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科技兴果的先进典型——宜昌市柑桔产业考察报告

2012-06-28 07:58吴方方谢金长曾斌龙施身兵徐卫丰李秋芳
中国果业信息 2012年6期
关键词:广丰宜昌市脐橙

□ 吴方方 谢金长 曾斌龙 施身兵 徐卫丰 李秋芳

柑桔是江西省广丰县近几年发展最快的农业产业,政府和民间都投入大量资金参与开发。为做大做强广丰柑桔产业,切实推动农民增收致富,广丰县委、县政府组织了以分管副县长带队,各乡镇分管领导、县农业局领导、果业办干部和部分种植大户共48人组成的考察团,于2011年11月22—25日赴湖北省宜昌市西陵区、夷陵区和秭归县等地,进行了为期4天的柑桔产业考察。考察期间,当地政府及企业主详细介绍了本地柑桔产业发展基本情况和经验,带领我们参观了屈姑食品、晓曦红等6家单位的柑桔种植基地和加工企业,并就柑桔生产、营销、技术推广等环节中的政策和技术问题进行了详细了解和广泛交流。

一、宜昌柑桔产业发展特点

宜昌市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年降水量在1 500~2 000 mm之间,属于南方低山丘陵地貌。2008年宜昌市柑桔栽培面积占湖北省柑桔面积的55%,占全国柑桔面积的5%;柑桔产量148万t,占湖北全省柑桔产量的65%,占全国柑桔产量的7%。科学技术在宜昌市柑桔产业发展中贡献巨大,全市有柑桔专业技术人才3 000多人,其中,具有高级农艺师职称的人员有15名左右,具有农艺师职称的人员有500多名,初步形成了科研、示范、推广等多层次均衡发展的技术体系。

宜昌市是农业部确定和重点支持的长江上中游优质宽皮柑桔产业带的中心区域,也是三峡库区优质脐橙产区。目前,宜昌市柑桔产业发展基本摆脱了单纯依靠人力、追求树体高大、零星规模小的传统生产模式,依靠遍及全市的科研网络逐步走上了依靠科技、追求质量与效应、打造绿色生态的标准化、规模化的现代化生产方式。

文化浓 近年来,宜昌市大打历史文化牌,将历史文化和柑桔产业有机结合,走“以历史强文化、以文化提品牌、以品牌拓市场、以市场显效益、以效益促致富”的文化强品之路。以秭归为例,秭归地处长江西陵峡畔,位于三峡工程坝上库首,是伟大爱国诗人屈原、汉匈文化交流大使王昭君的故乡,是著名的中国脐橙之乡。在柑桔产业发展中,秭归县将屈原和三峡统一于脐橙产业文化系统,结合旅游提升脐橙价值和品牌知名度。进入21世纪之后,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有利地位,宜昌市将文化优势融入柑桔品牌建设当中,先后培育出具有鲜明地域历史文化特色的昭君脐橙、秭归脐橙、窑湾蜜桔和宜昌蜜桔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文化与品牌有效互动,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也十分明显。

规模大 柑桔是宜昌第一大特色农业产业,全市40多万农户、100多万农民以柑桔生产为主要经济来源。各区、县在确定果业发展总体目标后,都设定了产业年度发展目标,并从政策和资金层面予以重点支持。历届政府持续不断地合力推动,宜昌市果业规模迅速扩张,产业效益快速提升。宜昌市、区、县政府对柑桔产业发展高度重视,整合资金,推广科学管理技术,通过打造百里果业带、“一村一品”专业村等工程,在长江流域和全省形成了柑桔基地规模优势,造福当地约20万农民,2010年该地区农民户均收入跨过1万元大关。如夷陵区建成了2个百里连片柑桔走廊,6个柑桔专业乡镇和55个“一村一品”专业村。

