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版英文电影与大学英语教学

2012-07-13 05:15滕春燕
电影文学 2012年15期
关键词:大学英语英语教学

[摘 要]电影是声音、文字、语言、图像等信息的集合体,是文化的传播体,是艺术的综合体。本文从原版英文电影在教学中的积极意义,分析了原版英文电影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探讨了原版英文电影应用于大学英语教学的策略。指出原版英文电影用于大学英语教学具有广阔的前景,作为一名大学英语教师应当抓住当前信息化社会的有利时机利用原版英文电影辅助教学,达到更好的教学目的。

[关键词] 原版英文电影;大学英语;英语教学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世界各国之间交往日渐密切,英语作为一种世界通用语言的沟通桥梁。也作为一门实用性和交流性的语言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走在就业最前沿的高职院校,学生英语水平和英语能力的培养显得更为重要。最好的媒介——电影,一扇开启语言文化的大门,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已历经百余年的风雨历程,如今更是日新月异,朝着高科技多元化发展,并以月产百部的速度前进。在这当中不乏经典的英美文学原著改编的作品,而原版英文电影作为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已有多位教育专家论述过。电影学习专家邱政政认为,欣赏原版英语电影把外国人的思维、语言和文化融为一体吞咽消化。本人作为多年英语教师的教学实践证明,电影无论作为教学手段还是教学内容,都具有其他教学媒体无法可及的优点。

一、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原版英文电影的积极作用

(一)原版英文电影可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激励想象创新

孔子——我国古代伟大教育家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乌申斯基——19世纪俄国著名教育家也说过:“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被迫的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动机和探求真理的欲望。”由此可见,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部驱动力。多数高职学生认为英语是一门枯燥学科,对英语的学习被动,积极性较低,所学的知识停留在书本上有限的词句和乏味的语法。而电影源于生活,并借助各种艺术手法展示并表现真实生活,原版英文电影更好地把英语词汇、口语放到真实的交际情景中来,使词汇口语学习更直接自然。使枯燥的语言学习在潜移默化中掌握语言的交际能力,提高外语学习效率,成为一种享受,激发开口说英语的兴趣,突破“哑巴英语”现象。《死亡诗社》(Dead Poets Society)描述的是一个青春出色创意教学的故事。学生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人物性格行为描述的兴趣远远超过英语电影语言本身的效果,在这电影中,反传统教育的学生和老师的行为、语言、思想中不知不觉让学生产生“共振”,影片中的学生和基德老师大受同学们的欢迎和推崇,从而捕捉有趣的语言信息,学习英语兴趣情感便油然而生,心中建立起向电影中的一群学生一样学习自立的念头,有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创新想象,启迪联想,同学全身心渗入电影意境,促进对英语语言学习的输入。

(二)原版英文电影可创设宽松和谐欢快的学习氛围,使得学习效率提高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比竭力探究有用的新教法帮助学生掌握并领悟词汇、练习并活用语法更有价值。研究表明,第二语言的学习效果和情感因素密切相关,而播放原版英文电影让学生摆脱枯燥乏味的书本知识,全神贯注地融入故事情节当中,与主角情感产生共鸣同乐同怒,在一种欢快宽松和谐的气氛中,竭尽全力让学生克服学习语言的消极态度、自卑心理和焦虑感。在抑郁的学习氛围中,学生在心理上产生阻碍,情绪上产生抵制,进而抑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更别提情绪高涨、兴趣盎然、乐此不疲地投入学习,学习效果就可想而知了。然而,鲜活生动形象的电影和宽松愉快和谐的氛围让学生的心理障碍消除殆尽,心理机制调整到最佳学习状态,学习效率大大提高。

