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例肝胆管结石患者手术治疗的疗效与观察

2012-06-20 07:43刘孝僚
中外医疗 2012年2期
关键词:肝胆引流术胆道

刘孝僚

(湖南省武冈市第二人民医院 湖南武冈 422400)

肝内胆管结石是指位于肝管汇合部以上的肝管内结石,由于肝胆管结石时肝脏及胆道病变的复杂性和广泛性,常会发生狭窄临床常采取手术治疗,手术方式的选择不仅关系到结石清除同时术后复发也是手术治疗研究的重点[1]。根据这一情况我院于2008年3月至2011年8月共收治90例肝胆管结石患者,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90例患者,男45例,女45例;年龄3~85岁,平均年龄42.3岁;既往胆道探查1~7次,平均1.4次左肝胆管结石29例,右肝胆管结石32例,双侧肝胆管结石29例,既往一次胆道手术者23例,2次者11例,3次者6例,所有患者均行常规肝、肾功能检查,不能确诊者经B超、CT、ERCP、PTC、T管胆道造影等影像学检查确诊。在患者知情同意情况洗,依据患者病情及治疗方式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2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情况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本组90例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开腹肝部分切除术及T管引流术,具体方法参考付伯祥[2]的报道。观察组采用肝胆总管切开取石及胆肠吻合内引流术,具体方法参考龙俊[3]等的报道。

1.3 观察方法

观察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残石率、复发率及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疗效标准

参考龙俊[4]的相关标准进行,略有改动。术后各项症状、体征消失,或仅有上腹部不适,无需特别处理为优良;术后仍有腹痛、发热,需进一步住院治疗为差。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手术时间(180.2±12.1)min,术中出血量(142.2±23.3)mL,术后残石8例(17.8%),4例复发(8.9%),术后切口感染5例,后经抗感染、通畅引流、换药处理后痊愈。胆漏2例,同样方法处理后好转胸腔积液1例,经胸穿抽液抗感染治疗后痊愈观察组手术时间(128±10.1)min,术中出血量(55.8±15.2)mL,术后残石1例(2.2%),未见复发者及明显并发症者。观察组较对照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残石率低复发率低、并发症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外科肝内胆管结石的基本原则是应尽可能做到去除病灶、取净结石、解除狭窄、胆道通畅和防止胆道感染[5]。针对肝胆管结石病复杂的肝内外胆道及肝脏病变有多种手术,应根据肝内胆管结石数量及分布范围、肝管狭窄的部位和程度、肝脏的病理改变、肝脏功能状态及病人的全身状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主要的手术方法有肝胆管切开取石术,肝叶或肝段切除,胆管狭窄矫形,各种类型的内外流术等。其中去除病灶是手术治疗的核心,其他则是针对并发症的治疗。必须强调在首次手术前对病变进行准确的评估,争取在一次取净结石的同时,对肝胆管狭窄给予充分纠正。

胆管切开取石术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系统手术中的基本手段。单纯胆道取石引流手术多用于急症和重症病例,旨在暂时通畅引流、控制胆道感染、改善肝功能以挽救病人生命或为二期确定性手术做准备,治疗效果差。只有对受累的肝管及肝脏病变轻微,取尽结石后肝内外无残留病灶,胆管上、下端通畅,无狭窄或其他病变者的病例,适用于单纯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若伴有胆囊结石或胆囊炎,可同时行胆囊切除术[6];或合并胆总管扩张而肝门部相对狭窄者,可切开胆总管及肝门部胆管,取净结石,行T管引流,因胆管下端扩张,一般不会造成胆管狭窄。可作为确定性手术方式,但术后需要采取积极措施预防结石复发。通本组6例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急诊行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中难以取尽结石,使术后结石残留率很高,虽然术后通过T管窦道将结石取尽,但肝门部胆管及肝内胆管狭窄并未解决。肝门部胆管及肝内胆管狭窄是胆道再次与多次手术的重要原因,也是结石再生的主要原因,导致胆管炎反复发作。故肝内胆管结石宜尽量少行急诊手术[7]。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s)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s)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组别 例数 手术时间(min)术中出血量(mL)术后残石(%)复发(%)观察组 45 (128±10.1)* (55.8±15.2)* 2.2* 0*对照组 45 180.2±12.1 142.2±23.3 17.8 8.9 P <0.05 <0.05 <0.05 <0.05

本研究通过2种方法治疗肝胆管结石临床疗效的比较,我们将患者分为45例采用常规开腹肝部分切除术及T管引流术对照组和45例肝胆总管切开取石及胆肠吻合内引流术观察组,2组术前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经治疗后比较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残石率、复发率及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表明,观察组较对照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残石率低、复发率低、并发症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所述,经肝胆总管切开取石及胆肠吻合内引流术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常规开腹肝部分切除术及T管引流术,所以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1]车斯尧,叶观瑞.手术结合胆管镜治疗肝胆管结石750例临床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0):1498.

[2]付伯祥.80例肝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0,2(1):23~24.

[3]龙俊,戴佳乐.90例肝胆管结石患者的手术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0,8(20):78~79.

[4]龙俊.100例肝胆管结石患者再手术的临床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09,16(19):177~180.

[5]黄志强.肝内胆管结石治疗的现状与展望[J].中国普外基与临床杂志,2001,8(2):65~66.

[6]吴 在 德,吴 肇 汉.外 科 学[M].第7版.北 京:人 民 卫 生 出 版 社,2008:545~549.

[7]梁力建.彻底治疗肝胆管结石的手术时机选择[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3,23(6):325~326.

猜你喜欢
肝胆引流术胆道
吴盂超:肝胆医学创始人的创新灵感
“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
滇南小耳猪胆道成纤维细胞的培养鉴定
维护服在胆囊穿刺引流术后患者管道维护中的应用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在胆汁瘤治疗中的应用
负压封闭引流术(VSD)在骨外科针对创伤软组织缺损治疗中的研究
探讨预防基底节脑出血钻孔引流术后再出血及早期治疗
多处肝切除术在复杂肝胆管结石中的应用分析
无痛内镜下胆道金属支架置入治疗胆道恶性梗阻
腹腔镜胆道探查术中胆道镜的应用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