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眼不同部分的石油醚萃取物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2012-07-09 07:06张晓卫陈岳涛王四旺王玉琨第四军医大学药学院天然药物学教研室西安710032
陕西中医 2012年11期
关键词:鲨烯棕榈龙眼

张晓卫 曹 蔚 陈岳涛 王四旺 王玉琨 第四军医大学药学院天然药物学教研室(西安710032)

龙眼为无患子科植物龙眼Dimocarpus longan Lour.的果实,又名桂圆、益智。原产于我国南部和越南南部的亚热带区域,我国福建、广东、广西、台湾等为主产区,海南、云南、四川和贵州等省也有栽培。龙眼的医药价值早在《本草经》中已有记载:“龙眼甘平、无毒、主治五脏邪气,安志厌食,久服强魄、聪明、轻身不老、通神明”[1]。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述及:“龙眼开胃、健脾、补虚、益智。”龙眼有壮阳益气、补益心脾、养血安神、润肤美容等多种功效,可治疗贫血、心悸、失眠、健忘、神经衰弱及病后、产后身体虚弱等症。目前,对龙眼假种皮(龙眼肉)、龙眼果皮(龙眼壳)、龙眼种子(龙眼核)的化学成分分析均有报道,表明龙眼的化学成分主要有挥发性组分萜类、甾醇、磷脂、鞣质、多糖等[2-4],但对其石油醚萃取物的分析较少见。因此,笔者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其成分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为龙眼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及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1 材料与仪器

1.1 药材与试剂 龙眼采于福建莆田,经第四军医大学天然药物学教研室鉴定为无患子科植物龙眼Dimocarpus longan Lour.的果实。经分离除杂后干燥粉碎,得龙眼假种皮、龙眼果皮、龙眼种子粉末。95%乙醇、石油醚(沸程60℃~90℃)等试剂均为国产分析纯。

1.2 主要仪器 GC-MS-QP2010型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Sartourius系列电子天平。

2 方 法

2.1 样品制备 分别称取龙眼假种皮干燥粉末2.44kg,龙眼果皮干燥粉末3kg,龙眼种子干燥粉末4.92kg,加入6倍量的95%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3h,分别合并提取物,减压浓缩成浸膏。浸膏加水分散后分别用石油醚(V∶V=1∶2)萃取5次,得黑褐色龙眼假种皮萃取物14.537g,黑褐色龙眼果皮萃取物31.1g,黑褐色龙眼种子萃取物114.8g,分别干燥保存。

2.2 龙眼各部分脂溶性成分的GC-MS分析

2.2.1 气相色谱条件:龙眼三个部分气相色谱条件相同的为:DB-5MS(30m×0.32mm,0.25μm)石英毛细管柱。载气为高纯氮气。分流进样(分流比=50∶1);进样口温度270℃;进样量:1μL。

不同的为:程序升温。

龙眼假种皮:初始温度50℃,保留7min,以20℃/min升至80℃,保留2min,再以10℃/min升至290℃,保留5min。

龙眼果皮:初始温度50℃,保留7min,以20℃/min升至180℃,保留13min,再以5℃/min升至290℃,保留6min。

龙眼种子:初始温度50℃,保留7min,以20℃/min升至100℃,保留2min,再以5℃/min升至290℃,保留6min。

柱内载气流速:1.91mL/min(假种皮);2.10 mL/min(果皮、种子)。

2.2.2 质谱条件均为:EI离子源,70eV;离子源温度200℃;接口温度:250℃;扫描范围:m/z 20-800。

图1 龙眼假种皮(a)、果皮(b)、种子(c)脂溶性成分的 GC-MS色谱图

3 结 果

3.1 龙眼不同部分主要检出化合物 通过GCMS联用技术按上述条件对龙眼假种皮、龙眼果皮、龙眼种子石油醚萃取物的成分进行分析,气相色谱结果分别见图1(a;b;c),所得 MS图经计算机质谱数据库检索,各峰的MS裂片图与文献资料分别核对,龙眼假种皮共分离出25个成分,鉴定出其中15个化合物;龙眼果皮共分离出45个成分,鉴定出其中28个化合物;龙眼种子共分离出43个成分,鉴定出30个化合物。

