务人员意外刺伤登记表登记的医护人员,共58例。

表1 医护人员意外伤工作年限及构成比

表2 医护人员意外伤发生地点及构成比(%)

表3 医护人员意外伤种类及构成比

表4 医护人员意外伤发生环节及构成比

1.2 统计学分析

将调查数据输入计算机,进行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在登记58例意外伤中,其中男性12例,女性46例;医生12例(20.69%),护士36例(62.07%),实习护士10例(17.24%)。

2.1 医护人员意外伤工作年限及构成比(表1)

2.2 医护人员意外伤发生地点及构成比(表2)

2.3 医护人员意外伤种类及构成比(表3)

2.4 医护人员意外伤发生环节及构成比(表4)

2.5 医护人员意外伤发生部位

手54例(占93.10%)、眼睛3例(占5.17%)、其它1例(占1.72%)。

3 原因分析

3.1 操作行为不规范

技术操作不规范是导致医护人员意外伤的重要原因。在58例中,护士占79.31%,主要是针刺伤引起的;医生占20.69%,主要是手术中操作不规范引起的。这与护士是发生针刺伤及感染经血液传播疾病的高危职业群体[1]相一致。从表1可看出,低年资护士针刺伤发生率高于高年资护士,实习护士占17.24%,0~5年占32.76%,6~10年占22.41%;拔出针头时占25.86%,整理用毕的锐器占20.69%,分离针头和注射器占13.79%。以上这些都与操作不熟练和操作不规范有关。

3.2 医护人员防范意识淡薄

有研究表明,意外伤的医护人员绝大多数是因为未遵循正规操作规程。对于轻的意外伤都不愿上报,同时,上报后领导会认为自己工作不认真,从而影响领导对其工作能力、质量的评价。本次调查发现79.31%是被血液污染的锐器物刺伤。刺伤时,只需0.004mL带有乙型肝炎病毒(HBV)的血液足以使受伤者感染HBV;被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污染的锐器刺伤而感染的HIV的比率为0.3%,被丙型肝炎病毒(HCV)污染的锐器刺伤感染HCV的比率为1.8%[2]。

3.3 锐器处理不规范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锐器放置不规范置于黄色垃圾袋中;把锐器置于锐器盒外,重新整理时;在护理工作繁忙时,最后集中处理用过的锐器时等。

4 防范措施

4.1 加强职业暴露防护知识培训,提高自我防护意识

医院有关部门对所有医护人员应定期进行在职教育,使其明白针刺伤的危害、防护重要性和防护措施,树立标准预防和普遍预防的意识。有研究表明,进行防护教育能使医务人员针刺伤发生率下降41.50%[3]。

4.2 规范操作技术,严格操作规程

实习护生操作时,老师一定要随同,规范其操作。同时医护人员应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加强工作责任心和注意力,提高操作技术水平和熟练程度,规范操作行为,以减少针刺伤的发生率。

4.3 手术过程中严谨的工作态度

由于手术室特殊的工作环境及氛围会给医务工作者带来一定的紧张情绪和工作压力,这就要求医务人员在紧张时具有冷静应变的心理素质、在繁忙中仍具有严格执行规范操作步骤的控制能力,减少或杜绝各种危险的、不规范的操作行为或采用危险医用锐器所带来的威胁。

4.4 正确处理医疗废物

禁止注射针穿刺后重新戴上针帽,对使用后注射针头、头皮针、锐利损伤性器械如刀片、缝合针等应放在专用锐器盒里,任何时候,不要弯曲、损坏或剪割针器。不要将手指伸入容器内。锐器盒达到3/4满时及时更换。处理针头时不要太匆忙,针头用过后及时处理防止再次整理用物时增加刺伤的几率。绝对不要徒手处理破碎的玻璃。

4.5 针刺伤的处理

(1)被刺伤后立即由近心端向远心端尽可能挤出伤口的血,并用肥皂和流动清水冲洗并消毒。这样反复进行的占60.34%,挤出血后立即用碘酒消毒皮肤者占34.48%。立即注射乙肝免疫高效价蛋白者占82.76%。

(2)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医院感染管理科根据暴露源情况决定是否对暴露者进行血液检测及疫苗注射和药物预防。经半年随访,均未发生因职业暴露而感染血源性疾病。

4.6 对意外伤医务人员

提供心理支持,缓解其自责心理和对暴露恐惧心理,医院管理者不应将意外伤的几率做为评价医务人员工作质量的标准。

在临床工作中,针刺伤屡有发生,有针刺伤所造成的职业暴露而引起血源感染的潜在危险日趋严重[4],建立一个完整的报告制度,使医务人员在发生意外伤后及时报告,还可使医务人员从中总结经验,改进工作方法。只有医护人员健康,才能更好的为患者服务。医务人员必须转变观念,增强职业安全防护意识,最大限度的保障自身健康。

[1]毛秀英,吴欣娟,于荔梅,等.部分临床护士发生针刺伤情况的调查[J].中华护理杂志,2008,38(6):422~424.

[2]李红梅,李文涛.减少护理工作中的意外针刺伤[J].国外医学.护理分册,2006,18(1):7.

[3]李菊英,谢玲玲,和贺锦花,等.护士针刺伤的防护教育与建议[J].护理管理杂志,2005,5(6):44.

[4]马钦丽,杨敏燕.输液室护士针刺伤的调查分析与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7,17(2):183.

猜你喜欢
锐器针头医务人员
防倾倒双层伸缩锐器盒在临床的应用效果
具有喇叭口结构的防刺伤针头帽的设计与评价
小小针头不迷路
移动式可伸缩锐器盒放置架的设计及应用
浅议医疗纠纷中对医务人员的法律保护
抗疫中殉职的医务人员
锐器盒使用现状、存在问题及改进思路
蒙医护理实习生实习期间锐器伤调查分析与对策
让真诚关怀为医务人员减压
提高医务人员英语水平的主要做法与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