技术新 更新快、现代化、标准化、机械化是宜昌柑桔产业发展的前进方向。宜昌市依托华中农业大学、省市科研院所和大量的科技人员,紧追柑桔科技发展前沿,政府对使用配方肥、杀虫灯、黏虫板、生物药、遮阳网、反光膜、大枝修剪、生草栽培、果实采摘机、山地果园运输机械等均给予政策扶持和资金补助,支持果园进行技术改造,减轻果农负担。同时,重视加工和采后处理,引进柑桔打蜡生产线、罐头生产线和深加工生产线,提高柑桔产量、品质和生产效率,延长柑桔销售期,拓展了产业链。如晓曦红专业合作社从意大利购入一条价值1 000万元的柑桔加工流水线,其中,政府补助了300万元;屈姑食品有限公司以脐橙鲜果为原料,开发脐橙茶、脐橙醋、白兰地、醒酒茶、柑桔精油、膳食纤维、果胶和维生素C等一系列高附加值产品,不仅填补了国内同类产品的空白,还极大地推动了湖北省乃至国内柑桔产业的发展。

二、几点启示

一是树立“改天换地”的奋斗精神和以“柑桔为生”的经营理念。宜昌柑桔种植地区山多田少,很多柑桔是种植在土层瘠薄的石山上,通过放炮挖穴、客土改良来改善种植条件。长江两岸的柑桔园更是种植在悬崖峭壁上,人爬上去都费劲。满山的脐橙都是秭归人依靠“改天换地”的精神,创造出的“园中修路、园中种树,树间建房”的一条农业发展之路。秭归俗语“大家吃的是柑桔饭,住的是柑桔楼,享的是柑桔福”,正是当地人最好的写照。就广丰县环境条件而言,气候适宜,降水丰富,境内山地面积广(目前有林地面积 7.67万hm2),耕地面积少,极其适合发展果业。就具体品种而言,柚深受当地农民和消费者欢迎,房前屋后均有大量发展,但都未形成产业化开发意识。就政策而言,广丰马家柚本身发展经历了“三起三落”,前期政府对果业发展投入不足,直到2010年才将马家柚发展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全面实施“1+5”( 即“广丰人”加上“月兔、黑滑石、马家柚、铜钹山、挖掘机”)县域特色品牌发展战略,把广丰马家柚作为破解“三农”难题、调整农业结构、实现富民强县的重大战略措施全力推进。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全县民间已形成“户种一亩柚,走上致富路”的共识。

二是规模化发展,提升产业优势。宜昌市于20世纪80年代起就开始大力推动柑桔产业发展,并得到群众的积极响应。经过近几十年的快速发展,宜昌市柑桔种植规模迅速扩张,产品日益丰富,成为带动运输业、加工业、服务业、农产品贸易等相关产业蓬勃发展的农业支柱产业。广丰马家柚也辉煌过,上世纪90年代初在江西省“柚类”评比中就获得过第一名,但产业化发展意识不浓,种植规模始终未有效扩大。2009年,广丰马家柚应邀参加上海世博会,引起省里高度重视,获得了中央现代农业项目支持。在项目的带动下,近两年马家柚产业迅速发展,目前全县马家柚种植面积已达0.45万hm2,2012年计划再发展0.40万hm2。

三是走科技兴果道路,提升产业发展质量。宜昌市高度重视科技对产业发展的保障作用,加强与国内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联系,积极推广科学种养观念,积极跟踪、应用新技术、新品种,促进产业多元化发展,使柑桔产业兴盛不衰。广丰县在产业发展之初就意识到了科学技术的重要性,针对全县柑桔专业人才少的具体情况,采取“走出去学、请进来教”的办法,邀请省内外专家举办培训班,派出科技人员、种植大户脱产培训和考察学习;制订了柑桔种植技术培训计划,全县分10期脱产培训广丰马家柚种植能手和技术骨干1 000名,其中,发展马家柚的各村村支书、村主任100%参加,乡镇农技人员50%参加,种植大户50%参加;加强与华中农业大学、江西农业大学等高校和科研单位的联系,聘请华中农业大学校长邓秀新院士为广丰县马家柚产业发展总顾问,努力解决技术人才短缺问题。但是,广丰县柑桔产业各项基础科研工作起步晚,科技队伍薄弱,对新技术推广和产业发展的投入力度不大,先进实用技术推广应用较慢,科技对产业的贡献较小。

