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听力网络教学的教师行动研究

2012-07-16 06:43孙雪梅
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3期
关键词:外语教学英语听力听力

孙雪梅

(滨州学院 外语系,山东 滨州 256603)

持续发展的世界经济对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外语水平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而外语教师作为外语教学和研究工作的先行军,更应该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并从自身的教学实践入手开展研究,以研究促进教学。这就要求外语教学工作者需具备研究者和行动者的双重身份,而行动研究(Action Research)正是顺应了这种需求[1]。但是刘润清等对全国高校教师的调查表明,高校教师中只有5.8%的人熟悉行动研究[2]。本文结合具体的外语教学实践案例,介绍了行动研究的方法在教学实践中的具体应用。

一、教师行动研究

(一)教师行动研究的涵义

教师行动研究即教师针对具体教学情况进行的研究,是一个从行动到反思再到行动的循环反复的过程。具体而言,它在实践中发现问题,经过反思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在理论指导下实施解决方案,在实施过程中观察并反思计划实施情况及预计的行动结果,修订计划与行动,为下一步的计划提供信息与理论指导,开始新一轮研究。在教师行动研究中,教师既是教学者,也是研究者。

关于行动研究很多学者给出了不同的定义,但得到最广泛认可的是Kemmis和McTaggart所提出的定义,即“行动研究是一种自我反思的研究,这种研究方法的最基本特征是将‘行动’和‘研究’结合起来:在实践中验证理论从而提高教学,并增强对课程、大纲、教学和学习的认识,其结果是教学的改进、更好地诠释和验证现行的教学理论。行动研究将理论和实践联系在一起,即在行动中产生认识”[3]。

(二)教师行动研究的发展

行动研究的构想最早是由美国哲学家John Dewey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提出的,John Dewey认为教师应该为教学理论领域做出贡献,并指出经验、反思和行动在教育过程中是互为作用的[4]。而德国社会心理学家Kurt Lewin最早把行动研究作为一个系统的研究方法提出来,并用于探索在具有社会冲突的特定背景下如何提高人际关系质量的规律。他指出,行动研究是一个“螺旋循环圈”(spiral of cycle)的过程,包括计划、发现问题、监察、实施、评价[5],后来这一过程被归纳为“计划—行动—观察—反思—计划”。1949年,哥伦比亚大学的Stephen Corey等人指出,行动研究可以应用于教育领域,适合于指导教师通过系统的课堂研究提升教学效果[6]。到了20世纪70年代中期,Lawrence Stenhouse和John Elliott使行动研究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立足于解决教学实际问题[7]。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国教育界才认识到行动研究的方法,发现行动研究是一种可以解决教学理论研究与实践相脱节问题的有效方法,并逐渐开始重视其研究和发展。

(三)教师行动研究与传统教学研究方法的比较

行动研究既可以采用探索性研究所采用的方法,也可以采用验证性研究所采用的方法。研究者所收集的数据材料与传统教学研究的材料类似,包括教学日志、访谈材料、反思性回顾材料、调查问卷、英语听力测试成绩和卷面情况分析以及其他实验相关文献材料[8]。此外,与传统教学研究方法相比,行动研究也具备自身的一些特点(见表1)。

表1 传统教学研究方法与教师行动研究方法对比

二、大学英语听力网络教学中行动研究的应用

传统的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是以获取单纯语言技能为目标,已无法满足信息时代对人才素质的新要求。如何利用网络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语言交际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已经成为颇具实践意义的重要课题。然而,现有的相关实证研究尚不多见,且多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由于外语教学涉及变量较多且变量之间影响复杂,定量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行动研究作为一种可以对研究对象进行深度观察和分析的研究方法,采用以质性描述与分析为主、定量分析为辅的方法对研究材料进行描述与分析,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证研究结果的效度。

如今越来越多的高等院校已进行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配套建设英语网络教室硬件设施,并广泛应用于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那么大学英语教师如何有效利用网络教室改善英语听力教学则成为一个需要探讨的问题。