(三)原版英文电影可营造真实的英语语境,为学生提高语言的交际能力

乔姆斯基——美国语言学家的“语言习得机制”理论认为:“人天生具有习得人类一切语言的能力,只要置身于某种语言环境中反复“刺激——反应”,很快就能够形成某种运用语言能力。”原版英文电影的语言是不同年龄、性别、职业、阶层和文化层次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对白,语言自然、流畅、真实、生活化、情感化。人类生活的再现与模拟加工制作电影,银幕世界作为现实世界的替代,为学生提供一个自然真实的英语交际的语境,感受纯粹的英语交际氛围,声音和图像,动作和情感都激励学生领悟力和整合力,语言学习从形式转移到内容,从现象转移到本质,语言的许多特征和实际活动协调统一,发生的语境和情境紧紧相连,学生通过接触有实际交际意义的语言材料,从视觉入手,深化听觉的印象,促进加深大脑等语言器官的印象,使得学生获得大量丰富的英语信息;为学生提供了真实的输入环境,在环境中潜移默化自然而然效仿英美交际的语音语调,学会纯正地道的英美发音,掌握和运用英语的语法规则,巧妙地使用习惯用语和俗语,熟练准确地用英语流利地在真实的情景中表达自己的思想,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拓展交际视野,也提高语言的交际能力。

(四)原版英文电影可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语言离不开文化,语言是文化的基石。苏联电影导演,电影艺术理论家、教育家、蒙太奇的奠基人——爱森斯坦认为:一个国家的影片,不仅可以络绎不绝地在世界各国上映,而且还能够建立起创作思想上最灵活的国际联系。电影是一面真实的镜子,银幕内的事实实实在在地生动反映一个国家、民族、地区的生活和文化,涉及社会、生活、经济、政治等,范围广且面面俱到,反映社会各阶层突出的问题、矛盾、冲突等,电影对形形色色故事人物形象刻画折射出分门别类的文化,英语电影让学生从多方面了解英美文化,领悟中西方文化差异,感受不同的思维方式,为语言学习提供有力的保证。电影是文化的传播者,电影作为一种国际现象立足于社会,促进国际文化大融合。电影蒙太奇效果已经根深蒂固,长期影响人类的思维和语言,使世界各国各族各地区之间的情感、意识形态相互影响几乎接为一体。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学家曾提出文化适应模式,他们认为:“习得第二语言是适应文化的一部分,学习者适应目的语程度决定其第二语言习得的程度。”换言之:学习一门语言就是逐渐学习适应一种新文化。习得第二语言就是习得第二文化的一种动态过程,也是一种目的语的新群体文化及文化环境逐步适应过程。因此,学习者要学好英语就必须领会和适合英语所表达的思想、信仰、文化、风俗和交际系统,等等,才能流畅熟练地运用纯正的英语进行交际,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就得到提升。

二、原版英文电影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都只为英语专业的学生开设了专门的英语影视课程和英美文化的课程。而大学英语的学习者大多是通过书面的阅读材料学习与了解英美习语、文化、礼节、习惯,形成片面、零乱破碎的知识,欠缺科学整体的学习体系。由于大学英语课时少,听说课时更是有限,导致英语影视作品欣赏和鉴析处于尴尬的境地,始终是“想说爱你不是件容易的事”。由于学生很少有机会接触英语影视作品,加之缺少系统赏析指导,观看英语电影就是纯粹娱乐和放松,调节学习心情和精神状态。特别在自主欣赏英语影视作品时,选择常常是有中文字幕,或带有中英双字幕的影片,根本不会涉猎全英文的电影。在观赏的过程中,都为气势恢宏的场面和跌宕起伏的情节或敛气屏息或欢呼雀跃,而忽略了影视作品用来学习的用途,更谈不上对其背景、内容和口语表达等进行深入思考了。

