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倡导大学生公平就业,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2012-07-09 19:07孙炜红
2012年11期
关键词:用人单位公平毕业生

孙炜红

摘要:大学生就业公平的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诉求,然而,当前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却成为一个令人担忧的社会问题,这对当下社会转型发展,和谐社会的构建产生发极大的消极影响。因此,本文将对当代大学生陷入“尴尬”就业情境的原因进行深入的剖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促进就业公平问题的解决。

关键词:大学生公平就业和谐社会

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最先完整的提出了和谐社会的概念。之后,2005年2月19日,在中央举办省部级干部专题研讨班上,胡锦涛同志系统提出了和谐社会的概念,指出了和谐社会就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由此,和谐社会的构建设是在,社会构建和社会管理两方面协调发展中应运而生的。因此,为大学生提供一个公平就业的环境,不仅促进了社会的良性运行,同时也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纵观这些年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不容乐观的是,公平就业的呼声不断,与此同时不公平的案例屡屡上演。并且,当前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中,普遍存在着用人单位的“潜规则”对大学生进行不公平的选拔。这个“潜规则”主要涉及:高校背景差异,对非“211”院校同学的歧视、城乡户籍差异、以及以貌取人的非主流歧视等。有研究表明:北京大学“高等教育规模扩展与毕业生就业”课题组所进行的2003 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问卷调查显示,家庭背景愈好,毕业的工作落实率与起薪点就愈高,愈容易找到好工作,父亲为公务员的毕业生工作落实率要比农民子弟高出14 个百分点,起薪点高出400 多元。[1]另据“麦可思—中国2009 届大学毕业生求职与工作能力调查”项目对50 万大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所处的家庭阶层对其高等教育结果有着明显的影响。以毕业后半年为界,农民与农民工子女有35%的毕业生未能就业,而管理阶层子女未就业的只有15%.[2]

一、 切实落实公平就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

公平是对理想事物的合理的分享。对于一般人而言,或者说有现代思想观念的人基本上都承认人在本质上是平等的,即便是哈耶克、弗里德曼这样主张自由市场经济的人,也不能否认人在本质上是平等的,但是事实上人们享有的平等权利却是有范围的,因为人们并没有均等获得理想的事物。因此,实现公平就业,需要国家政策、制度的规制,是社会良性运行的基本体现,也是和谐社会的基本诉求。

二、大学生就业不公平带来的影响

大学生就业不公平容易导致社会阶层趋于固化,使人力资本错位配置[3],不利于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同时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大学生的就业不公平,将导致优秀的人才没有得到合理的利用,也就是人力资源问题没有得到合理而优化的分配。如网上很流行的“萝卜招聘”一词这是这个社会现象的缩写。即一个萝卜,一个坑,这是专为“特殊人量身定做”的工作岗位。这种招聘制度下存活的只有“真实的萝卜”流失的是精华——人才。这样长久下去导致人才的错位就业.同时对高校的发展带来影响,打击社会成员对高校的经济投入,引出对高校未来发展的问题的担忧,丧失对其的信任。并且在就业市场上失败的大学生会对和谐社会的公正、公平产生怀疑,甚至他们在思想走入误区的时候很可能做出极端的、违法乱纪的事情,这势必会增大社会的成本,对和谐社会的构建带来影响。

三、社会转型加速期,如何促进大学生公平就业

第一,建立完善的促进公平就业的法律制度

在我国关于涉及就业问题的法律主要有《宪法》、《劳动法》、《就业促进法》等。都是比较笼统概述就业问题,并没有一部专一具体的法律制度,涉及公平就业问题的法律制度,由此在当事人自己权益受到威胁时很难找到具体的规范维护自己的权益。而发达国家的法律制度就很值得借鉴,如美国以《民权法》为基础,颁布了《同酬法》等一系列的专门的反就业歧视法,日本专门颁布实施了《平等就业机会法》。所有为保障高校毕业生公平就业,国家相关部门应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出台相关的法律,把大学生的公平就业问题确实落到实处。在这部法律中,要借鉴国际劳工组织《就业和职业歧视公约》中对就业歧视的定义,扩大法律保护范围,并设置专门的有关就业中的院校歧视的条款。[4]

第二,推行就业信息完全、充分、及时的公开,防止“权力寻租”

信息对于当今社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信息不对称、信息缺乏公开透明性、信息的不可靠得是造成就业不公平的直接原因。在网络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虚假的网络信息铺天开地,随时可见,缺乏信息的可靠性。因此提供及时可靠的就业信息,意味着在起点上使求职者具有同等的、公平的信息渠道。遏制“那支看不见的手”在背后运作,防止“权力寻租”。

第三,用人单位应摘掉那副“有色眼镜”,防止先入为主

用人单位应打破关于残疾人就业的偏见, 认识到他们通过高等教育, 已经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能力, 可以胜任与其专业水平相当的工作,从而给残疾大学生提供相应的就业空间。事实上, 并非社会上所有的工作都必须由健全人才能从事。据美国著名汽车制造商福特的统计: T 型车生产线总共需要8 000多道工序, 其中670道工序可以由没有腿的人来完成、2 637道由一条腿的人、2道由没有手的人、715道由一只手的人、10道由失明的人来承担。[5]因此,用人单位应摘掉那副“有色眼镜”,给他们营造公平就业的环境。

第四,大学生也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

就业不公平是个复杂的社会问题,不是某个部门、用人单位所操控,是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大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对社会应该充满希望,不要悲观的认为社会中相对好的工作都是被特殊的人所优先录取了。同时要认清就业形势,把握个人追求,结合社会追求,努力提高自己综合能力。(作者单位:西南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杨婷婷.由“家庭背景决定子女就业”引发的思考[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7,(11).

[2]杜安娜.“阶层固化”挑战中国我们向上流动的路越来越窄?[N].广州日报,2010-11-3.

[3]冯菊香.大学生就业不公平探究[J].探索与争鸣,2006,(8).

[4]文学禹,论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大学生就业公平[J]思想教育研究,2009(2).

[5]尚德琪. 白领泡沫与灰领紧缺[J]. 党员文摘, 2004, ( 3).,2010-11-3.

猜你喜欢
用人单位公平毕业生
9岁的高中毕业生
用人单位应避免七个认知误区、切实保障职工年休假的合法权益
公平对抗
怎样才公平
性骚扰的用人单位法律责任研究
笨柴兄弟
餐厅经营模式多样 事先分清用人单位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公平比较
最“叛逆”的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