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新观念,协同创新,强化服务,积极推动我国柑桔产业健康稳步发展——周常勇研究员访谈

2012-06-28 07:58
中国果业信息 2012年3期
关键词:柑桔检疫

□ 本刊记者 张 放

位于重庆市北碚区的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成立于1960年。作为国家级专业科学研究机构,该所以“建设国际一流的柑桔科技创新中心、柑桔科技产业孵化中心、国际柑桔科技合作与交流中心和人才培养基地”为目标,为我国柑桔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全方位科技支撑和服务。为了进一步厘清发展思路,时值“柑桔产业结构优化研讨会暨中国柑桔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和“2012年中国(重庆)晚熟柑桔节”召开之际,本刊就当前我国柑桔产业发展中结构调整等难点问题,采访了西南大学副校长、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所长、中国柑桔学会理事长周常勇研究员。

记 者:规模大、平均单产低、效益不高,这好像是今天对中国柑桔产业发展问题的通用表述。无论与世界柑桔生产发达国家相比,还是与我国其他大宗水果如苹果、梨、葡萄等相比,我国柑桔单位面积产量和效益都相对较低。周所长,您认为造成我国柑桔“两低”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从技术角度讲,在现阶段大面积提高我国柑桔产量和产值是否可行?

周常勇:其实这个问题要分两个层面来说,我国柑桔产区中单产和效益“双高”的例子也很多,只是全国平均后才出现了相对“双低”现象。导致“双低”的主要原因:一是我国柑桔产区长期沿用以小农户为主体的小规模分散经营模式,结果导致新成果转化难,先进技术落实难,生产基地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平均单产难以提高,难以获得规模效应;二是小规模经营的果农无力参与市场竞争,没有市场定价权,生产经营效益得不到保障;三是柑桔种植地区多为山地或滩地,灌溉难或易积水,加上种植密度大都偏高,后期封行后容易导致病虫害流行,且大多滥用化肥,产量和果实品质难以保证;四是随着城市化程度的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下降趋势明显,导致技术转化更加困难,难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步伐,柑桔丰产优质栽培管理技术难以落实到位。

要在现阶段变“双低”为“双高”,从技术角度讲应是可行的:一是继续推动柑桔基地大户和企业化经营模式,逐步形成规模效应;二是继续大力推广应用无病毒容器苗,扩大 “标准园创建”和“非疫区或低度流行区建设”覆盖范围;三是大力研发推广应用轻简化精准作业和机械化作业技术,通过现代农业技术实现果园优质丰产和果农节本增效;四是加强贮藏加工能力建设和技术研发,延长柑桔销售期,不断提升柑桔产品附加值;五是在市场引导下,选育优新品种和挖掘文化内涵齐头并进,创造品牌效应。

记 者:“卖果难”尤其是柑桔“卖难”问题近几年频繁出现,农民增产不增收现象愈加突出。许多人把柑桔“卖难”归咎于结构性矛盾,即10—12月成熟的柑桔品种和种植规模太大,上市期太集中。周所长,您赞成这种观点吗?除了结构性矛盾外,您认为还有哪些因素?

周常勇:结构性矛盾是导致我国柑桔季节性、区域性“卖难”的主要原因之一;长期“重产轻销”观念和过度“随行就市”累加效应也挤压着市场;缺乏法人地位的小户经营难以统购统销和开拓大市场,贮藏加工能力建设相对滞后,以及产销对路产品和技术开发不足等,这些问题都不同程度地加剧了柑桔的卖难问题。

记 者:目前,普遍认为发展晚熟柑桔生产对于解决这种结构性矛盾是个不错的选择。周所长,您认为我国规模化发展晚熟柑桔生产是否可行?晚熟柑桔发展应重点注意哪些问题?

周常勇:通过适度压缩我国中熟柑桔产业规模,适度发展晚熟柑桔,实现对柑桔采收上市高峰的削峰填谷,减轻上市高峰的销售物流压力,填补春季和夏季的产品空档,实现均衡上市和提高产业效益是可行的。但发展晚熟柑桔特别需要注意因地制宜,只能选择冬季温度相对较高又不太高、无霜冻的区域发展,还必须研究应用适应当地条件的科学、高效、安全的越冬保果技术。

记 者:“稳面积,调结构,提质增效”是这几年农业部为我国水果产业发展制定的一个宏观战略,开展全国园艺作物标准园创建活动则是农业部提升我国包括柑桔在内的园艺作物竞争力和综合效益的重要手段。您认为目前该项活动取得的最显著成效是什么?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以及产区土地与劳动力现状,您认为我国柑桔产业可持续发展当前面临的主要矛盾是什么?对此你有何建议?