四是强化宣传,实施品牌战略。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酒香也怕巷子深。宜昌市非常重视柑桔品牌建设和宣传,深入挖掘宜昌柑桔文化内涵,将当地历史和传说融入柑桔品牌建设,通过举办柑桔节、承办柑桔学会等活动,充分展示宜昌柑桔产业风采,宣传和打造宜昌柑桔品牌,达到以节促销、以节发展的目的。广丰县柑桔产业起步较晚,但非常重视品牌建设。目前广丰马家柚已成功获得 “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双重保护。广丰马家柚糖尿病防治等功能性产品开发列入国家“973”计划,品牌内涵日益丰富。今年,当地企业在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下,先后携带产品参加东盟博览会以及广州、上海、衢州、赣州和上饶等地的农展会,积极宣传广丰马家柚,使马家柚品牌知名度迅速提高。尽管如此,马家柚品牌仍存在内涵深度不够,文化建设滞后,宣传方式单一,宣传投入少,地域外知名度小等问题。

五是加强品种更新与储备,丰富产品供应。宜昌市柑桔果品丰富,产品包括柚、脐橙、椪柑和温州蜜柑等,主栽品种加上储备品种有100多个。为了适应市场变化,宜昌市十分注重老品种的选优和新品种的引进,不断调整和丰富柑桔品种结构,加大早熟、晚熟品种推广力度,延长鲜果销售期;扩大加工甜橙和柚类的种植规模,构建合理的品种结构。广丰县是新近发展起来的柑桔产区,生产上以发展广丰柚为主。发展之初以面积扩张为主,对品种储备和结构优化认识不足,未进行相关研究。近年来,广丰县聘请华中农业大学作为技术支撑单位,柑桔产业观念开始发生转变,与华中农业大学国家柑桔育种中心合作,开展优株选育和县域柚资源调查,并建立资源圃,将调查中发掘的性状优良品种移入圃内;同时,引入HB柚、沙田柚和琯溪蜜柚试种,品种资源逐渐丰富。

三、广丰县柑桔产业发展对策建议

一是建园质量要继续提升。坚持不懈地推动生态示范果园的建设,做到高起点谋划、高效率发展,考察、学习和借鉴其他产区的成功做法,高标准推动标准化果园建设。加大资金整合力度,注重果园道路和灌水系统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提升标准园建设质量。

二是科技服务要常抓不懈。全面启动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计划,加快人才引进步伐,锻炼科技队伍,提高科技服务质量。逐步开展与广丰马家柚相关的基础科学研究工作,尤其是要加强品种储备、病虫害生态防治和优质果品栽培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广丰县虽是马家柚原生地,但产业化栽培历史短,广大果农无论对其栽培技术还是产业发展的前景的认识均不够,应不断加强与相关高校和科研单位的联系,邀请国内外知名柑桔专家、教授开办培训班,通过专家的知识传输,强化科学种养管理意识。

三是标准建设要适时跟上。完善生产标准和技术规程,建设一批规模大、设施全、管理好的示范基地和出口基地。严格产前、产中、产后各项技术规程的落实,大力推广先进实用技术,使柑桔生产真正达到安全、优质、高效。

四是品牌宣传要继续加强。持续不断地做大广丰马家柚品牌,通过品牌来带动整个产业发展。继续加大对马家柚的宣传力度,创新宣传方式,积极参加柑桔节(会),利用节(会)平台与国内同行交流,宣传品牌。深挖马家柚的历史、传说等文化资源,适时举办 “马家柚节”,将马家柚节打造成广丰的特色文化品牌,在全县营造浓厚的种柚、吃柚、谈柚氛围,以文化为媒,推动产业发展。

五是产业延伸要提前部署。启动马家柚采后处理及加工发展规划,适当将政策向采后加工倾斜。大力发展科技含量高、加工程度深、产业链条长、增值水平高、出口能力强、符合综合利用和循环经济要求的马家柚加工业,推动产业多元化发展。

六是市场开发要高度重视。组织企业参加国内外各种农产品展销会和推介会,开展促销联谊活动,扩大市场影响,拓宽销售渠道。建立马家柚信息服务网络体系,加强产业服务建设,充分运用网络等现代化信息手段推广产品,及时为果农提供各种技术支持和实时的市场信息。

猜你喜欢
广丰宜昌市脐橙
脐橙连上物联网 扫码便知“前世今生”
宜昌市举办中小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培训班
广丰木雕传承与发展研究
玫瑰余香
发红包
奉节脐橙
秭归脐橙进入收获季
我国青少年五人制足球推广研究——以宜昌市为例
南昌将建脐橙保鲜库
赵广丰:曾经背拍走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