3.2 龙眼各部分中成分分析及其含量 结果分别见表1-3,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求得各化学成分在龙眼各部分中的相对百分含量。GC-MS研究表明,龙眼假种皮石油醚萃取物中含量较高的成分为角鲨烯、棕榈酸、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棕榈酸乙酯、油酸、油酸乙酯等,所鉴别化合物占石油醚萃取物总量的76.73%,其主要化合物类型为烯烃、有机酸、酯类、烷烃、酮类等。龙眼果皮石油醚萃取物中含量较高的成分为棕榈酸、油酸、反油酸、角鲨烯、豆甾醇、γ-谷甾醇、木栓酮等,所鉴别化合物占石油醚萃取物总量的86.22%,其主要化合物类型为甾醇、烯烃、有机酸、不饱和脂肪酸、酯类、烷烃、酮类等。龙眼种子石油醚萃取物中含量较高的成分为棕榈酸、油酸、油酸乙酯等,所鉴别化合物占石油醚萃取物总量的87.06%,其主要化合物类型为有机酸、不饱和脂肪酸、甾醇、烯烃、酯类、烷烃、酮类等。可见龙眼三个部分所含化合物类型基本相似,但具体化合物还有一定的差别。

表1 龙眼假种皮脂溶性成分及其相对百分含量

表2 龙眼果皮脂溶性成分及其相对百分含量

表3 龙眼种子脂溶性成分及其相对百分含量

4 讨 论 角鲨烯最初是从角鲨肝脏中发现的一种多不饱和烯烃(三十碳六烯),参与人体胆固醇合成并能促进新陈代谢,具有提高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增强机体免疫能力、改善性功能、抗衰老、抗疲劳、抗肿瘤等多种生理功能[5-6]。角鲨烯在龙眼三个部分都存在并且为其假种皮石油醚部位的主要成分,提示龙眼也可能具有角鲨烯所具有的药理活性。不饱和脂肪酸具有降低血栓形成,降低血小板粘附和抗脂质过氧化等作用[7]。油酸、亚油酸作为不饱和脂肪酸,在龙眼几个部分石油醚部位也很多,可能为其降血脂、抗氧化的主要药效物质。棕榈酸、棕榈酸乙酯等为芳香性物质具有特殊香气,可用于配制各种食用香料,也用作相关食品添加剂的原料[8]。这些物质在龙眼中的发现,为其以后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一定参考。

[1]肖培根.新编中药志(第二卷)[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183.

[2]钟名诚,肖 聪.龙眼肉的研究现状[J].中国药业,2008,17(16):79-80.

[3]杜 军,刘晓燕,唐 斌.桂圆核研究进展[J].中国药业,2009,18(16):85-86.

[4]吴妮妮,李雪华.龙眼化学成分及活性研究进展[J].海峡药学,2006,18(4):17-19.

[5]许瑞波,刘玮炜.角鲨烯的制备及应用进展[J].山东医药,2005,45(35):69-70.

[6]Bhilwade HN,Tatewaki N,Nishida H,et al.Squalene as novel food factor[J].Curr Pharm Biotechnol.2010,11(8):875-80.

[7]金莉莉,王秋雨,娄 虹,等.林蛙卵油脂肪酸组分的分析研究[J].食品科学,2004,25(10):232-234.

[8]夏铮南,王文君.香料与香精[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1998:217-227.

猜你喜欢
鲨烯棕榈龙眼
生物活性产品角鲨烯的特性及其开发应用
植物来源角鲨烯的制备方法和发展前景
龙眼鸡
它们可以用来书写吗
植物油中角鲨烯含量及其在油脂加工与使用过程中的变化
买龙眼
棕榈树
棕榈
棕榈设计有限公司
甜甜的龙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