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梨“十二五”发展战略与对策

2012-06-28 07:58阿布力孜布力布力
中国果业信息 2012年6期
关键词:十二五竞争力新疆

□ 阿布力孜·布力布力

农产品竞争力问题是当前我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核心,对特色农产品而言更为如此。在激烈的农产品市场竞争中,新疆要提高梨产业竞争力,就必须走优异性道路,即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竞争环境中,以竞争力理论为指导,发挥产品的特色优势,制订正确的竞争战略,提高和维持其竞争力,持续获得有利的市场竞争地位和高效益。

一、国内外市场分析

世界上栽培的梨有两大类,即亚洲梨和洋梨。前者主要在中国、日本和韩国生产,而后者则遍布世界70多个国家。在世界农产品产量与贸易统计中,一般包括这两类梨。梨是以鲜食为主的水果,亚洲梨产量略多于洋梨。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梨生产国,也是亚洲梨最大生产国,日本和韩国梨产量均不到我国梨产量的1/10。洋梨主要产于美国、意大利、西班牙和阿根廷,以上国家所产洋梨占世界洋梨产量的一半。

国际市场上进出口的主要是洋梨。21世纪后,亚洲梨贸易量逐步超过世界贸易量的10%。欧洲和北美洲是洋梨的主要出口市场,东南亚是亚洲梨的主要出口市场。由于梨的类型与主产国之间的差异性,以及消费市场的差异性,我国与洋梨生产国几乎不存在竞争关系。

梨的加工量小、加工品种少,最多的是梨汁。由于国内外饮料市场竞争异常激烈,梨饮料市场空间非常有限。梨加工对整个梨市场影响很小。

我国是亚洲梨最大出口国,出口市场集中在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特别是在华人集聚的新加坡等地需求量较大。竞争对手主要是日本和韩国,这两个国家梨果质量好于我国,其出口价格是我国梨出口价的10倍,市场定位于高层次消费,出口数量很少,两国出口总量在1万t左右。应该说,在亚洲市场上,我国梨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

二、新疆梨竞争力分析

新疆是我国规划的梨重点发展区域,也是重要生产地之一。梨是新疆主要特色水果,主要用于鲜食,小部分用于饮料加工。

21世纪以来,新疆梨生产发展很快,梨产量呈逐年上升势头。2006年,新疆梨产量为43.5万t,在全国居第12位;2009年新疆梨产量增加到87.58万t,居全国第7位。新疆梨产量年均增长率约为25%,这个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同期全国平均增长率(8%)水平。随着产量的逐年增加,新疆梨在国内市场的份额也逐年上升,2006—2009年新疆梨国内市场份额平均为4.9%,并有逐年加速趋势,年平均提升0.8%。这说明,新疆梨在国内市场的竞争力呈现上升趋势(见表1、表2)。

由表1、表2可以看出,与国内其他主产区相比,新疆梨在国内市场所占份额相对较低。河北梨占据了全国梨市场约1/4的份额,山东梨占约1/10的份额,辽宁和陕西各占4%~6%的份额。从4年的变化看,河北梨市场竞争力在下降,国内市场份额逐年缩小;辽宁梨国内市场份额约上升了2个百分点;山东梨下降了1个百分点;陕西梨所占市场份额时升时降,波动较大。

表1 2006—2009年新疆梨年产量与国内其他主产区比较 万t

表2 2006—2009年新疆梨国内市场占有率与国内其他主产区比较 %

与此同时,国内梨市场竞争格局也在发生变化。在传统产区梨竞争力下降的同时,云南、贵州、四川和新疆等特色梨产区竞争力不断上升。

三、新疆梨竞争力因素分析

21世纪以来,新疆梨园规模略有增长。“十五”初期有一个增长期,之后“十一五”期间基本稳定在7万hm2左右。2006年为6.92万 hm2,随后两年略有增长,但2009年又降到6.95万 hm2(见表 3、表 4)。

应该说,2006年以来,全国梨园增长率基本停滞不前,甚至略有缩小的趋势。新疆梨发展也放缓,梨园面积年均增长率约为2%。目前,新疆梨园面积约占全国梨园面积的6%,产业规模优势有限。