周常勇:“标准园创建”活动强调企业化经营和技术应用标准化,从产地到餐桌全程质量安全监控。该项活动实施时间虽然不长,但已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最显著成效是促进了果园生产条件改善、生产技术的优化和食品安全性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因此,柑桔标准园创建对产业提质增效的效果显著,值得大力推广。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要实现我国柑桔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当前应继续优化结构、推广良种良法、提升协同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率,发挥具有法人资质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组织化管理模式的作用,加大力度推进柑桔加工与营销国际化战略等。

记 者:检疫性病虫害是农产品生产、流通和贸易的一个重要限制因子。周所长,您是柑桔方面的植保专家,请您简单介绍一下全球及我国柑桔检疫性病虫害流行和发生趋势。

周常勇:发达国家非常重视检疫性病虫害防控工作,做得最好的国家有澳大利亚和西班牙等。近10年来,巴西和美国柑桔产业遭受了溃疡病和黄龙病严重危害,巴西还有杂色退绿病和麻风病等严重发生,对其橙汁加工业造成了极大影响。有的检疫性病害几乎可以对其产业带来毁灭性打击,如来檬丛枝病摧毁了中东部分国家的来檬产业;再如,意大利柠檬枝枯病几乎摧毁了其柠檬产业。我国“两广”与福建等沿海省(区)柑桔产区长期受黄龙病严重危害,至今这两种疫病依然是其柑桔产业发展的大敌。全球虫传检疫性病害依然呈扩散趋势,黄龙病在亚非拉和北美地区都有发生,并有向南美国家扩大流行的趋势,该病在我国也有向北扩展的趋势。大小实蝇分布也呈逐步扩散趋势。这些已引起了主产国行业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且多已采取各种可能的防控措施。

记 者:我国在限制柑桔检疫性病虫害的传播、蔓延方面都有严格的规定,但是实际执行情况却与规定有很大差距,尤其是在市场流通监管乏力的情况下,我国国内包括柑桔在内的农产品几乎是在自由流通,对我国柑桔生产带来了严重隐忧。周所长,您认为如何才能有效防止柑桔检疫性病虫的传播和蔓延?

周常勇:我国虽有植物检疫条例,但因人员流动和产品流通频繁,涉管部门多,监控难度大,确实存在自由流通带来的疫病扩散隐患,水果国际自由贸易区的风险更大。2007年我国在重庆三峡库区实施了首个柑桔非疫区建设项目,今后还应继续强化检疫条例制(修)订,加强检疫执行力度,扩大非疫区和低度流行区建设和覆盖范围,建立多部门协作监管机制和推广村规民约协作机制,以达到有效防控检疫性病虫扩散和流行的目标。

记 者:我国栽培的柑桔品种繁多、分布较广、立地条件复杂,劳动力素质趋降,且以农户小规模的零散经营为主。周所长,您认为在这种现实条件下,我国柑桔栽培管理技术发展的方向是什么?您作为国家柑桔科技创新服务专业机构的负责人,对此有何规划和打算?

周常勇:我国柑桔栽培管理技术应朝轻简化、信息化、精准化、机械化、设施化方向发展。作为国家级研究机构,我所将积极响应国家提出的现代农业理念和方向,配合农业部园艺作物标准园创建活动,充分发挥国家柑桔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平台的作用,围绕上述方向开展柑桔栽培技术协同创新和集成,并通过信息化手段、标准化示范和多元化培训等科技支撑工作,推动我国柑桔技术进步产业发展。

记 者:您是本届中国柑桔学会理事长,请您从学会角度简单谈谈促进我国柑桔科技进步、推进我国柑桔产业提质增效、切实提高广大农民柑桔生产经营效益的工作构想。

周常勇:作为全国性的行业学会,中国柑桔学会首先应围绕国家农业发展战略和科技工作部署,组织好科技创新、科技交流和咨询活动,协助行业主管部门实施相应的产业发展规划和计划;其次,应建立更加高效的信息交流平台,大力推广成熟技术,积极参与科普宣传活动,发挥好学会在业界的桥梁纽带作用;再其次,要加强与国内外兄弟学会(协会)的学习与交流活动,开放办会,实施国际化战略,为我国柑桔产品走向世界做好主管部门的参谋和广大果农的向导,努力为提升产业科技竞争力和农民增产增收发挥更大作用。

猜你喜欢
柑桔检疫
做好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体系建设工作的对策
英国检疫隔离立法源流及启示
《检验检疫学刊》简介
不再靠农药 一只小螨化身柑桔守护神
检验检疫学刊
《检验检疫学刊》简介
柑桔无公害栽培技术研讨
柑桔树青苔病的发生与防治
柑桔园冬季管理技术
柑桔花果期管理关键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