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农资本成为新型畜牧业现代化的“加速器”

2012-07-11 08:02杨红先李天丽河南省济源市畜牧局
中国畜牧业 2012年7期
关键词:济源市加速器规模化

文│杨红先 李天丽(河南省济源市畜牧局)

非农资本投入养殖业,运作的是项目,建设的是养殖“企业”,从选址、图纸设计、建筑施工、设施设备,处处体现着“工厂化”气息。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非农资本转向投入畜牧产业,拓宽了畜牧产业投资渠道,带来了一股清新的现代发展管理理念,成为新型畜牧业现代化的“风向标”和“加速器”。为了解非农资本投入对河南省济源市新型畜牧业现代化的助推作用和示范效应,近期我们对全市非农资本投入畜牧产业的情况进行了调查。

一、非农资本投入畜牧产业占八成

调查数据显示,2009年以来全市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总投入1.6亿元中,来自工程机械、冶炼、煤炭、建筑、纯净水等行业的非农资本投入达1.34亿元,占84%。非农资本个体投资规模至少在100万元以上,最高达4000万元。在投资方向上,重点投向主导产业养猪业;在建设方向上,重点选择大中型高端规模。以养猪业为例,2009—2011年建设的27家规模养猪场总投入1.4亿元中,非农资本达1.2亿元,占85%。建设规模集中在年出栏3000~10000头的大中型规模养殖场。济源市瑞星牧业有限公司是由工程机械行业转产畜牧业,2009年至今已投入4000万元,在承留、轵城等镇建设大型规模猪场3个,年出栏生猪5万头,其个体产业规模群居全市生猪产业之首;济源市永兴牧业有限公司由炼铅行业转产牧业,投资1000余万元建成的万头猪场,成为全市生猪产业的领军企业,投资4000万元、存栏1800头的标准化奶牛场预计今年7月份投产;济源市鑫源牧业公司由建筑行业转产养殖业,建成年出栏5000头的标准化养猪场,成为山区镇规模化养殖的样板。

二、非农资本养殖的特点

1.发展理念“工业化”。持有非农资本的老板,都是在其他领域摸爬滚打挖得第一桶金的佼佼者,他们头脑活络,观念前卫,善于运用工业发展理念谋划农业项目,上马前对项目的市场可行性、技术前瞻性、社会、生态、经济效益等,全方位、多角度考察、评估,决定了遴选项目模式的先进性、高起点。如:承留镇瑞星有限公司转产前,耗资数万元,千里迢迢考察吸纳国内最先进的养殖模式“精华”,规划建设了国内领先、省内一流的万头猪场。

2.场区建设“工厂化”。非农资本投入养殖业,运作的是项目,建设的是养殖“企业”,从选址、图纸设计、建筑施工、设施设备,处处体现着“工厂化”气息。高标准的基础设施、先进的生产设备为持续高产、高效打下了良好基础。如:承留镇永兴牧业公司,生活区、生产区、引种隔离区、粪污处理区科学分开、布局合理,畜舍顶棚采用彩钢瓦内衬保温隔热泡沫板,通风降温采用风机、水帘,防疫消毒采用超声波雾化设备,上料、饮水、清粪采用自动化设施。 2010年该公司跨入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场行列,为济源市畜牧业标准化生产树起了标杆。

3.生产管理规范化。非农资本养殖企业运用集约化经营理念, “工厂化”管理模式,制度健全,用人唯专,责任到岗、考核到人,工序化操作、流水线生产,标准化生产水平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如:瑞星牧业公司用工都是大中专学历的专业人才;克井镇虎尾河奶牛场以年薪10万元“招贤纳将”,奶牛准胎率、犊牛成活率、鲜奶质量等都大大提高,其鲜奶价格每千克高出市场均价0.4~0.5元,成为蒙牛集团在济源的惟一一家“五星级”牧场。

4.企业环境优美化。非农资本养殖企业注重选址,远离城镇村落,位居荒山野岭,空气清新,环境优雅,场区内亮化、绿化、美化、硬化,应用沼气、沉淀池等环保设施,使粪污变废为宝,肥田、肥果,农牧结合生态循环。

三、非农资本在新型畜牧业现代化中的作用

1.引领产业规模化水平提升。非农资本的注入,拉动了畜牧产业规模化水平提升。养猪场规模由原来的年出栏300头左右提高到年出栏2000头以上;奶牛场由原来的存栏50头提高到200~1000头;蛋鸡由原来的存栏2000只提高到5万~10万只;全市发展标准化规模场600多个,畜禽规模养殖比重由五年前的不足50%提高到85%以上。

2.引领产业标准化水平提升。非农资本养殖更加注重应用标准化生产技术实现增收,带动了养殖行业在良种繁育、饲料兽药使用、现代设施配置、技术操作规程等方面标准化水平的提升。全市畜禽良种覆盖率达98%以上,先进设施设备应用率达90%以上,标准化技术采用率达95%以上。全市无公害畜产品产地、产品认证达60余个,无公害生猪产品认证率达60%以上。济源市创建的“依山依林”牌有机鸡蛋全国领先,成为首家闯入欧盟国际市场的中国蛋品品牌。

3.连锁招商引资效应。非农资本投入加快了规模化、标准化的原料基地建设步伐,吸引了“大商”“名商”落户,如双汇、伊利、六和、康大等国内500强企业及国家级龙头,瞄准济源的规模化产业基地,并驾齐驱来济投资建设畜产品加工、饲料生产、良种繁育、养殖基地等大型项目,为加速构建畜牧业全产业链,发展现代畜牧产业集群,实现新型畜牧业现代化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四、建议

1.加大政策宣传,扩大 “非农“投资。采取巡回宣讲、媒体解读、发送短信、散发资料等多种方式,广泛向社会宣传各级畜牧业扶持政策,各镇要出台优惠政策,吸引有识之士将更多的非农资本投入养殖业,壮大畜牧业“头羊”团队。

2.开展示范创建活动,扩大标杆效应。将获得国家级示范场称号的非农养殖企业作为样板,在全市开展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各镇搭建培训平台,邀请示范企业到场传经送宝,组织养殖户到示范企业现场观摩,提高养殖场户的规模化、标准化意识,引领产业水平“集约式”提升。

4.解决发展瓶颈,创造投资环境。当前,土地性质、动物防疫条件、周边饲草资源等都成为非农资本养殖项目落地的制约因素。各级政府应以“强力推进项目落地、加快三化协调发展”一创双优集中整治活动为契机,切实做好畜牧产业发展规划,积极寻求解决养殖项目落地的新办法、新途径,为非农资本进入养殖业打开第一道大门。

猜你喜欢
济源市加速器规模化
莫比斯加速器众创办公空间
益林中草药 初现规模化
知识快餐店 科学加速器
探索走出规模化效益化地热发展之路
枣规模化控制杂交育种技术体系
全民小康路上的“加速器”
济源市关工委领导看望帮教失足青少年
济源市
村社贸易的形成与社庙演剧的传承*——以济源市南姚汤帝庙为例
全民健身背景下济源市业余太极拳开展现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