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C 与FAC 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乳腺癌的近期疗效比较

2012-07-05 08:01张国琛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 2012年3期
关键词:毒副辅助乳腺癌

张国琛

(山西省肿瘤医院,山西太原 030013)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是指在手术或加放疗的局部治疗前,以全身化疗为乳腺癌的第一步治疗,然后再行局部治疗。最初适用于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手术治疗之前的全身性辅助化疗,现在新辅助化疗适应于肿瘤较大的可手术的浸润性乳腺癌。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有助于缩小原发肿瘤、降低肿瘤分期、增加保乳手术的可能性,并可以评价肿瘤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潜在消灭远处未转移灶,提高存活率,因此在局部进展期乳腺癌的治疗中有重要的意义。目前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存在多种方案的选择,但并无统一标准。蒽环类药物是治疗乳腺癌化疗药物的基石,紫杉类化疗药物是晚期乳腺癌解救治疗最有效的药物之一。本研究通过对TAC、FAC方案新辅助化疗治疗乳腺癌的比较,观察其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现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山西省肿瘤医院2008年10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患者均为女性,年龄31~67岁,中位年龄45岁。通过体检、超声及钼靶检查,所有病例均有可测量的实体瘤病灶,均经粗针穿刺病理学确诊。所有患者治疗前肝肾功能、血常规及心电图检查均基本正常,无化疗禁忌证。21例采用TAC方案化疗,27例采用FAC方案组化疗。TAC组年龄31~65岁,平均42.3岁,其中绝经前12例,绝经后9例;TNM分期ⅡA期2例,ⅡB期13例,ⅢA期6例。FAC组年龄34~67岁,平均44.5岁,其中绝经前16例,绝经后11例;TNM分期ⅡA期9例,ⅡB期14例,ⅢA期4例。3个周期新辅助化疗后均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前均对患者进行了疗效评价。

1.2 化疗方案

TAC组:多西他赛75 mg/m2,静脉滴注,第1天;吡柔比星50 mg/m2,静脉推注,第 1天;环磷酰胺500 mg/m2,静脉推注,第 1天。FAC组:环磷酰胺500 mg/m2,静脉推注,第 1 天;吡柔比星50 mg/m2,静脉推注,第1天;氟尿嘧啶500 mg/m2,静脉滴注,第1天、第8天。21 d为1个周期,连用3个周期后评价疗效。每周行血常规检查,TAC组化疗前口服地塞米松预防过敏反应和体液潴留,在多西他赛治疗前半小时给予苯海拉明40 mg肌肉注射。两组均给予盐酸托烷司琼预防消化道反应。术后根据患者情况继续化疗、放疗,并根据激素受体情况选择内分泌治疗。

1.3 评价标准

1.3.1 实体瘤评价标准 疗效评价按实体瘤的疗效评价标准(RECIST)评价。完全缓解(CR):所有目标病灶消失。部分缓解(PR):基线病灶长径总和缩小≥30%。稳定(SD):基线病灶长径总和有缩小但未达PR或有增加但未达PD。进展(PD):基线病灶长径总和增加≥20%或出现新病灶。CR+PR为总有效例数(RR)。

1.3.2 毒副反应评价标准 按照WHO化疗药物急性、亚急性毒性分级标准,在每周期化疗结束后根据临床观察及实验室检查对不良反应进行评价。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方案新辅助化疗治疗近期疗效比较

两组方案新辅助化疗治疗近期疗效见表1。两组均无远处转移。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Table 1 Comparison of Clinical Effects in Two Groups case

2.2 两组方案新辅助化疗治疗毒副反应比较

FAC组白细胞减少的副反应例数明显少于TAC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心呕吐、肝肾功能异常、血小板减少、心电图改变和脱发的副反应例数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毒副反应情况见表2。