根据Jean McNiff对行动研究具体过程的阐述,可以将行动研究的过程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1)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2)调查近期课堂教学情况并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法;(3)制定、实施教学方案,收集数据并不断调整;(4)反思、评价教学行动结果;(5)在分析、评价的基础上重新确定教学问题,计划下一轮的研究[9]。

(一)发现问题

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进程中,网络教室配套设施在各高校中逐渐普及。网络教室作为一种新兴事物,主要应用于大学生英语听力课。在大学英语听力网络课堂中,虽然配套的硬件设备较之传统听力语音教室或多媒体教室已有较大改进,但学习者仍然未能完全适应这种转型,反而受传统听力学习方式影响较深,以致处于一种被动状态。与读写水平相比,学生听力水平的提高仍然较慢。然而听力的重要性却日益凸显,它不仅在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占总分的35%,而且也是与英语使用者实际交流的重要能力之一。

(二)调查研究

为了弄清大学英语听力网络课堂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笔者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和访谈的方式对部分班级进行了调查,并作了问卷总结和访谈记录。调查对象为滨州学院二年级非英语专业两个班的学生,共计80人。

调查研究发现,在网络辅助教学的新型听力网络课堂中,学生听力水平的提高仍然较难的原因包括:第一,70%的学生认为听力课时较少,课堂时间太有限;第二,50%的学生对大学英语听力材料不适应,这是由于他们来自于不同省份区域,听力基础参差不齐,有些省份高考不设听力测试,使得该省份考生听力基础较差;第三,40%的学生对课堂听力材料不感兴趣;第四,35%的学生不知道如何有效利用网络条件以及如何在课下与教师及时沟通,接受教师课下的监督和辅导;第五,25%的学生习惯于传统语音教室放音听音的听力教学模式,认为网络听力教学任务所需时间较多,而生活中真正运用到英语听力的机会较少。

(三)行动方案

针对大学英语听力网络学习环境下影响学生听力水平提高的各个因素,笔者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比如针对大多数学生认为听力课堂时间有限这个问题,采取课上与课下相结合、课上为课下服务的方法,利用网络辅助学习手段以课后自主学习为主、课堂指导讲解为辅,使学生树立英语听力自主学习的意识,提高英语听力自主学习的能力,而不再单纯依赖于课堂有限的学习时间。具体措施如下:

(1)改变听力作业练习单一的传统做法。根据调查访谈得知,这两个班级生源背景差异较大,这就需要听力教师利用网络辅助教学的手段,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有差别地布置课后听力任务,让学生根据自身听力水平做出相应选择。具体说来,教师将几段难易不等的听力音频材料上传于网上,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听力材料,完成后通过网络手段反馈给老师。这样就避免了听力水平较低的学生由于听力材料过难而放弃练习或是听力水平较高的学生由于听力材料过易而浪费时间,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听力水平都能在自身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

(2)由传统的学生个人学习向小组学习转型。针对部分学生对课堂听力材料不感兴趣的情况,要求学生自愿组成学习小组,按照个人爱好上网搜集VOA、BBC、英语访谈节目或英语电影等多样化听力材料,并利用互联网与小组成员分享。对于学生搜集的部分质量较高的听力材料,教师将其用于听力网络课堂中进行分享与讲解。

(3)课后教师利用网络手段与学生积极沟通。教师与学生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障碍,在课下定时进行网上交流,及时回答学生的问题,接受学生的反馈意见,同时对学生的网上自学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记录到教学日志当中。

(4)引导学生利用Skype、QQ或MSN等网络聊天软件进行英语语音聊天。尤其是Skype软件,作为一种全球性互联网语音沟通工具,可以在线搜索到很多讲英语的国外网友,在娱乐的同时提高英语听说水平。

(四)反思结果

1.计算机网络设备使用的便利性问题反思

计算机在网络辅助听力学习中是必不可少的,没有计算机就无法保证听力网络教学的顺利进行。因此,网络教室中要有足够的计算机设备来保障网络听力课堂的正常进行。但由于学生数量太多,网络教室硬件资源有限,各个班级只能轮流使用网络教室上课,学生的课后英语听力任务需要利用其它电脑完成。为此,笔者不得不对学生计算机使用的便利性进行反思,结果发现:由于计算机价格的下降以及与人们学习生活关系的日益密切,在调研对象中有超过60%的学生已拥有个人电脑,其余的学生可以通过借用舍友电脑或去学校机房等途径完成英语听力作业。

