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中TNF-α、TGF-β、IFN-γ和hs-CRP水平的影响

2012-06-20 02:31周雪梅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2年1期
关键词:汀组阿托冠脉

周雪梅 乔 健

(江苏省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 江苏 无锡 214000)

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是一组由急性心肌缺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包括Q波性心肌梗死、非Q波性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型心绞痛,其病理基础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或糜烂,继发完全或不完全闭塞性血栓。超敏C反映蛋白(hs-CRP)和ACS的发病密切相关,是用于诊断和监测药物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1,2]。有研究表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 -β(TGF-β)、干扰素 -γ(IFN -γ)等多种炎症相关的细胞因子也参与了ACS的病理过程[3~5]。由于ACS和血栓形成关系密切,目前治疗多以抗血小板为目的的药物为主[6],如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ACS和人体脂代谢也有密切关系[7],因此,对ACS患者常规治疗的同时,联合使用降脂药物可能会增强效果。阿托伐他汀(Atorvastatin),又名立普妥,能够降低血浆胆固醇和脂蛋白水平,减少低密度脂蛋白的生成,临床上用于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混合性高脂血症等症,效果良好[8,9],本论文研究 ACS患者联合使用阿托伐他汀后血清hs-CRT、TNF-α、TGF-β和IFN-γ水平的变化,尝试阐述阿托伐他汀对ACS的预后影响及部分作用机制。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病例采集于2009年1月~2010年6月之间,共50例,其中男32例,女18例,患者年龄在41~75岁之间,平均52岁。就诊时均进行静态ECG检查,所有病例均伴有不同程度的ST移位或T波异常改变,综合心电图、心肌酶学和临床表现的综合诊断,采集病例均符合1979年WHO推荐的冠心病诊断标准,其中不稳定性心绞痛22例,非Q波性心肌梗死20例,Q波性心肌梗死8例。50例患者根据其经济状况和治疗意愿分为两组:①常规治疗组21例,患者每日服用阿司匹林150 mg;②阿托伐他汀组29例,患者除服用相同剂量的阿司匹林外,每日增服20 mg阿托伐他汀。此外,另采集10例健康志愿者标本作为对照组,男女各半,年龄25~48岁,平均40岁。

1.2 方法 患者就诊时采集2mL空腹静脉血,用药1个月后,来院复诊时采集2mL空腹静脉血,采集血样用2%V/V肝素钠混匀抗凝后,1000r/min,5min,取上清液分装冻存于 -70℃冰箱。病例采集完毕后,取出标本,稀释后,hs-CRP上机进行免疫比浊法检测,TNF-α、TGF-β和IFN-γ分别根据 ELISA试剂盒内说明书所示的操作指南进行检测。

2 结果

2.1 药物对ACS患者血中hs-CRP水平的影响结果 治疗前,常规治疗组和阿托伐他汀组的血中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常规治疗组hs-CRP水平有降低趋势,阿托伐他汀组hs-CRP水平同治疗前相比极显著降低(P<0.01),同正常治疗组治疗后水平相比亦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 1。

表1 药物对ACS患者血中hs-CRP水平的影响结果()

表1 药物对ACS患者血中hs-CRP水平的影响结果()

注:与治疗前相比,**P <0.01;与对照组相比,#P <0.05;与正常治疗组相比,△ P <0.05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组别 例数 hs-CRP(mg/L)10 4.23 ±2.01正常治疗组 21 23.64 ±9.13# 14.21 ±10.09阿托伐他汀组 29 22.13 ±10.71# 7.64 ±3.22**△

2.2 药物对ACS患者血中TNF-α、TGF-β和IFN-γ水平的影响结果 ①对照组未检出TNF-α,治疗前,常规治疗组和阿托伐他汀组均检出TNF-α;治疗后,常规治疗组的TNF-α水平未见明显变化,而阿托伐他汀组TNF-α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显著降低(P<0.05);②对照组IFN-γ水平较低,而治疗前,常规治疗组和阿托伐他汀组IFN-γ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阿托伐他汀组IFN-γ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和治疗后的常规治疗组相比亦显著降低(P<0.05);③治疗前,常规治疗组和阿托伐他汀组TGF-β水平较对照组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常规治疗组TGF-β水平无明显变化,但是阿托伐他汀组TGF-β水平较治疗前极显著升高(P <0.01)。见表2。

表2 药物对ACS患者血中TNF-α、TGF-β和IFN-γ水平的影响结果()

表2 药物对ACS患者血中TNF-α、TGF-β和IFN-γ水平的影响结果()

注:与同组治疗前相比,*P <0.05;与同组治疗前相比,**P <0.01;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P <0.05;与正常治疗组相比,△P <0.05