表2 两组毒副反应情况比较例Table 2 Side Effects in Two Groups case

3 讨论

乳腺癌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常伴发亚临床微小转移灶是乳腺癌复发转移的根源。Fisher等[1]发现乳腺癌原发灶切除后外周血循环中的生长因子水平增高,从而促进了转移肿瘤的快速增长;术前应用环磷酰胺可阻断转移灶增殖活性的增加,从而有效抑制残存肿瘤的生长。因此,应用全身治疗杀灭或减少微小转移灶,有望提高乳腺癌的远期生存率。有研究表明,新辅助化疗不仅能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而且,新辅助化疗后肿瘤细胞的凋亡指数高低与新辅助化疗的疗效及患者的生存率有关[2]。

新辅助化疗开始被用于不能手术治疗的局部晚期乳腺癌,通过化疗缩小肿瘤,从而使不能手术治疗的患者获得手术治疗的机会,大大提高了这些患者的生活质量[3]。新辅助化疗还可以增加保乳机会。对于能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和术后辅助化疗生存期相似,而新辅助化疗达到病理完全缓解患者的生存期则明显提高[4]。因此新辅助化疗已成为国际上普遍接受的局部晚期乳腺癌标准治疗方案。新辅助化疗可以取得较高的反应率,文献报道约有80%的患者化疗后肿瘤明显缩小[5]。本研究表明新辅助化疗TAC 组的总有效率为71.42%,较国内文献报道[6,7]略低,这可能是与本研究中患者术前新辅助化疗的周期较短有关。适当延长新辅助化疗的周期,可能是提高疗效的有效手段之一。

虽然新辅助化疗已成为局部晚期乳腺癌标准治疗方案,但目前尚无统一的化疗方案。蒽环类化疗药是治疗乳腺癌最有效的药物之一,阿霉素由于其心脏毒性使其使用受限。THP是阿霉素的衍生物,较阿霉素有更高的抗肿瘤活性,而急性心脏毒性仅为阿霉素的1/7。蒽环类化疗药与紫杉类药物联合使用能进一步提高疗效。本组结果显示,治疗3个周期后TAC方案的近期疗效与FAC方案组相似,而FAC组白细胞减少的毒副反应例数明显少于TAC组(P<0.05),肝肾功能异常、血小板减少、恶心呕吐、心电图改变和脱发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1] FisheRB,Gunduz N,Coyle J,et al.Presence of a Growth-Stimulating FactoRin Serum Following Primary TumoRRemoval in Mice[J].CanceRRes,1989,49(8):1996-2001.

[2] Chuthapisith S,Bean BE,Cowley G,et al.Annexins in Human Breast Cancer:Possible Predictors of Pathological Response to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J].EuRJ Cancer,2009,45(7):1274-1281.

[3] Bonadonna G.Evolving Concepts in the Systemic Adjuvant Treatment of Breast Cancer[J].CanceRRes,1992,52(8):2127-2137.

[4] Rastogi P,Anderson SJ,BeaRHD,et al.Preoperative Chemotherapy:Updates of National Surgical Adjuvant Breast and Bowel Project Protocols B-18 and B-27 [J].Clin Oncol,2008,26(5):778-785.

[5] BeaRHD,Anderson S,Smith RE,et al.Sequential Preoperative oRPostoperative Docetaxel Added to Preoperative Doxorubicin Plus Cyclophosphamide foROperable Breast Cancer:National Surgical Adjuvant Breast and Bowel Project ProtocolB-27[J].Clin Oncol,2006,24(13):2019-2027.

[6] 王 蓓,傅健飞,洪中武.新辅助化疗FEC方案和TEC方案对乳腺癌患者的疗效[J].癌症,2009,28(3):292-296.

[7] 刘志洋,张 瑾.新辅助化疗TE与CEF方案治疗乳腺癌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华乳腺病杂志,2008,2(1):18-23.

猜你喜欢
毒副辅助乳腺癌
绝经了,是否就离乳腺癌越来越远呢?
小议灵活构造辅助函数
倒开水辅助装置
乳腺癌是吃出来的吗
胸大更容易得乳腺癌吗
别逗了,乳腺癌可不分男女老少!
FOLFIRI 方案对晚期结直肠癌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分析
减压辅助法制备PPDO
培美曲塞和吉西他滨分别联合顺铂治疗晚期肺腺癌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情况探讨
提高车辆响应的转向辅助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