从区域规模指数看,新疆梨规模优势属于中等水平,“十一五”初期其具有一定的规模优势,指数都高于1;但“十一五”后期逐年失去规模优势,甚至其指数下降到1以下,表现出较弱的规模竞争力。总体来讲,新疆梨规模优势呈现逐年缓慢下降的趋势。在国内其他主产区中,辽宁梨的区位优势最为明显,这两年其规模指数一直接近3,并保持目前全国最好水平;虽然河北梨的区位优势也是全国较高的,但近年出现下降趋势,而辽宁省正好相反,略有上升;山东省水果生产以苹果为主,梨的区位优势比较低,这4年来一直在缓慢下降;陕西省梨生产规模优势处于全国较低水平,该省也以苹果生产为主。

另外,新疆梨生产效率较低。“十一五”期间,新疆梨产量约增加了1倍,由2006年的43.52 t增加到2009年的87.51 t。增长速度快,但起点比较低。2009年,全国梨每667 m2平均产量为1 961.50 kg,而新疆梨平均单产只有1 664.85 kg,其单产在全国来看均处于较低水平。新疆梨园总体上处于管理粗放、低投入、低产出、低效益状态,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新疆梨在国内市场的竞争力。

表3 2006—2009年新疆梨园面积与国内其他主产区比较 千hm2

表4 2006—2009年新疆梨生产规模指数与国内其他主产区比较

新疆有不少地方梨品种,但有些梨品种已经不能适应消费需求,逐步被淘汰。2000年以后,新疆把贡梨、库尔勒香梨发展为主栽品种,因为这类梨曾经在国内外市场具有较强的知名度,其外观和内质在国内处于中上等水平,不逊色于安徽、河北等地所产酥梨。新疆部分地方梨品种在外观和内质上不具有优势,而新疆贡梨和库尔勒香梨的外观和内质都具有明显优势,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达17%~18%,比一般酥梨高3~4个百分点。近年来,河北鸭梨由于其外观和内质下降等,风光难再,竞争力逐年下降。

新疆梨贮藏主要是利用农家地窖、土窑,尽管成本低,但贮藏时间短、腐烂多,品质劣变快,主产区冷库、气调库所占的比重非常小。唯一的梨加工品是梨汁,且加工能力也很有限。总体上看,新疆梨在生产阶段与营销阶段的竞争力不是很强,但在产品质量、差异性、知名度和品牌等方面都具有一定优势,需要在国内外市场上进一步提升其竞争力。

四、提升新疆梨竞争力的优异性战略

从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出,新疆梨在国内市场份额和产业规模上不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因此要结合新疆梨果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目标,采取相应的优异性竞争战略。在市场竞争战略中,低成本和优异性是两个基本战略[3]。新疆梨产业不能采用低成本竞争战略,因为从新疆梨单位面积产量中就可以看出,新疆梨产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加上销售运输成本,总成本自然是偏高的,因而在产品价格上不具有竞争优势。

产品质量依然是优异性战略的核心。提升产品竞争力,实施优异性竞争战略,必须建立一套农产品质量标准化体系,把提高产品的质量放在首位。质量管理要求既要抓产品质量,更要抓工作质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应该把相当一部分精力放在抓工作质量上,通过工作质量来提高产品质量。对新疆梨质量标准体系的制订,要做到引进与提高并重。对面向国际市场的产品,要积极引进国际标准化组织制订和颁布的质量标准[4];对面向国内市场的产品,要依据有关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制订新疆梨质量标准;还可引进出口目标市场的有关标准。新疆林果业以分散农户为基本经营单位,农民文化程度较低,对农业科学技术接受能力较差,但他们是产品质量标准的真正实践者,这就要求引进或制订的工作标准、技术规程,一定要符合农民实际,一定要采用农民容易接受的方式,做到“看得懂、易操作、有效果”。新疆梨质量标准体系建设可从三个层次着手,通过三类产品的生产,提高产品的特色竞争力。首先是无公害农产品行动计划;其次是推广绿色食品标准;最后是部分地区、部分品种按有机食品标准组织生产,并推行有机食品认证。