TGF-β(μg/L)组别 例数 TNF-α(μg/L)IFN - γ(μg/L)10 - - 12.03 ±6.70 - 3.22 ±1.92 -正常治疗组 21 5.41 ±3.01 6.03 ±2.88 15.66 ±8.21 14.22 ±6.98 18.11 ±7.23# 16.12 ±8.20阿托伐他汀组 29 7.03 ±2.41 3.01 ±1.18* 11.89 ±5.66 37.04 ±3.84** 19.58 ±7.03# 7.33 ±2.09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3 讨论

血中hs-CRP的基础水平是评估ACS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有报道显示hs-CRP作为一个独立的损伤因子,可以直接加重ACS患者的心血管损伤[10],不仅如此,hs-CRP基础水平高的ACS患者,发生肾功能衰竭和其他并发症的概率也比hs-CRP水平低的患者高得多[11],降低ACS患者血中hs-CRP水平对改善病情有着重要的意义。联合使用阿司匹林和阿托伐他汀可以显著降低血清hs-CRP水平,对改善ACS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如此,联合使用阿司匹林和阿托伐他汀也可以对血清炎症相关的细胞因子起到显著的调控作用,阿托伐他汀组患者血清中因ACS升高的TNF-α和IFN-γ水平也较常规治疗组有明显的回落,由于TNF-α和IFN-γ广泛的参与了多种炎症相关疾病的病理过程,且直接会对血管内壁造成损伤[12]。因此,阿托伐他汀对二者的调控也可以改善ACS预后。有报道显示,TGF-β可以抑制TNF-α和IFN-γ的表达[13],而阿托伐他汀组血清中TGF-β水平较对照组和常规治疗组明显升高,此结果提示,阿托伐他汀对TNF-α和IFN-γ的抑制可能是通过增加TGF-β的表达而导致的。综上所述,在对ACS患者进行常规阿司匹林治疗时,联合使用阿托伐他汀,可以通过上调TGF-β抑制TNF-α和IFN-γ的表达,同时降低患者血清中hs-CRP的水平,从而有效改善ACS患者的预后。

[1]菅 敏,刘雪丽,刘成玉.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病人IMA与hs-CRP变化及意义[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09,45(1):36

[2]杨明明,夏先考,雷雨婷.血浆脑钠肽前体N末梢片段和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监测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评估价值[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7):821

[3]胡鸿妍,奚 卉,吕 田.血清脂联素、超敏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变化与发生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相关性分析[J].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09,31(3):323

[4]李 玉,张言镇,周艳菊,等.血清TGF-β1和CTGF水平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关系[J].现代医药卫生,2011,27(7):968

[5]高 虹,庞新利,陈纪言.等.ACS患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及CD4+干扰素-γ阳性细胞与TIMI血流的关系[J].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10,16(5):364

[6]张丽萍.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抗血小板治疗[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10,12(4):320

[7]冯 毅,王积慧,沈成兴,等.急性冠脉综合征氧化应激损伤及与低密度脂蛋白的相关性[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07,16(5):452

[8]杨 成,王 健.阿托伐他汀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进展[J].心血管病学进展,2010,31(1):123

[9]吴 俊,周贤刚.阿乐(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Meta分析[J].实用临床医学,2006,7(12):41

[10]Mielniczuk LM,Pfeffer MA,Lewis EF,et al.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inflammation and cardiovascular events after a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J].Am Heart J,2008,155:725

[11]Lisa M.Mielniczuk,Marc A.Pfeffer,Eldrin F.Lewis,et al.Acute Decline in Renal Function,Inflammation,and Cardiovascular Risk after a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J].Clin J Am Soc Nephrol,2009,4(11):1811

[12]陈 浩,王晓明,李 源.细胞因子与急性冠脉综合征[J].心血管病学进展,2003,24(4):297

[13]李乐,高小利,丁宝兴,等.绞股蓝总黄酮对缺氧/复氧心肌细胞TNF-α浓度,Fas/FasL蛋白表达的影响[J].中国中药杂志,2007,32(18):1925

猜你喜欢
汀组阿托冠脉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冠脉CTA在肥胖患者中的应用:APSCM与100kVp管电压的比较
256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冠心病诊断的应用价值
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脂及左心射血分数的影响
冠脉CT和冠脉造影 该怎样选
不同他汀类药物治疗老年动脉粥样硬化性急性脑梗死合并高血脂患者的效果对比研究
瑞舒伐他汀对高龄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血脂、炎症反应及肾功能的影响观察
阿托伐他汀治疗心肌梗死的效果探析
阿托伐他汀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动脉硬化治疗观察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疗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