三、原版英文电影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一)观前准备要充分

首先,是对影片的准备,分清适当层次,选择合理片源,对于高职大一新生,英语基础薄弱,词汇量小,听说能力差,就选择简单有趣情节、正中地道发音、语速较慢的影片。如卡通片《冰河世纪》(Ice Age: Dawn of the Dinosaurs);而对于语言基础知识较好的高年级学生,根据其不同专业,选择一些与专业联系紧密的电影;服务教学,紧贴课本,相得益彰;思想性强,内容健康,积极上进,电影源于生活,反映社会,可以作为思想道德教育资料,电影将社会道德观念、价值观念传输给观众,传输的社会主流思想、道德要求、理想信念渗透感化观众。如影片《阿甘正传》(Forrest Gump)就是上演先天弱智的阿甘,思想纯洁无瑕,在成长过程中经历了许多政治事件,亲眼目睹社会和文化许多现象,却对动荡时代的美国毫无察觉,永远保持那份纯真的爱和执著追求人生理想,最终成为众人爱敬慕仰的人物。这部影片使学生在专业英语上学有所收获,并实现理想信念、道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学目标。再次,教师课前要设计问题,介绍文化背景。要让学生带着问题看电影,电影结束能得到准确结果找到自信;课前要对电影的背景知识做抛砖引玉的讲解,简单明了地介绍导演或编剧等人的基本情况,详细清晰的分析电影中涉及的一些重要词汇、句型、俗语和经典表达法,扫除语言知识的障碍,熟悉掌握其用法,加深理解和印象,提高他们的兴趣和注意力。

(二)观中组织要科学

对于经典电影的观看需要重复,一般确定为最少3遍。第一遍观看时,应该看全英文字幕。使学生对影片的起因、发展、高潮、结局及其主要情节整体了解;第二遍观看时,看中英文字幕。不能一放到底,最好是分段播放,对不理解的内容,暂停进行讨论反复研究问题; 引导学生回忆影片内容;第三遍再看全英字幕。在理解了整个电影的基础上,学生抓紧记住一些电影中有特征的词汇短语、典型句子、语音、语调、断句及说话的节奏,通过反复的训练培养学生对英语的语感。让学生尽可能完全沉浸在地道英语的环境中,与说听携手并进获得更多的信息。

(三)观后回味要及时

在观看影片完之后,要及时回顾电影故事情节和细节,细细品味经典对白,回味之余试着要求学生写影评,写感想,扩续写等。把经典对白作为泛读材料的补充复印分发给学生,通过对极富感染力的经典台词中出现的新单词、短语以及习语的剖析,揭示对白的精华和升华故事情节的精髓,这样便于学生学习地道的英语,诵读经典台词,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角色扮演,身临其境与剧中人物同呼吸、共命运,活学活用,快感英语学习产生共鸣,充分体验电影里每个角色的内心世界,流利使用妙趣横生的对白交流思想。如果可能的话,要求学生课后重复观赏影片,和同学一起赏评剧中自己最爱和最恨的人物,这样爱憎分明、面对面侃侃而谈或通过电子邮件各抒己见,交流充满兴趣和激情,提高表达能力和习作水平。如在观赏完《死亡诗社》以后,课堂组织学生讨论理解片中出现“This same flower that smiles today, tomorrow will be dying ”的这句话的意思,或者让学生完成“seize the day ”的延伸感悟作文。另外,电影看完后可以根据所看电影内容准备一些理解选择、判断正误,英汉互译等题型,达到测试回味剧中情节理解的效果。平时测试的成绩作为期末成绩的一部分,占总成绩的10%~15%,让他们回味剧情有的放矢,全面考察了学生的理解力、注意力,记忆力,语用思维尽情发散。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原版英语电影给学生提供大好的交际机会,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开阔视野,在真实语境中入乡随俗,耳濡目染,积极参与中碰撞出灵感与创造的火花,达到听说统一的最高境界,原版英文电影作为英语教学重要手段,学生的英语能力及文化内涵明显提高,开创习得语言、丰富文化双丰收的局面。

[参考文献]

[1]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述[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6.

[2]刘润清.论大学英语教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3][英]林恩(Lynn A.).英语电影赏析[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滕春燕(1978— ),女,四川岳池人,广安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大学英语教学。

猜你喜欢
大学英语英语教学
合作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漫谈
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实用翻译人才的培养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校园网络背景下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的缺陷探究
情感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Long的互动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EGP+ESP模式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