2.大学英语听力网络教学的效果问题反思

笔者对该实验前后的学生英语听力网络学习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网络学习的方法对于学生听力水平的提高效果显著。结果见表2。

表2 实验前后学生网上英语使用情况人数统计

3.学生对大学英语听力网络教学方式的认可度反思

在实验过程中,研究对象对于听力网络教学模式的态度是不同的。实验一阶段过后,笔者利用李克特五分量表法(Likert Scale)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答案分为“完全不同意”、“不同意”、“不确定”、“同意”和“完全同意”五个层面,调查对象需要按照问题要求选出最符合自己的一项。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同意或者完全同意听力网络教学有积极的方面,包括:认可并能接受听力网络教学;有利于提高英语听力水平;能够结交国外友人并了解异国文化;同时能提高口语水平;能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完成听力任务时感到有成就感;能激发学习者的想象力等。当然,也有部分学生承认完成相应听力任务是单纯为了期末考试,少数学生认为自己口语听力基础较差而不敢在网络上用英语交流,还有个别学生认为课后听力任务占用了课下精力因而有些浪费时间。

(五)循环及实验结果

令人欣喜的是,经过一个阶段的实验行动过程,大多数研究对象接受并认可大学英语听力网络教学方式,且在不同程度上提高了英语听力水平。针对个别学生的质疑和态度不端正,教师可以修改前阶段的行动方案并设计下一个学习阶段的方案。

实验结果表明,网络听力教学是利用网络资源的新型听力教学模式,大多数学习者均能认可并接受该教学模式。网络学习便于打破传统学习方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为学生提供大量接触真实语料和目的语文化的机会,提高以语言交际能力为主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和语言自主学习能力。此外,对新型教学模式的认知观念以及实验效果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三、结语

在外语教学改革的浪潮中,机遇与挑战并存。正如王蔷所说:“在当前外语教育课程改革的新时期,每个教师都面临着新的任务和新的挑战,面临着转变教学观念、发展新的技能和技巧的问题,而每位教师又要面对现实的环境和条件,我们只有认真地反思我们的教育现状和我们的教学实践,大胆向我们的固有观念提出挑战,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我们才有可能更有效地参与和促进教育改革,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也使我们自己从中受到教育,发展职业判断能力、专业化能力以及终身学习的能力。[10]”总而言之,学习并发展科学的教学和研究方法对于每一位外语教学工作者而言都至关重要。

[1]李晓媛,余理明.国外行动研究趋势及其对中国外语教学研究的启示[J].外语教学2007(2):49-52.

[2]刘润清,戴曼纯.中国高校外语教学改革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M].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2003.

[3]Kemmis,S.&McTaggart,R.The Action Research Planner(3rded)[M].Geelong,Victoria:Deakin University Press,1988.

[4]Dewey,J.Experience and Education[M].London:Collier-Macmillan,1938.

[5]Lewin,K.Action Research and Minority Problems[J].Journal of Social Issues,1946(2):34-46.

[6]Corey,S.Action Research to Improve School Practices[M].New York:John Wiley,1949.

[7]Stenhouse,L.An Introduction to Curriculum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M].London:Heinemann,1975.

[8]杰夫,E.M.教师行动研究指南[M].王本陆等,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

[9]McNiff,J.Action Research:Principles and Practice[M].London:Routledge,2002.

[10]王蔷.英语教师行动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外语教学英语听力听力
趣味英语听力 How to Live a Greener Life
趣味英语听力:How to Live a Greener Life
趣味英语听力Smart Home Devices◎
趣味英语听力:Top 7 Most Common Types of Bread
从震旦到复旦:清末的外语教学与民族主义
The Book Review of Method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Units 1—2 听力练习
Units 3—4 听力练习
Units 5—6 听力练习
Units 7—8 听力练习