产品产业化集聚区是优异性战略的关键。产业集聚[5]是指在某一特定的区域中有一个特色产业,这个产业由一群相互关联的公司、供应商,以及关联产业和专业化的体系与协会组成,它是优势产业在优势政策环境下向优势区域集聚,从而达到获取竞争优势的结果。产业集聚提升竞争力可归纳为“三低两优”,即较低的生产成本、交易成本和政策成本,以及体制优势和整体协调优势。它的微观基础是非国有或民营企业,甚至手工业作坊或农户,因为这些组织具有灵活多样的体制优势。产业集聚区的形成需要生产要素、强大的市场需求拉动、产业集聚地政府的政策扶持等一系列条件。培育产业集聚区要以有限区域为基本单元,以当前的优势产业为基础。经过10多年的农业结构调整、林果商品生产基地建设和林果产业化建设,新疆已经初步形成了以库尔勒、阿克苏为中心的新疆贡梨、库尔勒香梨产业集聚区。这些区域大多数处于产业集聚的初期,集聚的体系不完整,产业链条、产品优势还不明显,集聚效果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因此,政府要积极引导梨产业集聚区的进一步形成和发展,制订更加开明、开放的产业政策,吸引技术、资金与人才,提供高效社会服务,改善产业环境,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推动集聚区的发展壮大。

农产品中间组织是优异性战略的实践者。实施优异性农产品竞争战略,必须通过建立相应农产品中间组织,推动农产品品牌和营销网络的形成和壮大,培育品牌营销竞争优势,提升新疆优异林果的市场竞争力。为此,应树立现代营销观念,紧密依靠经纪人、中介组织(公司)和龙头企业,建立有效的农产品中间组织,以及以产地市场为主体的有形市场体系。目前新疆进入国内外市场的梨及其加工产品,大部分是通过这些流通渠道实现的。经纪人队伍是经济转轨时期一支非常重要的流通大军,新疆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制订和出台相关优惠政策,积极培育和壮大这支队伍,充分发挥他们在农产品市场开发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逐步规范经纪行为,引导其健康发展。随着市场经济日趋成熟,中介组织(公司)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对一些直接进入市场的鲜活农产品销售,要鼓励建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进退自由的销售合作社或协会来充当中介;对用于加工的农产品,要充分发挥加工龙头企业的作用。当然,行业协会也可承担新疆梨的促销工作。

政府是优异性战略的执行者。世界银行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有五项基本功能[6]:一是执法和监督;二是维护宽松的政策环境;三是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四是保护弱势阶层;五是保护自然环境。实践证明,政府支持力度是决定一个国家或地区农产品竞争力强弱的重要因素。在提升新疆梨竞争力中,政府的任务之一是制订林果产业政策,主要包括对某地区支柱产业的选择和扶持政策,幼稚产业的保护和衰退产业的退出政策。新疆发展具有竞争力的林果业,必须以产品市场竞争力为主要依据,制订优先发展的产业政策。在优势产业的投融资政策上,建议恢复农业政策性贷款,由部门确定贷款方向,银行独立批贷,财政给予贴息,以解决农业贷款难问题。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由政府对保费给予补贴,对农业保险给予免税政策。另外,全区各级政府以对口援疆为契机,在每年林果产品集中上市前,到对口援疆省市进行市场调研,积极开展新疆梨营销推广工作,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和网络等媒体,大力宣传新疆梨及其加工品的特色优势。通过积极组织和参加各类展销会与网络营销,全方位、多层次、持续性地宣传新疆梨及其企业品牌,提高国内外消费者对新疆特色梨产业的认知度,扩大其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高新疆梨产业的市场竞争力。

[1]赵春明.山西省主要农产品竞争力比较研究 [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5

[2]Avrom Bendavid-Val.Rural Development Planning:principles,approaches and tools of economic analysis[D].Rome:FAO,1991

[3]赵春明.用优异性竞争战略发展我省农业[N].山西日报,2002-11-18

[4]章力建,朱立志.亚太地区农产品质量安全合作机制探讨[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1,32(6):1-6

[5]莫明荣,陆耀邦,王辉武.广西横县发展农业产业集群的调查[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7,28(6):50-53

[6]世界银行.1997年世界发展报告变革世界中的政府[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

猜你喜欢
十二五竞争力新疆
蓝青松:让竞争力武装到牙
论外卖品牌的竞争力
服务外包提升中国新的竞争力
“北上广深”pk城市竞争力
新疆多怪
新疆对外开放山峰
新疆对外开放一类口岸
新疆小巴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